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心印复旦园
12442700000018

第18章 年高德劭 行为世范

上海医学院 温廷桓

上海医学院建院80年了,可谓年高 ;上海医学院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有众多的一流的老专家教授,学风的严谨,医德的高尚,可谓德劭。在他们的崇高精神和模范行动影响、带动下,上海医学院培训出一大批高级医学专家,发扬了救死扶伤革命的人道主义,为祖国医学事业作出卓越的贡献。

上海医学院在建国后的迅速发展和取得的成就,与老一辈专家的敬业精神和高尚医德所形成的优良传统是分不开的。上医的前辈们经历了1932年的淞沪抗战,吴淞校舍被毁,搬迁来市区 ;随后的八年抗日战争,上海沦陷,又被迫离开新校舍向内地逃难,最后落脚到重庆歌乐山,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回到如今的校址 ;接着三年的解放战争,物价飞涨,法币和金圆券通货膨胀,民不聊生。但是上医的教工们始终坚持不兼职、不私人开业,以坚守清苦的医学教研岗位为荣,所以能有出色的累累医学硕果,赢得了全社会的赞赏。

不仅如此,上医的老前辈们个人道德品格非常高尚,尤其难能可贵的表现在担任领导和医术带头人时不谋私利,在对自己儿女的培养和前途的问题上,可说公私分明,以身作则,不利用自己的权力和优越的职位为儿孙谋取金钱与地位。这类事倒真是不胜枚举:

创办人颜福庆老院长一心办好上医,绝不存私心,儿孙两代都未能入学上医念书。儿子颜瑞清仅在上海市结核病防治所任生物化学检验员 ;孙子颜志渊,报考上医时,成绩离录取分数线只差3分,上医招办人员拟通融接受,但为颜老拒绝,决不破格录取而降低上医的入学标准。

建国前上海医学院末任院长朱恒璧,也是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儿子朱天申是经过两次入学考试才录取上医本科的。1947年夏,朱天申高中毕业报考上医时成绩不到录取分数线,而被燕京大学录取去北京读了一年大学,第二年夏再次投考上医,考分优良才被录取,但仍从一年级读起,6年后毕业,毕业分派去最艰苦的东北边疆,在内蒙古牙克石林区行医,直到退休。

学院领导大公无私、行为世范,名教授们也是如此起带头作用。一级教授徐丰彦是生理学专家、生理学教研室主任,基础医学部首任主任,上海第一医学院时期的院长顾问。他的大女儿徐元秀,是上医药学系优秀学生,1954年毕业时,虽然徐教授身边无其他儿女,父母都让女儿服从分配去西安扎根。还有一级教授谷镜汧是病理学专家,上医创办人之一,病理学教研室主任,我国病理学科奠基人之一,抗战胜利后曾任教务长和代理院长等职。他的儿子谷伯起,1946年考入上医,1952年医本科毕业后分配去了哈尔滨,而谷教授夫妇老两口身边也就没有儿女了。谷伯起教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从事病理解剖教研工作,造诣很深,和他父亲同一专业,理论上是天经地义的病理泰斗的接班人,学校想将他调来上医大,但是谷老不愿他儿子来上医,说儿子在同一科室自己的主任就难当了。后来,“文化大革命 ”期间谷教授受到极大冲击,非正常死亡,剩下师母一人年老无靠,所以直到拨乱反正时,人事部门才将谷伯起调来上医,照顾老母。

王有琪教授也是上医建校的一员,任解剖教研室主任,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他有两个儿子,大儿胡松,1955年毕业于浙江医学院,分配去革命老区延安。二儿王健瑚1959年高考被上海铁道医学院录取,但他的高考分数还在上医录取分数线之上,上医学生科拟将他从铁医调来上医。但是王教授认为不妥,孩子的前途和发展不是决定于学校的水平,而是靠他自己的努力。

类似的事例还很多,不再一一介绍。老一辈的学院领导、教授专家们,这种秉公办学、严于律己、坚持原则、教导儿孙服从国家需要的动人事迹,为建国前后上医教职员工和学生所共知,奉为表率,至今一经提起,总是令人肃然起敬。这种优良的传统,希望与后学们共同永远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