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常见急症中西医诊治手册
1252600000027

第27章 急性中毒 (3)

第四章 急性中毒 (3)

因饮酒过量引起的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疾病,称为酒精中毒或乙醇中毒。急性酒精中毒是一次饮入过量酒精或酒类,致乙醇对神经系统的直接、立即的抑制及对内分泌、代谢系统、循环系统等的影响,导致如兴奋、嗜睡、低血压、低血糖、尿潴留,昏迷、抽搐甚至死亡等一组临床表现。

诊断策略

1.问诊要点有无短期大量饮酒史,是否有酗酒史,中毒的时间、地点及毒物剂量、中毒后症状出现的时间及治疗情况。

2.查体要点

(1)呼气有酒味。急性中毒的病人,除常规检查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心肺、神志等外,要特别注意瞳孔、皮肤黏膜的变化。

(2)眼部充血,颜面潮红、头晕、人有欣快感,言语增多,自控力减低,继而出现动作不协调,步态不稳身体失去平衡。严重者表现为沉睡不醒,颜面苍白,皮肤湿冷,口唇微紫,甚至陷入深昏迷,以至呼吸麻痹而死亡。

3.辅助检查要点

(1)血清或呼出气中乙醇浓度测定。

(2)可根据病情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血气分析、心电图等,必要时还可查血糖、脑CT。

4.中医辨证要点

(1)辨虚实:实证多由邪毒入胃,脾胃受损,气血逆乱所致。恶心呕吐,呼气、呕吐物有酒精味,腹痛腹泻,甚则呕血、便血,昏睡,谵妄,狂躁,舌质红,苔黄腻,脉数。虚证多有毒伤脾阳,胃气衰败。多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语声低微,甚则昏迷,遗溺,脉微细弱。

(2)辨部位:实证者在脾胃,虚证者在肝肾。酒精中毒中医辨证一般分为湿热壅滞、酒毒内积、肾精亏损、肝郁脾虚等证型。其中湿热壅滞、酒毒内积证多见于急性酒精中毒;肾精亏损、肝郁脾虚证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者。

鉴别诊断

1.低血糖反应低血糖症的典型表现为whipple三联症:①有低血糖的症状和体征如饥饿、多汗、震颤等交感神经兴奋等表现,皮肤苍白,湿而且多冷汗,呼吸正常无气促;②血浆葡萄糖<2.5mmol/L(45mg/dl);③服糖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

2.糖尿病酮症多见于1型糖尿病病人,可见疲乏软弱,四肢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极度口渴,多饮多尿,当pH<7.2时常有呼吸深快,中枢神经受抑制而出现倦怠、嗜睡、头痛、全身痛、意识模糊、终于木僵昏迷。结合糖尿、酮尿、高血糖、高血酮及电解质异常可诊断。

3.急性脑血管病多见于老年人,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病史,起病急,多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肢体功能及意识障碍,体格检查有神经定位体征,CT、MRI检查有助于鉴别。

4.肝性脑病主要诊断依据为:①严重肝病和(或)广泛体侧支循环障碍;②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③肝性脑病的诱因;④明显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升高,扑击样震颤和典型的脑电图改变有重要参考价值。

简明诊断流程

治疗措施

1.应急处理清除口腔异物,维持气道通畅,保暖。

2.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轻症患者无需治疗,兴奋躁动的病人必要时加以约束,可予以地西泮5~10mg,肌内注射。共济失调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活动以免发生外伤。

①保持气道通畅,供氧充足,必要时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②维持循环功能,注意血压、脉搏,静脉输入5%葡萄糖盐水溶液。

③ECG监护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

④保暖,维持正常体温。

⑤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2)药物治疗:纳洛酮(naloxane)有助于缩短昏迷时间,0.4~0.8mg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给药1次。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或0.9%氯化钠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2次。也可根据病情选用参脉或参附注射液。

(3)其他治疗:对于重度中毒的患者,比如昏迷或其他乙醇相关性脑病或出现消化道出血、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肝功能损害、严重心律失常、休克等,则应收住入院进行综合治疗。

3.中医治疗

(1)湿热壅滞:大量饮酒后,神识昏愦,或烦躁,或不语,或呕吐痰涎,或气喘发热,或咳嗽吐血,大便干燥,脉实。清泄湿热,和中解毒。方药:甘草泻心汤加减,甘草、黄芩、黄连、干姜、半夏、人参等。若神识昏愦明显加石菖蒲、郁金、葛花;呕吐痰涎明显加半夏、竹茹;若呕血、便血可加入凉血止血药如茜草、白及、三七粉等,也可口服云南白药止血;若见酒毒内积,证见饮酒太过,呕吐痰涎,头痛心烦,胸脘痞塞,手足震颤,或见神昏,脉弦滑者,消食解毒。方药:葛花解醒汤加减,葛花、砂仁、豆蔻、神曲、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木香、青皮陈皮、黄连、石菖蒲

(2)肾精亏损:常年饮酒,健忘,痴呆,性欲低下或阳痿,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补肾益精。方药:地黄饮子,生地、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五味子、肉桂、茯苓、麦冬、远志、附子(炮)、石菖蒲、生姜、大枣、薄荷。若兼半身麻木或颤抖者,加川芎、丹参、郁金、全蝎、钩藤,活血通络、息风。

常见误诊原因分析与对策

1.由于有些中毒患者为自杀行为,就诊时常隐瞒病史,危重患者又无法准确提供病史,故易误诊、漏诊。作为医者其误诊的原因主要为诊断经验不足,治疗时一定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或引起窒息,躁动不安者可适当镇静或使用束缚带,以免患者摔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发生病情变化及时救治。

2.另外要注意患者是否存在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头孢类)后饮用含有乙醇的饮品(或接触乙醇)导致的体内乙醇蓄积的中毒反应。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恶心、呕吐、眼花、嗜睡、幻觉、恍惚、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至60~70mmHg(1mmHg=0.133kPa以后同)/30~40mmHg,并伴有意识丧失。容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等。另外双硫仑样反应严重程度与应用药物的剂量、饮酒量成正比。饮用白酒较啤酒、含乙醇饮料等反应重,用药期间饮酒较停药后饮酒反应重。

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有头孢类和咪唑衍生物,如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头孢噻肟等;另外甲硝唑、替硝唑、酮康唑、呋喃唑酮、氯霉素、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苯乙双胍等对双硫仑样反应及过敏性休克患者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卧床休息,休克者采取“V”形体位。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4~6L/min,改善组织缺氧。

③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10m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或静推,补液及利尿,并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④对症处理。如恶心、呕吐者可给予甲氧氯普胺10mg肌内注射,如嗜睡、意识不清可以给予纳洛酮对抗治疗。

⑤床旁备齐急救器械及药品,如除颤仪、吸痰器、气管切开及静脉切开包、呼吸兴奋药、利尿药等其他抢救药品。

⑥密切观察患者神志、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心律、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并做好病情动态的护理记录。

第六节 强酸中毒

强酸类主要指硫酸、硝酸、盐酸三种无机酸。硫酸、硝酸有强腐蚀作用,盐酸作用稍弱。此外氢氟酸及铬酸毒性也强,浓有机酸如醋酸,蚁酸、草酸等的腐蚀作用较硫酸,硝酸为弱。中毒原因有经口误服,呼吸道吸入大量酸雾,皮肤接触而致腐蚀性灼伤。

诊断策略

1.问诊要点

(1)重点询问既往史,生活和工作环境。

(2)中毒的时间、地点及毒物的性质、种类,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剂量、中毒后症状出现的时间及治疗情况。

2.查体要点

(1)强酸与皮肤接触后引起细胞脱水、蛋白凝固,故灼伤后创面干燥,边缘分界清楚,肿胀较轻。因不同种类的酸与皮肤蛋白形成不同的蛋白凝固物,故灼伤的痂皮或焦痂色泽随酸的种类而异,如硝酸为黄色、硫酸为黑色或棕色、盐酸为灰棕色、氢氟酸为灰白色。氢氟酸可溶解脂肪和脱钙,造成持久的局部组织坏死,重者溃疡长期不愈合,如不及时处理,损害可深达骨膜,甚至骨骼无菌性坏死。草酸可结合钙质并使细胞浆灭活而妨碍肌肉收缩,皮肤及黏膜产生粉白色顽固溃烂。酸接触皮肤后即有疼痛,但氢氟酸接触皮肤后疼痛不明显,一般在1~8h后才出现疼痛。铬酸接触引起溃烂及水疱,如不处理,铬离子可从创面吸收,导致全身中毒。

(2)强酸类酸雾吸入呼吸道后有刺激作用,呛咳、咯泡沫状痰带血丝等。浓度较高时可发生喉头痉挛或支气管痉挛,患者呼吸困难,有窒息感。高浓度硝酸烟与空气接触,释出二氧化氮,吸入后直接刺激支气管黏膜和肺泡细胞,最后导致肺水肿。铬酸雾除呼吸道刺激外,反复接触后可发生鼻中隔穿孔。

(3)口服强酸后,口腔黏膜糜烂,可产生不同色泽痂皮。食管及胃黏膜严重腐蚀,受损组织收缩变脆,严重时1~2d可发生穿孔。患者口、咽、喉头、食管、胃均有剧烈灼痛,恶心呕吐反复不已,呕吐物内含有血液和黏膜组织。虽有口渴,但因喉头水肿和痉挛,吞咽困难,严重者可以窒息。由于大量强酸吸收入血,可有酸中毒。肝、肾均呈明显损害征象。广泛组织坏死及剧痛则可导致休克,患者逐渐出现意识障碍,终至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积极治疗而恢复的患者,以后由瘢痕组织收缩而致食管及胃狭窄或粘连性肠梗阻等后遗症。草酸口服后因低血钙可致手足搐搦。

3.辅助检查要点可根据病情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血气分析、心电图等。

4.中医辨证要点

(1)邪毒蒙蔽型:邪毒蒙蔽型的主要病机是邪毒内陷心包,蒙蔽神明,或夹痰蒙蔽神明。主症:昏迷、惊厥。分闭证与脱证。闭证以牙关紧闭、口噤不开、大小便闭、肢体痉挛、痰涎壅盛、面白唇黯、静卧为烦、四肢不温为特点。脱证以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失禁、肢体软瘫、舌痰、脉微欲绝为特点。

(2)邪毒攻心型:邪毒攻心型的主要病机是邪毒上攻于心,心气心阴被耗,心失所养。主症:心悸、胸闷、气急、脉结代、脉数或缓等。

(3)邪毒阻肺型:邪毒阻肺型的主要病机是邪毒闭阻肺气,肺失宣降。主症: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紫绀等。

(4)毒陷厥阴型:毒陷厥阴型的主要病机是邪毒内陷厥阴,耗液伤津,阴虚阳亢,肝风内动。主症:肌肉震颤、四肢抽搐等。

(5)毒伤少阴型:毒伤少阴型的主要病机是邪毒蓄积于肾,耗伤肾气,气化失常。主症:尿少、尿闭等。

鉴别诊断策略

结合患者经口误服强酸,呼吸道吸入大量酸雾,皮肤接触强酸类而致腐蚀性灼伤等病史特点一般可作出诊断。

简明诊断流程

治疗措施

1.应急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2.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尽早建立输液通路,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及时人工辅助通气,充分给氧,迅速纠正低氧血症,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

(2)药物治疗

①皮肤灼伤可立即用大量流动水冲洗,至少10min。然后局部用中和药,如2%~5%碳酸钠、1%氨水或肥皂水,以后再用水冲洗,以防酸进一步渗入。草酸及氢氟酸灼伤,局部及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酸灼伤处肿胀较轻,创面渗液少,如无全身中毒征象,输液量较非化学性皮肤烧伤可相应减少。

②浓酸雾吸入引起呼吸道损伤的处理原则: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如咳嗽频繁,并有气急、胸闷等症状,可用0.5%异丙肾上腺素1ml和地塞米松2mg,加水至3ml雾化吸入,需要时应用解痉、祛痰、抗感染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