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妇科良方
12437600000015

第15章 外阴白色病变及外阴瘙痒症方(1)

外阴白色病变方

外阴白色病变包括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所致之外阴部皮肤及粘膜的不同程度变白及(或)粗糙、萎缩的状态。1975年国际外阴病研究会改称“外阴白斑”为“慢性外阴营养不良”,并根据其组织病理变化的不同而分为增生型营养不良(包括无非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两类)、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混合型营养不良(亦包括无非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两类)三种类型。

外阴瘙痒为本病主要症状,搔抓可造成局部破溃与感染而出现烧灼感、疼痛、流液。增生型皮肤增厚似皮革,粗糙,或有鳞屑、湿疹样改变,表面颜色多暗红或粉红,夹杂有界限清晰的白色斑块;硬化苔藓型皮肤或粘膜变白变薄,甚至裂开,阴道口萎缩者可致性交痛;混合型是在外阴萎缩的基础上又有增厚的斑块或疣状增生灶。各型均以病检为主要诊断依据。

西医治疗可内服维生素A、B2、B6、鱼甘油等;局部用药以止痒、消炎、润肤和改善局部营养为目的,用药应依据病理类型。如增生型可用肤轻松、氢化可的松等软膏涂擦;硬化苔藓型给予1~2%丙酸睾丸酮鱼甘油软膏;混合型则用丙酸睾素软膏与可的松软膏合用或先后使用。氦氖激光照射对外阴硬萎有一定疗效。

本病一般属中医“阴痒”、“阴蚀”等病证范畴。其发病机理,常因肝肾阴血不足,不能滋养阴器,血虚生风化燥,而致阴部奇痒难忍;或因脾气亏虚,一则气虚血少,不能滋养阴部,脾虚又可生湿,流注于下,形成气血不足而湿浊停滞的虚实夹杂局面;或因湿热内盛,热蕴阴部肌肤而致阴痒阴肿;久病入络,气血运行不畅而成瘀滞,与湿浊相互胶结,而见苔癣、奇痒、干裂诸候,且经久难愈。治疗当结合病因病机,或滋养肝肾,养血熄风止痒;或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或活血化瘀软坚;或健脾祛湿杀虫等。

本节选介消斑膏丸方、蛇桑坐浴方等治疗外阴白色病变验方共13首。

1.消斑膏丸方

【药物组成】①外用消斑膏:A、消斑膏1号:补骨脂、仙灵脾各9g,生狼毒、白藓皮各6g,蛇床子、徐长卿各15g,薄荷1g。用其酒精渗出液,回收浓缩后,制成霜剂;B、消斑膏2号:即1号去薄荷,加0.1%强的松粉拌匀而成(制法同上);C、消斑膏3号:即1号去狼毒、薄荷,加白花蛇舌草、一枝黄花各30g(制法同上);D、消斑膏4号:即1号去薄荷加丙酸睾丸酮做成0.2%的霜剂(制法同上)。

②内服消斑丸:黄芪、丹参、当归、菟丝子、仙灵脾、白蒺藜各3g,白藓皮4g,木香0.2g。共研细末,做成蜜丸或煎成汤剂(以上为1日量)。

【治疗方法】①外用消斑膏:1号适用于外阴无破溃或皲裂者;2号适用于对1号有过敏反应但无癌变可能者;3号适用于局部有感染、破溃或皲裂,或有霉菌,滴虫感染者;4号适用于外阴萎缩或有粘连者。

以上软膏均每日外涂阴部1~2次。

②内服消斑丸:每日2次,每次10g。所有病例均服此丸。

膏剂外用和丸剂内服,均以3个月为1疗程。一般用药1~3个疗程。

【功效主治】外用消斑膏重在清热解毒、杀虫止痒、补肾温阳;内服消斑丸功可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补肾、杀虫、祛湿。两方内外合治,主治外阴白色病变(包括外阴硬化性萎缩性苔癣,外阴皮炎、外阴非典型增生等)。

【临床运用】本组82例,其中硬化性萎缩性苔癣33例,外阴皮炎28例,非典型增生4例。经用上方治疗,结果:痊愈18例(21.9%);显效40例(48.8%),其中21例(52.5%)病变范围有不同程度缩小;好转19例(23.2%);无效5例(6.1%)。总有效率为93.9%。其中以硬化性萎缩性苔癣的疗效最高(95.0%)。治疗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2年。治疗2个疗程的疗效比1个疗程者要好,但治疗3个疗程未再有明显提高。此外,持续用药比间断用药疗效要好。

【经验体会】本组方药内外合治,既能补气养血、补肾以治本,又能清热祛风、除湿杀虫止痒以治标,总有效率达93.9%。但治愈率还不够高,且停药后容易复发(如治愈的18例中,有6例于停药2个月~1年有反复)。因此,如何进一步选择方药、改进剂型、缩短疗程,尚需观察研究,以期不断提高治愈率。

【方剂来源】马苗娟,等.中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82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1983,(12):18.

2.蛇桑坐浴方

【药物组成】蛇床子、桑叶各30g,红花、紫草各20g,石菖蒲15g。

加减变化:湿热下注型:主方加黄柏15g,白头翁25g;肝肾不足型:主方加肉苁蓉30g,艾叶20g;肝肾不足兼湿热下注型:主方加防风、乳香、没药各20g,皂刺15g。

【治疗方法】①中药坐浴:以上方水煎每日坐浴15分钟,15日为1个疗程。

②电热针治疗:采用本院自制DR2-l型电热针仪。以2%碘酒及75%酒精消毒针具15分针备用,用半导体点温计测治疗前后温度,针刺病变处(也可从健康皮肤进针直达病变区)。电流量为55~110mA,行针30分钟。同时配合针会阴、曲骨、中极穴位治疗。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个别患者针刺前用0.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针法:对增生型以浅刺为宜,萎缩型以深刺为宜。

⑧外用药:病变局部涂紫草油,能保护皮肤,预防皲裂。制法:紫草10g洗净晾干,放入香油或胡麻油100ml,浸泡7天,取出消毒后使用。

④内服中药:对非典型增生型用山慈姑、山豆根各30g,半枝莲25g,鹿角霜、蜂房各15g,每日1次。水煎服。15日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以电热针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用中药清热利湿止痒。主治外阴白色病变。

【临床运用】用电热针为主,配合中药坐浴,外涂和内服。治疗外阴白色病变156例。根据病理诊断标准诊断,增生性营养不良53例,萎缩性69例,混合型34例。按中医辨证分型。肝肾不足型81例,治愈67例,占82.72%;好转14例,占17.28%。湿热下注型31例,治愈26例,占83.87%;好转5例,占16.13%。肝肾不足兼湿热下注型44例,治愈32例。占72.13%,好转12例,占27.27%。治愈标准为: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外阴皮肤自身比色正常。微循环血管象增多,组织切片炎症消失,成纤维细胞增多,弹力丝及胶原纤维增多,血管丰富。

【经验体会】根据电热针具有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将热效应直接引入病灶,其散热途径由深部到浅表的优点,采用局部针刺并配合其他穴位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主要配穴会阴为冲任督脉交会,可调理冲任、调和阴阳,曲骨,中极均属任脉,刺之可通调冲任气血,改善微循环及局部营养状态。同时加用中药,自可提高疗效。本组非典型增生一级患者,经过治疗后严密观察,无1例癌变。说明非典型增生是可逆的。

【方剂来源】沈秋华,等.电热针为主治疗女阴营养不良.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1):27。

3.中西结合方

【药物组成】①中药:丹参注射液。②西药:维生素AD胶丸、维生素E。

【治疗方法】①取穴横骨、曲骨、阴阜、阿是穴消毒后,用5号注射针头于穴位处斜刺进针约1~2cm,刺后病人感酸胀沉重时,在穴位两侧分别缓慢注入丹参注射液1~2ml,每4天注射1次,10次为1疗程。不愈者可继续穴注,直至痊愈。

②维生素AD胶丸每次1丸,每日3次;维生素E100mg,每日3次。均口服。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抗菌消炎。主治外阴白色病变。

【临床运用】本组30例,经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0%。如一典型病例,经用丹参注射液穴注9次,并服西药,后康复如常人。

【经验体会】针对外阴白色病变的致病特点,选用丹参注射液,能活血化瘀,抗菌消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加用西药,又可增强疗效。经临床观察,本方效果较好,但对活检证实为不典型增生或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应作单纯性外阴切除术,而施用本法不能获效。

【方剂来源】陈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30例小结.江苏中医1990,(5):12.

4.辨证系列方

【药物组成】①内服方:a、肝经湿热型:龙胆草、当归、淫羊藿、补骨脂各20g,柴胡、黄芩、生地、车前子(包)各30g,栀子、川芎、泽泻各15g,甘草9g。每周服2剂,每剂用2日。b、肾阳虚衰型:熟地、山药各30g,当归、菟丝子、补骨脂、淫羊藿各20g,山茱萸、杜仲各15g,制附子、甘草各9g,肉桂6g。用法同前。c、肝肾阴虚型:枸杞子、菊花、泽泻各95g,熟地、菟丝子、山药各30g,川芎、黄柏各12g,山茱萸、当归、补骨脂、茯苓、丹皮各20g。用法同前。

②外阴湿敷方:当归、苦参、蛇床子、菟丝子、地肤子、苍耳子、百蒺藜各30g,补骨脂、紫荆皮各20g,淫羊藿、皂角各15g。煎3次合为1500ml,为3天用量。局封的第2天开始湿敷。每日用500m1分2次于病损区热敷,保温30分钟。

③局部封闭:当归注射液2ml,维生素B122ml,2%普鲁卡因4ml,地塞米松注射液4mg,混匀,分别在阴蒂注入药液1/4量。然后将针头转向两侧小阴唇各注药1/4量。将余1/4药液注入阴道后联合或肛门周围病损区。如病变范围较大。可酌情增加药量1~2倍,缓慢注入病损皮下。每周封闭1次。如皮肤粘膜有破溃者,上述药中加入庆大霉素4万单位。外阴萎缩者,皮下加注丙酸睾丸酮25~50mg。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同时采用以上三种方法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经期停止治疗。

【功效主治】外用方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痒。内服方则根据证型具有清利湿热,补肾壮阳,调养肝肾等不同作用。主治外阴白色病变、外阴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

【临床运用】本组病例23例,肝经湿热型11例,其中硬萎6例,外阴皮炎4例,神经性皮炎1例;肾阳虚衰型3例,均为硬萎;肝肾阴虚型9例,其中硬萎5例,外阴皮炎2例,皮炎并白癜风1例,扁平苔癣1例。治疗结果:痊愈(瘙痒控制,皮肤色泽和弹性逐渐恢复,病理转正常)12例;显效(瘙痒控制,皮肤部分色泽加深)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7%。其中2个0疗程基本痊愈者7例。3~4个疗程痊愈者5例。痊愈12例中有9例复查病理,皮肤恢复正常,随访1~4年无复发。

【经验体会】内服辨证方的同时,局部封闭选用地塞米松软化组织,松解粘连。维生素B12改善神经功能。丙酸睾丸酮扩张血管,促进蛋白合成。外阴湿敷剂中选用有性激素样作用的菟丝子、补骨脂、蛇床子和淫羊藿。白蒺藜有抗癌和祛白斑之作用,补骨脂可加深皮肤色泽。紫荆皮、苦参、蛇床子有止痒、消肿、清热解毒作用。当归、皂角活血通络。中西药协同作用,药物直达病所,能改善病损区的微循环,增加细胞营养,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方剂来源】郝耀堂.外阴白色病损23例治疗体会.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3):173.

5.外阴消斑方

【药物组成】①内服方:白藓皮、薏苡仁、赤芍、丹皮、黄柏、丹参、土茯苓、蝉蜕、白花蛇舌草、贯众(包煎)、夏枯草、生地各12g。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12、己烯雌酚。

②外洗方:雄黄15g,苦参、蛇床子、鹤虱各50g。

③外涂药:炉甘石洗剂。

【治疗方法】内服方日1剂。维生素E50mg,维生素B120mg,每日3次。维生素B12500~1000mg,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也可口服少量己烯雌酚。外洗方水煎取滤汁,入盆内坐浴,先熏后洗,每日2次,每次20分钟。中药坐浴后,外涂药擦于患处,每日2次。

【功效主治】主治外阴白色病变。

【临床运用】曾治李某,女,27岁,干部,自述近一年来外阴瘙痒难忍,夜间加剧,影响睡眠,白带多,色黄有腥味。妇科检查见外阴部有红肿和局限性的白色病变,小阴唇粘膜变厚变白,皮肤干燥,弹性轻度降低,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诊为外阴白斑病(湿热下注所致)。治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止痒为法。另外用外洗方,每日坐浴2次,浴后外敷炉甘石洗剂于患处。而药物治疗常规肌注和口服维生素类药物。上方加减,连续用药2个月余而痊愈。

【经验体会】外阴白斑究其病源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肝肾阴亏,或郁化热,可使热邪内蕴;外感湿邪,或脾虚失运,可使湿邪内留。湿与热结,下注于阴部,故发此病。所以从整体看,本病是以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为本,外阴部局部病变为标。故内服药侧重调理肝脾肾三脏功能以治其本,使湿热清除,风熄毒解,气血平和,以澄清病源。用熏洗药和外敷药,直接作用患处而治其标,使肿消,斑化,痒止,如此标本兼治,故每获良好。

【方剂来源】马丽颖.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斑.吉林中医药,199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