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一日一学
12338200000006

第6章 作战篇(3)

唐肃宗时有一位名叫鱼朝恩的宦官,权倾一时,而且日渐嚣张,甚至担任自古以来都是由儒家担任的国子监(当时的最高学府)的老师。一次鱼朝恩在国子监宣讲《易经》,洋洋洒洒地大谈八卦,其用意在于羞辱这方面的学者元载和王缙。当时,很多官员都在场。王缙受不住污辱,十分愤怒。而元载却满不在乎,一笑了之。鱼朝恩讲完了退下来说:“王缙发怒,是人之常情;而元载微笑,却深不可测。”所以鱼朝恩极怕元载。不久之后,元载就与唐代宗定计把鱼朝恩除掉了。

本计以《坎》卦推演,流水的危险在于它的外柔内刚,陷阱的表面总有诱人的伪装,柔弱温顺的外表常常掩盖着待机而行的野心。

老子说过,刚和柔是对立的,但是刚柔之间也可以转化,因为刚有其脆弱的一面,柔也有其坚实的一面。因此,只有刚柔相济,才能够不受折损。那么,在“笑里藏刀”计中,致命的杀手就是“刚”,而表面上伪装出来的善意则是“柔”。在这一计中,“柔”和“刚”都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克敌制胜。手段可以有高下之分,但是关键还在于是什么人使用,用在什么事情上。

在使用“笑里藏刀”之计时,要做到“信”、“阴”两字:“信”就是要使对方相信你的“诚意”而麻痹松懈。“阴”就是要在暗中谋划,隐藏杀机,不使暴露、待机行动。这需要高明的伪装和足够的感情筹码。如果伪装得不好,反而会让敌人察觉出自己的本意;如果只有伪装而没有感情筹码,敌人就不大可能被打动。比如《红楼梦》中“嘴甜心苦,两面三刀;脸上笑着,脚下使绊子;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的王熙凤,将贾瑞和尤二姐玩弄在掌心,以至于死都不知怎么死的。她每次见到贾瑞总是笑脸相迎,直到贾瑞气绝之时还感觉王熙凤“招手叫他”;王熙凤对尤二姐从满脸堆笑登门拜访,到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事事应付得天衣无缝,以至尤二姐死时尚视王熙凤为知己姐妹,算得真正做到了“信而安之,阴以图之”。

看看历史,善用感情作戏,于笑里藏刀的枭雄比比皆是。

商鞅攻魏便是如此,用昔日交情引出当年朋友,来了个宰亲杀熟。

战国时期,秦国为了对外扩张,必须夺取地势险要的黄河崤山一带,于是秦孝公派商鞅为大将,率兵攻打魏国。

商鞅原来在魏国,但是不受重用,于是投奔了秦国。攻打黄河崤山的计划,就是商鞅的计谋。他对秦孝公说:“秦国和魏国相邻,不是魏国吞并秦国,就是秦国吞并魏国。如果能够攻打魏国,魏国一定抵挡不住秦国,于是魏国就会向东迁徙,这样秦国就可以成就帝王之业了。”

商鞅率大军直抵魏国吴城城下。这吴城原是魏国名将吴起苦心经营之地,地势险要,工事坚固,正面进攻很难奏效。商鞅苦苦思索攻城之计。他探到魏国守将是与自己曾经有过交往的公子卬,心中大喜。遂马上修书一封,主动与公子卬套近乎,说虽然我们俩现在各为其主,但考虑到我们过去的交情,还是两国罢兵,订立和约为好。念旧之情,溢于言表。他还建议约定时间会谈议和大事。信送出后,商鞅还摆出主动撤兵的姿态,命令秦军前锋立即撤回。公子卬看罢来信,又见秦军退兵,非常高兴,马上回信约定会谈日期。商鞅见公子卬已钻入了圈套,便暗地在会谈之地设下埋伏。会谈那天,公子卬带了三百名随从到达约定地点,他见商鞅带的随从更少,而且全部没带兵器,更加相信对方的诚意。会谈气氛十分融洽,两人重叙昔日友情,表达双方交好的诚意。商鞅还摆宴款待公子。公子卬兴冲冲入席,还未坐定,忽听一声号令,伏兵从四面包围过来,公子卬和三百随从反应不及,全部被擒。商鞅利用被俘的随从,骗开吴城城门,占领吴城。魏国在无奈之下只得割让西河一带,向秦求和,并且迁都大梁。秦国用商鞅“笑里藏刀”计轻取崤山一带。

商鞅用自己和公子卬以往的交情作为筹码,并且作出退兵求和的伪装,打了魏国一个措手不及,可称得上是运用此计的高手。

宋太祖赵匡胤也是个中里手,仅以杯酒便释了麾下老帅们的兵权。

赵匡胤经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又多年征战,统治终于稳固,赵匡胤唯恐自己的江山被自己手下的大将夺走,因为五代时期的政权变更都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发动政变篡权的结果。于是,他心生一计,宴请自己手下的大将石守信等人饮酒。

酒过三巡之后,赵匡胤对这些将军们说:“没有你们当年的支持和连年的征讨,我也不可能有今天,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恩德。但是做天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别人也想得到这个位置,我现在是每夜都不能安然入眠啊。”这些大将们听了都非常吃惊,说:“如今天下已定,谁还会有异心?”宋太祖接着说:“你们当然不会有这个异心,但是,假如有一天你们手下的兵将也拿一件黄袍来披在你们身上,你们不当皇帝也没有生路啊。”石守信等人闻言大惊失色,慌忙跪下请求赵匡胤为他们指点一条生路。赵匡胤说:“你们不如放弃兵权,去过荣华富贵的日子,为子孙多积攒一点产业,我们君臣之间也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猜忌。”

石守信等人听了这番恩威并施的话,心里都明白了赵匡胤的意思,如果他们不放弃兵权,就会引来杀身之祸。所以,他们都在第二天主动提出辞职,请求解除他们的兵权。就这样,赵匡胤在饮酒谈笑之间巧妙地解除了功臣们的兵权,免去了心头之患。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事件。

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之计实行得很顺利,除了他善于使用情感打动手下的将领之外,还在于他的皇帝权力和他用利害关系说服将领们。如果他不是皇帝,就无法保证将领们交出兵权之后的生活,也不可能威逼将领们交出兵权。而以利害关系说服将领们,则是明确告诉他们: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按照我提出的方法做,如果做了,我们还可以这样欢乐地共处,否则就会引来你们的杀身之祸。

有意思的是,宋太祖后来又玩了一把“杯酒收钱”的手段,先赐给每位将领一块宝地,让他们修建住宅。因宅地是皇上所赐,这些将领当然不敢怠慢,立即大兴土木。住宅完工后,宋太祖又赐宴招待,席上再三劝酒,结果个个喝得烂醉如泥,连家都回不去了。宋太祖通知每位将领家中来个公子,把他们的父亲搀扶回家。宋太祖亲自送众将领到大殿门,然后对众公子说:“你们的父亲都表示愿意捐献给朝廷10万缗1000钱为1缗钱。”将领们酒醒后发现自己已经回到家里,忙问家里人:自己是怎么回来的?在皇上面前是否有失礼的行为?在询问中,他们知道了捐钱之事。将领们尽管很是怀疑自己是否说过这话,却也都在第二天乖乖上交了10万缗钱。

至于最有效率的“笑里藏刀”则莫过于宋代名将曹玮,竟令数千叛军死于一笑之间。

曹玮带兵有方,威震西夏。一天,曹玮正与人下棋,突然有人前来报告说:“刚才有几千名士兵叛变,已带着粮草军械逃往对面的西夏国。”这一突然的事变,使宋军的处境十分严峻,许多将领都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曹玮虽也觉事态严重,却马上随机应变,向众人神秘地一笑,小声地说:“这是我事先安排的行动,你们谁都不许声张。”说完他又接着下棋,且谈笑自如。消息传到西夏,引起了西夏人对来降宋军的怀疑。西夏人本来就惧怕曹玮,唯恐吃亏,曹玮那神秘的一笑更加使他们难辨真伪,索性把投降的宋军统统杀掉,将尸首扔到了两国边境上。曹玮在这里利用西夏人多疑的心理特点,暗中使用间接出刀的方法,使叛逃的宋军人头落地。

“笑里藏刀”这一计,在西方也叫“犹大之吻”,语出《圣经》。加略人犹大是耶稣12个门徒之一,被当地的祭司长以30块银币收买。犹大领着一群带刀棒的人来到门口,他对打手们说:“我去吻谁,谁就是你们所要的人,你们就抓他。”犹大走到耶稣面前,说:“老师,你好!”然后就吻了耶稣。于是,打手们一拥而上,把耶稣绑了起来。把意味着亲密友好的吻,当做出卖老师的信号,可见东方西方的心眼都差不太多。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原文】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1)。

【原按】

我敌之情,各有长短。战争之事,难得全胜,而胜负之诀,即在长短之相较,乃有以短胜长之秘诀。如以下驷敌上驷,以上驷敌中驷,以中驷敌下驷之类:则诚兵家独具之诡谋,非常理之可测也。

【注释】

(1).损阴以益阳:阴,阴弱,此指某些细微的、局部的事物。阳,强刚,此指带整体意义的、全局性的事物。这是说在军事谋略上,如果暂时要以某种损失、失利为代价才能最终取胜,指挥者应当机立断,作出某些局部、或暂时的牺牲,去保全或者争取全局的、整体性的胜利。

【译文】

当局势发展到必然有所损失的时候,应该舍得局部利益,损失弱小兵力,以保全大局的优势。

敌我双方的情况各有长处和短处。在战争中,不可能在各方面都占尽优势,双方胜负的诀窍,就在于长处和短处的较量;而双方长处和短处的较量,却存在着用短处战胜长处的秘诀。

比如用下等马对付人家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付人家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付人家的下等马的办法,就真正是军事家独有的诡计谋略,不是可以用常理来推测的。

智慧心得

李代桃僵,语出《乐府诗集·鸡鸣篇》:“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本意是指兄弟要像桃李共患难一样相互帮助,相互友爱。

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或者敌优我劣的情况下,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

牺牲一小部分利益来换得整体的胜利或者安全,这在生物学上时有体现:壁虎在遇到天敌的时候会自动断尾而逃跑;狼被捕兽夹钳住时则会咬断腿爪以求生。不过,当牺牲品成为人的生命时,这一计就染上了道德色彩,难免显得太过沉重了。

从宏观角度来看,因为某种原因而牺牲一部分的利益——甚至是生命——可以换来更大的利益或者胜利,可以说是值得的,与此相关的计策,就是可以使用的。比如在围棋中的“弃子争先”,弃子从表面上看失去了一些棋子,但有利于占据先手,达到全盘棋活的目的。

这种心态大半出现在枭雄们身上,在他们眼中,生命也许并不成为一个问题。

当年曹操与袁术在寿春一带相持数月,袁术坚壁不出,由于曹操远离后方,军中粮草将尽,为节省现存的一点粮食,曹操密令典仓吏王垕用小斗付粮以解燃眉之急。过了几日,因口粮不足,军心浮动,于是,曹操向王垕借头,斩其首以通告全军:“典仓吏王垕故意克扣军粮,现已查实,特斩首示众。”士卒们都不知详情,见到王垕的头,气也便消了,军心复稳。

曹操把“李代桃僵”的手段运用得近乎完美,悲惨的只是王垕,无意中落入棋局,做了弃子。

不过,生命毕竟不是棋子,可以的话,还是要尽量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而且,不是每次“李代桃僵”都一定要用鲜血和生命来填充,如果形势允许再加上计算妥当,是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牺牲的。

战国后期,赵国北部经常受到匈奴蟾褴国及东胡、林胡等部落的骚扰,边境不宁。当时赵国国势较弱,暂时无法和这些北部民族正面交锋,于是赵王派富有作战经验的大将李牧镇守北部门户——雁门关。

李牧上任后,日日杀牛宰羊,犒赏将士,只许坚壁自守,不许与敌交锋。匈奴摸不清赵军的底细,也不敢贸然进犯。在防守的日子里,李牧并没有让部队松懈,而是加紧训练部队,养精蓄锐,几年之后,赵军兵强马壮,士气高昂。

公元前250年,李牧准备出击匈奴。他派少数士兵保护边寨百姓出去放牧。匈奴人见状,派出小股骑兵前去劫掠,李牧的士兵与敌骑交手,假装败退,丢下一些人和牲畜。匈奴人占得便宜,得胜而归。匈奴单于心想,李牧从来不敢出城征战,果然是一个不堪一击的胆小之徒。于是亲率大军直逼雁门关。李牧已料到骄兵之计已经奏效,于是严阵以待,兵分三路,给匈奴单于准备了一个大口袋。匈奴军轻敌冒进,被李牧分割几处,逐个围歼。单于兵败,落荒而逃,蟾褴国灭亡。李牧用小小的损失,换得了全局的胜利。

李牧的计策之所以高明,就在于他虽然也使用“李代桃僵”计,但他所舍弃的利益,不是在战场上将士的生命,而是部分物资,将损失降到了最小。这便是古代名将们的风范,在具备高明的头脑之余,兼有天地之“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