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父母是最好的保健医生
12523600000004

第4章 儿童保健

一、胎儿期保健重点

胎儿期的保健是通过对孕妇的保健,使胎儿在宫内健康发育、生长,并安全分娩。本期的保健重点是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预防遗传性疾病和先天畸形的发生,同时,应注意预防早产。产前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孕妇要对此高度重视并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便及早发现一些妊娠并发症,以及时进行监护和处理,并避免早产发生。

小问题:为了预防先天畸形的发生,母亲孕期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要注意预防宫内感染,引起宫内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有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乙肝病毒等。宫内感染可以引起胎儿死亡、早产、发育迟缓或者畸形。因此,孕妇应当尽可能避免各类感染。

◆孕妇要尽可能避免接触各种放射线,尤其是在妊娠早期。

◆避免接触各种化学毒物,如烟、酒、铅、汞、苯、有机磷农药以及它们所污染的环境,防止中毒。

◆孕妇患病时应该积极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用药,不要滥用药物。

◆孕妇应保证充足的营养和能量供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同时,注意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二、新生儿期保健重点

新生儿期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阶段,比较特殊,保健的重点是预防出生时的缺氧、窒息,出生后要注意保暖,并预防新生儿感染。

小知识:新生儿出生时的保健要点。

1.新生儿出生后要立即清除其口腔和鼻腔的黏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发生缺氧、窒息。

2.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差,因此要注意保暖,预防低体温和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发生。

3.注意预防感染发生,脐带要严格消毒、结扎;孩子的皮肤、眼、耳等处要注意卫生和清洗,预防感染。

小问题:新生儿出生后,家长应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

◆家长要注意给孩子保暖,并保持居室内一定的温、湿度,一般温度为20~22℃、湿度55%比较适宜;孩子的衣被要轻软,要能保暖。

◆孩子出生后,最好为母乳喂养,并尽早开始。

◆保持孩子皮肤清洁,最好能够每天给孩子洗澡,并应当特别注意脐带残端的清洁和干燥。

◆预防新生儿感染,不要让孩子接触太多的成人;家人患感冒时应当戴口罩,并尽量少接触孩子;家长护理孩子的前后要洗手。

◆新生儿时期要慎用药物,因为孩子的肝、肾功能都尚未发育成熟;如果孩子患病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新生儿出生后,会有一些特殊的生理现象,如“马牙”、上皮珠、新生儿红斑、乳房肿大、假月经等,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别处理,会自然消失。

◆注意新生儿疾病筛查,按照孩子出生医院的安排进行,以早发现并进行干预。目前我国主要筛查的是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三、婴儿期保健重点

婴儿期的保健重点是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按时完成计划免疫接种,促进孩子感知觉的发育。

1.婴儿期是孩子身体快速发育的时期,因此,注意合理喂养是非常重要的。4个月内的孩子应鼓励母乳喂养,4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并按照添加辅食的原则进行,详见第1 章相关部分。

2.婴儿期是孩子感知觉快速发展的时期,家长应当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孩子感知觉的发育,比如,可以用带有声音和颜色的玩具多逗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孩子认识周围人和事物的能力。

3.应当按照计划免疫程序,在1岁内完成各种疫苗的基础免疫。

4.家长应当带领孩子坚持户外活动,锻炼身体,使其增强抗病能力。

5.婴儿期的孩子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也容易出现贫血、维生素D 缺乏病等营养性疾病,应当注意预防和治疗。

家长园地:如何判断是否为预防接种后的发热?

接种疫苗后,由于疫苗本身的特性,如异种蛋白的刺激、疫苗中的热原质或毒性等原因,少数孩子可以出现发热现象。如果接种的是灭活疫苗,在接种后5~6 小时或24 小时左右出现发热,一般持续1~2 天,很少超过3天以上;如果接种的是活疫苗,则出现反应的时间稍晚,但消失得也很快。

而如果孩子是恰好患有感冒、腹泻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发热时,常具有疾病本身的临床表现,如咳嗽、流涕、腹泻等症状,医生检查时也会发现孩子有相应的体征。血常规、便常规、X线胸片等可以帮助鉴别诊断,以排除是否为与接种时间上的偶合疾病。需要注意的是,既不要把一些恰好在免疫接种时期偶合的疾病误诊为接种不良反应,而延误对疾病的治疗,也不要把真正的接种的不良反应排除,忽视了与免疫接种的关系。

小问题:孩子预防接种后出现发热,能否进行退热处理?

预防接种后,由于人工的免疫制剂对人体的刺激,可使孩子产生发热等全身反应。是否需要对孩子进行退热处理,要看发热程度如何。如果体温在38.5℃以下,孩子又没有明显的其他不适,可以不做特殊处理,因为这种发热属于正常反应,短时间内即可消失;如果体温在38.5℃以上,伴有全身不适,可以酌情给孩子小剂量退热药,如扑热息痛(对乙醇氨基酚)、阿司匹林等,同时要让孩子多喝水,不必应用抗生素治疗;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应该考虑是否在此期间合并了其他感染,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治疗,根据感染情况,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另外,预防接种后,局部可能会有瘙痒感,切勿让孩子搔抓,以免局部感染化脓,导致感染性发热。

四、幼儿期保健重点

幼儿期的保健重点是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及早期教育,合理喂养安排膳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1.幼儿期是孩子语言、动作、神经精神发育比较快的时期,家长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多与孩子进行交流,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等活动,促进孩子语言功能的发育;给孩子选择合适的玩具,可以促进动作的协调发展,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2.此期仍应注意合理安排好孩子的膳食,饮食的种类和质地逐渐接近成人;锻炼孩子自己进食,不要强迫进食;不要给孩子吃太多的零食,以免影响正常的饮食。

3.培养孩子有规律的生活和作息,逐步训练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为上幼儿园做准备。

4.此期的孩子已经能够自由行走、活动,但是自己对危险的识别能力差,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家长要对孩子加强监护,不要让孩子单独外出或者单独留在家中;不要让孩子接触家里的煤气、电等危险的物品或地方;带孩子外出时,注意预防其跌伤、溺水等。

5.给孩子定期健康检查,一般每3~6个月检查1次,尤其要注意听力和牙齿的检查。

6.按照计划免疫程序,完成有关疫苗的加强免疫。

小问题:家长应该怎样训练孩子主动上厕所?

孩子1.5~2岁时,其大脑神经系统基本发育成熟,已能够主动控制大、小便,家长就要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如厕训练。家长上卫生间时可以有意识地带孩子同行,诱导孩子主动在卫生间大、小便。最初要帮助孩子穿、脱裤子,以后逐渐引导孩子自己料理。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开始要给孩子准备一个他自己喜欢的专用便器,使其对便盆产生兴趣;给孩子选择合适、宽松的裤子,便于自己脱穿;当孩子自己如厕有进步时应给予恰当的表扬,多给孩子鼓励。

家长园地:孩子到了3岁,是否必须去幼儿园呢?

孩子最好还是送幼儿园接受教育。在幼儿园里,孩子的同龄人非常多,在家里感到孤独的孩子现在有了与其他人交往的机会,因此在幼儿园可以增加与小朋友的接触,避免其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幼儿园内是集体生活,在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中,孩子将学会谦让、容忍的精神。集体生活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大有好处,还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立、自理习惯。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家里,其言行会趋于成人化,而在幼儿园可以避免盲目模仿家人,避免使语言、行为失去童真、童趣。另外,专业幼教对孩子身心的帮助明显优于家庭。

小问题 :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入园前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做哪些准备呢?

为了激发孩子上幼儿园的兴趣,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幼儿园参观几次,让孩子逐渐熟悉并喜欢上幼儿园的环境。入园前,在家里就开始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上厕所、自己洗手、自己脱衣脱鞋等,以减少入园后因不能自理导致的自卑和焦虑。可以适当地对孩子进行称赞和批评,使其有承受赞美和挫折的心理准备。平时要多带孩子出门接触小朋友,鼓励他主动地和别人进行语言沟通,避免因语言障碍影响入园后的生活。在孩子刚入园时,应该特别注意家长的态度对孩子情绪的影响,要对孩子多鼓励,不要在孩子面前显露家长的过度担心和紧张情绪。

五、学龄前期保健重点

学龄前期的保健重点是合理安排孩子的膳食,加强入学前期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学习和劳动习惯,预防疾病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1.此期仍应合理安排孩子的膳食,保证营养的充足供应。孩子的膳食结构已经与成人接近,可以和成人一起进主餐,中间再加1~2次点心。

2.要重视孩子潜在智能的开发,加强入学前期的教育。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注意发展孩子的想象和思维能力;通过做游戏、体育活动,锻炼孩子遵守规则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3.在幼儿园等集体机构中,要注意预防一些传染性疾病,如痢疾、麻疹、肝炎等疾病的传播;同时,也要注意预防孩子外伤、溺水、食物中毒、误服药物等意外的发生。

4.合理安排好孩子的日常生活,保证定时进食和睡眠,并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学习一些简单的功课如手工作业、绘画等,为入学做好准备。

家长园地: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家长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家长不要把电视当作哄孩子的工具。孩子看书时要掌握距离和姿势,不要太近,坐车时不要看,也不要躺在床上看。看书时要光线充足,3岁内的孩子一次学习时间不超过20分钟。户外活动时,阳光太强要戴草帽,雪天不要在雪地中久玩。学习乐器时,乐谱应清楚,符号要大。教育孩子不玩锐利的玩具,少做投掷性、格斗的游戏。不要让孩子用手揉眼睛,不要与家长混用毛巾等。

六、学龄期保健重点

学龄期孩子以学习为主要的活动,家长和学校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因为不同的教育和教养环境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此期的保健重点是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和卫生习惯,重视思想教育,加强体育锻炼。

1.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孩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注意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2.重视孩子的思想教育,包括对孩子进行法制知识教育,使其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进行生理卫生教育,使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学习交通安全规则和防范知识,避免车祸所导致的伤残。

3.学校要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安排体育锻炼,并持之以恒。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证学习的正常进行。

4.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按时进食、按时睡眠、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用自己的茶杯喝水等;有正确的坐、站和行走姿势,不要弯腰、歪头、低头、驼背、扭腰等,以免造成骨骼和脊柱畸形。

七、青春期保健重点

青春期的孩子体格发育迅速,知识增加,但是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相对滞后,容易出现一些精神卫生问题。因此,青春期的保健重点就是对孩子加强精神卫生教育,同时,也要注意补充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1.心理教育是青春期的一个重点,需要孩子自身、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进行。孩子自己应当注意意志力的培养,在集体活动和体育锻炼中学会与人和谐相处,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家长和学校注意培养孩子有承受失败和压力的良好心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社会不良现象,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2.在此时期,孩子出现了第二个生长高峰,因此,必须加强营养,保证食物质与量的充足供应。

3.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在认真学习、保证睡眠的同时,安排好体育锻炼的时间。

4.学校要对孩子进行生理卫生知识教育,帮助他们了解人体的生理特点以及青春期发育的特征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