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海洋的现实和未来
12465500000007

第7章 令人担忧的现状

海洋污染通常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的原来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损害。

由于海洋的特殊性,海洋污染与大气、陆地污染有很多不同,其突出的特点:①污染源广。不仅人类在海洋的活动可以污染海洋,而且人类在陆地和其他活动方面所产生的污染物,也将通过江河径流、大气扩散和雨雪等降水形式,最终都将汇入海洋。②持续性强。海洋是地球上地势最低的区域,一旦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很难再转移出去,不能溶解和不易分解的物质在海洋中越积越多,往往通过生物的浓缩作用和食物链传递,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③扩散范围广。全球海洋是相互连通的一个整体,一个海域污染了,往往会扩散到周边,甚至有的后期效应还会波及全球。④防治难、危害大。海洋污染有很长的积累过程,不易及时发现,一旦形成污染,需要长期治理才能消除影响,且治理费用大,造成的危害会影响到各方面,特别是对人体产生的毒害,更是难以彻底清除干净。

令人担忧的现状工业废水污染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人心,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沿海居民对滩涂养殖利用面积正逐年扩大。从养鱼、养虾、养蟹,到养殖更有经济价值、更珍奇的水生动植物,这些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水产市场的繁荣,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饮食生活,提高了饮食水平,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给一部分人创造就业机会。可是,近几年来,在我国沿海时常发生海水赤潮等海水变质现象。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除气候因素外,再就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除前面所述的两种原因以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陆地工厂对海洋的污染。陆地工厂对海洋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一)与海相通的河流两岸的造纸厂、化工厂等利用河道排放污水而流入海洋。(二)含有污染物质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倾倒河岸或河道,随河水或涨落潮流入海洋。如2001年天津海事法院受理的河北省乐亭县19家养殖户状告河北省迁安市书画纸业有限公司等五单位滩涂污染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就是典型的陆地工厂利用通海河道排污造成海洋污染的案例。本案19位原告都是在河北省乐亭县王滩镇小河子(滦河)入海口两岸对虾和滩涂贝类养殖区从事日本对虾和青蛤养殖。滦河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和唐山市境内,从承德流经唐山地区的迁西、迁安、滦县、滦南、乐亭,于乐亭县姜各庄入海。滦河在滦县响螳分流,进入乐亭中部的支流最终流入小河子,在王滩镇新海庄入海,在小河子入海口两岸有上万亩虾池及滩涂贝类养殖区。2001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因滦河上游排放污水造成在小河子入海口两岸部分渔业水域污染而引起养殖对虾和滩涂贝类死亡事故。事故造成小河子入海口两岸受污染水域的养殖面积共计7056.15亩,其中对虾养殖水面面积6561.15亩,滩涂贝类养殖面积495亩。5月30日调查人员对小河子闸养殖区的对虾和滩涂贝类死亡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67.96%的青蛤死亡,日本对虾的平均死亡率为51%。造成本次事故的原因系唐山市滦河沿岸工矿企业向滦河排放未经达标处理的污水所致。

2005年,河北省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176平方千米,其中,中度污染海域111平方千米,严重污染海域97平方千米,其余为轻度污染。重点排污口附近海域污染严重,在监测的31个入海排污口中,多数存在超标排放现象,大部分排海污水指标不符合海洋功能区的水质要求。海洋生物资源呈现不同程度的衰退趋势,鱼类回游的产卵场和索饵场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经济鱼类明显减少且出现小型化、幼龄化。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生存环境丧失或改变、生物群落结构异常。

由于大量污染物超标超量入海,导致近年来河北省海域赤潮频发,2001年以来发生赤潮18次,对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业造成了危害。

水俣病

1950年,有大量的海鱼成群在水俣湾海面游泳,任人网捕,海面上常见死鱼、海鸟尸体,水俣市的渔获量开始锐减。1952年,水俣当地许多猫只出现不寻常现象,走路颠颠跌跌,甚至发足狂奔,当地居民称“跳舞病”,1953年1月有猫发疯跳海自杀,但当时尚未引起注意,一年内投海自杀的猫总数达5万多只。接着,狗、猪也发生了类似的发疯情形。1956年4月21日,人类亦被确认发生同样的症例,来自入江村的小女孩田中静子成为第一位患病者,被送至窒素公司附属医院,病况急速恶化,一个月后双眼失明,全身性痉挛,不久死亡。死者两岁的妹妹也罹患相同的病症,不久又发现许多村民都有问题。这些人开始只是口齿不清,走路不稳,最后高声大叫而死。细川认为事态严重,向官方提出正式报告。当中的患者多为渔民家庭出身,1956年8月日本学者发现水俣湾海水中有污染物质,研究人员侦察的矛头指向窒素公司。这种怪病被称为“水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