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十年树人
12369500000009

第9章 陈志:成功没有模式

陈志———

2001年9月至2005年6月就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校期间曾任分院学生会主席,在学生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表现突出。毕业后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短短一年的时间从实习职员做到了科长。后来创办自己的公司,成功地在湖北恩施立下了根基。现任恩施海鸣电器销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陈志在理工的时候曾是分院的学生会主席。陈志说:“大学期间在学生会的工作对自己后来的就业以及创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会主席的工作锻炼了他的能力,特别是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学生会的工作经历教会了他很多东西,也使他成长了很多。可以说,那是他学生生涯中,过得最充实、最快乐的时光。但是,到了社会上他发现学校可以包容学生很多的错误,但是社会不允许,可喜的是学生会的经历也让他积累了比普通人更多的处理问题的经验,这些经验在日后的求职创业途中给了他无尽的动力。

抓住平台把握机遇

与其他同学相比,陈志的求职之路比较顺利,他在毕业前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找准了自己的就业定位———要找一份和机械相关的工作,于是参加了正泰集团的招聘。通过困难重重的笔试和面试,他从数百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加入了正泰集团。之后又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从一名实习职员升职为部门的负责人。

谈到这段工作经历的时候,陈志谦虚地表示,自己只不过在踏实的基础上多了一份拼劲而已,一步一个脚印。在此期间,领导解答问题时的仔细耐心,和客户谈判时的据理力争让陈志印象深刻。他认识到,任何一个行业,要想融入进去,都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人际关系网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要慢慢地培养,要用心去结交,最终他们会成为事业上的帮手。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完成了直升机一般的飞跃,陈志说:“不仅在大型企业里还是在社会中,竞争都非常激烈,因此要把握好每一次机遇,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更重要的是,每一步都要走在前面。”

他告诉记者:“学校和社会是完全不同的环境,学校里允许你放弃或者浪费一次次机会,但是社会不允许。态度积极,尽心尽力,是你立足社会的根本。”当谈及自己最初的面试时,陈志说:“精神状态和着装都很重要,而且面试的情况千变万化,临场应变非常重要,自己通过在学校学生工作的积累以及实习的经验,掌握了一定的面试技巧,但是最关键的还是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技术。”对于陈志的就业,陈志这样说,“他去选一个好公司,是为自己创造一个优秀的平台,不管薪水多少,最重要的是,在这个优秀的平台里能学到东西。就像牛顿说的,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确,大学四年学到的过硬的专业知识让陈志的求职之路一帆风顺,同时优秀的平台给了他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知难而进 天道酬勤

但是一帆风顺的求职之路并没有让陈志安于现状,他当科长不到半年就辞职和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恩施海鸣电器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谈到自己当初创业的经历,陈志说:“通过对整个市场形势的综合分析和国家对于创新、创业的支持,自己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因此决定要有自己经营的事业。”恩施是湖北的一个二线城市,2010年才刚通火车,交通非常不便。陈志的家乡是在温州,为何选择在恩施创业呢?面对记者的疑惑,陈志笑笑说:“这对于我来说,既是无奈也是机遇,无奈是长三角这边的电器市场已经饱和,不得不向西部发展,机遇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优惠和西部市场巨大的潜力,因此,我们选择湖北恩施这个地方。”初到恩施的他遇到重重困难: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极为不便的交通和国有企业的垄断。几乎没有一家企业愿意把项目交给他们去做,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陈志和他的团队都有了放弃的念头,但是他们还是顽强地坚持了下来。举目无亲的他在恩施靠着自己的激情和热血摸爬滚打,拜访客户,联络关系,渐渐地有了一批稳定的客户群和良好的信誉,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便实现了盈利。讲到这里,陈志的话语中渐渐露出了自豪的语气。初到恩施的时候,环境陌生,没有客户群,大型电器的安装完全被电力公司所垄断,价格高,耗时长,完全没有市场可言,陈志创办的公司最成功之处在于打破了电力公司对工程安装市场的垄断,实现了电器工程的市场化。有了竞争作为突破口,陈志的公司马上抢占了市场先机,迫使原先一家独大的电力公司降低价格,提升质量。市场化的竞争方式让陈志受益匪浅,“从一开始的人生地不熟到现在拥有了自己固定的客户网络和关系网络,我觉得就是一步步踏实地走过来,抓住了机遇。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大胆去创业,创业是机遇和能力的结合体,在一定的时间、地点,综合运用你的财力、精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取得尽量值得的结果,这就是创业。”回忆自己的创业历程,陈志感慨地说道。

从最初的就业,到目前的创业,他感觉自己走的路没有大风大浪,都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他在创业的路上有过不少的挫折和苦恼,然而,回首往昔,正是这些苦恼和挫折最终成为他前进的动力,让他拥有了目前还算可以的生活境遇。他谦虚地说他没有什么经验可以谈,他给大家讲述的只是他真实的创业过程。他说成功没有模式,只有靠不断地摸索!

采写:丁思源 史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