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铁骑纵横
1241300000355

第355章 古都长安

经过一夜的思考,萧风还是决定先行离开杜邮城,因为右扶风的事情已经是刻不容缓了,他多耽搁一会儿,马腾、段煨就多一分危险。由于杜畿还要先行处理杜邮城里的一些琐事,具体的时间还暂时未定,萧风也没有耐心等下去,估计等杜畿处理完事情,他早已经到了长安城了。

第二天一大早,萧风便带着鞠义找到了杜畿,抱拳道:“杜大人,我等想了很久,决定还是先行离去,所以是特地向杜大人告辞的。”

杜畿道:“等我处理完政务,再一起回长安城,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岂不美好?”

萧风道:“杜大人,我等确实有要事在身,刻不容缓,如果不是昨夜太过疲劳的话,早已经到了长安城了。已经耽误了一夜的时间了,我们也不想过多的耽误行程,还望杜大人能够理解。”

杜畿道:“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再强留了,只是此去长安,一路上会路过好几个关卡,这是本郡的通关碟文,只要你手持这碟文,所路过的关卡都不会阻拦。如此一来,按照两位座下战马的奔跑速度来算,午后就应该能够抵达长安城了。”

说着,杜畿便从怀中掏出了一个通关碟文,直接交到了萧风的手中,并且接着说道:“你到了长安后,直接对城门守卫说要面见太守大人,并且言明是我推荐的,他们便会带你直接去见司马大人,这样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萧风拜谢道:“多谢杜大人。”

“举手之劳而已,不足挂齿。只不过,既然要走,也要用过早饭再走,这一点你们可不能再推辞了。”杜畿笑着说道。

萧风道:“这个自然,只是又要叨扰杜大人了。”

于是,萧风、鞠义在杜畿的陪同下,一起用过早饭之后,这才上路。在用早饭的时间里,杜畿已经让人将萧风、鞠义的座下战马喂的饱饱的,以便让它们有力气驮着萧风、鞠义顺利抵达长安城。

之后,萧风、鞠义告辞,杜畿则留在了杜邮城,着手处理一些政务。

在萧风、鞠义离开杜邮城的时候,徐晃登上了城楼,望着萧风、鞠义离去的背影,眼睛里多了一份惆怅。

此时的大地依然披着萧索的冬装,疏虬的枯枝、苍翠的青松、枯黄的灌木、裸露的岩石构成了一幅苍朗的山景。

萧风、鞠义马不停蹄的向前奔跑,可是由于道路的原因,却走的极为缓慢。

京兆尹、右扶风,都属于关中地区,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八百里秦川“之称,是典型的兵家必争之地。

不过,好在他们所骑乘的座下战马是产自乌孙国的良马,乌孙国地处西域的高原之上,高山峻岭林立,所以乌孙国战马对于翻山越岭有着很强的能力,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两个人才能够这么抵达京兆尹。

杜邮城离长安城不算太远,但是一路上由于关隘阻隔,还是费了不少时间。也幸亏杜畿有先见之明,给了他们通关碟文,一路上所遇到的关隘都是畅通无阻。也正如杜畿所估算的那样,当天午后,萧风、鞠义便已经抵达了长安地界,矗立在高山之巅,远远的向下望去,一座巍峨的、古色古香的长安城便展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长安是中国历史上一座著名的都城,它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个都城,被列为中国四大古都之首。同时,也是与雅典、罗马、开罗起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

长安,意味长治久安。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时,一直充当着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着大批外国使节和朝拜者的到来。同时,著名的丝绸之路也是以长安为起点的,如此的一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古都,如今正展现在萧风的面前,让他看了以后心中也不禁起了荡漾。

如今的长安虽然不再做为都城使用,但是这座城池却巍峨的屹立在此,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若非有着丝绸之路,只怕萧风、鞠义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能抵达长安,因为他们就是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东走来,这条道路是为了方便客商往来所兴建的,虽然关隘林立,但是比起其他未经过开发的道路来说要快捷和方便的多。

来到长安城下,萧风抬起头望着城门上那两个大字,心中一阵怅然。同时,他的眼界也顿时开放了不少,因为长安城是他截止到目前所见过的最大的一座古代城池,与他所在的姑臧比起来,超过姑臧城的十倍还有余。

长安城的城门大开,官兵笔直的站在城门的两边,络绎不绝的人群不断的从这座城门里进进出出,显得热闹非凡。

“大城池果然就是不一样,一路上我们所过之处见到的都是萧索的景象,可是一抵达长安城,便立刻是另外一番景象……”鞠义也是头一次来到长安城,见到这座偌大的城池后,不禁感叹道。

萧风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可是眼睛却依然在扫视着城门口流动的人群。时不时的,他会看见有少数穿着奇装异服的人从这里经过,与行人融为一体,却没有显得那么的突兀。而行人们也像是司空见惯了一样,对那些奇装异服的少数民族也见怪不怪了。偶尔,萧风还能看见个别的具有西方相貌的人出没,他们在长安城中进出自由,丝毫没有受到限制和约束。

转念一想,长安城既然是丝绸之路的起点,那么东来西往的客商自然不在少数,经过那么多年的发展,来自西方的客商也很有可能已经在长安城落户了。可见,当时的长安城还是很开放的,至少对于外来者都有着一颗包容的心。

萧风不再多想,骑着马,缓缓的走到了城门口,对站立在门口的守卫说道:“这位军爷,我有要事要见太守大人,烦请带我去一趟太守府……”

士兵打量了一下萧风,没有过多的理会,轻声说道:“请壮士恕罪,我等公务在身,无法抽身,请壮士直接进城,沿着这条大路一直向前走,走到中央广场处的时候,左转,然后再一直走便到了太守府,壮士自行进去即可。”

萧风听后,抱拳道:“多谢军爷。”

于是,他便按照士兵的话,和鞠义一起进了长安城。

一进入长安城里,那种繁华的感觉便立刻扑面而来,宽阔的街道足以并排容纳下二十匹战马,整个道路都是用巨石铺就,十分的平整,而街道的两边是林立的店铺,往来的百姓、客商以及形形色色的人拥堵着整个街道,在街道上更是川流不息。

萧风、鞠义虽然骑着马,却怎么也走不快,因为街道上的人实在太多,显得很是拥堵。如此宽阔的道路,还能拥堵成这个样子,足可见长安城的人口之多。

好不容易才来到了太守府,萧风、鞠义已经是身心疲惫了。翻身下马,萧风再次看了一眼面前的太守府,简直不敢相信这里就是太守府,和他想象的地方完全大相径庭。

本以为太守府是十分雄伟壮观的地方,可是展现在萧风面前的却只有一座类似民家小院的地方,甚至连一些富户的府邸都不如。但是在匾额上确实写着“太守府”三个字。

除此之外,令萧风好奇的是,太守府的门前居然没有一个守卫,大门大开,一眼望去,显得很是冷清。

萧风、鞠义将座下战马拴在了太守府前面的马桩上,然后抬起腿,径直迈进了太守府,环视一圈,太守府里面竟然连一个衙役都没有,只看见在院落中有一个穿着灰色长袍的中年人在拿着扫帚扫着院中的积雪。

“这位兄台,请问这里真的就是太守府吗?”萧风径直走到了那个中年人的面前,抱拳问道。

那中年人一直在背对着萧风,听到萧风的问话后,头也没有回,仍然在继续扫着积雪,只轻轻的“嗯”了一声。

萧风“哦”了一声,不再理会那中年人,径直走向了太守府的大厅,可是里面却空无一人。他随即又走了出来,又抱拳向那个中年人问道:“兄台,我要找太守大人,请问该在哪里才能找到他?”

这时,中年人停下了手中的活,侧过脸,看了一眼萧风,问道:“你找太守大人有什么事情吗?”

“有很重要的事情。”

“哦,不妨说出来听听。”

萧风脸上一怔,笑道:“这……只怕不妥吧?”

中年人道:“有什么不妥的?”

“我是来找太守大人的,在见到太守大人之前,是不能随口乱说的。”

中年人道:“哦?原来如此,那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后院叫太守大人,你们先在大厅里等着便是了。”

萧风拜道:“有劳兄台了。”

中年人转身离去,萧风、鞠义便进了大厅,随便找个位置坐了下来,可是在落座前,却发现摆放在这里的桌椅都是胡人的东西,但是看上去却很相得益彰,只是,在桌椅上都落了一层灰尘,看来已经有好久没人在这里坐过了。这不由得让萧风产生了怀疑,都说司马防爱民如子,治理京兆尹更是很有一套,为什么太守府的政务大厅里却落满了灰尘?

正在萧风狐疑的时候,一个身穿官服的中年人便从后堂走了进来,这个人一经出现,便立刻让萧风、鞠义都感到十分的诧异。因为这个身穿官服的人,正是他们之前在院落中所见到的那个扫地的人。

那个人十分恭敬的向着萧风、鞠义抱了一下拳,一点也没有官架子,十分和蔼的说道:“在下司马防,乃是本郡太守,不知道两位壮士找我有何贵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