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男人来自东土大唐 女人住在西方净土
12520400000004

第4章 男人的战役,女人的家家酒

男女之间一切的不同,是从人生观的不同开始的。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看法,对于自己乃至整个人类存在的目的与意义、原因与价值的看法。男孩子从小就喜欢玩枪弄炮,在男人看来生活就是一场需要不断攻克的战役。女孩子从小就爱玩儿过家家,玩儿小锅小碗抱洋娃娃,在女人看来人生就是一个家庭和一份情感。

一样的生活摆在眼前,男人和女人却赋予它不同的格局和意义。只有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组合起来的人生,才能让我们获得乐趣,感受到生命的价值。

对于男人而言,生活就是战役。他们长期生活在战场上,一场战争结束以后他们就养精蓄锐,满怀热忱地等待下一场战役的到来。彻底的征服和酣畅淋漓的胜利乃至战利品的摆放、勋章的授予都让他们感到无穷的乐趣和成就感。他们在征服的路上不断前进和成长。

征服一个女人会是一场战役,男人不断在女人面前显示自己的能力和身价,利用各种招式讨好和取悦女人,每获得一个女人的青睐,他们都有一种成功的欢天喜地。所以,男人比女人更容易注意到喜欢他们的异性,因为他们把女人一并归类到自己的战利品当中。若缺乏征服的艰难过程,男人自然也就少了终于获得胜利的快感,但无论怎么说,是男人自身的魅力帮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拿下了这场战役。

如果你认为,男人只将征服女人看作战役,那么你就错了。每一场球赛和每一轮游戏都能令他们认真无比,他们在意过程,但是更在意结果。工作中的每一个任务和项目也是一次战役,他们严肃比对,严谨布局,在每攻克一个难题后高举双手,欢呼着“我胜利了”。在人生的每一个关卡和转折点,例如升学、就业、升职和创业,他们都具有战士的肃穆和严格,用军事化的态度待之。在每一次修理汽车和选择行车路线的过程中,他们都不愿放弃这种“战役”的逻辑,用攻克的态势出发,以胜利的姿态收尾。

所以,“战役”是男人人生当中的关键词,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养料,他们需要发现或制造战役,然后走在不断征服与战斗的道路上。生活对于他们而言并不轻松,并不是风调雨顺的年头,也不是午后慵懒的床铺,他们不喜欢。他们喜欢有仗可打,喜欢用地图统揽自己的成果,喜欢生活在紧张与随后跟来的成就感中,温馨和无事可做不是他们的基调。

对于女人而言,生活却是家家酒。她们的字典里没有血腥,只有和睦共处。如果让她们幻想,她们一定不会把自己的爱情故事设定成战争背景下的四处躲藏、硝烟中成长的战地恋情。她们希望王子出现在风和日丽的四月午后,潇洒的身影背后藏着一大捧争奇斗艳的玫瑰花,然后用笨拙的方式告诉女人“我爱你”。她们情愿接下来的情节是平凡的结婚生子、共同老去,她们会认为这才是生活,在温暖的小家里经营感情和小生命,领略口角和湿吻。她们希望自己的人生就如同父母的一生那样波澜不惊又充满哲理,被琐碎而浪漫的细节填充,在与对方的卿卿我我中花开花败。她们觉得人生就如同儿时的游戏,适当的时候闯入白马王子,适当的时候又闯入新的生命,那样风调雨顺,又那么理所应当。

女人不仅仅这样对待爱情,也如是对待生活中的所有方面和细节。她们希望报考一定能考上的学校,选择稳定而朝九晚五的生活,挣不多不少的钱,过不好不坏的日子。去没有危险的国家旅行,食用没有安全隐患的食品。她们喜欢规律的生活,何时起床,何时浇花,何时瑜伽,又何时修剪指甲。她们愿意不停地与他人产生依恋关系,在与他人和睦的关系中感受幸福和价值。她们也愿意照顾自己的父母与子女,与自己的丈夫恩爱有加,称呼所有不讨厌的同性为“亲爱的”,在节日之时发短信给所有熟悉的人。一切都像一张课程表,让女人波澜不惊而又有秩序地走下去,让人生看起来像一场令人满意的家家酒,她们就会感到此生不虚此行。

多数男人为冒险而生,他们的生活中需要刺激与变化,暴力与性、生与死、胜与败,这些是他们永恒的话题和不断实验的对象,他们不会因为一次胜利而感到满足,一次胜利只会让他们更渴望下一场战役,渴望自身战斗力的不断升级。而多数女人,却满足于小资调调的生活,用鲜花、美食和电视节目构成生活的喜怒哀乐,希望在20岁的时候就已经能看到自己整套的人生,在大不变的前提下,为生活制造那么一点点的改变和一些些的惊喜,看起来就已经很美了。安逸和干净地活着,才会令她们心情舒畅。

圣斗士和芭比娃娃,分别是男人和女人心目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