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防重于治疗
一般情况下,人们应对疾病的基本手段是当疾病出现时再进行治疗,有的甚至在病疴沉重危及生命之时才入院治疗。其实,更好的应对疾病的方法是及早预防。因为任何疾病的产生都有一个过程,都是在某些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或快或慢地造成人体功能和躯体的损害,最后表现为有临床症状的疾病。只要我们在疾病很早期采取预防和干预治疗等措施,疾病就可以轻松治愈或自然转好。
我国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有这么一句话:圣医治未病,大医治已病,庸医不治病。也就是说,最高明的医生称之为“圣医”,通常能在疾病还没有显露出来的时候就把疾病预防了。“大医”是指医术高明的医生,这种医生通常在疾病发作出来后能把疾病治疗好,使患者恢复健康。庸医则是不能治好疾病甚至越治越坏。可见,在我国古代也是很推崇疾病预防的。
预防疾病不但能够减轻身体损伤,而且不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如果等到病势沉重再治疗,不仅身体和精神上都会承受莫大的痛苦,而且往往花费甚巨后却不一定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和效果正在于此。
虽然疾病预防已经受到一定关注,但仍需要大力推广,特别是在教师中。日常工作十分繁忙且随时面临着各种职业病的威胁,必须提高对疾病预防的认识。人们不能等到健康受到威胁时才来补救,而是要主动防患于未然,以扫清健康的障碍。
疾病预防不仅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而且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个人手中的武器,以求使自己健康及周围的人群健康。有这样一个比喻:把健康比作1,家庭、事业、房子、汽车等,每一项都是一个0,当健康这个1存在时,家庭、事业、房子、汽车等后面可以跟无数个0;如果健康这个1没有了,你仍旧还是0。
(二)健康管理,扫清健康障碍
1.什么是健康管理
很多人把身体的疾病归咎于医疗技术手段的落后,其实大多数时候并非如此。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报告称:人类1/3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是可以避免的,1/3的疾病通过早期的发现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1/3的疾病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是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的。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平日工作很忙等种种原因,使得人们对自身的健康问题大多难以应付,而实施科学的健康管理则为人们的健康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式。
所谓的健康管理是指应用现代医学科技和信息技术,从社会、生理和心理角度来系统地关注和维护人的健康状态,通过各种手段来减少医疗保健费用的支出,提高被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以求创造更大的效益。这是一种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个体化健康事务管理服务,它可协助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与维护自身的健康。
健康管理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将“医院———医生———保险公司”等医疗机构组成一个资源网络。通过了解被管理者的个人健康状况,让健康管理者及其医生观察他们的生物医学标记变化,并了解该变化的早期就能进行干预,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从而控制疾病的发展,甚至还能改变及预防疾病的发生。
具体来说,健康管理就是由健康管理顾问根据个人的性别、年龄、体质、居住环境、医疗服务的使用情况以及职业特性等综合因素来制定一些饮食保健以及营养学的建议,并实施特定的干预措施和心理暗示,从而对人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休息,最终有效地改善亚健康出现的疲劳、头痛、失眠等不适症状。同时,健康管理机构根据个人在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从而有效地对潜在的疾病实行预防、治疗及控制。
在我国健康管理是个新概念,但在西方国家健康管理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并且成为西方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对于疾病做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和治疗并预防各种疾病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这种服务不仅降低了社会医疗开支,更使人们因病痛而遭受的折磨减少,使整个社会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好转。在我国健康管理刚刚起步,还属于探索阶段。
2.健康管理早重视
(1)保持健康早努力
人的身体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不断地在和外界发生相互作用。影响人体健康的并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不但需要创造有益于身体生存的客观环境(如保护环境,维护自然界生态),而且还需要有自身的主观努力、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戒烟,不暴饮暴食,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及具备一定的医学保健知识等。
教师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大都懂得健康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和生活是多么的重要,也了解各种各样医学专家推荐的保健方法。但是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他们往往难以做到或者坚持下去,导致健康状态一路下滑。所以,单纯依靠个人努力来追求健康就会变成一个很大的负担。为了能够减轻个人健康压力,就需要一个专业化的管理来进行各方面的调整和指导。可见,教师的健康需要请专业医学保健人士进行管理,从而可取得好的效果。
(2)追求健康早投资
目前,由生活方式而引发的疾病正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生活方式疾病不但患病率高、病死率高,而且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调查数字显示,我国已有糖尿病患者4千多万,高血压病患者有1亿以上,20世纪50~90年代高血压病患者增加了132%。我国90年代以后慢性病死亡数占总死亡数70%以上,每天有1.3万~1.5万人死于慢性病。慢性病治疗费用的年增长速度为17.72%,远远超过了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从而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正成为医疗保健行业的又一课题。健康管理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是势在必行的,它实质上就是用科学的方法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人们的摄取与消耗达到平衡,从而使人体恢复并保持健康的状态。
现在许多人都会把自己的金钱和财富交给专业的理财公司打理,却往往最容易忽视做好人生最大一笔财富———健康的投资。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当疾病来敲门的时候,说明你的健康账户已经开始告急了。此时才去忙着打理,往往是事倍功半或是已经没有机会了。
因此,为了更好地追求健康就要提高健康意识并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管理。最后,不仅调动了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而且因有效利用有限资源而达到最大健康效果。
3.需要健康管理的人群
(1)患有常见病、慢性病而不能住院的人(如老年人),尤其是患有一些平时并不是经常发作以及一些慢性的需要进行定期调理的疾病人群;
(2)由于生活紧张、压力增大而引起的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尤其是工作压力大的白领阶层(中青年,体质弱者);
(3)易患“办公室综合征”的人;
(4)特殊职业工作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调节饮食结构;
(5)平时身体健康但需要保健养生的人。
温馨提示:加入健康管理的理由
(1)了解你的身体年龄,判断你的疾病指向;
(2)长期(终生)跟踪你的健康;
(3)避免拖延病情,及时指导就医;
(4)最大限度的减少重大疾病的发生;
(5)投资健康,收获无限;
(6)节省你维护健康的时间和金钱,提高你保健效率;
(7)保持你最佳工作状态和旺盛的精力;
(8)尽享时尚,是你身份的象征。
4.健康管理三步曲
(1)了解健康状况
要进行健康管理,首先应对管理对象的健康状况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了解。所以,就需要收集管理对象的个人健康信息,主要包括个人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等)、目前健康状况和疾病家族史、生活方式(膳食、体力活动、吸烟、饮酒等)、体格检查(体重、血压等)和血、尿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等)。
为了早期发现健康问题、及时采取对策及减少身体健康损失,每个关心自己健康的职业教师都应该每年做一次体检,并认真做好体检数据的保管即把数据存档。这样还能有利于委托专业健康管理机构进行体检数据分析,从而可发现健康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或提出健康指导。
(2)健康状况评价
在了解了个人健康信息之后,就要进行患病危险性的评价即疾病预测。这一步是整个健康管理的核心部分。
职业教师为了能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准确的把握,就需要进行健康数据的持续分析。因为只有持续的分析健康数据,才能真正发挥体检的价值。这也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体检机构忽视的问题,而且医院提供的体检大多数有走形式的感觉。很多人在医院做了体检后,医院就把体检报告发给了个人,而不管体检者是否看得懂医学数据;并且没有存档分析数据,而浪费了很多重要的体检信息。
如某人连续在某医院体检了3次,每次都查了血脂的指标。其总胆固醇(正常值为3.10~5.70毫摩/升)第一次值为3.12,第二次值为4.12,第三次值为5.68,3次检查医院都给出的报告是正常。但是,当我们分析3次结果并描绘曲线,就能发现该体检者的血脂在明显升高,并且极有可能第四次就会超过正常水平。而很多医院做体检后并不能分析出这个重要信息即血脂的升高而且不告诉该体检者要注意改进饮食和生活习惯,否则极有可能患高血脂。
(3)健康改善
在健康评估的基础上,健康管理机构就要针对个人的情况来进行行为纠正,以改善健康。与一般健康教育不同的是健康管理中的健康改善是个体化的,即根据健康评估中得出的疾病危险因素由医生进行个体指导并追踪效果。因每个参加健康管理的人都有一些自己最关心的疾病,健康管理机构必须把这些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交给客户并制定这些疾病的预防方案。这样贴心的服务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自己的行为,从而显著提高教师的健康水平。
(三)学习健康知识
(1)保健知识要更新
由于现代医学科技不断发展、进步,使得医学领域的新突破也不断出现。很多医学健康知识观念在不断更新,可能在5年前被大家奉为经典的保健知识和方法在现在已经是落伍了,是因为有了更好的方法和技术了。同时由于社会在不断发展,也造成了一些新的健康问题并需要人们不断加以认识和预防。
如今越来越多的现代文明病浮现出来,如果不注重相应保健知识的学习,难免会对工作中出现的有些健康问题束手无策。如很多教师经常出现头晕、恶心、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到医院做常规检查又没有发现明显异常指标。现在不仅知道这种状态是和亚健康状态有关,而且还有了一系列较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及方法。但是由于亚健康状态和传统的疾病状态不一样,一般医院医生并没有高度重视。因此,到医院里需求解决效果都差。如果教师平时关注一些健康新知识和新动态,就可了解到这种亚健康状态并采取一些措施,从而完全可纠正亚健康状态造成的不适症状,最终恢复到健康状态。而亚健康状态这一提法就是近几年才提出的一种健康认识。
可见,只有善于学习健康知识并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得到体现,健康才能够伴你一生。
(2)健康知识的内容
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学习的健康知识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基本卫生知识和常见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知识;
②妇女基本保健知识和家庭常用药使用知识;
③“不吸烟、少饮酒、合理膳食、心理平衡、适当锻炼”的相关知识;
④家庭食品卫生与营养知识;
⑤家庭常用消毒方法、除“四害”知识;
⑥环境卫生知识;
⑦避免意外伤害和应急相关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保健书籍、关注媒体的健康知识宣传及参与宣传普及健康知识的公共活动等途径来学习健康知识。
温馨提示:对教师健康行为的要求
①学习卫生保健知识并有保健书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②注意营养搭配,生熟食品分开,至少有2个菜板、2把菜刀;
③社区居民家庭应备有常用消毒剂,餐具定期消毒;
④家庭环境清洁,物品整齐,居室经常通风;
⑤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吸烟,不酗酒;
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