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英汉词汇对比研究
12489200000017

第17章

车:火车、货车、拖车、马车、机车琴:钢琴、提琴、风琴、竖琴、扬琴人:男人、恋人、老人、坏人、敌人树:松树、橡树、榆树、柳树、杨树马:白马、黑马、骏马、公马、母马鸟:麻雀、喜鹊、鹦鹉、杜鹃、老鹰也就是说,在双音节的动宾结构(V+O)词语里,充当宾语的语素只有是上义词才符合要求。正是在这种双音节化规律影响下,汉语动词词组出现了上义词选择倾向:乘车、开车、坐车、搭车、骑车。一般不具体到乘汽车、开火车、坐出租车、搭货车和骑自行车等。同样,吃饭、喝酒、开枪、弹琴、买菜、放羊、打人、种树、借笔等表达可以说都是双音节化的需要,要具体到什么样的”饭冶、“酒冶、”枪冶、“琴冶、”菜冶、“羊冶、”人冶、“树冶和”笔冶必然会影响双音节结构。

[25]她们做事,我老在后面跟着。她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老舍《我的母亲》)[26]但是每隔2-7年,秘鲁渔场便发生一次由于海水温度异常升高而造成的海洋生物浩劫:鱼死鸟亡,海兽他迁,鱼类大幅度减产。(罗祖德《厄尔尼诺现象》)而英语没有双音节的要求,因此用下义词就没有语音上的障碍:have breakfast /lunch /dinner,drink wine /bear /liquor,fire with a rifle /pistol,play piano /violin /organ,buy potatoes /tomatoes,plant willows /pines,beat a man /woman,borrow a pen /a pencil。

在四字成语中选用上义词倾向也是双音节化的需要。如在“人约黄昏冶、”人老珠黄冶、“人去楼空冶、”人命危浅冶、“人心惟危冶、”人仰马翻冶、“人心所向冶、”人浮于事冶,四字成语中的“人冶分别为恋人、女人、故人、病人、坏人、士兵、百姓、工作者,但这里非常笼统,只有熟悉整条成语的人才能知道。同样,我们用“弹尽粮绝冶、”睹物思人冶、“雨过天晴冶、”得鱼忘筌冶,而不是根据不同情况,用“枪弹/炮弹冶、”米饭/馒头冶、“钢笔/书本/台灯冶、”友人/亲人/恋人冶、“阵雨/雷雨冶、”大鱼/小鱼冶等来指代那些名词。也就是说对四字成语或四字词组/短语的偏好造成了上义词使用的倾向。英语没有了这样的音节限制,因此一般都用比较精确的下义词:对牛弹琴play the harp to the bull、借酒消愁cry in one蒺s beer。

2)词化能力。汉语要表达比较具体的下义范畴,不是创造一个新词,而是用属加种差的定中结构表达法,即在表示属类的上义词前面加上表示具体差异的下义词合成一个语言单位。如灾:旱灾(drought )、水灾(flood );党:一党的(one鄄party )、多党的(multi鄄party);家庭:只有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小家庭(nuclear family);数代同堂的大家庭(extended family)。显然汉语用这种方法构成的语言单位因为其结构不稳定,语义显豁而在开始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作为词进入词典。再如:

[27]我们来看看棘头虫,它在幼龄阶段生长于一种球潮虫的腹内。(《寄生虫的生存之道》)也就是说汉语在表示具体的下义概念时,更倾向于使用临时合成的短语,而非下义词。英语就不同了,其词化能力相当强,表达一个新的概念,很容易创造一个新的单纯词,或合成一个派生词和复合词,或利用其表音文字的优势,借进一个。如来自爱斯基摩语的parka(派克大衣)、来自德语的kindergarten(幼儿园);来自西班牙语的alliga鄄tor(美洲的鳄鱼)、来自意大利语scenario (特定情节),来自日语的tsunami (海啸)等等。

3)经济原则。用笼统、模糊和泛化的上义词有利于词汇的搭配,有利于适合不同的语境。如“打狗看主人冶(不说打大/黑狗看主人)、”靠捕鱼为生冶(不说靠捕黄/带鱼为生)、“朝中有人胜过钱冶(不说朝中有朋友/亲戚胜过钱)这样的用法就能适合不同家的狗、不同地区的鱼、不同关系的朝中的人。

非语言方面的原因有社会和文明的发展程度。生活中最需要的是具有基本范畴的上义词,因此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首先出现的总是花flower、树tree、风wind、山moun鄄tain、鸟bird、房house、食food 这些上义词。而下义词往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自然世界的了解越来越深刻,对客观事物观察得越来越细致,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追求越来越高,才不断概念化而涌现出来。换句话说,社会发展程度越高,技术越进步,下义词也越多。如在我们社会中刚开始出现沙发、轿车时,它们都属于奢侈高档品,一般人知道沙发、小汽车就可以了,根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像英美社会那样要区分沙发是单人沙发(armchair)、还是有坐垫的两人沙发(sofa)或是坐卧两用的长沙发(couch);小汽车是轿车(sedan)、旅行轿车(estate )、上掀式斜背轿车(hatch鄄back),还是豪华轿车(limousine)。当人们没有普遍需要,社会没有高度发展时,我们“往往给外来的事物或概念一个比较笼统的称呼冶就足够了(张清源,1957),如古代的胡琴、胡桃、胡椒,近代的洋船、洋人、洋酒等,现代的西服、西餐等。随着这些事物的大众化,变成普遍需要,对这些事物或概念进一步细分就成为必要:小提琴、大提琴、钢琴;威士忌、白兰地、香槟。抽象概念同样如此,如我们社会法制还不健全,个人有律师或请律师还是少数人的事,有个律师的称呼就足够了,根本没有必要像西方社会那样细分事务律师(solicitor)、当事人律师(attorney)、诉讼律师(barrister)等等。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同一个上义词,英语中的下义词要比汉语多。

当然,下义词发展程度和一个社会的地理环境、文化习俗也有关系。语言与文化互相依存、互相反映,不同的文化正是造成千姿百态的不同语言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事物在该语言中的词化程度最高。如前面说到的“拿冶和”运冶。汉语下义词如此丰富,和中国几千年来依靠手、肩、背等进行劳动生活不无关系。再如汉语的亲属称谓词分得非常细,反映了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对家庭观念的重视,和对辈分、性别、长幼等级的细分。而英美人的家庭观念就有所区别,因此汉语中的姑妈、姑姑、姨妈、阿姨、伯母、婶娘、舅妈,英语中只有一个词:aunt;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cousin;内兄、内弟、大伯、小叔、襟兄、襟弟、姐夫、妹夫:brother鄄in鄄law。再如:

英语中有sibling、brother、sister,但对兄弟姐妹,没有细分,而汉语中没有sibling 相应的上义词,但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下义词非常丰富。在一个等级森严又讲究礼仪的社会里,“爱冶必然要细分为情爱、慈爱、友爱、母爱等,不能错乱,而西方社会的圣经文化,讲的是全人类的互爱,因此只有love。汉语除了”结婚冶,还有具体的“嫁冶和“娶冶,反映了中国的婚姻风俗,而英语中只有上义词marriage /marry。我们的饮食文化中有饺子、馄饨、汤团之分,而英语只需要一个上义词:dumpling。汉语中有绫、罗、丝、缎、绸、绢等,英语只有silk 和satin。再如稻、谷、米、饭rice,印、章、玺seal,柑、橘、橙、桔orange;铃、钟bell;月季、玫瑰、蔷薇rose;潮、汐tide;头发、毛hair。可见各个民族用语言对同一事物的概念化或范畴化是深受其文化影响的,这也就造成了不同语言语义的宽窄或精确和笼统。

正因为如此,奈达(引自潭载喜,1999:171)认为”泛指词和特指词的使用比例在几乎所有语言中都基本相同。当然,如果专家们处于某种特殊目的需要采用泛指词或抽象词(如古希腊的哲学家就创造了许许多多供哲学研究用的抽象词),那么该语言在那一方面的泛指词就会增多。虽然我们不曾对各种语言的词汇做过全面比较,但通过系统研究一系列语言在互译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发现各种语言的常用词汇之间,泛指词和特指词的使用比例是基本相同的。不少学者认为,有的语言不适用表达抽象概念,因为这些语言缺乏抽象词汇。这种观点是带有偏见的、错误的,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学者们喜欢用自己的语言作为衡量标准,生搬硬套其他语言。冶奈达这里所说的泛指词就是上义词,特指词就是下义词。尽管如此,汉语在表达习惯上使用笼统的上义词的倾向是存在的。

2.3.4.2抽象词与具体词

同一概念,英语可以用具体表达,也可以用抽象表达。而汉语往往依赖于具体的表达。如:

[28]What蒺s the best medication for the conditon?这种病用什么药最好?[29]She has taken different kinds of medicines.她吃了各种药。

英语前句用了抽象名词,后句用了具体名词。即使是在同一上下文中,英语也可以同时用抽象词和具体词表达细微的语体差异,而汉语一般只用具体词。[30]一个星期了,要洗的衣服堆积了起来。

A good deal of laundry had accumulated during the past week.

A lot of clothes that needed to be washed had accumulated during the past week.

[31]大量看电视会影响一个人的读写能力。

Heavy exposure to TV will affect one蒺s literacy.

Watching too much TV will affect one蒺s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y.

[32]他有许多的信要写。

He has many letters to write.

He has a heavy correspondence to attend to.

[33]我带够了足够的衣服,因为我知道我会碰到最冷和最热的天气。

I brought enough clothes,because I knew I would encounter extremes of weather.I knew I would encouter the hotest or the coldest weather.

[34]他打电话通知我她回来了。

He called to inform me that she had come back.He called to inform me of her return.

2.3.5词语特性

2.3.5.1词语双向性和单向性

根据石毓智(2004)的研究,英汉动词在概念化传递性动作行为时,存在着规律性的对立:汉语对于表示同一类型,但作用于两个不同方向的动作,往往采用一个动词来表示;而英语则采用另一种概念化方式,对类型相同而作用方向不同的动作采用两个不同的动词。“结果,汉语动词的矢量方向一般是不具体化的,而英语的则是确定的。

汉语英语

右向左向右向左向

借(进)借(出)borrowl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