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情续红楼画眉蹙
1231000000171

第171章

黛玉一脸的安然闲适,冷冷地辐射出浑身唤作威仪的光环。

她美丽,可是却并不是仅仅皮相的美丽,当她彻底动怒的时候,有一种光华,益发显得眉宇间的聪慧无人可及,这种气质,远比美貌更深入人心。

雪舞,窗明,水滴成冰。

冷就是一个字。

贾珍脸上亦退却了往日因风流成性而混沌的神色,换上一种赞叹。

早知道黛玉与众不同,可也因为极少见到而不加以留意。

如今瞧来,的确是她该知道的时候。

兄妹血肉相连,想必贾珠比自己更了解黛玉的性子。

饮下已冷的茶水,贾珍缓缓地道:“可儿是贾元春害死的。说起来,贾元春还比可儿大两岁,她聪明内敛,完全承继了二太太的杀伐决断的心计魄力。可儿三岁进贾府,那时候贾元春已经五岁了,当时老太太疼爱可儿更甚于她,她自然心里颇为不服。”

听到这里,黛玉立即抓住了心中的疑惑,道:“按着年纪,元妃比皇上还大两岁,那方才大哥哥怎么说,二太太没生孩子呢?我记得,外面人说的时候,也都是说二太太头胎生了一位公子,第二位生了个小姐生在大年初一。”

这件事情,小时候就听娘亲说过了。

只不过那时候他们家都住在江南,贾府里的许多事情也都不知道。

贾珍瞅了黛玉一眼,淡淡地道:“自古以来,重男轻女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了。那不过是个丫头,当日里连名字都没取,谁还会留意她什么?论起来,她比贾珠兄弟大两岁,不过因年纪大入宫难,当时就改了她的出生年月。又因那丫头是个女孩儿,当日里也并没有养在府里的。我估摸着,是他们偷龙转凤之后,宫里是一位皇子,想让元丫头进宫去,后来才抱回来的取了名字。”

四大家族联络有亲,此事又与皇室有关,改个身份文牒又不是什么难事。

黛玉不禁微微叹息,为了权势,连改动出生年月的事情贾府都能做出来,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们做不出来的呢?贾家,就是假家啊,一切虚幻。

贾珍见黛玉已无疑惑,才又续道:“元春那丫头年长几岁,秉性又极聪敏,老太太亲自教养,无非就是从小打算让她进宫的。也许是老太太知道的事情做的事情太多,元春那丫头十五岁就进宫了,按着身份文牒上的年纪,应该是十三岁。虽然她极擅抚琴,生得模样又好,可是却总是郁郁后宫,只是一名女史罢了,再无升位之望。当年妹妹因姑父重病回南的时候,元春已经二十多岁年纪了,若是再不想法子,就只有红颜凋零于后宫之中。”

“大约妹妹也能猜出一些什么了罢?”说到这里,贾珍对黛玉一笑,有些考究的味道。

黛玉想了想,道:“无非有几种缘故。一是元妃到底年纪大些儿,或者道听途说,亦或者也如珍大哥哥这般,偷偷听到了些儿什么,所以知道了可儿的身世,或者哥哥的身世,又或者,是皇上的身世,她向皇上告发。倘若皇上还想继续君临天下的话,身份就不能有任何的瑕疵,可儿必死无疑。”

贾珍赞许地点点头,“还有呢?”

黛玉叹道:“皇上的性子,我大概也能猜测出几分来。倘若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岂有不去报仇的道理?可是报仇又岂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皇室中的帝皇,他必定要掌握更多的东西,设下更周密的局。倘若没猜错的话,在皇上知道一些事情的时候,他就已经着手设局报仇了。”

只不过,这个局,是用天下来赌。

只不过,他要报的仇,不能一举揭开,所以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在他眼里,可卿活着,也必定就是个祸患,早晚会出事,倒不如死了,也就一了百了了,罪魁祸首还是元春担着,于他威名丝毫无损。

听了黛玉这么一说,贾珍愈加有些赞赏,道:“大妹妹说得极是。”

黛玉虽弱,其实,却是个将相之才,亦可呼风唤雨于朝堂之中。

只可惜,生为女子,实在是太过埋没红尘了。

扬了扬淡如一抹轻烟的眉,黛玉笑笑,道:“再有的缘故,想必就不是我能猜出来的了,还请大哥哥解惑才是。毕竟太后尚在,岂容女儿出事?”

话倒是事实,毕竟血浓于水,太后还不至于眼睁睁瞅着自己女儿死去。

而且,她虽有几种猜测,可是毕竟事关要紧,她亦不好多说。

贾珍冷声道:“骨肉至亲又如何?在荣国府中,妹妹可曾见到何谓骨肉至亲?他们不也依然为了自己的权势富贵,去做下无数伤天害理之事?对于浸润在皇室中的人,是母仪天下的太后身份尊贵?还是不能上台面的女儿尊贵?”

说得黛玉登时一怔,抿着嘴,良久不语,面色亦有些沉静。

是的,到了现在,她依然不愿意相信,亲情,比权势更贵重。

可是,往往她所经历的事情,却偏偏又点明了为了权势抛弃亲情的太多。

看到黛玉的神色,贾珍叹了一口气,漠然地道:“要怪,就怪可儿太过天真,相信了元春的话。她说,若是可儿不死,皇上得知之后,太后的性命就会岌岌可危,而且也会怪罪贾府,必定是诛灭九族。可儿信了,贾家还有她最最珍爱的人,她怕波及到他,所以她是自缢于天香楼中,而非病死。”

“自缢?”黛玉轻轻地逸出一声似有若无的叹息与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