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12397000000004

第4章 素书解译(1)

原始章

【注解】

注曰:“道不可以无始。”

王氏曰:“原音,根。原始者,初始。章者,篇章。此章之内,先说道、德、仁、义、礼,此五者是为人之根本,立身成名的道理。”

【解译】

人生在世,以什么作为根本?黄石公认为: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即为做人、处世的根本所在。这五者也是中国人文思想的最高境界。人生成败荣辱,说到底就是对这五个字的把握。

【原典】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注解】

注曰:“离而用之则有五,合而浑之则为一;一之所以贯五,五所以衍。”

王氏曰:“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若肯一件件依著行,乃立身、成名之根本。”

【解译】

道、德、仁、义、礼,看似五种不同的道德标准,其实在指导做人上,是合而为一的,一个健全的人应该同时具备这五种美德,所以儒家说“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它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所在,也是人生最大的谋略。

有些现代人对古代道、德、仁、义、礼这些精神因素不以为然,认为对今天的生活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可是人们想过没有,为什么中国社会绵绵五千年不绝?其实奥秘就在中国道、德、仁、义、礼的文化之中。

中国文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目的就是追求人生的不朽。于是儒家讲立德、立功、立言,民间讲祖宗崇拜,道家讲“长生久视”。那么什么才是不朽呢?简单地说,只要精神永存、圆满,即为不朽。

在中国人看来,“精神”并不是虚无的,而是某种有质有形的东西,具有超乎我们想象的能量。这种思想从儒家提倡“仁者无敌”,到今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以贯之。如何才能获得这种能量呢?中国人又提出了以“内省”为主的自我修养,并将道、德、仁、义、礼五德作为日常修养的五个具体标准。

试想,如果一个民族的大多数人都在自觉追求精神的不断自我完善,这个民族肯定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绵绵长久。

【原典】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注解】

注曰:“道之衣被万物,广矣,大矣。一动息,一语默,一出处,一饮食。大而八荒之表,小而芒芥之内,何适而非道也?仁不足以名,故仁者见之谓之仁;智不足以尽,故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不足以见,故日用而不知也。”

王氏曰:“天有昼夜,岁分四时。春和、夏热、秋凉、冬寒;日月往来,生长万物,是天理自然之道。容纳百川,不择净秽。春生、夏长、秋盛、冬衰,万物荣枯各得所宜,是地利自然之道。人生天、地、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朋友之信,若能上顺天时,下察地利,成就万物,是人事自然之道也。”

【解译】

所谓的道,就是人必须遵循的自然法则,它是宇宙天地、人类社会运行不竭的自然准则。“道”虽然支配着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却很少有人能知道个中的缘由。

“道”是个外延无限大,内涵几乎等于零的概念。它简单到无法再简单,只有一个字;它又复杂到无法再复杂的程度,大到无极,小到微尘,甚至人的一呼一吸,一啄一饮,都在道之中。

具体来说,道又可分为天道、地道、人道。天有四时,风寒雨露,斗转星移,此为天道;百川归海,万物荣枯,此为地道;成败荣辱,长幼有序,夫妇之别,此为人道。

虽然“道”恍惚难明,但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尽力去揣摸它,《论语·里仁》中甚至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早晨明白了宇宙的大道,那么晚上就死去也无遗憾。顺道者,事易成;逆道者,业无根。

【原典】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注解】

注曰:“有求之谓欲。欲而不得,非德之至也。求于规矩者,得方圆而已矣;求于权衡者,得轻重而已矣。求于德者,无所欲而不得。君臣父子得之,以为君臣父子;昆虫草木得之,以为昆虫草木。大得以成大,小得以成小。迩之一身,远之万物,无所欲而不得也。”

王氏曰:“阴阳、寒暑运在四时,风雨顺序,润滋万物,是天之德也。天地草木各得所产,飞禽、走兽,各安其居;山川万物,各遂其性,是地之德也。讲明圣人经书,通晓古今事理。安居养性,正心修身,忠于君主,孝于父母,诚信于朋友,是人之德也。”

【解译】

所谓德,就是指人在生活中的所得,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让世界万物顺应自然的安排而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德字的本意就是“得”,即为得到、所得。那么怎么才能得到呢?首先人必须有要求、有欲望,只有内得于心,才能外得于物,只有想到,才能得到。所以“德”的核心是一个人内心的想法。当然,这个想法必须是正确的,它必须合乎“道”的规则,这样的人才会有求必应,大欲有大成,小欲有小功。如果不讲道与德,不顺应自然的法则,即便心机算尽,欲望终将落空。

德字从“彳”,就是行动的意思。人光有想法那是空想,要想“得到”就必须付诸行动。还是孔颖达说的明白:“在心为德,在施为行。”心中有德,并尽力行之,心动决定行动。所以德是做出来的,不作为就不会有德。

怎么做才会有德呢?说来也简单,就四个字:舍己为人。让别人有所得,才是真正的“德”。《易经》解释说“赞助天地之化育”即为德,人要像天地一样无私,让万物各得其所,让你周围的人各有所得,帮助你周围的人尽展其能,这就是“德”。看看中国古代提倡的德:忠、孝、仁、义、温良、恭敬……哪一样不是首先为了别人?

让别人得到好处,你就得到了“德”。

【原典】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注解】

注曰:“仁之为体如天,天无不覆;如海,海无不容;如雨露,雨露无不润。慈慧恻隐,所以用仁音也。非亲于天下,而天下自亲之。无一夫不获其所,无一物不获其生。《书》曰:‘鸟、兽、鱼、鳖咸若。’《诗》曰:‘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其仁之至也。”

王氏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行恩惠,人自相亲,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能行义让,必无所争也。仁者,人之所亲,恤孤念寡,周急济困,是慈惠之心;人之苦楚,思与同忧;我之快乐,与人同乐,是恻隐之心。若知慈惠、恻隐之道,必不肯妨误人之生理,各遂艺业、营生、成家、富国之道。”

【解译】

所谓的仁,就是亲爱,《说文》释仁曰:“仁,亲也。”指的是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有慈悲恻隐之心,以助万事万物都能遂其所愿,各有所成。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学说的中心。但什么是仁呢?孔子自己就不统一,有许多种说法,比如“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等,如果通读孔子,那么“仁”的思想可以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表达:从自己做起,做好身边的事,先人后己。

从自己做起,首先要从心做起,要有一颗慈悲恻隐之心。世人总是将自己的忧伤、悲痛看得无限大,完全莫视别人的感受;如果有人能把别人的伤痛作为自己伤痛,处处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时时能体会别人悲痛的人,那即是圣人,也是佛家提倡的慈悲心。

可见仁爱必须从心做起,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仁也。”在出土的书简中,也有人将“仁”写作上面一个身,下面一个心,可见身心合一方为仁。当你用这样一颗心对待世界的时候,世界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于你。记住:世界将会因你的关注而改变。

做好身边的事。儒家从来不空谈理论,它重视“身体力行”,因此孔子在讲什么是仁的时候,总是对一些具体的事、具体的人发出评论,比如说,孔子就认为花言巧语、巧言令色的人,基本上没有仁爱之心。同样,“执事敬”也是仁的一个重要标准。日本邮政大臣野田圣子,第一份工作是在东京帝国酒店洗厕所,但她立誓: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所最出色的人。结果她做到了,她将每一个厕所,洗的都和新的一样,“敬业”成就了她一生的辉煌。

我们具有了仁爱之心、做好了身边的事,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孔子给出了最终的答案:一切都为了他人!这也是中国人文的最高境界,而先人后己就成了“一切为他人”的唯一途径。仁爱之人,就是要将成全别人放在第一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让周围的人都能快乐到生活。

【原典】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注解】

注曰:“理之所在,谓之义;顺理决断,所以行义。赏善罚恶,义之理也;立功立事,义之断也。”

王氏曰:“量宽容众,志广安人;弃金玉如粪土,爱贤善如思亲;常行谦下恭敬之心,是义者人之所宜道理。有功好人重赏,多人见之,也学行好;有罪歹人刑罚惩治,多人看见,不敢为非,便可以成功立事。”

【解译】

合乎事理的行为就是义,指的就是人办事时要合时宜,处世要得体,让人感到舒服。如果再进一步引申,义就是人应该做的事。也就是说,“义”是一个为人处世的判断标准,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是善,就应该得到奖励,而违背这个标准的就是恶,就要受到处罚。

义的一种误解。孔子本人在处理这个“义”上就很灵活:

当年孔子游学列国的时候,曾经被围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某个地方,整整10多天没有饭吃,有时连野菜汤也吃不上,真是饿极了。

学生子路看在眼里,心有不忍,于是跑出去偷来了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也不问肉的来历,拿起来就吃;子路又抢了别人的衣服换来了酒,孔子也不问酒的来路,端起来就喝。可是,等到鲁哀公迎接他时,孔子却显出正人君子的风度,席子摆不正不坐,肉类割不正不吃。

子路实在搞不懂,于是便问:“先生为啥现在与在陈、蔡受困时不一样了呀?”

孔子的回答就很有意思:“以前我那样做是为了偷生,今天我这样做是为了讲义呀!”

【原典】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注解】

注曰:“礼,履也。朝夕之所履践而不失其序者,皆礼也。言、动、视、听,造次必于是,放、僻、邪、侈,从何而生乎?”

王氏曰:“大抵事君、奉亲,必当进退;承应内外,尊卑须要谦让。恭敬侍奉之礼,昼夜勿怠,可成人伦之序。”

【解译】

礼从大的方面说,就是一个国家的各项制度,从小的方面讲,就是做人处事的规矩和法则。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不论在家还是在外,自觉或者不自觉都在践行着礼的规范,这样的社会才能井然有序,人际关系才能和谐融洽。

“礼”是中国儒家的基本精神,但孔子的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远了,孔子所提倡的礼制也不适合当代社会,但今天我们依然要向孔子学习。

首先,要学习孔子之礼的精神:尊重别人,永远对周围的一切怀有敬畏之心。

这世界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对别人报以尊敬,而且必须是真诚的。如果你对别人有成见,即使伪装的再巧妙,也一定会被看穿。所以,真诚是一种成本最低的心状,绝不需要额外的掩饰;而且也是一种回报最高的投资,人生的许多机会都会因为真诚而不经意地落入你的手中。

其次,要学习孔子对待礼的态度:身体力行,绝不勉强。

孔子从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发展成为“孔圣人”,这其中绝不仅仅是因为孔子的学说。他有一个特点,就是说到做到。凡是他提倡的,他自己都要去做,从一言一行,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并且他都做到了,这是相当不容易的。而我们周围的许多人,缺少的正是这一点,说一套、做一套,永远是个机会主义者。

孔子的言行一致,永远像一面镜子,照耀着后人的心灵。

【原典】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注解】

注曰:“老子曰:‘夫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者,散也。道散而为德,德散而为仁;仁散而为义,义散而为礼。五者未尝不相为用,而要其不散者,道妙而已。老子言其体,故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黄石公言其用,故曰:‘不可无一焉。’”

王氏曰:“道、德、仁、义、礼此五者是为人,合行好事;若要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不可无一焉。”

【解译】

世界上最复杂、最难做到的事,其实就是如何做人,即怎么和别人打交道。因为人这种动物的内心极其不稳定,它既受自身躁动的影响,也极易受周围环境、社会文化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动当中。再加上人的创造能力、辐射能力非常强大,这就使人具备了相反的两重性,不可小觑的创造能力与破坏能力并存。

如何约束和引导这种“不稳动的强大能力”?就成了一切社会最紧要的问题,所以,不论在以前还是未来,政治永远是第一位的。

对于个人而言,其实人生最大的谋略也在这里:如何有效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达到目的?如何利用别人的能力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在这场游戏当中,如果没有规则,上述两个目的都达不到。那么什么是游戏的规则呢?或者换一句说,什么才是正确的游戏规则呢?

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这场游戏的规则。符合这些规则,或者只要守住其中的几项规则,你就可以一直玩下去,甚至成就一番事业也说不定;如果你连一项规则都不打算遵守,那这个社会肯定不带你玩,这无疑就是人生最大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