书城医学常见急症中西医诊治手册
1252600000005

第5章 瘫痪

第三节 瘫痪

瘫痪是指随意运动功能减低或丧失。运动神经元、周围神经和骨骼肌病变均可造成瘫痪,需排除某些疾病引起的运动受限。按照瘫痪的原因可分为神经源性瘫痪、肌肉源性瘫痪和神经肌肉接头性瘫痪。按照瘫痪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性瘫痪和不完全性瘫痪。按照瘫痪时肌张力高低可分为迟缓性瘫痪和痉挛性瘫痪。 按照瘫痪的部位可分为单瘫、偏瘫、截瘫、四肢瘫。按照运动传导通路上不同病变部位可分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诊断策略

1.问诊要点掌握瘫痪部位:一个肢体瘫痪,一侧肢体瘫痪,一侧下肢和对侧上肢瘫痪,双下肢瘫痪,四肢瘫痪。

2.查体要点瘫痪是指随意运动的功能减弱或丧失,前者谓之轻瘫或不全麻痹,后者称之为全瘫或麻痹。可分为器质性瘫痪(中枢性瘫痪、周围性瘫痪、肌病性瘫痪),功能性瘫痪(癔症性瘫痪)。

3.辅助检查要点心电图、生化、甲状腺功能、肌电图、头颅MRI、脊柱MRI等。查体:肌张力、腱反射、病理反射、肌萎缩等。

4.中医辨证要点

(1)湿热侵淫:肢体软弱无力,行动不便,或发热,头身困重,口干口苦,纳差,大便溏,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

(2)脾胃虚弱:肢体软弱无力,行动不便,少气懒言,乏力,神疲,口淡,纳差,大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3)脾肾两虚:日久反复发作,下肢软弱无力,甚则波及上肢,面色白,形寒肢冷,颜面虚浮,腰膝痠软,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胖,苔薄白,脉沉无力。

鉴别诊断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突然出现肢体力弱,或肢体功能障碍,失语、眩晕、共济失调等,持续时间短则数秒至数分钟,长则数小时,最多不超过24h,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易反复发作。脑血管造影,多普勒超声检查,心脏彩超,颈椎X线,头颅磁共振可明确诊断。

2.脑血栓形成发病前多有前驱症状,如一过性肢体麻木、力弱、失语、视力模糊、眩晕等。发病年龄以60~70岁为高峰。临床上可出现动脉分布区脑组织的功能缺损如偏瘫、失语等,持续数周、数月以上,多数留下后遗症。头颅MRI病变区显示异常信号。脑血管造影可显示受累动脉骤然中断,远端不能充盈。

3.急性脊髓炎一般多发于青壮年,散在发病。起病较急,一般多有轻度前驱症状,如低热、全身不适或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脊髓症状急骤发生,可有下肢的麻木与麻刺感,一般持续1~2d,长者可至1周,即呈现脊髓横贯性损害症状及体征。血液检查可见急性期周围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脑脊液检查、脊髓MRI可确诊。

4.癫反复发作的一过性脑功能障碍,常伴有意识障碍;可表现为感觉、运动、意识、行为、情感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发作和发作期间脑电图可记录到暴发性电活动。脑脊液一般正常,头颅CT、MRI可明确诊断原发、继发性癫。

简明诊断流程

治疗措施

1.应急处理当癫发作时除用药物控制以外,其余症状多为对症处理。应早期实行营养神经、心理治疗、功能训练等措施并防止并发症产生。

2.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各种非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可做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等。

(2)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 10~15mg或氢化可的松 100~2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7~10d后如病情稳定,可逐渐减量,然后口服泼尼松,再逐渐减量。

多种维生素:维生素B1、B6、B12肌内注射,或康络素2ml,肌内注射,每日 1次,或九维他 1支加入葡萄糖静脉滴注,每日1次,10d为一疗程,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3)其他治疗

手法康复:采用对不同敏感穴位的刺激、按摩,在降低肌张力,矫正异常姿势,使肌体恢复到正常功能位置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功能训练:其方法较多,但总的目标是促进正常反射通路和运动,抑制异常反射通路和运动,通过功能训练,使患者建立新的条件反射。

医疗仪器的使用:包括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紫外线氧离子透入,神经肌肉治疗仪,多功能导频治疗仪等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恢复。

(4)预防与围护:防治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可选用适当的抗生素。定期翻身防压疮,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

3.中医治疗

(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化痰通络。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味,天麻、钩藤、石决明(生)、川牛膝、黄芩、栀子、夏枯草等。

(2)风痰阻络:祛风通络,养血和营。方药:大秦艽汤加减,秦艽、羌活、白芷、细辛、地黄、当归、川芎、赤芍等。

(3)热痰腑实:化痰通腑。方药:星蒌承气汤加减,胆南星、瓜蒌、大黄、芒硝、地骨皮、白薇等。

(4)气虚血瘀:益气通络,活血化瘀。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地龙等。

(5)阴虚风动:滋阴潜阳,息风通络。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白芍、玄参、天冬、龙骨、牡蛎、龟甲、牛膝、天麻、钩藤、菊花等。

(6)风火蔽窍:辛凉开窍,清肝息风。方药: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并用羚羊角汤,羚羊角、菊花、夏枯草、蝉蜕、龟甲、白芍、石决明、牡丹皮、地黄等。

(7)痰火闭窍:辛凉开窍,清肝息风,豁痰醒脑。方药:镇肝熄风汤,白芍、玄参、龙骨、牡蛎、龟甲、牛膝、天麻、钩藤、菊花、胆南星、川贝母等。

(8)痰湿蒙窍:温阳化痰,醒神开窍。方药:涤痰汤或鼻饲苏合香丸,半夏、化橘红、茯苓、竹茹、石菖蒲、胆南星、枳实等。

(9)元气衰败:益气回阳,救阴固脱。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人参、麦冬、五味子、附子等。

常见误诊原因分析与对策

瘫痪首先须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肢体活动障碍相鉴别。急性关节炎病人因疼痛限制了肢体活动,就诊可能以“瘫痪”为主诉;慢性肩关节周围炎的上肢活动障碍及肌肉萎缩偶也被误诊为瘫痪。帕金森综合征病人的肌张力过高妨碍肢体活动,或小脑损害的病人所表现的平衡障碍和共济失调,皆可被误诊为瘫痪。但上述疾病,病人的肌力仍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