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血液中的胃泌素水平升高时,壁细胞受刺激而分泌胃酸。含胃泌素的胃窦黏膜浸泡在胃酸中时,便抑制了胃泌素的持续释放,转而使胃酸降低,待胃内环境有利于其释放时,又可促使胃泌素释放。胃泌素除有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作用外,还具有营养作用。前者是短期作用,而后者是长期作用。胃泌素的生理作用还包括刺激胃窦收缩、胰酶分泌、增加胃黏膜血流量。
另一种与胃的运动有密切关系的激素是胃动素,胃动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影响肠胃道的运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显示,产生胃动素的细胞分布于十一二指肠、近端空肠黏膜隐窝、胃底、胃窦及下部小肠黏膜中。胃动素可直接作用于消化道平滑肌,也可诱发胃强烈的收缩和小肠明显的分节运动。有人将胃动素引起肠胃收缩称为饥饿性收缩,因而又把胃动素称为“饥饿激素”或“消化间期激素”。胃动素也可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紧张性收缩。在某些异常情况下血中胃动素水平可以发生变化,如妊娠的妇女空腹血浆浓度较正常人低,腹泻、溃疡性结肠炎、吸收不良或肠切除时,血浆胃动素水平可升高,但其机制尚不清楚。
与肠胃道有关的激素还有生长抑素,其由广泛存在于肠胃道黏膜内的D细胞所释放,含量以胃窦和胃体部为最高,在肠内愈往下含量愈低。
生长抑素对肠胃道有普遍性的抑制作用:
①抑制肠胃激素如胃泌素、胰液素、胆囊收缩素、抑胃肽、血管活性肽、胃动素和胰高血糖素样免疫反应物等的分泌。
②抑制肠胃和胆道运动,抑制临时性刺激所引起的肌神经丛对乙酰胆碱的释放。
③减少内脏血流量。
④抑制葡萄糖、木糖、氨基酸、甘油三酯和2+等离子的吸收。
6.胃的运动形式
食物进入胃后,一层层铺在胃中,先进入的在周围,后进入的在中间,随之胃运动即加强。胃运动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紧张性收缩
胃壁平滑肌同消化管其他部分的平滑肌一样,经常保持着轻度的持续性收缩状态,称为紧张性收缩。在消化过程中,紧张性收缩逐渐加强,造成胃腔内一定的压力,从而有助于胃液渗入食物,并能协助推动食糜向十二指肠移行。
(2)容受性舒张
进食时,由于咀嚼和吞咽,食物对咽、食管和胃的机械刺激,自感受器产生冲动传人中枢,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抑制性纤维引起胃底胃体部的肌肉舒张,使紧张性收缩减弱,称为容受性舒张。使胃的容量适应于进食时受纳大量食物,起到暂时贮存食物的作用。
(3)胃的蠕动
胃的蠕动是胃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任何时候都可以有2—3个此起彼伏的较弱蠕动波,食物进入胃约5分钟后,胃即开始蠕动,并可持续1小时。蠕动向幽门推进,有时可进入十二指肠。蠕动波的频率约每分钟3次,决定于基本电节律。蠕动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幅由浅变深、传播速度加快,经胃体部直至胃窦部明显增强。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有利于化学性消化,同时不断推进食糜向十二指肠运行。每当蠕动波到达幽门时,约有1—5毫升的食糜通过幽门括约肌进入十二指肠。故称此为“幽门泵”作用。也有一些波未达幽门而消失于胃窦部,胃窦终末部偶尔也有逆蠕动,它可反向推回胃内容物,延长其在胃内的消化作用。
胃蠕动的生理意义,一方面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以利于食物的化学分解;另一方面可搅拌和粉碎食物,并推送胃内容物通过幽门,向十二指肠移行。
7.胃运动的调节
胃运动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蠕动波的频率和程度取决于胃的基本电节律、神经冲动和肠胃激素诸因素的相互作用。
胃的基本电节律的兴奋点在胃大弯上部的纵行肌。此处的内在电节律较别处高,形成起步点。纵行肌慢波的电紧张性扩布到环行肌,使环行肌去极化到阈电位,触发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一旦出现即可伴有平滑肌的收缩(蠕动)。
(1)神经性渊节
胃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为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可传导食物对胃壁的刺激、胃内压的变化、肌肉的被动扩张和主动收缩、胃内容物的pH改变等。内脏大神经可传导痛觉投射至躯体感觉皮质,并与网状结构相联系。迷走神经对胃具有兴奋和抑制两种作用。兴奋时,可增加胃的基本电节律的频率和传播速度,并加强胃肌收缩力;抑制时可引起胃的容受性扩张。刺激胃的交感神经,可使基本电节律的频率和传播速度降低,肌肉收缩减弱。交感神经的作用在于防止乙酰胆碱的释放而不是直接作用于胃平滑肌上。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的作用较小。
胃壁内有黏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食物对消化管壁的机械和化学性刺激,均可使局部的壁内神经丛加强紧张性收缩和加快蠕动的传播速度。
大脑皮质对胃的运动也有影响,主要是紧张性收缩和蠕动。表现在胃的运动可以形成条件反射。
(2)体液性调节
一些肠胃道激素可影响胃运动,主要有:胃泌素、胃动素、促咦液素、抑胃肽及胰高血糖素等。胃泌素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的基本电节律,加强胃运动,并使食管一胃括约肌紧张性增加及使幽门括约肌舒张。胃动素可加强胃的运动,其作用是促使乙酰胆碱的释放,而非直接作用于胃平滑肌。促胰液素和抑胃肽、胰高血糖素则可使胃运动减弱、幽门括约肌收缩。
8.导致胃病的因素
胃肠病虽然不像高血压病、心脏病那样能够造成人的突然死亡,但它对人体的危害就像水滴石穿那样,时刻在侵袭着人们的健康。每吃进一口饭都对胃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的胃病具有各自不同的致病原因,各种胃病在病因上也有共性。归纳起来,常见胃病的致病因素有以下儿个方面:
(1)饮食不当
食物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饮食量、饮食成分、饮食习惯等,不仅对维持整个机体的功能活动是重要的,而且往往是胃病本身常见的致病原因。
暴饮暴食、饥饱无常,超过了胃的受纳、消化功能的限度,或打乱了胃收缩、舒张的正常运动节律,久而久之可致慢性胃病。《黄帝内经》中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就是这个道理。野外作业,风餐露宿,长途奔波,餐饮失常,发生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的几率比一般人群高得多。误食变质蔬菜、鱼虾、食品等,常引起急性肠胃炎症,出现呕吐、胃痛,或伴有腹泻。进食大量的柿子、黑枣等,还常引起胃石症。
食有五味,过则有害无益。过服辛辣刺激、油炸烘烤之品,易生胃热。过用咸味,喜热烫饮食,易于损伤食管、胃的黏膜,或改变胃内小环境,上述人群中发生食管癌、胃癌的几率较高。甘为脾胃本味,过则易于壅滞胃气,气机不通,常见腹胀、苔腻。常吃霉变食物,也是慢性胃病甚至胃癌的致病因素。
●饥饱失常
过饥则营养不足,气血生化乏源,脾胃自身亦失滋养,便会出现面黄肌瘦、腹胀便溏等;若过饱,暴饮暴食,肠胃乃伤,影响脾胃运化和升降,出现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吐泄等症状。久之,可形成积滞,积滞不化,可生热、生痰,变成顽疾、痼疾。
●食物不洁
若食用不洁食物或腐败变质及有毒之物,则可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司、溃浊混淆而发生胃脘病、吐泻等。治之失时,治法失宜,或屡有发生,必酿成慢性胃疾。
●饮食偏嗜
五味偏嗜,可致脏气偏胜。气有偏胜,则诸病易生。食性偏嗜,过食辛热燥辣饮食,则可过度刺激肠胃,伤损阴津,甚至可以腐伤肠胃。食味偏嗜,过食肥甘滋腻,食入难化,积滞肠胃,阻滞气机,湿聚蕴热,便生诸症。
●大量饮酒
我国人民自古就有饮酒的习惯,而饮酒与胃炎、胃癌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酒中含有酒精,也叫乙醇。烧酒也叫白酒或火酒,含酒精在30%~60%上下。黄酒又称米酒,含酒精10%左右,除啤酒及葡萄酒外,酒本身并不含营养成分。一方面,低浓度酒精适量吸收后,能增加胃血管的血流量,促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提高胃黏膜的前列腺素水平,而前列腺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有利于胃黏膜的修复。
特别是啤酒不含脂肪和糖,而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维生素,其成分93%是水,含添加剂和有害物质极少,而且有害物质在发酵过程中被酵母吸收,是补充人体水分的重要来源。适量饮用啤酒,除了营养价值高,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素之外,还可以调节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起一种放松作用,有助于消除精神紧张,尚有延年益寿之说。以至于国外有些大医院把啤酒列入某些患者的治疗食谱中,或让产妇喝啤酒以增加母体营养,使乳汁丰盈。另一方面,长期或一次大量摄人酒精,能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腔内的氢离子反弥散进入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20%以上浓度的酒精能抑制胃液分泌、减弱胃蛋白酶活性。40%以上则对胃黏膜有强烈刺激。有人曾对80例饮白酒后出现上腹痛或胃出血的病人进行胃镜检查,结果发现胃黏膜都有充血,或散在出血灶,有的呈多发性胃黏膜糜烂、鲜红色新鲜出血或棕色陈旧出血。病变多发生在胃窦部,其次是胃体部,一般不侵犯肌层,愈合后不留瘢痕。所以,大量饮酒或酗酒,对慢性肠胃炎绝没有好处。因为每个人对酒精的耐受性相差很大,量多量少因人而异,不能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症状不很明显的人,可饮少量低度酒,如啤酒、黄酒;有上腹疼痛、胀满、食欲减退、嗳气、恶心等症状的活动性胃炎患者应禁酒。
酒对人体的益害,我国古代医家早有评说。中医认为,酒为辛甘苦温有毒之品,人心肝肺胃经,具有多种功效。《素问·汤液醪醴论》辟有专篇予以讨论。梁代陶弘景从“大寒可以凝海,惟酒不冰”的现象,总结出酒的特点在于性热。他认为医家用酒配药,做成药酒治病,就是利用酒的这一特点“以行其势”。但是他接着又明确指出:“人饮多则体弊神昏,是其有毒故也。”《本草拾遗》认为酒能“厚肠胃”。《本草纲目》则指出:“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助火。”饮酒的害处多得说不完,可见中医对酒的评价是益少害多,其理论根据就是它“大热,有毒”。
一般说来,胃黏膜病变即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一不典型增生癌变,是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而饮酒对上述各个环节病变都有影响。一方面,长期饮酒可以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年龄提前。在同年龄组中,饮酒者萎缩性胃炎发生率较高。据此可以推断,年轻慢性饮酒者日后患胃癌的可能性大。另一方面,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较易受酒的急性损害。
有人认为大量饮酒可以杀伤胃癌细胞,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大量饮酒不但不能杀伤胃癌细胞,反而为其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这是因为:①酒精饮料中含有自然产生或污染的致癌物,已知有杂醇油、多环芳香烃和亚硝胺等。②酒精是良好的溶剂,嗜酒可加速致癌物质的吸收和转运,如促进烟草相关的致癌物质的活化。③酒精不是人体必需的物质,进入体内可导致某些致癌物质的活化。④长期大量饮酒损伤胃黏膜,造成各型胃炎,以致胃酸缺乏,细菌得以繁殖,促进了致癌物质亚硝胺类的合成。⑤酒精可以影响机体的酶,增强致癌物质的毒性作用。⑥酒精可抑制人体免疫功能,造成对肿瘤的监督功能下降。⑦长期大量饮酒可造成营养不良。此外,饮酒不仅是胃癌的高危因素,还与肝硬变、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的发病有一定联系。
(2)过量吸烟
烟草的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占丁,不论纸烟、卷烟或旱烟,过量吸食都是有害的。烟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它可以刺激脑的呼吸、血管运动及呕区吐中枢,对消化系统可以引起中枢性的恶心、呕吐和周围性肠蠕动增加,对肠胃运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3)营养缺乏
缺乏蛋白质或维生素B族,可以引起胃黏膜变性。其食物内缺乏铁质,并可造成胃炎,在补充铁剂后胃黏膜的炎性病变即可好转。因而缺铁性病人的口腔、食道及肠胃黏膜上皮的弥漫性改变,可能是缺铁的一种改变。
(4)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与多种疾病有关,在消化系统更为突出。常常见到有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或生气时,出现纳食不香,或没有食欲、上腹疼痛、腹胀不适、胸闷气憋等症状。明显的焦虑、愤怒、恐惧等,都能通过神经系统影响肠胃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
肠胃动力性疾病和功能紊乱的病人相当多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肠胃道症状,但不能发现解剖学上的器质性改变。这是一种肠胃道功能改变,可由精神情绪因素诱发,包括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呃逆、神经性厌食、癔球症(神经性吞咽障碍)等。
对消化性溃疡病冈学研究表明:紧张、焦虑、恐惧在溃疡病的复发方面起重要作用。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的症状急剧加重和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的出现,常发生在情绪受打击以后。而在精神愉快、性格开朗者,则溃疡病的发病率较低。
近年来还发现,精神抑郁、性格内向、过度悲伤或受到重大精神刺激的人。胃癌以及消化道的其他癌症的发病率也增高。
英国医学研究人员调查了平均年龄在27岁,由于担惊受怕和情绪压抑而接受治疗的21个患者。对照组为21个健康者。方法为检查摄人体内食物所需要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