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解读中国第一病:让我们携手应对乙肝的挑战
12406300000014

第14章 肝脏疾病在眼部的表现符号

巩膜(即白眼球上的一层膜)发黄,是传染性肝炎的一种常见表现。祖国医学早在几千年前就有“肝开窍于目”的记载,认为肝脏与眼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各种各样的眼部表现都与肝脏疾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相关。

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病毒性肝炎病人的眼睛可出现眼花、视力模糊、复现、黑影、眼睛胀痛等症状,这是由于肝细胞功能减退时会引起胆红素等化学物质的代谢障碍,这些物质作用于神经所致。

眼睛干燥可能是缺少维生素A的表现,更可能是所谓的干燥综合征的一种表现,慢性肝炎病人中有一部分存在着这种情况。在开始时,病人常有挤眼症状,随后发生口、鼻、眼干燥。此外,暗适应力降低和夜盲也是病毒性肝炎和慢性肝病常见的眼部表现。当肝功能受损时,消化吸收功能的紊乱会造成脂溶性维生素A的吸收代谢异常,以致眼对维生素A的利用减少及视紫红质代谢障碍而引起夜盲。夜盲的严重程度,往往可提示肝脏受损的程度。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病。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病人角膜四周可见一条宽2~3毫米的环状带,呈黄绿色、蓝绿色或棕黄色带条。此为角膜色素环。此外,病人还可出现眨眼及眼球震颤症状,在停止活动时加剧。

肝脏疾病还可引起眼底变化,例如,慢性肝炎病人大多有视网膜静脉扩张和生理盲点扩大等,不过,这些变化无法直接用肉眼看出,需借助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