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人类、自然与城市(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12455200000008

第8章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这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通常把这些因素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等五个自然圈。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而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等于自然界,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特殊部分,是指那些直接和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自然条件的总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自然条件对社会发生作用,自然环境的范围会逐渐扩大。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按人类的意愿创建的一种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的特征是:以人为核心,对外部的强烈依赖性和密集的人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科学的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能使城市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呈现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格局。

城市生态系统不仅有生物组成要素(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病毒等)和非生物组成要素(光、热、水、大气等),还包括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能量流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物资供应与废物处理系统,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这个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有很大的依赖性,因而也是非常脆弱的。由于它需要从其他生态系统中输入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同时又将大量废物排放到其他生态系统中去,就必然会对其他生态系统造成强大的冲击和干扰。如果人们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能按照生态学规律办事,就很可能会破坏其他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并且最终会影响到城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已成为中国的热门话题。对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至今人们还认识不足。其实,它是属于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范畴问题,它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40年来,在城市发展和城市化问题上,我国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误的教训。认真总结其经验教训,探讨发展规律,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城市化是个大政策,就领域说,它涉及社会、经济乃至工程领域;就时间说,至少上下涉及100~200年。全世界的学者,在研究城市化的许多重大问题上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尤其在城市化途径和对不同规模城市采取的政策上更是如此。

繁华的都市自从产业革命以来,城市化与工业化亦步亦趋地并列发展着,资本主义国家也好,社会主义国家也好,概莫能外。1780年,世界上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到1850年已达6.4%;又过了50年,到1900年已上升到13.6%,而在1950年时,已高达28.2%;1980年又上升到42.4%。据预测,到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50%。几乎可以说,近200年间,每隔5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差不多就要翻一番,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城市生态系统截止到1983年的统计,各种类型国家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低收入国家为22%(印度为24%,中国为21%);中等收入国家为48%;上中等收入国家为64%(巴西为71%,墨西哥为69%,阿根廷为84%);市场经济工业国家为77%(英国为91%,美国为74%,日本为76%);前苏联、东欧各国为64%(前苏联为65%,匈牙利为55%)。可见,城市化在高速地发展着,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大趋势,必须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它。“恐城病”——害怕、讨厌城市的发展,是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至少在今后可以预见到的200年内,人类的大多数将生活在城镇中。

那么什么是城市化呢(有些学者也把它叫做“城镇化”,这里还是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提法)?城市化是由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人口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人口转化,由分散的乡村居住地向城市或集镇集中,以及随之而来的居民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过程。通常以城镇居住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代表城市化的发展水平。这是由于近代大工业的发展,要求人口(劳动力)、资金和设备相对集中,以便带来聚集效益。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要求把社会各个细胞组织起来,而城镇就是最有效的空间组织形式。因而城市的发展城市化,就呈现出不可阻挡的趋势。

有人强调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用来否定城市化,这是不对的。城乡一体化的前景确实存在,但对于我国来说那是很远的事情。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首先要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周围地区和农村的发展,而不是相反。融合、一体化,是将农村提高到城市的水平,是城乡都要现代化,是要求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看齐。这个水平,绝不是短期可以办到的。在城市化问题上,还有一些见解令人不能赞同。一是把古代、中世纪城市作为城市化内容,这显然是不恰当的。1780年以前,即近代产业革命前,城镇人口只占人口总数的3%,谈不上什么城市化,而古代的历史又是城市乡村化。可见这种立论不能自圆其说。二是把郊区化当做非城市化的重要表征。这当然是个误解。郊区化,就其生活内涵和性质而言和城市化内涵毫无相同。三是把发达国家中小城镇发展加快,大城市发展减缓看成非城市化,这也不能苟同。中小城镇发展也是城市化,用“非城市化”无法解释。

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这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应该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废除现行的人口流动管制。

生态城市

哥伦比亚市坐落在美国华盛顿与巴尔的摩之间的哥伦比亚区,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初,人口5.5万,是一个人口相当稠密的城镇。

生态城市但是,30年来,该市植树100余万株,居民住地与商业区已完全森林化,即使身处闹市中心,也感觉不到人声的嘈杂。设计者们还根据这里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别具匠心地把沼泽地改为湖泊,把环湖地区辟为风景优美的商业区和居民区;草坪是在天然草场基础上开辟的,沿着河流的两侧保存了面积约4.8万平方千米的自然保护区。这是一个鸟语花香、珍兽出没的地方,在这儿人们恍若置身于乡间别墅。输电线路等公共设施铺在地下,公路也建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地方,一切尽可能地保持着原始状态。

这里只欢迎不冒烟、无污染的工厂、企业、学校、商店、娱乐场所,建筑物都设计在步行可到达的离住所不远的地方,因此,大大减少了小汽车的使用和空气污染。这是一座人和自然环境和谐、协调的试验性生态城镇。一座生态城市必须控制人口密度。我国城建部门曾提出: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每平方千米不超过12000人;省(区)首府,一般加工工业城市的地区中心,每平方千米不超过10000人;工矿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每平方千米不超过7000人;港口城市每平方千米不超过6000人;县城每平方千米不超过9000人。

生态城市必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土地利用不应以牺牲自然界作为代价。城市建设与发展规划要与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相协调。而绿地的保护和建设尤应予以强调,应把绿地面积作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参数。每个居民要拥有10平方米森林或25平方米草坪;新建城市绿地面积应占30%以上,旧城改造要伴留绿地不低于25%。20世纪末,城市绿地面积要达到50%。

根据生态观点规划功能分区,应把环境最美的地段划为生活居住区。这种功能分区只是一个生态城的子系统,应严格地统一化、系统化,妥善协调各区间的相互关系。并应考虑郊—县—乡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把它们之间的能量、物质、人口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借助工农业、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就业、产品、废品处理、运输、交通、娱乐、商业服务等协调起来。

一个生态城市必须随城市化的特点及其生态环境的不同而各异,尤应注意维护和发挥其生态优势,从而确定其城市的性质、功能及规模。生态城市应是一个有利于人类生活、健康和工作的最佳环境,是一个最佳模式的城市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