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一只手机的跨国之旅
12439900000015

第15章 取经

新书记到任了,县里各部委办局面貌都焕然一新,个个争先恐后,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积极向上的喜人景象。

为了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让新书记满意,交上第一份漂亮的答卷,各单位还大兴调研之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局面。一路路人马,直奔新书记此前工作的邻县,虚心取经。一时间,邻县热闹非凡,各部门都在忙着对口接待。

最先赶到的是县委办。县委办主任向邻县的县委办主任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你们跟老书记多年,对书记的工作习惯肯定了如指掌,书记刚刚上任,我们就多次听他夸奖你们,服务工作做得又细致又到位,看得出,书记对你们很赏识,很留恋。请务必传授一下宝贵的经验,比如书记有什么特别的喜好?听汇报的时候,是喜欢听喜,还是不烦报忧?对讲话稿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脾气怎么样,是直肠子,还是喜欢拐弯抹角?都是同僚,以前在市里开会时,也经常碰头,所以,邻县的县委办主任毫无保留地将自己这几年跟随书记的经验体会,都一古脑儿倒了出来。最后,邻县的县委办主任还贴着县委办主任的耳边,传授了一条秘籍:书记经常读白字,所以,给书记写的讲话稿,尽量不要出现生僻的字眼,如果实在找不到替代的字,一定要记得在旁边加注一下,千万别用拼音,书记方言太重,有几个韵母根本拼不出来,这一条非常重要,切记切记。县委办主任对邻县的县委办主任千恩万谢,踌躇满志地回到了县里。

紧接着赶来取经的是县电视台。新书记上任的当天,他们就派出了两名最得力的记者,扛着两台摄相机,跟在书记的屁股后面,忙活了一整天。回到台里,台长亲自指挥人员剪辑配音,这可是书记到本县上任后的第一条新闻报道,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书记满意。当晚,十五分钟的本县新闻,书记的新闻播了整整12分钟。第二天,台长等着宣传部打电话表扬呢,电话是等来了,部长亲自打的,但不是表扬,却是批评,书记对他们的报道很不满意。台长又惊恐,又茫然,他实在不知道哪儿出了错,书记才这么不满意。所以,台长赶紧领着一帮人,到邻县取经。台长向邻县台长倾诉了自己的苦衷,并将昨天刚刚播放的那条新闻带,放给邻县台长观看,请邻县台长指教,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邻县台长看了他们的录像带后,笑着对台长说,你们这条新闻虽然播了12分钟,但是,从头至尾,书记没出现几个特写镜头,这就是问题的症结。依我这么多年的经验,书记特别喜欢特写镜头,不管是书记在发表重要讲话,还是下乡调研指导,都要有特写镜头,千万别管什么新闻性。掌握了这一点,书记的新闻报道,就好做了。台长如获至宝,赶紧给正在跟着书记采访的记者打电话,让他们今天务必多拍几个书记的特写镜头。

统计局向来是慢条斯理的单位,这一次,他们也快马加鞭,第一时间赶到邻县取经,因为,就在昨天的大会上,他们刚刚挨了书记的一顿狠批。书记将手上的一大叠报表摔得震天响,愤怒地叱骂他们是一群不学无术的饭桶,连个统计数字都不会上报。统计局长被骂得一头雾水,一肚子委屈,这都是反复核实一分一毫都不差的真实数据啊,为什么反而会遭到书记的唾骂呢?百思不得其解的统计局长,火急火燎地来到了邻县的统计局。邻县的局长未等他开口,就直截了当地对他说,你的问题我最清楚,上次在市里开会我就跟你说了,统计是门大学问,绝不是简单的数字。你瞧瞧,这几年,我们县的各项指标,都远远地超过了你们,为什么?就是凭数字说话嘛。实话告诉你,书记喜欢让数字跟着他的指挥棒转,而绝不是被数字牵着鼻子走。邻县的统计局长拍拍局长的肩膀,言辞恳切地说,兄弟,别再犯书生气了,要想让书记满意,记得兄弟一句话,他需要什么数字,你就给他出什么数字,保准不会错,书记一定满意。统计局长扶扶鼻梁上的眼镜,摇摇头,又点点头。

就这样,县里的各个部门,在一把手的亲自带队下,相继来到了书记此前工作了若干年的邻县,考察取经。在对口单位无私、热情的接待下,他们都很快取到了真经,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回到县里后,各单位根据取经所获得的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着手改善工作作风,紧跟书记的步伐,翻开了本县新的篇章。书记终于露出了笑脸,在一次全县干部大会上,书记春风满面地对台下正襟危坐的几百名大小干部说,我就知道你们都是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人才,有了你们这样一只干部队伍,我们就能战无不胜,将本县的各项事业做好。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一年后,另一个邻县,已在本县悄然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