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环境与人类健康(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12455000000005

第5章 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生态环境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生态系统。如果要知道什么是生态系统,我们得从地球上的生物物种说起。

在地球生物圈中,有很多很多种生物。关于物种的数量还没有明确答案,众说不一。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并命名的生物有100万种。有人说地球上有500万种生物,但又有报告,光亚马孙河流域的原始森林中,就可能有800万种生物。由此,估计全球现存的物种大约有1000万种。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全球有3700万种生物。如果追算已经灭绝的物种,地球从其诞生之日至今共约出现过5亿~10亿种生物。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这些生物都必须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如一片森林,一块草原,一条河流。人们把某一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叫做“种群”,把生活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由种群组成的整体叫“群落”,群落与它相互作用的环境合起来就是生态系统。所以说,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间内存在于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例如,一片森林就是一个生态系统。森林中有狼有虎,有鹿有兔,有松有柏,有花有草,还有各种微生物。狼有狼的种群,鹿有鹿的种群,也就是说各种动物都有各自的种群;松有松的种群,花有花的种群,即各种植物有各自的种群;各种微生物也有各自的种群。所有的动物种群、植物种群和微生物种群合起来构成群落,群落中的所有生物和环境合起来就构成森林生态系统。

不光森林,草原、沙漠、湖泊、海洋、农田、城市都是生态系统,整个地球生物圈也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

任何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各种物理和化学的因素;生物部分又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类。

生产者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草、树、庄稼、藻类,它们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汲取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营养元素,借助太阳光能来合成有机物,并提供给其他生物。

消费者是指各种动物和人。它们自己不会借助太阳光合成有机物,只靠吃生产者为生。

分解者是细菌和酶,它们把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尸体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营养元素,还给大气和土壤,再供生产者使用。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的分类很多,如可以简单地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又可分为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以及冻原生态系统等等。水域生态系统又可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环境保护法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其主要任务之一,正是基于生态环境与生活环境的这一密切关系。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包含关系。

亚马孙河流域

亚马孙河是南美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流域面积和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发源于秘鲁南部安第斯山脉,一路向东,沿途接纳了1000多条支流,全长6400千米,最终注入大西洋。亚马孙河流域面积705万平方千米,约占南美大陆总面积的40%;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约6600立方千米,相当于世界河流注入大洋总水量的1/6。

亚马孙河水系跨赤道南北,终年高温多雨,物种丰富,淡水鱼类多达2000余种。还有海牛、淡水豚、鳄、巨型水蛇等水生动物。流域内大部分地区覆盖着稠密的热带雨林,被誉为“地球之肺”。森林内植物种类繁多,地下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