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战舰:世界王牌战舰暨海战实录(军事系列图书)
12334200000003

第3章 战列舰——火炮时代的海上霸主(2)

就战术而言,德国人的确是这场海战的胜利者,他们向强大的英国主力舰队发起了勇猛的挑战,射击技术和舰艇操作水平较高,“同时转向”战术运用娴熟;然而就战略而言,德国人并未达到目的,他们的海军实力仍然无法与英国匹敌。而英国却达到了封锁和围困德国主力舰队的目的,在全球的海洋中,除了少数德国海上袭击舰和潜艇外,全都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天下,英国依然掌握着制海权。德国舰队被困在海港中毫无作为,只不过是说明自己仍然“存在”而已。

6.“俾斯麦”号的覆灭

日德兰海战代表着战列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辉煌。但是,任何一种战舰都有它的弱点,甚至是致命伤。在战列舰吨位大、火力强、装甲厚等优势的背后,隐藏着目标大、易遭攻击、防空反潜能力较差等不足。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随着航空母舰的迅速崛起,海军航空兵和轻型舰艇的使用,使得战列舰这样庞大而昂贵的军舰风光不再。以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命名,由其孙女剪彩下水的“俾斯麦”号战列舰,曾是战争狂人希特勒手中的“王牌”,却也避免不了倾覆的命运。

1941年4月,德国为了给英国大西洋交通线更沉重的打击,海军总司令雷德尔精心策划了大西洋海区规模最大的一场海上破袭战,代号为“莱茵河演习”,由海军上将京特·吕特晏斯指挥。德国海军派遣“俾斯麦”号与重巡洋舰“欧根亲王”号同时驶入大西洋,先袭击英国在北大西洋的海上交通线,然后通过挪威海域,再转入布勒斯特与战列舰“桑贺斯特”号和“格尼斯诺”号会合,组成一支实力强大的分舰队,而后协同袭击英国海军舰队及其海上交通线。

5月18日,“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通过卡特加特海峡时,被瑞典巡洋舰发现,立即通知了英国。21日,英军侦察机在挪威卑尔根峡湾发现“俾斯麦”号等舰。英海军在正确判断德国兵力后,立即全军压上,迅速制订了先发制敌的作战计划。23日19时22分,“俾斯麦”号在丹麦海峡北部被正在巡逻的英国巡洋舰“萨佛克”号发现,英国本土舰队总司令陶威下达了“立即追击”的命令。他率旗舰“英王乔治五世”号驶向丹麦海峡,派“胡特”号和“威尔士亲王”号前往拦截,索姆维尔分舰队离开直布罗陀北上,对德舰形成包围态势。24日,英舰与德舰在丹麦海峡进行了两次战斗。第一次战斗是“俾斯麦”号同“胡特”号、“威尔士亲王”号的作战。英舰正面接敌,无法发挥艉炮火力,德舰集中火力攻击“胡特号”,于次日5时54分将“胡特”号击中,6时,“胡特”号弹药舱中弹爆炸,于6时37分沉没,舰上1400名舰员仅3名得救,其余全部阵亡。同时,“俾斯麦”号也被3发大口径炮弹击伤。几分钟后,“威尔士亲王”号被击中而退出战斗。“俾斯麦”号因油箱被击破,航速减慢,向西南方向驶离战场。由于舰后留有明显油迹,为英舰在浓雾中提供了追踪方向。

第二次战斗发生在5月24日18时40分。“威尔士亲王”号再次与德舰交火,一艘担任跟踪“俾斯麦”号任务的巡洋舰也参加了战斗。战斗持续了大约10分钟,双方都没有出现大的损伤,于是,德舰开始转向南航行。英国海军派出航空母舰“胜利”号奔赴“俾斯麦”号、“欧根亲王”号所在海区,并由海军少将库尔契斯率领一支巡洋舰群进行跟踪追击,以防止其逃遁。23时许,“胜利”号舰载机起飞。25日零时,英军鱼雷机对“俾斯麦”号实施攻击,一雷击中。为躲避攻击,“俾斯麦”号经常变换航向,先驶向西南,再转向西驶去,然后又折转向南。由于能见度低,“俾斯麦”号于25日3时暂时脱离了英舰的视线。

5月26日10时30分,英国海军飞机“卡塔林娜”号于兰得斯安得海角西约550海里处发现了“俾斯麦”号,因遭到“俾斯麦”号的炮击,结果跟丢了“俾斯麦”号。11时15分,英国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的飞机又发现了“俾斯麦”号,后来在巡洋舰“谢菲尔德”号的支援下,对“俾斯麦”号严密监视,并派鱼雷轰炸机袭击。第一次袭击因气候恶劣没有收到明显效果。在20时50分发起的第二次袭击中命中两发鱼雷,击毁了“俾斯麦”号的推进器及舵叶,使其操纵失灵,航速骤降至12节。已经杀红了眼的英国海军再也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他们于夜间派维安上校率领“科萨克”号、“苗厘”号、“西克”号和“佐鲁”号四艘驱逐舰,欲致“俾斯麦”号于死地。27日1时20分至50分,“俾斯麦”号舰艏又连中两枚鱼雷,甲板起火,约3时停靠在布勒斯特以西400海里处。3小时后,“俾斯麦”号重新起航,保持8节航速航行。27日上午9时,陶威将军率战列舰“英王乔治五世”号和“罗德尼”号相继赶到,集中炮火猛击“俾斯麦”号,使其起火,主炮指挥仪被毁。后来,英国海军巡洋舰“多塞郡”号对“俾斯麦”号施放鱼雷,在连中3雷后,曾经不可一世的“俾斯麦”号终于在上午11时01分倾覆,全部舰员1500人除百余人获救外,其余葬身海底。

“俾斯麦”号的被歼,使德国海军失去了战列舰的骨干,德国海军从此停止了大型水面舰艇在大西洋上的巡洋作战行动。英国首相丘吉尔认为,击沉“俾斯麦”号,将使英国“战列舰的紧张状况得到缓和”,而且“对日本人将起一定影响”,迫使他们“对形势重作估计”。

7.英国远东舰队的噩梦

可是,丘吉尔的笑容并没有维持多久。太平洋战争刚刚开始,英国海军远东舰队就因过于轻敌而遭遇了灭顶之灾。

1941年12月2日,威风凛凛的英国海军远东舰队主力“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到达新加坡,英国海军上将汤姆·菲利普斯任舰队司令官。6日,他获悉将有“一支日军登陆输送队从印度支那朝马来西亚方向驶来”。8日,他又得知日军在宋卡和哥打巴鲁登陆,据报至少有1艘战列舰、5艘巡洋舰和20艘驱逐舰进行掩护。傍晚,立功心切的菲利普斯就率领“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还有4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驶离新加坡北上,准备攻击日军登陆输送队。

日军对英国海军远东舰队的袭击早有准备,因为该舰队到达新加坡的消息曾向全世界广播过。他们下令由驻西贡附近机场的第22航空队对其进行突袭,并使用12艘潜艇在新加坡至哥打巴鲁和宋卡的航线上警戒,担任侦察和突击任务。9日,英国海军远东舰队被日军侦察飞机和日军潜艇同时发现,处境相当危险。菲利普斯考虑到日本海军占有优势,而且可能早有准备,便命令舰队掉头南下,驶向新加坡。返航途中,他又接到新加坡发来的误报,称日军在关丹登陆,菲利普斯便认为攻击日军还有取胜的可能性,于是命令舰队向关丹方向航进。10日上午8时,他们到达关丹,并没有发现日军。菲利普斯命令舰队转向,继续搜索日军登陆输送队。

富有戏剧性的是,12月9日,日军在发现英军舰队之后,立即命令第22航空队对该舰队实施攻击,但因菲利普斯已掉头南进,飞机没有找到目标。10日拂晓,日军航空队继续寻找英国舰队,这一次,他们终于没有失望,在关丹以东约40海里处发现了舰队。丧心病狂的日军将34架高空轰炸机,51架鱼雷轰炸机分为两个队,于11时56分分别对英舰“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实施攻击。可怜的“反击”号被命中鱼雷14枚,炸弹1枚,于12时30分沉没;“威尔士亲王”号也被命中鱼雷7枚,炸弹2枚,于13时20分沉没。两舰共有2800名舰员,被英军驱逐舰救出2000人,司令官菲利普斯却下落不明。而日军仅仅损失了3架飞机。

英军两艘战列巨舰的沉没,并非因舰上防空火力不强。据史料记载,仅“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就有高射火炮175门,每分钟能发射炮弹6万发。但是由于英军舰队中没有航空母舰,只能靠陆上飞机支援,而此时宋卡、北大年等陆上机场已被日军占领,连本来就极弱小的航空兵力也没有了。事实再次证明,战列舰是海上堡垒,航空兵只是辅助兵种的陈旧观点已经过时,就连丘吉尔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和美国这次都大大地低估了日军的空战效率。”

8.猎歼“北方孤狼”

1941年6月22日清晨,数百万德军在俯冲轰炸机的尖啸声中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就此形成。应苏联政府的要求,英美等国开始向苏联紧急运送作战物资。同年9月28日,一艘重巡洋舰护卫着14艘商船从阿尔汉格尔斯克出发西航,第二日,这支编号为PQ-1的船队在冰岛港口赫夫纳菲奥德解缆,10艘满载战争物资的货船在一艘重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的掩护下,开往苏联地区,这意味着北冰洋地带一条特殊的海上运输线——长约2200海里的北极航线正式开通了。

德国人最初对这条航线并不在意,但自从德军在莫斯科城下屡屡碰壁,希特勒开始迁怒于英美两国对苏联的援助。他强令德国潜艇部队司令邓尼茨抽调潜艇到挪威沿海,命令海军司令雷德尔派重型水面舰艇进驻挪威沿岸的峡湾和港口,联合打击北极航运。1942年初,驻挪威的德国空军第五航空队大大加强了兵力,许多侦察机和“福克·沃尔夫”远程巡逻轰炸机停在白雪皑皑的挪威机场上,使寒冷的空气中充满了火药味。更为可怕的是,1月17日,绰号“北方孤狼”的超级战舰“提尔普茨”号幽灵一般驶向挪威北部,成为盟国海军的心腹大患。

“孤狼”逞威

“提尔普茨”号是“俾斯麦”号的姐妹舰,始建于1936年10月,1937年10月下水,1940年12月服役。其标准排水量达41700吨,航速30节。舰上装备齐全,共有381毫米主炮8门、150毫米副炮12门、105毫米高射炮16门、37毫米高炮16门、20毫米高射机关炮20余门。“俾斯麦”号被击沉后,“提尔普茨”号作为德国最大的一艘战列舰,突然出现在北极海域,实在令英国海军部忧心忡忡。1942年1月2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给联合参谋部的信中写道:“击沉哪怕是击伤‘提尔普茨’号,是当前海上一件最大的战事,没有任何其他目标能与此相比。”于是,一场历时3年,以“提尔普茨”为目标的海空攻击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1942年3月1日,编号PQ-12的船队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开出,向东航行;同日,从摩尔曼斯克向西开出了PQ-8船队。为了防止“提尔普茨”号偷袭,PQ-12船队如临大敌,由英国战列舰“约克公爵”号、航空母舰“胜利”号和旗舰“乔治五世”号等数艘舰艇护航,司令官是英国本土舰队司令托维上将。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心并非多余,3月6日,德军果然出动了“提尔普茨”号和3艘驱逐舰前往截击PQ-12船队。不久,一艘英国侦察潜艇在潜望镜中辨认出“提尔普茨”号巨大的身影,并向托维报告,想到即将与“提尔普茨”号交手,托维的手心直冒冷汗。

3月7日,北极地区雾霭浓重,能见度极差。当PQ-12船队与PQ-8船队在冰岛西南200海里处交会时,德国驱逐舰发现了PQ-8船队的15艘货船,并将其中一艘击沉。第二天,从英军航母“胜利”号上起飞的12架鱼雷轰炸机搜索并攻击了“提尔普茨”号,由于气候恶劣,攻击没有奏效。这也是盟军与“北方孤狼”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7月5日下午,“提尔普茨”号率“舍尔”号、“希佩尔”号战列舰大张旗鼓地开出挪威北部的阿尔塔峡湾基地,英国间谍火速将情况报告给皇家海军。可是英国海军部没有抓住这次有利机会,他们认为托维的打击舰队不可能先于“提尔普茨”号赶到。为了避免护航舰只被“提尔普茨”号381毫米的大炮击沉,英国海军大臣庞德在35分钟内3次电令汉密尔顿:“鉴于敌方水面舰艇的威胁,巡洋舰应以最大速度向西撤退,运输船应分散向苏联港口进发。”这个错误的指挥使分散行驶又失去护航的PQ-17船队成了德国飞机和潜艇的靶子。一个星期后,24艘商船沉没,3000多辆军用卡车、430辆坦克、210架飞机和10多万吨物资沉入大海,许多海员被活活冻死。最后,仅有13艘弹痕累累的商船开到苏联港口。

携手屠“狼”

虽然“提尔普茨”号一弹未发,却给盟军造成了巨大损失,这样的羞辱让英美两国恨得咬牙切齿,然而,要重创“提尔普茨”号谈何容易。首先,它总是龟缩在基地内,军港严密的防空体系加上它自身强大的高射炮火,能在泊地上空构成密集火网;其次,德国人在“提尔普茨”号四周设置了3道防鱼雷网;而且,该舰装甲厚达12.5英寸,普通炸弹、鱼雷对其根本不起作用。因此,尽管在一年多时间内,英美海军采取了几次行动,却没有伤到“提尔普茨”号一根汗毛。

1943年9月,英国海军派出两艘袖珍潜艇,冒着触雷的危险,小心翼翼地剪开防潜网进入阿尔塔峡湾,把装有约1000公斤炸药的弹药桶固定在“提尔普茨”号舰体上。一小时后,定时装置引爆了炸药,将“提尔普茨”号震得东摇西晃,舰上主机全部损坏。为了赶在它修好之前将其击沉,1944年初,英国新上任的海军大臣坎宁安爵士找来英国本土舰队副司令亨利·莫尔海军中将,由他负责发起攻击。

重任在肩,莫尔丝毫不敢怠慢,他与手下经验丰富的麦金托什上校共同制定了代号“钨”的作战方案。考虑到战列舰无法通过阿尔塔峡湾的雷障,决定由舰载机担任主力,“胜利”号、“暴怒”号大型航空母舰,“皇权”号、“追踪者”号、“搜索者”号和“保护者”号4艘护航航空母舰全部参战。6艘航空母舰搭载着42架“梭鱼”式轰炸机、28架“海盗”式、20架“恶妇”式和48架“野猫”式战斗机整装待发。此外,还有12架“剑鱼”式用于反潜作战。为了炸穿“提尔普茨”号的厚重装甲,麦金托什专门选用了美国最新研制的720公斤穿甲弹,并对战斗机进行了明确分工:“海盗”式负责应付德机拦截,“恶妇”式专门扫射“提尔普茨”号的主炮和副炮炮塔,“野猫”式则压制高炮火力,攻击高射炮群和舰上的机关炮。

1944年4月3日清晨,攻击部队到达阿尔塔峡湾以北120海里的水域。晨雾中,编队中的6艘航母纷纷调转庞大躯体,飞机准备迎风起飞。这次行动的主力是“胜利”号和“暴怒”号航空母舰,两舰共搭载“梭鱼”式轰炸机42架。第一波21架,共挂720公斤重磅穿甲弹7颗,225公斤半穿甲弹24颗,负责炸穿“提尔普茨”号露天甲板;此外,还挂有225公斤标准炸弹12颗,270公斤深水炸弹4颗,轰炸舱面建筑和水线下舰体。战斗机则由护航航空母舰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