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购书的事,我得跟大伙唠叨一次曾遇到的事。首先,我得声明,在县城里,没有哪家书店的老板是我不认识的,哪怕是傍晚街面上摆书摊的伙计,我也是很熟悉的。何因?其一,我经常到那些书店里或书摊上去买书;其二,我买书有一个习惯,进了书店先要待上半天,美美“饱餐”一顿,然后,只要是好书就想买,当然不可能把整个书店的书都搬回家,可经过长时间的横挑竖捡后,那七八本书是绝对要被揣回家的。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书店老板竟把我视为书店里向顾客推销书的“活”广告。
那天,我独自静静地在书店里看书。这时一位家长领着孩子来到书店里购书。见有顾客进门,便听见书店老板热情地上前搭话:“小朋友,买什么书呀?
“也不知道买什么书好!”那位孩子的母亲一脸无奈地说。
这时,只听书店老板言语自豪地说:“你们俩机会真好,眼前这位就是我们婺源鼎鼎有名的教语文的汪老师,你们可以问问他买什么书呀?”
也许我当时看书太投入的缘故,当时,我并没有转身跟这母子俩搭话,而是一心读着手中的“精品”。或许是母子俩怕影响到我看书,也没有上前询问。然而,我只是觉得这母子俩站在身旁注视着我翻阅过的一本本书。好一会儿,我拿了六本书到柜台前付钱。这时,我才发现身后的母子俩,她们也来到柜台前付钱。我转身瞅了瞅她俩手中的书,心中瞬间升起疑惑,她们的书怎么买得跟我一模一样!
我笑了笑问:“你们也买跟我同样的书呀?”
“对!汪老师,你买什么书,我也给孩子买什么书!”孩子的母亲神情自豪地说。
看着眼前的母子俩,我满意地笑了。自然,最为开心的要数书店老板,因为他没费吹灰之力,就做了一笔爽快的生意。
也不知是何因,当自己读书到了一定程度时,就想拿起笔来,涂抹点文字。起先,没提笔时,心中有种想写的欲望与冲动,可一到真拿笔写时,又倾刻感到脑子里一片空白。“光读不写,眼高手低;光写不读,手高眼低;又读又写,眼高手也高;不读不写,眼低手也低。”也许正是这样的言语,时刻提醒并激励我唯有坚持不懈地读书、练笔,才能在读书写作的领域里拥有自己的一片蓝天。
回想当初,想写却不知从何处入手时的尴尬,硬是强迫自己,书不断地“啃”,文不断地“磨”,最终把读写的难关攻克。近四年来,我的一篇篇论文在《江西教育》《小学教学》《创新教育》等省级刊物上发表,一篇篇散文在各类省市级报刊上发表。看着自己在读书方面,渐觉兴趣浓厚,在写作方面,渐感得心应手,昔日那种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能力的心情一下子得到释放。当我的“处女作”散发出浓浓的墨香,发表在《江西教育》上时,内心的那种兴奋与激动,至今都无法忘怀。多少年来,可谓是历经了无数次剧烈的阵痛,但我也深感在自己那篇篇文章发表的次次的瞬间,品尝到快乐,并谙知,经历的痛苦越深,得到的快乐越大。
如今,我深深地体会到,因为自己爱看书,带给自己的,何止是发表文章时的刹那间的快乐。看书,让我懂得了更多的东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自信,是人类迈向成功的阶梯。”“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或许现实生活也能让我们体会或感悟到这些,但读书时,与文字的亲密接触,与文本的相互摩擦,与作者心灵的不断碰撞,……那岂是直接从生活中感受所能比拟的。一个不是真爱读书的人,是无法领会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句的真谛的;一个不挚爱写作的人,是无法感悟郭沫若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诗句的内涵的。
选择拼搏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如此,工作亦如此。从学生时代步入“三尺讲台”,屈指数来,已有十年整。十年的教书生涯,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唯有选择拼搏,并时刻以一颗进取心去面对一切,才会让自己活得踏实且有价值。
工作中,我深感与富有拼搏劲儿的领导共同相处,可谓是一种莫大的缘份。时光悄逝,但刚到一小的那年,校长跟我谈的那番话,至今让我深受启迪。“小汪,眼前如果有两副担子,一副100斤,一副200斤,让你挑,你会选择哪一副呢?”我不明白校长葫芦里买的是什么药,竟脱口而出:“肯定是那副100斤的呀!”校长注视着我,笑了笑。尔后,我显然看到他脸上倾刻掠过一丝严肃的神情。片刻,他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汪,这个问题,我曾问过许多老师,他们的回答跟你一样。我谙知,选择100斤的担子,自然会轻松得多,可你是否想过,当你选择轻担时,你却是白白地失去了一次锻练自我的机会。如果人的一生都选择轻担挑,那这个人必然会成为一个无能为力的人!”听了校长的话,我猛然觉悟,同时,也觉得自己的头似乎被千斤巨石压着,怎么也没有力气抬起来。
自从与校长进行了那番谈话后,我在任何时候,都主动抢挑重担。在一次次重压下,我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每当打开自己的书柜,那书柜里平躺着的几十本凝聚着自己智慧与汗水的证书和一篇篇发表在《小学青年教师》《创新教育》《江西教育》等杂志上的经验文章,也许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见证!
现在回想起,应该是四年前的事,就是我在全国课题研讨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那次。当初,我接到市教研室的通知,让我一星期后参加全市小学语文教学竞赛,如果能拿全市第一,才能参加全国课题研讨大赛。这个消息对我而言,既是诱人的,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在此之前,我没有在任何竞技舞台上比赛过的经验,心里那份紧张与害怕感不言而喻。然而,正因为这样的机会对我而言,更是诱人的。所以,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它。由于时间短,任务紧,于是我把妻儿“打发”下乡,自己一个人成天闷在不到十平方米的房间里,反复地琢磨、推敲。整整三个通宵达旦,我几乎没合眼,只是累了就靠在书桌上打个盹儿;几乎没吃饭,只是饿了就随手捏一小撮方便面往嘴里送。三天三夜,我先后八易其稿,最终,当看到一个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案呈现眼前时,才欣然笑了。
次日,我独自赴上饶比赛。要知道,虽自己是上饶人,但由于自己从未到过上饶,所以上饶在何方,我一无所知。至于住宿在教育大厦,上课在市五小,我更是不知它们被“藏”在城市的哪个角落。可细细想想,人总有第一次!于是,车到了上饶车站,我便一面询问,一面寻找。事实告诉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次日上课前,我不断地让自己镇定,但无论自己怎么控制,正当我上台的那瞬间,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在剧烈跳动。幸好,紧张只是片刻,也许是我课前的准备充分的缘故,也许是我的课堂过于精彩,使课堂上的高潮一阵高过一阵的原因吧!整节课上,我的心态似乎愈来愈平静。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不断被激活。四十分钟,我感觉它瞬息而过,当我最后喊出下课的刹那,整个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也许这掌声正在告诉我——我成功了。翌日的颁奖大会上,评委欣然地宣读着:“婺源紫阳一小汪智星执教的《草船借箭》获全市第一名,并将代表上饶市于五月份参加全国的课题研讨大赛。”话音刚落,会场上又爆发出了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掌声、笑声、祝贺声……不绝于耳。这一刻,整个人似乎都被那声声祝福淹没了。当我静心反思时,校长当年的话又再次回响在我的耳际。“小汪,选择了轻松,其实就是选择了失去锻练的机会;选择了‘重担’,其实就是赢得了锻练自我的机会,赢得了拼搏进取的机会。”
要做就做最好
三尺讲台,一片沃土,耕耘着未来的憧憬;
三寸粉笔,一腔赤诚,描绘出灿烂的黎明。
选择教师事业,是我一生心愿。因为选择了这份职业,心中留下的只有青春的豪情,用自己的汗水造就祖国的栋梁,用自己的双手托起民族的振兴。即使没有鲜花、荣誉,即使没有金钱、掌声,只须恪守心中这份静土,便是人生绚烂的彩虹。回顾这些年在教学教研中摸爬滚打过的艰辛之路,心中自然感慨万千。
教研路茫茫,我何处求索?
回首昔日,应该说是六年前的事情,初出茅庐的我在偶然的一次县城教师招聘中,佼幸地以全县第二名选入紫阳一小。当消息在工作过的江湾中心小学传开时,同事送来了微笑,朋友抱以了掌声,领导发出了称赞……说心里话,那时我心中真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与自豪。
乍到紫阳一小,我深知这是一所近百年的“老”校,全校师生二千余人。名学校蕴育名教师,名教师培养名学生,张张灿烂的脸孔令我战战兢兢。因此,那两年中的教与学,我丝毫不敢懈怠。凭着一腔热血,靠着一种执着,我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连续两年毕业会考成绩名列全县前茅,先后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县骨干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省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尤其令我兴奋的是,自个儿第一篇经验文章《我教学生写童话》发表在《江西教育》上。成绩斐然,但事后我静思,我扪心自问:自己教书的价值仅仅在于让一批批学生的成绩居全县前列,人人成为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吗?单单是为了自己获得一串串的荣誉,独享其“虚荣”吗?或只图一篇篇文章在刊物上发表,给自己带来片刻的惊喜吗?瞬间,我猛感自己原来是如此的空虚与浮华。
何去何从,往后的遥遥征途我该如何踏实行之?99年,学校派我去山东济南参加“新世纪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会”的活动。会上我聆听了特级教师于永正的精彩讲学,陶醉于特级教师孙双金的课堂教学中,然而,当我倾听着山东省教科所张志勇所长(现任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娓娓讲述着“现代教育科研”这一话题,我倾刻间若有所悟。回来后,我作起了第一个课题,可在研究的过程中,既因自身缺乏理论素养,又缺少了先进理念的引导,资深专家的指导,探索中,时时走弯路,处处碰“鼻子”。后来,课题就不了了之——“蔫”了。一年后,我和紫阳一小方校长又共同进行了《在情境中尝试,促整体素质发展》这一课题的研究。探索过程中,我们缺少经验,更由于学校里的一些锁事繁务过多过重。因此,我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两年后,课题虽胜利结题,但结题中的材料十有八九是结题前一周补齐添全的。茫茫教海,谁来引领我们抖擞精神,走好科研路?无奈,我们只有期盼,唯有等待。
课题喜“天降”,我心在沸腾!
2001年11月,这一刻是我寻“梦”已成的时刻,是蕴育我将有“天地”展英姿的时刻,也是我校所有与我一样在渴望追“梦”的老师怦然心动的时刻,更是我校将借助这一平台,发展、创新、奋进、打造、超越的时刻。这便是于2001年11月,在长沙会议上,我校被全国小语“发展与创新教育”总课题组定为课题实验学校。喜讯不径而走,刹那间,洋溢在校园的角角落落。短短数月,学校课题组制方案,定任务,巧分工,课题研究工作风驰电掣,仅仅半个月,课题实验便在学校各实验班里拉开了帷幕。
当关注那课题实验方案,目睹实验内容及具体分工一栏。我却欣喜地发现,所有实验教师中只有我是作为学校里的一名最年轻最普通的教师参与,并且还担任“中课堂”研究的组长。其他实验教师均是校长、主任、教研组长担任的。也许,这是学校对我如此一位年轻教师寄予的殷切厚望。自然,工作中始终求进取、敢创新、勇超越、善反思的我,不会令学校失望,更何况我喜教学,乐研究,爱探索。正如我的名字所蕴含的“发挥聪明才智,培育希望之星”这层意思一样。为了日后研究更出色,我去邮局一口气订了《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等五套杂志;为了日后的实验更有序,我日夜兼“程”,反复斟酌,拟定实验班的课题研究方案;为了他日更能张扬自己的个性,体现自己的价值,我放弃了自己更多的爱好。在校,课堂成了我研究的阵地,图书室成了我研究的空间;在家,书房成了我驰骋书海的天地,成了我反思总结的空间。“研不惊人誓不休!”就是凭着这种执着,我踏踏实实地走在幸福的课题研究道路上。
三年苦探究,我倍感实在!
自全国小语“发展与创新教育”这一课题在我校生根始,三年来,它不断成长,不断壮大。如今已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叫人称赞,令人刮目。三年里,课题组实验教师为此艰辛付出,收获成功与喜悦。实验教师汪智星、宋新兴、游继芬、洪冬莲等先后在全市乃至全国课题研讨大赛中展风采,显身手。他们带着满腔热血与激情去,带回的是成功,是喜悦,是经验。
作为课题组的一名年轻的实验教师。我不敢忘却肩上的重任,平日的工作也丝毫不敢怠慢。三年来,在学校里每学期必开展的一次大、中、小课堂研讨中,我总是敢为人先,接受锤炼;在学校每学期屡次接待的县内外兄弟学校前来取经的机会,我总是成为学校领导的首选;在学校每逢全市乃至全国的课题研讨大赛举行时,我总是第一个主动请婴,为校争光。三年里,我先先后后在学校里上公开课,研讨课,比武课,接待课不少于三十节。每一回课前钻研,总让我对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尖锐”问题茅塞顿开;每一次课上施教,总让我对课堂教学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每一轮课后反思,总令我对语文教学这门艺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如今,课题第一轮研究已将结题,在这三年里,我收获了成功,赢得了快乐。记得在全国第二届高修班上,有专家问我:“是什么力量在催使你如此执着于课题研究?”我几乎是脱口而出,并铿锵地回答:“我研究,我快乐;我快乐,我研究。”,正巧也是于三年前,我买了一栋小房,搬新居之日,我们一家人乐哈哈地商议着买什么家具?在静听妻子罗列了一大堆后,我是再三强调:“给自己添一架新书柜!”如今,书柜里已被我近三年来外出购买,或邮购,或散步街头书摊“淘”回的一本本“精品”充实着。另外,在书柜里,我腾出一层摆放着一本本凝聚着自个儿汗水与智慧的荣誉证书。每每伏案耕读至深夜,我总会来到书柜前,注视着一本本熟悉的书籍,抚摸着一本本闪光的证书。面对他们,我只感到自己的知识太匮乏;面对他们,我只觉得自己今后的研究之路还遥远;面对他们,我从不敢奢望自己会因他们的存在会有半点神气;面对他们,我从不敢流露自己会因他们的获得会有一丝骄傲。反之,这本本书籍不仅给了我无穷的知识与力量,还教会了我如何与人为善;这本本证书不仅时刻在鼓励我奋勇前进,还提醒我谨记“谦受益,满招损”这亘古不变的真理。
回首三年的苦心探究,手捧荣誉一本本,耳听赞扬声阵阵,目睹笑脸一张张。但每当沉浸在追忆那探究中的“足迹”串串,更是令自个儿回味无穷,信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