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英汉词汇对比研究
124892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首先接触的是词。一个人学习母语外的另一种语言,下意识地会把两种语言的词汇进行比较:汉语有多少字,或能和英语词基本对等的语言单位来说,汉语有多少词?下面是一些统计。按单个字统计:清代的《康熙字典》收汉字47035个,当代的《汉语大字典》收汉字54678个,国家语委在1988年研制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字7000个。按词的统计:《现代汉语词典》收条6万左右(包括字、词、词组、熟语、成语),《现代汉语词表》收词语10万。

英语没有字的单位。按词计算,国内编纂的最大英语词典《英汉大词典》收词条22万。比较权威的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1989年版)收词超过50万。但英语词汇以最保守的估计,也已经达到一百万个。而根据汪榕培(1997),英语词汇总量远远超过200万(而且词典只收词位或词条,如go /went、child /children 只算一个词位)。可见即使按英语50万词来计算,总词量也大大超过了汉语的词汇。存在是一回事,那么使用情况如何呢?英语表达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么多词?汉语的字是不是够表达的需要?下面从使用频率来比较。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共有3500字,其中常用字2500,次常用字1000,这3500字的覆盖率(现代汉语用字率)高达99.9%。《常用构词字典》收字3994。《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列出高频词8000个,低频词2300个,共10300个。常用词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3000个,第二个层次2000个。孙茂松对20万词条进行了人工鉴定,确认92843个词条的《词表》,其中一级常用词条56606,二级常用词条36237(董秀芳,2004)。据统计,《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总汉字数为660273个,但一共只用了2951个不同的汉字。老舍《骆驼祥子》全书107360个字,用单字也只是2413个。汪榕培(1997)认为“一个人掌握了1000个常用汉字,就可以读懂文献中出现汉字的90%,而掌握了3700个汉字,就能阅读一般报刊的99.9%冶。符淮青(1985)认为”个人词汇,一个知识全面发展的人掌握的词是6000个到9000个。大作家的用词,可以达到2万多个冶。

英语《柯林斯英语词典》(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把语言交际中的高频词分成五个等级,这五类词共计14700个,为英语单词使用频率的95%,星级越高,使用频率越高。其中五星级如:and、to、the、like、go、paper 有700,四星级如:sea、obvious、danger、argue 有1200,三星级如:medicine、aggressive、tactic 有1500,二星级如:accura鄄cy、miserable、puzzle、rope 有3200,一星级如:abundant、crossroads、fearless、missionary 有8100。

章杨恕(1990)的研究发现美国中学毕业生的词汇量平均为47000,而大学生平均为58000。Zechmeister et.al.(1993)认为本族人个人词汇量估计为4万,其中活用型词汇2万。Aitchison(1987)认为一个受过教育的英语母语学习者词汇量约在5万至25万。据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能用9万个词(汪榕培,1997)。

仅这些数字的差异就促使我们问出许多个为什么:为什么英语和汉语的词汇量有如此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和两种语言的文字形式、造词方式、社会科技、文明程度以及与世界接触等非语言因素是否有关系?为什么汉语词少,表达的概念这么多,但每个词的平均义项还是不及英语词的平均义项?词的平均义项少是否意味汉语词义比英语词义更严谨、精确和稳定?英汉词汇量的差异是否和英语遣词造句倾向用词变化,汉语用词倾向重复有关?而这种用词倾向的内在原因是什么?英汉词汇量差异和词汇结构有何关系?为什么汉语双音复合词在词汇中占绝对比例,而英语的单纯词和派生词有很大比例?不同的词汇结构和文字形式对民族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是否有影响,如英族人习惯抽象表达,汉族人习惯形象表达?不同的词汇结构和不同的文字形式是否影响识辨学习和事物认识?英语词和汉语词哪个透明度或理据性更高?汉语借词以意译为主,这和汉语倾向理据造词有否关系,如是的话,为什么现代汉语中英语字母原词激增?为什么英语词汇量如此之大,还会有词汇空缺现象,即英语中缺少汉语中对应意义的词,或词的基本意义一致,内涵和联想意义相冲突?词的义项量和词汇信息量是否有关系,汉语词和英语词哪个信息量大,决定词汇信息量大小的因素是什么?词汇信息量大小和阅读速度有否关系,决定阅读速度的因素是什么?另外,更根本问题是,汉语中是否有词的单位,如果有的话,和英语的词是否是一回事?

这么多为什么就是我们进行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Bloomfield 在《语言论》(1985)中指出“各种语言的区别,在词法上要比在句法上更大冶。词汇研究是语言研究的关键。本书试图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包括认知语义学理论对英语和汉语的构词原理、内部结构、语义关系、词语理据等进行共时和历时的对比,通过对比发现英语和汉语词汇之间的共性尤其是差异。本书和一般性词汇学著作不同,作者不是按部就班、面面俱到,而是抓住英汉语词汇对比学上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性探索,因此每一章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课题。

本书研究性大于介绍性(但尽可能给予丰富的例证以便读起来友好些),因此,不少观点和研究思路是一家之说,存在谬误与疏漏在所难免,在此恳请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作者

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