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组织
12382900000010

第10章 注重特色求实效创先争优促发展

第10章 注重特色求实效创先争优促发展——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党委

〔组织点评〕

双湾镇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全市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示范镇和“领头羊”。特别是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紧紧围绕金川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共金昌市金川区委员会

双湾镇辖13个行政村、62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260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人。镇党委下设25个党(总)支部,共有党员1227名。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镇党委以“践行科学发展、推进城乡一体”为主线,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领导包村创先进、干部包组创典型、党员包户创优秀”主题实践活动,培树优秀典型38个,培育“创业型”党员360名、“帮带型”党员530多名、党员致富带头人168名,在学习中争先,在实践中创优,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夯实基础围绕强化党建创先争优

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重要平台,一是坚持选好带头人。采取公推直选的办法选举村党支部书记11人、“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村党支部书记2人,其中书记主任“一肩挑”3人。选派3名优秀机关干部挂职后进村担任党支部书记,选派9名大学生村官、12名“三支一扶”学生兼职或专职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主任助理或社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职务,打造了坚强堡垒。二是上联跟班培养。选派农村社区年轻干部到城市社区跟班工作,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成熟的规章制度,并引进和嫁接到农村社区,达到了提升素质和强化工作“两推进”的目的。三是内抓管理强素质。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19个,健全完善了村(社区)干部教育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周学、月议、季查、年考”活动,有效提升了镇、村、组三级干部的素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110多名村组干部到基层党建先进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转变了观念,增长了才干。

服务大局围绕中心工作创先争优

坚持政策百分之百落实,工作百分之百负责,任务百分之百完成,群众百分之百满意的“四百”工作要求,宣传落实国家省市区扶持农业农村发展政策,完成新型农民培训4000人,输转富余劳动力45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200万元以上;实施农业节水园区、产业示范园区等项目30多项,引进新技术4项、新品种10个,发展食葵、红辣椒、草畜、果蔬等特色主导产业8.7万亩,新建经济林果基地3000亩以上,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1万亩,发展专业养牛村7个,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2个、节水示范园区4个,改造中低产田4200亩,整理复垦土地2500亩,新建日光温室214座,帮助农户开辟了创业路子,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869元。分步实施高标准农宅小区和“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五大工程,新建改建农宅4107套,85%的农民住上了新型农宅,初步建成了古城村仿古节能型、新粮地村庭院经济型等一批特色村组,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深入群众围绕促进和谐创先争优

组织全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了“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暖千家心”活动,结成“干群帮扶对子”43对,落实帮扶资金16000多元,提供致富信息48条;救助困难户867户,老党员15人;落实危旧房改造补助等政策资金1188万元,让人民群众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送法律进村组、进企业、进学校76场次,调处矛盾纠纷58起;撤并了8所小学,实现了高年级学生集中寄宿、低年级学生校车免费接送,让农村学生享受到了和城里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全镇农民新农合参合率达98%,新农保参保率达96%,老百姓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有效维护了全镇社会和谐稳定。

获奖情况

2004年,被省委评为“五好乡镇党委”;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第七批“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

2006年,被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全省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2008年,被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评为“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集体”;被金昌市委、市政府、金昌军分区评为“双拥模范乡(镇)”。

2009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被金昌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平安建设先进集体”;被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农村党的建设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