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掀开大洋的盖头来(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12462900000008

第8章 海洋与地球气象(1)

双层地球环境

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只有地球上有生命体存在。

地球地球就像诺亚方舟一样,载着无数的生命体在宇宙中飞行,就像一艘“地球号宇宙飞船”。在这艘船上,生命体的活动空间又分为海洋与大气两层。

这艘“地球号宇宙飞船”与人类所制造的“宇宙飞船”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造宇宙飞船为了不让空气外逸,是全封闭的。而地球号宇宙飞船是没有天花板的。

但即使这样,地球上的空气也没有逃离到宇宙中去。海洋亦然。虽然有时会波涛汹涌,但绝不会溢到地球之外。其中奥秘究竟在哪里呢?

原来,地球非常大,其自身的重力足以吸住空气与海水,而人造宇宙飞船体积小,单靠自身的引力无法使空气留在舱内,所以才需要外力的帮助。

“地球号宇宙飞船”上无飞行员,也是它与人造宇宙飞船的不同之处。飞船的管理,全交给了大自然。

海洋与空气中生存的无数生命,则充分证明了地球自然环境的合理性。

以堪察加拟石蟹为例,野生的石蟹可以存活20多年,而一旦人工饲养,无论多么精心看护,最多也只能维持一个星期。

地球环境看似简单——空气与水两个部分,但实际上内部构造极其复杂,也极其微妙。本章将重点研究地球环境中的海洋部分。

大气压与水压

日本的一艘名为“深海6500”的潜水艇,可以下至6,500米的深海处进行海底探测。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艘载人深海潜水艇。

深海潜水艇若想潜至深海,潜水艇船舱的墙壁必须足够结实以抵抗海水的压力。潜水艇浮在海面上时,舱内舱外均为1个大气压,而随着潜水深度的增加,舱外压力逐渐变大,每下沉10米压力增大1个大气压。当潜至6,500米深时,船舱的墙壁所承受的压力为650个大气压。

一个大气压相当于1平方米的面积上承担着1吨的重量。所以1平方米的海面或地面所承受的空气的重量为1吨。

从海面下沉10米时,增加了10米深海水的重量,所以物体在10米深处承受的压力比海面高1个大气压。而6,500米深处的潜水艇,空气与海水产生的压力约为651个大气压,潜水艇舱内的压力为1个大气压,所以船舱的墙壁必须承受差额为650个大气压的压力。

如果船舱硬度不够,就会被海水所压毁。所以深海潜水艇的船舱均由坚硬的钛合金做成。

透过深海潜水艇的窗户,却可以看到即使在6,500米的深海处,各种鱼类还是可以游得悠然自得,而且它们与浅海的鱼类并无差异。它们之所以可以承受651个大气压的压力,是因为它们的身体本身也可以产生651个大气压的压力。

鱼体外侧承受着651个大气压的压力,而鱼体内也为651个大气压,所以鱼的皮肤不需要支撑任何压力。潜水艇则不同,艇内只有1个大气压,与舱外压力差距较大,而这部分差额则全部作用于船舱的墙壁上。

喷气式客机在通过平流层时,机舱内的压力为0.8个大气压,而机舱外只有0.2个大气压,机舱的墙壁受到向外的0.6个大气压的压力,相当于1平方米的面积上压有600千克的质量,所以喷气式飞机的机舱壁也必须特别制作。

明空与暗海

太阳在不断地向宇宙放射着光线,其中一部分,穿过广阔的宇宙空间,抵达了月亮或地球。

树叶可以吸收红色的光线众所周知,光可以在真空中直线传播。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光可以直线传播,直接抵达月球表面。通过光的反射,我们在地球上就可以看到月球上的景色。所以月球上接受到太阳光的地方与没有接受太阳光的地方,明暗分明。

而抵达地球的太阳光又如何呢?接近地球的太阳光线,在距离地球表面100千米处即开始感觉到大气的存在。太阳光线中波长较短的X射线与紫外线等,在大气上层即大部分被吸收。

深海

波长较长的“可视性光线”,则透过空气的吸收,顺利抵达地面。但尽管如此,一部分可视性光线还是被空气分子所散射。

散射程度因波长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蓝色的光线比红色光线散射程度大。因此,天晴时才会是一片蓝天。

因空气无法吸收可视性光线,所以无论是散射的光线还是直接来自太阳的光线,都可以在空气中自由传播。当光线抵达地面时,一部分光线被地面吸收,而另一部分则被散射。雪可以散射所有波段的光线,所以呈现白色。

树叶可以吸收红色的光线,所以呈现绿色。地面情况多种多样,所以可以看到各种颜色的景色。在这种环境中进化起来的生物,视觉非常发达,可以通过视觉来辨别同类、捕捉猎物及察觉危险。

而进入海中的太阳光线又如何呢?

放入杯中的海水虽呈透明色,但事实上水可以吸收少量的可视性光线。因此,进入海水中的光线被一点点吸收,下沉70米后99.9%的光线即被完全吸收。

人类视觉非常好,大概在水深100米处也可感觉到光线的存在。但下沉至200米处时,即使白天也是与洞中一般,漆黑一片。在深海中,没有白天与黑夜的转换,也没有四季的交替,一年365天,全是黑暗的世界。

但即使这样,深海中还是有很多的生命体存在。因为没有光,所以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无法在这里生存。深海是一个只有动物与细菌的奇妙的世界。不过,其中有的鱼类可以自己发光,来辨别同类,捕捉猎物。

海洋的产物——淡水

自然界中的水分为盐水和淡水两种。海洋中的水为盐水,陆地上的水为淡水。对生存在陆地上的人类而言,淡水是不可或缺的。

海水

淡水不仅存在于河流、湖泊与池塘中,地下储存量也颇为丰富。从山中岩石渗透出的水即为地下水。井水也为地下水。古人认为,海水从海底渗透到地下,再运动到陆地下方的地壳这一过程中,盐分被吸收,变成淡水,成为江河湖泊的源头。

江河中的水在不停地流向海洋,如果海底没有与陆地相通,那海平面应该不断地升高。而事实并非如此,所以人们认为海水在不断地渗透到海洋的地下。

海平面但是,海水与地下水并非在地下交换的,它们是在空气中进行交换的。

海洋中的水分在不断地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空中,而在蒸发的同时,盐与水分离。水蒸气顺风升至高空,其中一部分飘至陆地的上空,并变成云粒。云粒不断膨胀,变成雨或雪后,从空气中分离降落至地面,然后渗透至地下,变为地下水。因此,雨雪稀少的季节,岩石间涌出的清泉就会断流。另外,海平面之所以不变化,是因为蒸发掉的海水又以雨、雪或河水的形式重新返回到了海洋。

水的这一循环与实验室中制作蒸馏水的装置相似。通过蒸馏设备,使普通的水沸腾,把水蒸气与不纯物分开,再使水蒸气凝结,形成干净的水。自然界中的海水,即是那普通的水。海平面在阳光的照射下自然加热,使得水分不断地蒸发。

蒸发的水蒸气若想重新变为液体,必须冷却。而大自然很巧妙地完成了这一过程,空气在上升过程中自然冷却。

蒸发的乱积云

理由其实很简单。高空气压低,空气团在上升过程中会不断膨胀。而空气一旦膨胀,温度就会下降。这一性质被称为“断热冷却”。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1℃。

水蒸气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会饱和,所以在尚未达到饱和温度前水蒸气就变为液体或固体。即使在地面30℃的炎热夏日,在3,000米的高空温度只有0℃,所以水蒸气仍可转变为雪花。但在下落过程中温度升高,又融化为雨水。

夏日午后蒸发的乱积云,受时速10米/秒的上升气流的影响,把地面的水蒸气大量带至高空,形成了一个大型的蒸馏水制造装置。

地球上的人类都已经见惯了空中飘下雪花或降下雨水,不觉丝毫惊奇,但事实上这是地球上所特有的现象。正因为如此,地球的陆地上才得以有干净的饮用水,陆地上的动植物才得以生存。

如果海洋消失了

如果地球上突然没有了海洋,那地球将会变成怎样的呢?

河流干枯

鱼类等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失去了住所,等待它们的只有死亡。我们人类生活在陆地上,没有了海洋也不至于立即死去,但陆地上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首先,雨雪量减少。不久,山中的清水与温泉也会枯竭。井水见底,河流干枯,水库没水,自来水管中也不再有水流出。没有雨水的滋润,森林中的树木枯萎,草木不生,农作物无法生长。地球会被沙漠所覆盖。这些全因为地球上的水均来源于海洋。

沙漠

变化并不仅限于水。假设人类可以勉强生存下去,冬夏两季的温度差会变得非常大。

特别是日本,四面环海,受海洋的影响很大。海洋消失了,日本就会变成大陆性气候,而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即昼夜温差大。大概会有30℃的温差吧。

海洋消失,气象会发生重大变化

白天需要冷气,晚上需要暖气。而且冬夏两季气温相差也很大,所以北风呼啸的冬天大概会像西伯利亚一般寒冷吧,而夏天50℃的高温也就不足为奇了。

变化也会体现在风上。日本属于季风猖獗的国家。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南风。

季风是因陆地与海面温度不同而形成的,海洋消失后,季风也随之消失。另外,在日本的上空,一年四季偏西风不停,而这种风的形成必须是高纬度处的气温低于低纬度处。

海洋一旦消失,高纬度处夏天的气温也很高,甚至有可能高于赤道附近。那样的话,有可能夏季见不到偏西风,而相反冬季的偏西风却变强,甚至会变成暴风雨。

如上所述,海洋消失,气象会发生重大变化。换言之,海洋对气象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决定气温的要素

为了调节温度,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空调吹出的冷气来自于电能。而煤油炉做成的暖气是靠燃烧煤油来生热的。

地球通过太阳光线升温、通过放射冷却降温

春季与秋季既不需要空调,也不需要暖气。大自然的温度恰好适宜。那么,大自然是如何保持这种既不热又不冷的气温呢?

无论是冷空气还是暖空气,都与光有关。直接来源于太阳的光线(可视性光线)可使空气变暖,物体反射的红外线则会使空气变冷。

地球在受热的同时,也把等量的热量释放到宇宙中去

众所周知,把手罩在灯泡上会感觉到热。那是因为灯泡反射的光温暖了手掌。产生的热量取决于灯泡的度数。42瓦的灯泡在1秒钟内产生的热量可以将1克水加热至10℃。

垂直照射在1平方米面积上的太阳光线,产生的热量与1370瓦灯泡产生的热量相同。这些光线源源不断地照射在地球的截面(通过地球中心的平面所截的面积=半个地球的面积),加热着地球。但地球的温度并非每年升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