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宝典
1250800000004

第4章 全面配伍 (3)

(二)全面配伍 (3)

(2)讨论了在疾病发展之中或初愈之后,对食物的种类应有所选择。进食的数量亦应有所限制,否则会使疾病迁延难愈,或愈而复发。《内经》中除本篇讨论了热病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之外,还列举其他一些具体疾病,说明饮食禁忌的重要性。如《素问·腹中论》说:“鼓胀……其时有复发者,何也?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鼓胀病,包括现代医学所谓肝硬化腹水等病,常与消化功能有关,所以饮食节制就更为重要。又如《素问·腹中论》云:“热中消中,不可服高粱、芳草、石药”,内热与消渴病多属阴亏,高粱厚味助热,芳草辛散伤阴,石药助火劫阴,故不可食之。再如《素问·刺法论》云:“大疫……无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大疫,指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此类疾病也多伴有发热的症状,其饮食禁忌的道理与《热论》所述相同。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素问·生气通天论》)

1注释

(1)高梁:高,通膏;梁,通粱;膏粱:原本指好的粮食,但这里指肥甘厚味而言。

(2)足:这里作“多”或“能”解。

(3)丁:同疔,即疔疮。

(4)因而:承接连词,如果的意思。

(5)筋脉横解:横,不顺理,逆乱,这里是放纵的意思;解,同懈,松弛无力。筋脉横解,指胃肠的筋脉,纵缓不收。这主要由于外邪伤了肝木,人又过分摄入食物,影响肠胃气血运行而致。

(6)肠澼:指肠中澼积,表现为便下脓血类疾患。

(7)为痔:为,义同“为”、“或”;肠澼,亦是下利脓血病证。

(8)大饮,则气逆:气逆,指喘息;饮,有主水、主酒两种看法。

2按语以上所述是饮食不节所致的几种病证,如疔疮、便下脓血、肠胃功能失常等,再一次说明了饮食有节是身体健康的一个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从“食不充饥”进入到“饱享口福”的时代。然而,由于“食欲”作怪,人在饮食方面最容易犯的过失是饮食过量。饮食过量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文明病”,甚至缩短一个人的寿命。

美国一些研究中心的科学家相继发现,大量减少食量的动物生命力特别旺盛。新近的限食实验系以小鼠和鼠为观察对象。在专门配制的饲料中,热量含量均仅占通常供应量的65%左右。结果显示:小鼠可活55个月,而不限食的,36个月之后很少仍能存活。鼠可活50个月,而不限食的寿命不超出32个月。同时,这些限食的鼠群几乎不患肾脏或心脏病,即使有得癌症的也局限于一些寿命到头了的老鼠。科学家们还有意设置“迷宫”检验它们是否能迅速找到通路并抵达目的地。限食的老鼠表现出较持久的智能,显得很有生气和活力。可见,限食能延长寿命和发挥固有的智能。

美国国立老年研究所的查理、巴劳斯博士用大白鼠实验证明,在16月龄(相当于人类45岁)开始,把食物的摄入量减少一半,结果可使大白鼠寿命延长1/3。说明,中年时期开始限量进食,也可能延长人的生命。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爱得华·梅扎诺教授对限量进食的实验动物体内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查,发现它们的血糖含量较低。专家们认为,血液中的糖本来就有碍于体内众多的酶和蛋白质的重要功能。

根据加利福尼亚大学罗伊·沃尔福推测,当前人类的生命极限约为115岁,如采用这种“限量进食”的长寿之道,可使人类的寿命延长至170岁。

不过,话得讲回来,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青少年来说,减少能量摄入并非要使自己变成“绿豆芽”。正确的做法是:每餐仅可吃得八分饱,在平衡膳食的同时,减少糖和动物脂肪的摄入量。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素问·宣明五气篇》)

1注释

(1)五味所禁:即五脏之病,各对五味有所禁忌。

(2)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走,这里作消散、损伤解。因为辛能散气,所以气病就不宜食辛味。

(3)血病无多食咸:咸令血凝,所以血病不能过食咸味。

(4)骨病无多食苦:肾为水脏而主骨,苦入心。心属火,故多食苦,则水不胜火,所以骨病不能多食苦味。

(5)肉病无多食甘:脾主肌肉,甘能壅气,多食则脾失健运而生胀满,所以肉病不宜多食甘味。

(6)筋病无多食酸:肝主筋,其味酸,酸性收敛,多食之则筋挛缩。所以筋病的人,不宜多食酸味。

2按语五味虽然是人体后天精气的生源,不可一日或缺。但由于五味各有其性能,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应当有所禁忌。这里文中所说的五味所禁,并不是五味的绝对禁忌证,而是指不可多食。多食就会导致脏气失调,并且影响对疾病的治疗。

脾病者,宜食粳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灵枢·五味篇》

1注释大豆黄卷,即大豆芽,俗称黄豆芽。

2按语本段原文论述了怎样根据五脏疾病,选择适宜的五味。如患脾病的人,宜食属于甘味的粳米饭、牛肉、枣子、葵菜;患心病的人,宜食属于苦味的麦、羊肉、杏子、野蒜;患肾病的人,宜食属于咸味的大豆芽、猪肉、栗子、豆叶;患肝病的人,宜食属于酸味的芝麻、狗肉、李子、韭菜;患肺病的人,宜食属于辛味的黄黍、鸡肉、桃子、葱。

五禁,即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肝色青,宜食甘,粳米饭、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灵枢·五味》)

1注释

(1)肝病禁辛:肝属木,辛味属金,金克木,故肝病当禁辛味食物。

(2)肝色青,宜食甘:肝苦急,宜食甘味食物以缓和之。

(3)心色赤,宜食酸:心苦缓,宜食酸味食物以收敛之。

(4)脾色黄,宜食咸:脾与胃合,而肾为胃关。食咸味食物可以利其关,使胃气行而脾气化。

(5)肺色白,宜食苦:肺苦气上逆,宜食苦味食物以泄之。

(6)肾色黑,宜食辛:肾苦燥,宜食辛味食物升发腠理,运行津液,通畅气机,使燥得润。

2按语本节原文论述了五脏病的宜忌。宜忌的基本原则是:决定于脏病的虚实;要看五味对于该脏的补泻作用。例如肝脏不足当食酸以补之。若出现拘急症状可食甘以缓之,还可食咸以补水生木,但要禁辛;若肝气有余,则不可食酸,而要食辛了。

(七)食物在人体的消化、输布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素问·经脉别论》)

1注释

(1)食气:指谷食,因食物中含有精微之气,所以称食气。

(2)淫气:淫,这里作滋养解释;气,即谷食之精气。

(3)浊气归心:浊气,指谷气中的浓稠部分的精微之气;因水谷精微之气,随脉气输布归于心,故曰浊气归心。

(4)淫精于脉:心主血脉、淫精于脉,就是将精微物质的一部分,输送到血脉中去。

(5)肺朝百脉:肺主气,气行则血行。百脉的经气,总归于手太阴肺经。所以百脉之气,皆朝会于肺,再输送到全身百脉。

(6)输精于皮毛:皮毛为肺之合,精微之气的一部分由经脉输送到皮毛。

(7)毛脉合精:肺主皮毛,心主脉。肺藏气心藏血。毛脉合精,即气血相合。

(8)行气于府:府,指大的经脉。《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行气于府,即精气行于血脉之中的意思。

(9)府精神明:府精,指经脉中的精气。神明,是运动变化正常不乱的意思。府精神明,即经脉中气血充盛,运行正常不乱。

(10)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四脏指肝、心、脾、肾。权衡,平也,即匀调之义;意谓气血通过肺的作用周流于四脏,使气血运行平衡。

(11)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气口,即手太阴肺经的寸口;肺主气,朝百脉。百脉之气会于手太阴肺寸口部的太渊穴。所以切诊寸口部的脉象,能查知病变的情况,判断病人的死生,谓之以决死生。

2按语本段原文论述了谷食入胃后所化生的精气,通过经脉输布的过程,其过程主要有两点:

(1)散精于肝:经肝气的疏泄,滋养周身的筋脉。这就阐明了肝和筋的内在联系,为“肝主筋”的论点提出了依据。

(2)浊气归心:注之于血脉,再通过肺气的宣发,敷布周身内外,这是人体谷食精微输布的概要过程。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素问·经脉别论》)

1注释

(1)饮:指水饮。

(2)游溢:是精气满溢的形容词,游,古同。

(3)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散,布散的意思。意谓水饮进入胃,通过脾气散精的作用,上输到肺脏。

(4)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主宣降为水之上源,肺气肃降能通调水道,把水液下输到膀胱。

(5)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五经、五脏的经脉。意谓水饮之精通过气化,随经脉运行于周身上下,皮毛腠理,通灌五脏的经脉。

(6)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揆度,度量的意思。意谓正常经脉气血的运行要与四时五脏的阴阳变化相协调。

2按语本段原文论述了水液的输布是饮入于胃以后,水精上输于脾,再经过肺气宣降作用,将清者四布周身,浊者下输膀胱,这就是后世所说“肺为水之上源”理论的导源。近代临床用开肺气以行水气的方法,来治疗某些水液停留的病症,就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产生的。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素问·宣明五气篇》)

1注释五味入胃以后,各先作用于所合的脏器;肝属木,其味酸,故酸先入肝,以养肝气;肺属金而味辛,辛先入肺,以养肺气;心属火而味苦,苦先入心,以养心气;肾属水而味咸,咸先入肾,以养肾气;脾属土而味甘,甘先入脾,以养脾气。这就是五味分别入五脏的一般规律。吴鹤注:“五味所入,各以类从,而所谓同气相求也。”

2按语此段原文论述了由于脏腑各具有不同的生理特性和功能,从而对饮食五味具有不同的选择性。而饮食五味又都具有不同的性味,同样对脏腑具有不同的亲和作用,所以这里提出不同的味入不同的脏。后世医学正是在五味各归其所喜的理论基础上,更进一步创造了药物归经的学说,以指导临床的处方用药。从现代观点来看,饮食的“味”不同,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如酸味多含鞣质、有机酸等;味苦的多含有生物碱、苷类或苦味质等;味甘的多含糖类,味辛的多含有挥发油等。由此可见,前人根据食物不同的性味对人体脏腑的特殊作用,来矫正脏腑之气的盛衰,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黄帝曰:“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灵枢·营卫生会》)

1注释

(1)谷未熟,指水谷尚未经过胃的腐熟。

(2)熟谷之液也:酒是水谷发酵以后酿成的液体。

(3)悍以清:悍,即慓悍,指酒之性;清,清而不浊,指酒之质。

2按语本节原文,指出酒虽为“熟谷之液”,但其如水可行舟亦可覆舟。如《饮膳正要》云:“酒味苦甘辛,大热有毒……少饮为佳。多饮伤形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也。醉饮过度,丧生之源。”《吕氏春秋》亦云:“肥肉厚酒,务以相强,命归烂肠之食”。故勿以“熟谷之液”而醉酒无度。

以上原文仅是《内经》中关于饮食养生的一部分,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但仅就上述原文,我们就不难看出,《内经》中已奠定了中医饮食养生的基础理论,为后世中医饮食养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很值得我们认真地整理、发掘和进一步提高,从而为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的繁衍昌盛服务。

二、食养基础理论

传统饮食养生的基础理论主要是指中医学的理论,即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五脏六腑学说为核心,同时与中医经络学说、治则学说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