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从故事中学会诚实守信(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12488200000002

第2章 诚实待人童叟无欺(2)

捡到这么多金子该怎么办?陈君贤先把陈爵、陈挺两个孩子叫到一起,问:“这个湖是公家的,还是咱们自家的?”两个孩子都说:“是公家的。”陈君贤接着又问:“在公家的湖里捞到金子,应该自家藏起来还是交还给官府啊?”两个孩子很懂事地说:“不该自家藏起来,应该交给官府!”陈君贤高兴地说:“真是好孩子!咱们拾了黄金,不能忘记做人的道义!”于是,陈君贤带着两个孩子,上庐江府向太守报告。当太守派人下来收金子的时候,陈家村的村民,都如数把他们捡到的交了出来。

对于陈君贤以及陈家村村民拾金不昧大义的精神,汉明帝知道以后,非常高兴,下诏书表彰并且奖励了他们。闫敞诚信不欺孤不相信任何人的人知道自己无信用。

——奥尔巴赫

闫敞是东汉一位辅佐郡守的属官,他的职务虽然低微,但为人诚实可靠,很得他的上司——太守第五尝的信任。

不久,从京城洛阳传来一道圣旨:征调第五尝进京,另有委任。闫敞向太守表示祝贺后,就派人为太守收拾行李,准备太守全家搬入京城。可是第五尝并不高兴,他认为自己的年纪已经太大,快要告老退休了,此时赴京,恐怕担不起什么重任。临行,他把闫敞叫到身边,说:“谢谢你这些年忠心耿耿协助我办事,使得郡境安宁。现在我要赴京了,还有一件事我想只能拜托你办,才让我放心!”

闫敞说:“府君有事尽管吩咐,我一定竭诚以赴!”

第五尝指着几个箱子说:“这里装的是我几十年的积蓄,大约有130万五铢钱。我本想告老返乡时,用这些钱置办一些田产房舍,留给子孙。此番皇上调我进京,我想,这几个箱子没有必要随我进京,因此想寄存在您这里,以待需要时取用。”

闫敞说:“我愿为府君效力!”第五尝离去之后,闫敞立即把箱子搬到自己家中,封存在一间屋子里。

时间一年一年过去,第五尝一去10年,竟杳无音信。闫敞守着这几箱五铢钱,不敢辜负第五尝所托,年年都要定期擦拭箱子,生怕锈坏箱内的铜钱。

一天,一个20岁左右的青年来敲门。闫敞问:“公子有何贵干?”青年说:“奉先祖父第五尝之命,前来拜见闫敞长者。”闫敞定睛一看,啊,果然是第五尝的孙子。离去的那一年,他只有9岁,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了,怪不得一下子没认出来呢。闫敞急问:“府君可好?”这一问,青年不禁潸然泪下,说:“先祖父到了洛京不久,全家患病,一一身亡,只剩我孤身一人了。先祖父临终之际,拉住我的手说:‘你长大,一定要寻到闫敞老伯,我曾有所拜托。’那时我还小,直到今天来找老伯!”

闫敞听了,拉住青年的手,打开那间存箱屋子的门,指着箱子说:“你祖父托我办的事,就是看护这里面的130万五铢钱。全都在此,请你一一清点吧!”

青年睁大眼睛,说:“祖父说的是30万五铢钱,不是130万啊!”

闫敞眼眶一红,说:“听你这话,让我想到府君临终前病得多么厉害啊,连130万五铢钱都记不清了!公子啊,请全部拿去吧。不必迟疑了。你应当继承的,不是30万,而是130万啊!”

以诚待人,以信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传统之一,孔子云“诚者,乃做人之本,人无信,不知其可”;韩非子曰“巧诈不如拙诚”。闫敞诚信不欺孤的故事教育我们不能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要努力兑现。如果我们失信于人,就等于贬低了自己。如果我们在履行诺言过程中情况有变,以至无法兑现自己的诺言,就要向对方如实说明情况并表示歉意。这与言而无信是完全不同两件事,所以说树立诚信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高允坦荡不欺君

信用就像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阿米埃尔

高允是北魏太武帝的一位大臣,奉命协助另一位大臣崔浩编写史书《国记》,同时担任景穆太子的导师。

公元451年6月的一天,景穆太子慌慌张张地骑着马跑到高允家说:“不好了,父皇把崔浩抓起来了!”高允问:“怎么回事?”太子说:“崔浩不听先生劝阻,将《国记》刻在石碑上,竖在都城大街两边,泄露了国家机密。此事怕要牵连先生,怎么办呢?”

高允叹了一口气说:“崔浩一意孤行,我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谢谢太子的关照,我一向主张答诏宜实,如果皇上问起我,我会照实回答的。”正说着,传来圣旨,召高允进宫。太子一路陪伴来到宫门口,对高允说:“如果父皇问起,你就别言语,我来答话!”

见了太武帝时,景穆太子抢先说:“父皇!高允是儿臣的先生,办事一向小心谨慎,《国记》摆到大街上,是崔浩想向国人示范:写史要用直笔。高允先生反对摆到大街上,我是知道的,请父皇赦免先生!”

太武帝“哼”了一声,问高允:“《国记》都是崔浩撰写的吗?”高允回说:“是臣下和崔浩共同撰写的,而且臣下执笔的部分比崔浩还多。”

太武帝大怒:“这么说来,你的罪过比崔浩还大,不可饶恕!”景穆太子一听,赶忙说:“父皇息怒!高允先生慌里慌张答错了话,刚才儿臣问了他,他说是崔浩一个人写的!”

高允听太子在为自己开脱,立即下跪说:“臣下的罪过的确比崔浩大。太子殿下由于臣下侍候读书久了,想救臣下一命,其实并没有和我说过那些话。至于把《国记》摆到大街上,我的确是反对的。”

太武帝看了景穆太子一眼,说:“难得你有此一片苦心。”又回头对高允说:“你能一事当前,敢于对寡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是诚实无欺的态度,还算是忠贞的大臣。现在,由你替我起草一道诏令:将崔浩家族128人一律处死!”

这时,高允忙说:“崔浩为本朝立过大功,这次他泄露了国家机密和祖先的隐私,的确是很大的罪过,但他秉笔直书,写的是历史事实,不应当处死!请陛下宽恕他!”

太武帝大怒,说:“你不替我起草诏令,还为崔浩说什么好话?来人,将高允拿下!”

高允被关押了起来。景穆太子说:“父皇啊!您因高允先生诚实无欺而赦免了他,怎么又由于高允先生继续表现出诚实无欺的态度而扣押他呢?”

太武帝沉思了一会儿,认为太子说得有道理,于是,太武帝最后决定:惩办崔浩;赦免高允,让他继续当太子的导师。商鞅变法立竿为信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

——李白

商鞅,是中国战国时期卫国人,姓公孙,名鞅,后在秦国受封领地“商”,就称他为商鞅,也叫卫鞅。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社会改革家。

商鞅年轻时,就非常喜欢研究法律,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开始是在魏国宰相公叔痤手下当一名小官。公叔痤发现他很有才能,曾向魏惠王建议让他治理整个国家,魏惠王没有采纳,所以,商鞅在魏国始终未被重视。

后来商鞅听说秦国要振兴国力,招募贤人,为了施展自己的抱负,他毅然离开魏国到了秦国。商鞅到秦国后,经人介绍,拜见了秦孝公,向秦孝公宣讲了“治世不一道,使国不法古”的道理,以及富国强兵的办法,很受秦孝公的赏识。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制定了鼓励耕战的新法令。

商鞅所制定的法令条文,对惩罚和奖励规定得都很明确,但也是很严格的。他认为要人们遵守法令,就必须先相信法令。他说:“对人的行为怀疑就谈不上名义,对事情怀疑就谈不上取得成就。”他怕老百姓不相信新法能真正实行,所以,在新法令制定好之后,没立即向老百姓公布,而首先取信于老百姓,要老百姓相信他商鞅说的话是算数的,所制定的新法令是要按章办事的,说到做到。要树立变法的信实感,怎么办呢?

商鞅令手下人在咸阳都城南门市场上立了一个10米长的木杆,公布告示,招募百姓把木竿搬走。如果谁能把木杆搬到北门,就奖励他10两银子。开始老百姓对这件事都感到很奇怪,谁也不敢搬。过几天还没有人搬。于是商鞅便派人又张出告示说:“能搬到北门的,奖励他50两银子。”这时,有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木杆从南门扛到北门。商鞅命人真的赏给那人50两银子.这件事在老百姓中间传开了,相信商鞅说话算数,而不是哄骗人的。商鞅取得了老百姓的初步信任。事过不久,商鞅突然在全国公布了新法令。

新法实施以后,多数人能按法令规定办事,但也有少数人不守法令。商鞅对这些人不迁就,一律按法令办事。开始太子带头违法,商鞅在不便直接处罚太子的情况下,严厉地惩罚了太子的两位老师。这下,谁也不敢违法了,真正做到了令行禁止,于是秦国社会秩序大治,出现了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的局面,为秦国后来的强大奠下了基础。管仲判死罪仍诚实守信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管仲(?—前645),即管敬仲,名夷吾,字仲,颍上(颍水之滨)人,春秋初期政治家。

公元前658年,管仲帮助齐国公子纠跟公子小白(后来的齐桓公)争夺王位。失败后,被囚禁在鲁国。

这年,齐桓公派人把管仲从鲁国押回齐国。一路上,管仲他们冒着毒辣辣的太阳,翻越了好几座山岭,好不容易才来到鲁国边境的绮乌。他们又累又渴,差吏便押着管仲到管边疆的鲁国人那讨吃的。

管边疆的鲁国人见押过来一名犯人,就问:“这个人犯了什么罪?”差吏回答:“这就是用箭射伤我们大王的管仲啊!恐怕他难逃死罪了。”管边疆的人听说过管仲的名字,知道他有很高的声望,心想:这可是到齐国做大官的好机会啊!如果我现在好好待他,倘若将来他不死,说不定还会被重用。那时,他必定感恩图报。况且我又不必费多大气力,真是小本大利啊!于是,管边境的鲁国人跪着向管仲敬献了饮食。

管仲想不到此时竟会有人这样对待自己,十分感激。管边疆的人趁机说:“如果您能幸运回到齐国,不被处死反而被重用,你将怎样报答我呢?”管仲想:我原想患难时粒米之恩也应重重报答,可是这人既不是同情于我,也不是敬重于我,而是乘人之危,索取报酬。于是,正色道:“我身为重犯,生死难料,被重用更是无望。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能被齐国重用,我将录用有才德的人,按功评赏。你说,我能怎样报答你呢?”管边疆的人十分恼怒。

后来,管仲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齐国都城。由于大夫鲍叔牙的举荐,齐桓公赦免了管仲,任用为卿。从此,管仲大兴改革,举贤任能。齐国日渐强盛,终于成为春秋时代的霸主。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

身为重犯的管仲,仍能做到光明磊落,诚实守信,真乃令人可敬可佩。卞和诚献和氏璧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卞和,春秋时楚国人。

他是采玉工,长年在楚山中采玉。

这天,他偶得一块玉璞。凭他多年的经验断定,这是一块稀世珍宝,不易被人发现。因为,美玉深藏在璞石之中。剖石采玉,不是件容易的事,又何况是这样的玉璞呢!

为了保全国宝,卞和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去见楚王。

当时,楚厉王接过玉璞,左看右看,仍是块石头。便勃然大怒,道:“这明明是块丑陋的石头,怎么能说成是美玉呢!你定是图高官来欺骗寡人!”不容分说,便命人断其左足。卞和痛得昏死过去。醒来后,他心里想的仍是:断足不过少了一只脚,国宝不被承认,实在可惜!

厉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又要抱着那块玉璞去见武王。全家人一齐跪倒,哭劝道:“天下人都骂你是骗子,去了会被杀头的!”卞和听了,毫不犹豫,毅然抱着那块玉璞见了武王。武王看过后,还说是石头,又令人断其右足。

卞和两次受“刖”刑,失去了双足,但其献宝之心,仍不改初衷。

武王死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了那块玉璞哭于楚山下。这时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一连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天昏地暗,双目泣血。楚文王是位圣明的君主,闻其事,忙派人去查明缘故。

来人问:“天下人被砍去双脚的很多,为什么唯独您哭得这么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失去双脚而悲痛啊!宝石被说成石头,真诚的人被说成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真正原因啊!”

文王听了回报,被卞和的真诚所感动,派了上好的玉工去加工那块玉璞,终于得到了一块晶莹剔透、举世无双的美玉。这就是“完璧归赵”故事中所说的价值连城的“和氏之璧”。楚文王厚待卞和,卞和的冤屈被洗去了。

壮哉,卞和!美哉,卞和!卞和献宝的故事真乃催人泪下,他那忠贞诚实的中华民族品格,令人赞叹!韩信报恩人之贵朴讷诚笃。

——《聊斋志异·惠芳》

韩信,西汉淮阳人,官封淮阴侯。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为刘邦开创帝业立过大功。刘邦称帝后,被诬告谋反,为吕后杀害。

他在少年时期,就“志与众异”,很有志向,他为人处世不仅谦逊礼让,而且诚实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