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25分之1秒的智慧:当心被自己出卖
12327100000003

第3章 微表情中隐含着我们的秘密(2)

6.细微动作也可以展示我们的内心

生活中,一些貌似细微的动作往往最容易“出卖”我们,像搓手掌、跷二郎腿、玩弄头发等,这些动作都会暴露出我们内心当中的很多想法。

如果你在社交过程中注意观察他人,你会发现,肢体语言少的人,一般都是比较精明的人。因为这类人知道,肢体语言可以代表一些人的心理,不经意的细微动作,就可能会暴露自己的内心。所以,他们会刻意避免自己做出太多的细微动作,以使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被别人看穿。

西方银行家史密斯曾经说过:“魔鬼就在细节中。”

如果将这句话用在工作和生活中,通过实践就能证明它的确是一句真理。这些细微的动作虽然是琐碎的,常常不易引起人们注意的,然而,它却详实地记录着我们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动态,也最能反映我们的真实性格和心理。

在著名影片《列宁在一九一八》中,克里姆林宫的卫队长马特维耶夫打入敌人营垒。由于伪装巧妙,他一直都没有露出破绽。然而有一次,当他突然听说敌人要刺杀列宁时,他却在敌人面前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结果引起了敌人的怀疑和追杀。

由此可见,就是这个不经意间的动作,出卖了马特维耶夫隐藏在内心的秘密。

有时我们感到无聊时,可能会抠指甲;有时我们感到烦闷时,可能会皱着眉头吸烟;有时我们焦虑时,可能会将一张小纸片叠来叠去;等等。而自己触碰自己,也是替代行为的一种。比如,当我们遇到挫折、感到焦虑、感到羞耻以致情绪不稳时,我们就会无意识地触碰自己的身体安慰自己,情绪也会随之安定下来。也许你不认为自己的这些动作会表露出内心,可是,一些人往往就是通过你表现出来的这些细微动作来揣测你的内心世界。因为他们明白,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会通过他的细微动作表现出来。尽管你此时此刻与对方并没有语言交流,但你所展现出来的动作,往往比你的语言更能体现你的内心世界。

人的心理活动还会从坐姿中体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坐什么座位、怎么坐,实际上都能反映出我们较深的心理特征。比如,有的人一坐下就喜欢跷二郎腿,表明他具有好胜和反抗的意识;有的人喜欢坐下后双腿和双脚都并拢起来,那他可能会是一个比较谦虚的人,也可能是一个内心世界很封闭,听不进别人意见的人,这种人会给他人一种木讷、古板的印象;有的人喜欢将两个膝盖并拢,小腿却随着脚跟分开,呈“八”字形,一般给人的印象是内向、羞涩、胆怯,等等。

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小细节,在与人交往时过于随便、不讲究,就可能被人一眼看透。尤其是在商务谈判时,如果不能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就会使自己陷于被动,甚至不能为自己争取到应得的利益和权利。

因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如果我们也能多留意别人表现出的一些类似的细微动作,并能作出积极、正面的努力,那么对于揣摩他人的心理也会有很大帮助。

7.语言最能透露我们的真实想法

一个人的感情和想法,通过语言是最能表现出来的。一个聪明的人,也很容易通过别人的语言揣摩到别人的内心。即使是那些弦外之音,也能从说话的帘幕下逐渐透露出来。

固然,言谈的内容是表象因素,但言谈语速的快慢、语气的急缓、语调的高低、语言的内容等,却可以充分地展示出一个人的职业、身份和知识水平。

根据一个人的话语,人们就可以判断出他每天的工作成绩、效率,更能进一步了解他的情绪、个性特征,等等。张口说话,其实就是在为自己画像。

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内心感到恐惧或不安时,说话的速度会不自觉地变快。但是,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让我们来冷静地反省自己,因此所说的话也大多比较空洞。面对这种情况,心思缜密的人就会窥测到你内心的不安。

五代时期,冯道与和凝都在中书省任职。冯道说话语速缓慢,而和凝却是个性急之人,说话办事都很果断。由于性格差异,两人经常为一些小事而意见不合。

有一天,和凝看到冯道买了一双新鞋,觉得款式不错,自己也想买一双,于是就问冯道:“先生这双鞋卖多少钱?”冯道慢吞吞地举起右脚,缓缓地对和凝说:“这900文。”和凝一听,大急,便对手下人大发脾气:“你怎么告诉我说这种鞋子要1800文?”正想继续责骂,这时,冯道又缓缓抬起左脚,说:“这只也是900文。”和凝怒气才消。

从故事中简单的对话,我们就可以看出两人不同的个性特征:冯道性格沉稳,说话办事都比较缓慢;而和凝个性急躁,说话办事都颇为自我。因此,两人在语言风格及对话语速上也就各有特点。

可见,一个人说话的语速快慢,也足以体现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和内心情感。

语调也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世界著名音乐家肖邦曾在一家杂志的专栏里写道:“当一个人想要反驳对方的意见时,最为简单的方式就是拉高嗓门,提高音调。”相信你也有同样的感受,当想要给自己壮大声势时,最明显的做法就是提高说话的音调,并且试图将对方压倒。

在言谈过程中,除了语速和语调外,语言本身的韵律,即节奏,也与一个人的内心活动息息相关。比如,我们在充满自信时说话,那么语言的韵律就较为肯定;相反,缺乏自信时,说话就会显得“底气不足”。一个成功的政治家或企业家,在控制言谈的韵律方面,通常都有独到之处。也正因为这种细节性的处理方式,才令他们更能赢得社会或下属的认可和尊重。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说话时往往在无意之中高频度地使用某些词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口头禅”。

可别小看这些“口头禅”,这些语言习惯恰恰能体现我们说话时的真实心理和个性特点。稍不留心,别人就可能从我们的口头禅中窥见我们的内心世界。

8.声音,会让别人潜入我们的灵魂

声音也会展现我们的内心世界。浅显地理解,是指别人通过听到我们的声音,包括说话声、脚步声、笑声等,就能知道我们是谁。当然,前提是必须与我们认识,而且对我们的声音很熟悉。高层次地理解,是指别人能够通过我们的声音,判断出我们的内心活动、心性品德、职业爱好等。虽然这是一个复杂的判断过程,既需要有经验的总结,也需要有灵感的涌动。但是,有一些人却能够通过声音来洞悉我们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声音也可能会出卖我们!

从生理学和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声音是气流冲击声带引起空气振动而产生的。我们常说,心动为性——“神”和“气”——性发成声。意思是说,声音的产生是依靠自然之气(空气),也与内在的“性”密不可分。声音又与我们说话时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高低、轻重、缓急、长短、清浊都有不同,这与人的个性特征也是息息相关的。

郑国的子产有一次外出巡查,突然听到山那边传来妇人悲痛的哭声。听到哭声,随从们都准备救助,可子产却命令他们立刻拘捕这名妇人。随从不敢多言,遵令而行,逮捕了这名妇人。当时,这名妇人正在她丈夫的新坟前痛哭。以子产的英明,不会对此妇人动粗,而子产之所以拘捕了她,是因为子产的闻声辨人之术。他从妇人的哭声中,听到的不是哀恸之情,而是满蓄恐惧之意,因此怀疑其中有诈。审问的结果,果然妇人与人通奸,害死了丈夫。

由此可见,通过声音完全可以辨别一个人的心事。《礼记乐记》云:“凡声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意思是说,对于一种事物有感而生,必然表现在声音上。人的声音可以随着内心世界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说“心气之征,则声变是也”。

此外,人们也常说“理直气壮”,意思是说,只要你占了理,说话的气势就会很盛,声音也会提高。但有时有些人根本没理,声音反而也很“气壮”,这是为何?其实,这时提高声音就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虚弱。自己没理,内心是很清楚的,可是又不肯承认,于是只要用高声音、“气壮”来强撑。

其实,说话、讲道理时声音的高低,有时也是我们自身素质的直接体现。如果你有理,就心平气和地与对方讲道理,不必高声大气,以此来使自己显得强势,这反而更容易被人看到你内心的软弱;如果没理,那就更没必要强撑了。过分“气壮”,大吵大嚷,“叫嚣式”地给自己撑面子,只会让你的个性和内心暴露得更多。

由此可见,声音也会泄露出我们的内心活动。通过我们的声音,别人也能够“潜入”我们的内心,窥测我们当时的真实感受。

9.说话的内容和方式体现我们的真性情

在我们与他人的谈话过程中,如果对方细心留意我们谈论的内容,就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有关我们性格和心理活动的信息。虽然我们不是非常直观地向对方透露出自己的信息,但随着谈话的进行,我们也会在有意无意、不知不觉当中暴露出内心的秘密。这也就是说,谈话也会体现出我们的一些性格特点。

通常来说,对方通过一次谈话内容来探索我们的深层心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根据我们所谈论的话题内容来推测我们的心理秘密;另一种则是根据谈话展开方式洞察我们的深层心理,以了解我们的个性特征。而事实上,要想了解我们的性格特征和内心动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观察话题和我们本身的相关情况。所以说,言谈话语也会成为“出卖”我们性情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社交活动中,虽然我们可以隐藏某种心理情绪,但谈话姿态以及习惯谈论的话题等自身感兴趣的东西,却会表现出我们自身的某些性格特征。

也就是说,我们平时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情绪,往往会从某些话题中呈现出来。所以,对方也可能会通过分析判断我们的言谈话语,来洞察我们的内心奥秘。这是对方了解我们内心的有效方法之一。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言语是一种现象,人的欲望、需求、目的是本质。现象是用来表现本质的。而言语作为人的欲望需求和目的的表现,有的是直接而明显的,有的是间接而隐晦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对于一些直接表达我们内心动向的语言来说,每个人都能很容易地理解。正常的、普通的人际交往,都是以这类语言为媒介进行的。而那些含蓄隐晦甚至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心理动向的言语,就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了,但这并不等于别人都不能领会。有些人完全可以透过我们的言谈话语,来了解我们的内心动态,发现我们的深层动机。而这种知人的方法,就是言语判断法。

因此,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种随谈话表露出来的表情,都可能成为他人看透我们内心情绪的窗口。例如,如果我们说话时,语气非常肯定愉快,那么表明我们的内心是愉悦的;如果我们话还没说出口,就已经怒气冲冲了,那么我们的心里一定是非常愤怒的。这些在说话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微表情”,其实都是我们内心活动的外在展现。这是想掩饰却掩饰不住的,即使我们想掩饰,但别人从我们的神色中也能看出来。

总而言之,言谈是一个人品性、才智的外露。对方通过对我们言谈的方式、内容等进行分析辨别,就可以达到窥探我们内心世界的目的。因此,我们要想不直接轻易就被对方识破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好能在言谈方面多加“练习”。即使不能完全掩饰内心,也至少不要将自己暴露无遗。

10.身姿会暴露我们的真实意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言谈举止,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决定着一个人的个性和心理。通常来说,人们对自己的面部表情都比较敏感,都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面部肌肉,能够做出一些与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相悖的表情。然而,一般人都不太考虑手、臂、腿、脚等身姿语言,但往往就是这些身姿,反而更容易暴露出我们内心的秘密。也就是说,我们的手和脚等肢体都是非常丰富的信息源,这些部分展现出来的姿势,也会暴露出我们某时某刻内心的真实意图。

很多时候,我们的肢体所传递出来的意图,是语言无法表达的。因此,我们也将身体各种姿势和动作体现出来的信息称之为“肢体语言”。而这些肢体密码是一种在各种场合、任何情况下交流具体信息的动作、手势和习惯的结合。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如果不太注意这些身姿所传递出去的信息,即使我们想极力掩饰一些内心感受,别人也可能通过我们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肢体语言,来判断我们此刻的内心活动。

可以说,我们的身体会告诉别人许多真实的情况,手势、站姿、坐姿以及其他身体姿势,都能说明一些问题,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的身体想要将某些压抑的情绪表现出来而发出的信号。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动作,都可以清晰地传达出我们的真实感受。

西汉时期,张汤是御史大夫,他生性残暴,狡黠多诈,经常谄媚皇帝。御史李文是张汤的下属,因为看不惯张汤的行为,经常在皇帝面前揭发张汤,因此张汤对李文恨之入骨。

张汤手下有个小吏叫鲁谒居,深得张汤信任。鲁谒居为讨好张汤,罗织了很多罪名陷害李文,皇帝命令张汤审理李文案,张汤诛杀了李文。

一次,皇帝不经意问起此案,张汤假装不知,退朝后他立刻就去找鲁谒居商量对策。此时,鲁谒居已卧病在床,双脚红肿。张汤见状,亲自站在床边给鲁谒居按摩。碰巧这一幕被赵王看到了,他想,从没见过一个衙门主管如此服侍一个小吏,这其中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于是,赵王马上将这件事告诉了皇帝,皇帝赶紧让人调查,果然查出了李文之死是张汤为了公报私仇而一手策划的冤案。

由此可见,我们日常表现出来的身体姿势有时可能比语言更能体现我们内心的秘密。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身体姿势阅读他人的性格和心理,同时还应该多留意自己的一些身体姿势。因为在观察别人的同时,我们也在被别人观察着。要想不被别人看透内心的真实意图,在与人交往时,尤其在商务谈判过程中,我们就需要尽可能少地向别人泄露自己的“肢体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