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做法
12378600000006

第6章 兰州市第十九中学“铸师魂树师德强师能”活动

设计载体的目的和考虑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兰州市第十九中学在城关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扣学校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始终把活动作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和强大动力,以“三师一建”为核心,以推动“教育最优化城区”为重点,强化学习培训、广泛调查研究、完善发展思路、寻找差距不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体教职员工对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均达到了100%。通过活动的深入开展,全校教职员工特别是党员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学校发展的思路得到进一步明确、学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载体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

一是找准着力点,增强创先争优活动的针对性。学校党支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各项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活动开展中,学校提出了“立德树人,乐育精英”的办学理念,完善了“以德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以法治校,创新活校”的办学思路,树立了“科学、和谐、创新”的校风、“严谨、博爱、敬业”的教风、“勤学、善思、笃行”的学风,全力打造“校本化”特色,精心打造全区一流、全市一级的优质名校。在崇高目标的激励和感召下,学校党支部领导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全体教职工群策群力、务实苦干,学生们勤奋好学、勇攀高峰,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共创佳绩,形成了创先争优的强大内驱力、向心力和感染力。

二是找准切入点,增强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党支部班子的“三带头”、“三深入”作用。党支部领导带头坚持理论学习,做到思想引领:通过定期召开校委会、支委会进行集体学习,利用业余、课余时间开展自主学习,以学促进,工学结合,学以致用,确保工作中时刻能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谋划工作;带头坚持勤政廉政,增强人格魅力:校领导以身作则,依法行政,工作走在前、干在先、求实效,成员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班子形成了坚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带头坚持开展教育教学,提升专业素养:校委会一班人行政、教学一肩挑,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甘为人梯、争创一流,为师生树立了榜样和表率。活动中,学校班子成员坚持“三深入”,即“深入课堂听评课、深入师生听建议、深入组级搞调研”的优良传统作风,真抓实干、引领垂范,赢得了师生和家长的尊敬和爱戴。

三是找准关键点,增强创先争优活动的主动性。学校党支部按照“培育苗子,搭建台子,指引路子,树立典型”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党员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德艺双馨的教书育人团队,构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优教师”的梯度培养模式。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员教师队伍。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学校党支部把建设学习型学校纳入中长期教师发展规划,全力营造浓厚的校园书香气息,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夯实教师的专业基础,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为教师的快速成长奠定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开发教师的教育智慧:学校党支部创造条件,请专家名师来校讲课,作课改报告,通过专家们多形式的引领,努力让党员教师逐渐实现视域的拓宽、理念的刷新和行为的改变;同时充分发挥区、市级党员骨干教师的典型引路、榜样示范作用,组织他们给教师上公开课、观摩课,经常开展课题研究,发表专业论文,帮带年轻教师,并积极提倡开展网上博客、教学沙龙等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活动。加大年轻教师培养力度:在青年教师培养上,学校党支部重点抓好了“青蓝工程”的实施,采取“培训制、导师制、压担制、考核制”四项措施加以培养,开展以“上一堂好课,出一份好试卷,参加一场考试,做一个好课件,写一篇好论文”的“五个一”考核,提高青年教师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推进教师“三名”工程:学校党支部在活动中扎实开展了以“创名师、建名校、做名校长”为内容的“三名”工程创建活动,并以工程实施为契机,细化、优化学校管理,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名牌骨干教师,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品位,并通过岗位练兵、新课程反思、德育工作探索研究等方式,精心构建教师发展的空间,使学校、教师在新理念、新起点上追求卓越,开拓创新,发展内涵,以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把兰州市第十九中学建设成为打造“三名”的摇篮。

四是找准突破点,增强创先争优活动的持久性。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壮大党组织力量。党支部按照新党章的要求,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完善教育、培养、考察和推优工作。加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加大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力度,端正入党动机,提升入党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及时将条件成熟的教师和学生吸纳到党组织中来。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已有80余名学生和10余名教师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书,发展新党员8名,其中学生党员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