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伊索寓言与人生智慧(人生智慧书系)
12341600000001

第1章 价值篇(1)

守财奴

有个守财奴用自己的全部家当换成了一块金子,把它埋在墙角下的一个洞里,而且每天都要看一次。由于他总要去那里,渐渐的引起了别人的注意,发现了这个秘密,终于趁他不备偷走了金子。守财奴再去时,金子已经不在,于是他放声大哭。邻居见他如此难过,就安慰他说:“金子埋在那里不用,和石头有什么分别,这样吧,你再埋一块石头在那里,拿它当金子不就行了吗?”

【人生智慧】

金子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能当作货币来流通,如果放置不用,自然无法发挥作用,无异于石头一块,所以邻居所说,的确很有道理。可是守财奴偏偏就想不通。

人面对金钱,就应当有一个正常、豁达的态度,既不要像一毛不拔的铁公鸡那样当个守财奴,也不要胡乱挥霍成为败家子。在经济发达的今天,能正视金钱,对你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修养,很有帮助。钱本来就应当使生活变得更美好,不是吗?

雄鸡和宝石

有只公鸡在扒地,为自己和母鸡寻找食物,不料却扒出了一块宝石。它对宝石说:“要是人类找到你,一定会欣喜若狂,把你当宝贝收藏起来。可是对我来说一点用也没有,全世界的宝石,加起来也不如我眼里的一粒麦子。”

【人生智慧】

金钱财宝,以雄鸡来说,绝对是身外之物,一无是处。在代们人的眼中,它可能是财富、名声、地位等等,事实上,一味地追求这些东西不见得能够幸福快乐,相反很可能将自己推向充满痛苦的欲望深渊。所以聪明人擅于取舍,于我有益者,不懈追求,如麦粒;不利身心者,纵然好得天花乱坠,也不为所动,毅然拒绝。这才是智慧。否则,盲目追求只能让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活得喘不过气来。

燕子和乌鸦

俊俏的小燕子碰到黑乌鸦,觉得它太难看,于是双方为了各自的羽毛,展开争论。争到最后,乌鸦总结道:“在春天里,你的羽毛的确很好看,可是我的羽毛可以保证我渡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人生智慧】

空有一身美丽的羽毛,可是到了冬天,不得不往南方跑,不能不说这是一种讽刺。生活中的“绣花枕头”大有人在,善于哗众取宠,乍一看感觉很风光,可是细打量,就无法深入了,这种人注定庸碌无为。

内外俱佳,形才兼备当然好,可是难以两全,如果作选择的话,宁可选那些内在有用的,而舍弃外在浮华的,毕竟人是靠自己活着的,哪些适于自己只有自己最清楚。

牧人和丢失的公牛

牧人赶着牛群在树林里放牧,发现少了一头小公牛,到处寻代也找不到。于是牧人祷告说:“神啊!如果让我把偷牛贼找到,我情愿贡献一只羊来祭您。”接着他翻过一个小山岗,看见一头狮子正在津津有味地享用着他的小公牛。牧人吓得四肢发抖,合起双手向上天祈求道:“我刚才祷告,如果能找愉牛贼,我就献出一只羊,现在我已经看见贼了,我愿意补允我的诺言,只要能让我从狮子口下保住性命,我情愿在丢掉小公牛的基础上再赔上一头大公牛。”

【人生智慧】

故事中的牧人是聪明的,他懂得一个很重要的道理:牺牲没有付出怎么能有回报呢?为了一头小牛,他愿意牺牲一只羊;为了自己性命,他愿意再舍弃一头大牛,可谓明智。

所以当你面对挫折,力图挽回损失的时候,不必强求完璧归赵,只要努力使损失降到最低就可以满足了,否则你有可能会失去更多的东西。“赔了夫人又折兵”,岂不是得不偿失?

狗和倒影

有一只狗衔着块肉,经过河上的一座小桥,这时它朝下看见了自己的倒影。它见那只狗居然也衔着块肉,而且比自己的那块大得多,十分诱人。于是它丢下自己的肉,向水中猛扑过去,想要夺那大块的肉。结果两块肉都丢了,水中的倒影消失不见,原来的那块肉也被河水冲得无踪影了。

【人生智慧】

这则寓言故事讽刺的是由于贪心不足而导致了一无所得的下场。水中的狗,放大的肉,这些水中的倒影,正是贪欲膨胀时产生的种种幻想,蒙蔽了最初真实的心理。此刻虚虚实实,已难分辨,失去了判断力,结果常常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就是贪欲的最直接危害。

拒绝这种诱惑的最好办法就是,记住一句话:吃到嘴里的肉才是自己的,才是现实的,对遥远的东西不要报不实际的幻想。

牛和轮轴8

狗和倒影

有一只狗衔着块肉,经过河上的一座小桥,这时它朝下看见了自己的倒影。它见那只狗居然也衔着块肉,而且比自己的那块大得多,十分诱人。于是它丢下自己的肉,向水中猛扑过去,想要夺那大块的肉。结果两块肉都丢了,水中的倒影消失不见,原来的那块肉也被河水冲得无踪影了。

【人生智慧】

这则寓言故事讽刺的是由于贪心不足而导致了一无所得的下场。水中的狗,放大的肉,这些水中的倒影,正是贪欲膨胀时产生的种种幻想,蒙蔽了最初真实的心理。此刻虚虚实实,已难分辨,失去了判断力,结果常常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就是贪欲的最直接危害。

拒绝这种诱惑的最好办法就是,记住一句话:吃到嘴里的肉才是自己的,才是现实的,对遥远的东西不要报不实际的幻想。

绵羊、山羊和小猪

在一个畜栏里,绵羊、山羊和小猪被关在了一起。有一天,主人捉住了小猪,小猪拼命地挣扎,并且大声地嚎叫,吵得绵羊和山羊很不耐烦。于是它们俩议论:“主人经常捉我们,我们从不叫,小猪未免太小题大作了吧!”猪听了一边挣扎一边回答:“这根本是两码事,他抓你们只是为了剪羊毛,挤羊奶,可是抓住我,却是想要我的命啊!”

【人生智慧】

事不关己,自然无关痛痒,而当事人才会有切身的体会感受,甘苦自知。即使是类似的经历,对于处于不同立场,不同情况的人来说,结果也是不一样的。例如一次创伤,对于老人儿童来说,很可能是致命的,而对于年青人,也许很快就能康复,无关大碍。所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待别人的不幸,要多一分关心和理解同情,而不是冷漠或者聿灾乐祸。

狼和鹳

狼的喉咙被一根骨头卡住了,就出重金请长嘴的鹳把头伸进它的嘴里取骨头。当鹳把骨头取出来,向狼索要酬金的时候,狼却磨着牙齿,冷笑着说:“哼!让你的头能从狼的嘴里安然无恙地抽出来,这已经是最大的报酬了。”

【人生智慧】

看来“重金”的诱惑的确很大,以致于鹳竟敢把头伸进狼嘴里去谋利,真是舍命不舍财的范例。仔细算来,这是一笔划不来的买卖,尽管对方出了“重金”,然而自己的本钱却是拿命做赌注,未免太亏。正如狼所言,能够全身而退,够幸运了。下一次,“狼”嘴里就不一定有骨头了,而生活中这样的圈套不得不防,否则就会落得个尸骨无存!

农夫和他的儿子

一个农夫辛劳了一辈子,临终前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懒惰下去,于是想了个主意,告诉他们:“我在葡萄园里埋了一堆财宝,足够你们活下半生了,自己去找吧。”农夫死后,他的几个儿子拿起工具,挖遍了整个葡萄园也没找到财宝。倒是葡萄因为翻了土而长势很好,获得大丰收。

【人生智慧】

留给子孙金钱。不如教给他们如何攒钱的方法。因为遗产再多也会有花光的一天,而致富的方法则可以渊源流长,永不枯竭,所以老农的临终遗言,胜过金山银山,让子孙们终生受益。

勤劳耕耘才会有收获,虽然成果有大有小,但不付出努力想要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当长辈为你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时,是否该想一想,还应当承袭点什么呢?

杉树和荆棘

杉树非常瞧不起身边的一丛荆棘,忍不住教训它:“你一点用处也没有,看我,谁都会请我去搭屋顶、盖房子,做各种有用的东西。”没想到荆棘满不在乎:“我倒不这么认为,相反觉得你好可怜,当你身受斧、锯加身的痛苦时,你就不会愿意长成一颗杉树,而宁愿自己是一丛荆棘。”

【人生智慧】

这个故事涉及到各人的价值观念问题,有人支持杉树,有人羡慕荆棘,孰优孰乐、孰是孰非,很难下定论。

这根本就是两种人生态度。杉树一直向上伸展生长,积极向上,为了自己能做贡献,不惜牺牲自己终止生命。而荆棘其貌不扬,不为人所用,默默无闻,自由自在的生长,也是别有一番人生乐趣。如果想开了,会发现各有各的优点,不必一定要为了己见而否定另一方。不过也不是想当杉树就有杉树的机会,如果你是一丛不起眼,不为人知的荆棘,不妨想想杉树下场,就能避免心理的不平衡了。

美丽的角和实用的脚

一头鹿站在河边,一边喝水,一边欣赏自己。它不断赞扬着自己形态多姿的角,却对细长柔弱的脚不太满意。它正在想这些问题,一头狮子已向它猛扑过去。它在平原上跳跃着,很快和狮子拉开了距离。它钻进树林,角却被藤蔓缠住,狮子很快赶上去把它抓住了。鹿悔恨至极:“正是我轻视的脚救了我,而我所赞扬的角却致我于死地!”

【人生智慧】

美丽不一定好用,好用不一定美丽。比如我看许多在冬天穿丝袜短裙的女孩,她们的确很美丽,但防寒作用如何呢?俗话说人不可貌相。许多仪表堂堂,口若悬河的人并不一定是能手,相反许多貌不出众,少言寡语的人却可能是实干家。所以对眼前的优缺点最好能进行辩证地认识。

老鼠和公牛

老鼠咬了公牛一口,咬得它很疼。于是公牛气得找老鼠算帐,老鼠躲进洞里,公牛就用角挖墙,累得气喘吁吁,趴在洞旁休息。老鼠趁公牛不备,溜出来又咬了公牛肚皮一口,然后又躲回洞里。公牛疼得直叫,却又无可奈何。洞中的老鼠对它说:“告诉你,强大的不一定胜,有时弱小者更有能力去搞这种恶作剧。”

【人生智慧】

若把公牛与老鼠放在一起堂堂正正地较量,结果不言自明。可一旦老鼠利用诸多外部条件,也会给公牛带来许多麻烦。不要轻视小人物的力量,虽然不见得能翻江倒海,但与他为敌也不会有好处。

这则寓言警告那些自恃强大平日欺负弱小的人,别以为弱小者好欺负,他们的反抗也会是很有力的。

猎狗和家狗

一个猎人养了两条狗,一条狗随后打猎,是猎狗,另一条狗留在家里看守屋子。猎人打猎回来,分猎物时,看家狗能得到很多野味,相反猎狗倒分得少,于是它感到不公平,就找看家狗算帐:“我打猎多么辛苦,你却守在家里坐享其成,未免太不公平了!”看家狗摇摇尾巴,回答说:“我的朋友,不要埋怨我,去找主人诉苦吧!主人没叫我打猎,只让我呆在家里,靠你的打猎维持生活而已。”

【人生智慧】

看家狗说得很有道理,猎狗首先应找主人抗议,而不是同伴。再者分工不同,家狗也付出劳动,并非光吃不做。

而猎狗的苦衷也能理解.分工不同,有人辛苦,有人轻闲,报酬却不一定因而成正比,生活中的情况就是如此,这是现实,必须面对。

孔雀和鹤

一只孔雀开屏,张开了它美丽的尾巴,看到有只鹤经过,于是嘲笑鹤的羽毛太难看,它说:“孔雀的羽毛金碧辉煌,五彩缤纷,有如帝王般华丽尊贵,再看你,羽毛灰溜溜的,也小好看。”鹤回答:“比一比别的吧,我能飞上高空,在天空中长鸣,而你只能呆在地上的粪堆房,像只鸡一样。”

【人生智慧】

这两种鸟的志趣不同,孔雀热衷于外在美,欣赏自己华丽的羽毛;鹤的追求则是飞上高空纵声长鸣。本来外表美也是孔雀的优点,可是它以此自傲,并以此讥笑清亮的鹤,未免不智,无形中降低了自己的身价,更显庸俗。

内在美与外在美都是可取的,然而前者更为重要,因为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与精神境界。所以那些以貌取人,并自以为美的人,常常是内心最贫脊,最丑陋,最没有内涵的人,就像踩在粪堆上的鸡一样,只知道自己羽毛漂亮,却忘了脚下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