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解读中国第一病:让我们携手应对乙肝的挑战
12406300000010

第10章 肝脏的胆汁分泌功能

胆汁由肝脏制造,分泌入胆道系统,最后可将胆汁注入十二指肠。能帮助食物脂肪消化和脂类及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胆固醇、药物、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亦可从胆汁中排出;胆汁中含有“分泌型抗体”IGA,预防肠源性细菌和病毒感染。

B章 肝脏--疾病信息符号的映射

“重任在肩”的肝脏,是人体的多事之处,犹如处在漩涡中的岛屿容易受到水流的冲击和破坏。外界的毒物,体内自身的毒素,不断的涌入和产生,使得它难以堪负。尽管它使出浑身解数,但终因自身的支点失衡,而导致疾病“迸发”。

现代医学,鉴别疾病的常用尺度还是看重临床症状和体征,而处于潜伏状态的隐患,只要不发作,一般视为健康人。而一旦真的有了临床症状和体征,疾病可能已经很严重了。

小心呵护肝脏,明了它的信息符号映射,对于保护好您的“化工厂”具有重大的意义。

●乙型肝炎可能有的“特殊症状”

●病毒性肝炎的“蛛丝马迹”

●慢性乙肝癌变的五个信号反映

●肝脏疾病在眼部的表现符号

●看“蜘蛛痣”和“朱砂掌”知肝病

●隐匿性肝硬化的信号

●原发性肝癌的信号

●莫把肝癌错当肝炎

●重型肝炎的早期发现

肝脏,在新陈代谢、解毒等许多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保护好肝脏。保护肝脏可从以下9个方面入手。

1.病毒性肝炎是常见病,尤其是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病程长,对人体危害很大。因此,必须注意饮食卫生,把住“病从口入”关,预防甲型肝炎。输血和使用血制品以及注射、针灸时要严格消毒,防止传染上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2.得了肝炎应注意休息,合理营养及运动,配合用药,尽快治愈,防止转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切不可一味增加营养而又不愿活动,防止发生脂肪肝。

3.不要生吃淡水鱼虾,收拾、盛放鱼虾的刀、案板和容器要生熟分开。加工完生鱼的器具要彻底清洗消毒后再加工其他食品,预防肺吸虫病。

4.许多药物在肝内解毒,因此用药一定要听从医嘱,不可随意使用药物及加大用药量,尤其是对肝脏影响较大的药物,如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利福平、异烟肼(雷米封),对氨水杨酸、磺胺类、甲基多巴、帕吉林(优降宁)、利多卡因、氯氮(利眠宁)、伯氨喹、左旋咪唑、抗癌药、苯妥英钠、激素及内分泌药等,更不可随意使用。

5.砷、铅等重金属盐类及农药等均会引起中毒性肝炎,接触这些物品时必须做好防护工作。

6.烟、酒对肝脏破坏力均很大,应戒烟和少饮酒,尤其要少饮烈性酒。肝病患者应滴酒不沾。

7.胆结石与胆囊炎互为因果,一定要预防这两种病的发生,以利于保护肝脏。

8.定期体检及化验肝功能。

9.发现食欲缺乏、厌油、肝区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在现实生活中,早期肝炎很容易被误诊。肝炎早期,由于黄疸、肝痛等症状还没有出现或不明显,此时往往会因其他某些症状较突出而误为其他疾病。常被误诊为:

1.感冒。肝炎和感冒均为病毒引起,因而早期肝炎病人可出现畏寒、发热、咳嗽、流鼻涕、全身酸痛而被当作感冒。

2.风湿性关节炎。有些肝炎病人开始时可仅有四肢关节对称性疼痛,常同时累及多个关节而被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3.溃疡病与胃炎。有些肝炎病人开始时上腹部疼痛较为明显,可伴有恶心、呕吐。如原患有溃疡病或慢性胃炎,常被解释为这两种疾病在发作。

4.消化不良。在那些以腹胀、厌食、恶心为主要表现的肝炎病人中,常被当作消化不良治疗。

5.肠炎。这主要是因腹泻较明显,大便稀烂,伴有厌食、发热等类似肠炎症状而被混淆。

6.神经官能症。肝炎初起即有疲倦乏力。有些人可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因而被误为此病。

7.妊娠反应。已婚青年妇女当肝炎发作,出现厌油腻、恶心、呕吐等症状时,特别是没有采取避孕措施的人,极易怀疑自己为妊娠反应。

8.因此,当出现上述这些情况,如治疗效果不好,应想到患肝炎的可能,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并做肝功能化验。如为肝炎,应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