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寓言中的人生智慧(人生智慧书系)
12327900000004

第4章 学习篇(1)

1.为师不教

一个私塾先生,趁着学生们自习的时候,竟然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醒了之后觉得很不好意思,就对学生们解释说:“我刚刚去拜见周公了。”第二天,有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睡着了,这位先生很是气恼,用戒尺敲醒熟睡的学生,生气地说:“你怎么能在白天上课的时候睡觉呢?”这个学生说:“我和您一样去拜见周公了。”先生问道:“那么你说说你见到周公后,周公对你说了些什么?”学生答道:“周公说昨天没有见到先生您。”

——《笑府》

人生智慧

为人师者,编造一些借口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作辩护,这违背了为人师表的教育原则。这又进一步的弄巧成拙了,不能真诚勇敢地认识纠正错误的老师,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

2.词解

从前,有个人没见过麒麟,他很想知道麒麟是什么样子的,于是他就去问曾经见过麒麟的人:“麒麟像什么啊!你能告诉我吗?”见过麒麟的人见他问这么简单的问题,就回答道:“麒麟就像麒麟嘛。”这个人更加不解地问:“如果我见过麒麟,我就不会来问你了,你说麒麟像麒麟,我怎么能明白呢?”

见过麒麟的人恍然大悟地说:“麒麟的身子像鹿,尾巴像牛,蹄子像鹿,背像马,又称四不像。”这个人这才一下子明白了麒麟到底像什么。

——《理货论》

人生智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回答问题应该深入浅出、具体生动,这样听的人才能明白你所讲的是什么,这也是做教师应该有的素质。

人际沟通也要讲求方法、手段,要视具体对象采用不同的手段,只有双方互相认同,思想交流才能成为可能。

3.对牛弹琴

从前,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他非常善于弹琴,自以为是世上最好的琴手。他经常给牛弹高雅的琴乐,以为牛也能听懂他的琴声。他一遍又一遍地弹奏,而牛却像什么都没听懂,只是安闲地吃着草,该做什么做什么。

后来,公明仪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失误之处,不是牛没有听见他的音乐,只不过是这种琴曲不适合它听罢了。于是他改变了弹法,他弹出的琴声像蚊蝇飞动时发出的声音,又像小牛叫的声音。这两种声音牛听起来都很敏感,甩着尾巴、竖起耳朵,踏着他用琴弹出来的节拍走来走去,似乎是听瞳了他弹出的音乐。

——《理货论》

人生智慧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中上以上,可以言上,中上以下,不可以言上。”即对不同的接受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使他们能接受传达者所要传达的意思。另外,只要有了和谐的沟通渠道和方法,交流和表达才会成为可能,否则只是“对牛弹琴”,一窍不通。

4.学长生者

从前,有个人向别人自夸有长生不老的秘诀,只要跟随他,就能永世不死。有个道士从别人那里听了他的吹嘘后,很想拜这个人为师,学这种道法。于是他不辞辛苦,跋山涉水去寻找这个自称能长生不老的人。等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这个人居住的地方时,这个人已经去世好多天了。道士悔恨自己来得太晚了,以致于没有学到这种本领。

唉!这个道士真是太蠢了,他想学长生不老的道法,可是自称有长生不老的道法的人已经死了,他没意识到这个骗局,却怪自己迟到了,真是不知道为什么而学啊!

——《理货论》

人生智慧

“挂羊头,卖狗内”是街头小贩常用的会技俩,目的只是赚钱;生活中许多人也有类似做法,说一套、做一套。而我们应该锻炼自己的洞察力,不要为其所迷惑。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明白自己想学的是什么,如果它根本不存在,就没必要后悔了。

有学习的欲望固然可佳,但是应明确学习有用的科学知识,不要学习虚无、谬误的伪科学。

5.一叶障目

楚国有个穷书生,看到书上说螳螂用树叶把自己的身体遮挡起来就能捉住知了。他也想如果用树叶把自己遮起来不也一样吗?于是他就来到树下,当看到用树叶遮挡的螳螂偷窥知了时,就把这片树叶摘了下来,谁知一不小心,树叶掉到了地上,而地上有许多落叶,分不清哪一个是刚才的那片,于是他就把所有树叶收了起来拿回家,拿出一片片来遮盖自己,并问妻子是否能看到他。开始的时候妻子还耐心回答,后来烦了,就回答看不见。书生乐坏了,拿着叶子到集市,看到别人的好东西就拿,结果被人家当场捉住,送到县衙门里,县官一审问,他就把实际情况都说了一遍。县官听后,觉得很可笑,于是就把他给放了。

——《笑林》

人生智慧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上的知识来源于实践,要受实践的检验。一本好书可能会给人带来很多益处,相反一本坏书则可能会使人受害,所以看书时要慎重。

另外,做事要灵活,不要机械模仿别人,相同的事情在不同的情况下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果机械模仿,只会使自己受害无穷。

6.某甲点歌

某甲好不容易当上了一位大官的幕僚助理,但他对什么事都一窍不通,还要故作行家。每次集会,只要有唱歌跳舞或演奏乐曲之类的节目,他都要去凑热闹,生怕别人说他不懂。当歌妓出场后,他也跟着别人说这说那,表示什么都知道。有一次,同僚叫他请客,客人未到,他便叫歌妓说出每首歌的名字,并记在纸上放到药箱中。等客人到了,要开始点歌了,某甲打开箱子想取出点歌单,谁想匆忙之中将药方拿了出来。此君照本宣科地读着:“且作附子当归,以谢客人!”在座的人听了他驴唇不对马嘴的曲名,忍不住哄堂大笑。某甲并不知道别人在笑什么,还在那里故作镇定。

——《笑林》

人生智慧

“不懂装懂,一辈子饭桶”。没有知识并不可怕,因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只要知道自己无知就行。最可悲的人就是不认为自己无知,总在别人面前吹嘘自己,同时由于自满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7.弈秋落败

弈秋是全国棋术最为高明的人,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想拜师学艺,他也因此而倍受人的尊重。

有一次,他和别人下棋,棋局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他正在冥思苦想对策,找到击败对手的方法。忽然有个人吹着笛子从他身边走过。弈秋被这种好听的曲子给吸引住了,思想溜了号,整个棋局马上由主动变为被动,尽管他棋术高明,但这次明显的失误葬送了他很有希望赢得的一盘棋。

——《刘子》

人生智慧

只有做到聚精会神、心无旁鸳才可能精益求精,即只有目标坚定,执著追求,才可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我们没有能力做某种事情,而是我们不想做,或是在做的过程中太容易受外界的干扰,所以才导致一事无成。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该怎么做,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8.二叟钓鱼

从前,有两位老者坐在同一条河的河边钓鱼。其中的一个举止从容,频频举竿,不太长的时间就钓了半篓鱼。而另一个老者坐在那里半天却一条鱼也没有钓上来,他不解地问道:“我们俩鱼饵一样,况且又是坐在同一地方,钓鱼的时间也差不多,怎么我连一条鱼也钓不上来呢?”

钓上鱼来的老者回答道:“当我钓鱼的时候,我只知道有我,却不知钩下是否有鱼,目不转睛,气定神闲,鱼觉察不到我是在钓它,所以很容易上钩。相反你却只关注鱼,鱼游到哪里你就让你的钩跟到哪里,结果把鱼都吓跑了,怎么能钓上鱼来呢?”

——《田间书》

人生智慧

做事情要沉着、冷静,轻浮、躁动是其大敌。即使无法做到气定神闲、举重若轻,起码也要专心致志,这是能做好事情的前提条件。有时做不到这一点,那可能是我们的心态出了毛病,这就有必要找个心理医生,或者向有经验者学习了。

9.荆人畏鬼

从前,有个楚地的人非常怕鬼,尽管鬼并不存在,他一听到风吹杂草落叶或蛇鼠爬行的声音就以为是鬼的声音,连大气都不敢出。有个小偷知道了他的弱点后,想去偷他家的东西。小偷先在晚上爬到他家墙头上偷看,并且装鬼叫,吓得他连斜瞄一眼都不敢。小偷在装了四五次鬼之后才钻进了他的家门,偷了他家不少财产。

第二天,他以为是鬼偷走了自己的东西,连报失都不敢,生怕鬼来报复。后来邻居问他财产哪去了,他只推说是全卖了。直到有一天,他丢失的东西在小偷家找到了,可是他居然相信,是鬼将他的东西偷走了后送给了小偷,而不是小偷自己偷的。

——《说郛》

人生智慧

世界物质的,鬼神根本就不存在,所以我们要破除迷信思想,千万不要因恐惧而丧失了自己最起码的判断能力。在这个世界上,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战胜了自己,就赢得人生。如果连虚妄的“鬼”都害怕,那么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10.固执己见

楚地有个人从来就没有见过姜是怎样生长的,他想当然地说:“姜是在树上结的。”有人纠正他说:“姜是长在土中的,而不是长在树上的。”这个人听了却不以为然,仍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

后来,这个楚地人对想纠正他错误的人说:“我愿意以我骑的这头毛驴来打赌,并请十个人来作裁判,如果我输了,我就把我的这头毛驴给你。”他们找来了十个不同的人来判定姜到底长在哪里,结果十个人一致判定这个人的观点是错误的。楚人半天说不出话来,后来他还是不服气地说:“驴子我给你,但姜还是长在树上,而不是长在地下。”

——《说郛》

人生智慧

固执已见是错误的。如果在某一点上遇到了别人的质疑,不妨多请教几个有经验的人,但不要盲从。当自己的意见被证明立不住脚后,还要硬着头皮坚持,就错上加错了。

11.惊弓之鸟

有一次,更赢和魏王在一块谈话,更赢抬头看见有一只大雁飞过,他便对魏王说:“大王,我只拉弓而不用箭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魏王摇头表示不相信。更赢只是虚拉了一下弓弦,发出了“砰”地一声响,结果正如他所言,这只大雁便落了下来。魏王禁不住好奇问这是为什么。更赢笑着对魏王解释说:“这是因为这只大雁曾经受过伤,我听见它的叫声又慢又凄惨,一定是离开雁群好久了,它急切地想回到雁群里去。而它的伤还未好,惊魂未定。当它一听到弓弦的响声,以为有人射它,便奋力振翅想飞得更高但是伤口还未痊愈,用力过大将伤口振裂,它就落到地上了。”

——《战国策》

人生智慧

害怕别人提起自己的伤痛是某些人的弱点,因为失败过后留下的只有痛苦和恐惧,这种情绪有时会影响人的一生。所以,要善于从伤痛中解脱出来,过去的终成为过去,而未来的却有着无限的希望,何不去开创美好的未来?

12.中州之蜗

中州的一只蜗牛腻烦了现有的平淡生活,它很想振作起来去干番事业。它想来想去决定去泰山,因为那里是附近一带的最高峰,似乎容易做出点什么令人关注的大事情,然而它又转念一想,以自己的爬行速度,等到爬到那里至少也得三千多年的时间,可是自己的生命也只有几年的时间,这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它又想南下江汉,因为那里地广人稀,也容易有所作为,可是一想自己走到那里也得三千年的时间,于是就放弃了这种想法。

很快,它的寿命就终结了,枯死在蓬蒿之上,终被蝼蚁所耻笑。

——《於陵子》

人生智慧

与其坐在原地空想,不如脚踏实地地行动起来。因为空想绝对不会带来任何实际成果,只有行动起来才能有收获,尽管收获可能会很小但相对于原地踏步还是前进了。同时因为生命在于结果,更在于过程,前进的整个过程也许就是人生的完美曲线。

13.三猪过河

孔子有个弟子叫子夏,他非常勤奋好学,对什么事情都要问个清楚明白,他也因此使自己的学识变得越来越广博,从而受到了别人的尊重。

有一次,他在去晋国的途中经过卫国,听见卫国有个人读史时说:“晋军三豕过河。”子夏听了觉得好笑,他认为“三豕”不对,应该是“己亥”,因为“三”与“己”、“豕”与“亥”字形相近。

结果到了晋国一问,知情者告诉子夏说,晋军果真是在己亥这一天渡过黄河。众人赞叹不已。

——《吕氏春秋》

人生智慧

想问题、做事情都应问个为什么,这样做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也可以使自己在阅历上更进一步,而这正是智慧的源泉。

另外,不要迷信书本上所讲的,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跳出书本的误区,探索深奥的知识,为自己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