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情续红楼画眉蹙
1231000000121

第121章

薛姨妈心中忖度,已经明白了三分,不觉脸上一红,道:“姐姐有什么话,只管说得,更何况,妹妹也有一件为难之事,求求姐姐的恩典呢!”

王夫人不觉挑起眉头,道:“哦?妹妹有什么事情?”

薛姨妈掂量再三,叹道:“少不得我腆着老脸与姐姐说了罢!”

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才抹泪道:“姐姐如今也知道的,蟠儿还在狱中,宝玉也没了踪迹,如今宝丫头一年大似一年,竟是无法再蹉跎下去了,我并不是违背当初与姐姐的约定,只是,实在是,心里为难得很。”

王夫人自是听出了些门道来,脸色一沉,道:“妹妹的意思是?”

薛姨妈忙道:“虽说宝丫头不能配宝玉了,到底也能做姐姐的媳妇。”

“哦?妹妹这是什么意思啊?”王夫人心中一喜,莫非薛姨妈想说的,竟然与自己心里所想的,弄到了一块儿去?自己是贾环的嫡母,当然贾环的媳妇,还是自己的媳妇,只能孝敬自己。

薛姨妈见到王夫人并没有恼怒,忙道:“我倒是瞧着环儿好,又是姐姐的儿子,宝丫头也能孝敬姐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姐姐还做不得主儿不成?”

王夫人听了薛姨妈的话,果然与自己不谋而合,不由得一笑,可比窗外鲜花一般妍丽。

薛姨妈见到王夫人如此神色,心中就有了底儿,稍稍放下心来。

商议完贾环与宝钗的婚事,薛姨妈复又巧言俏语,奉承了王夫人几句,特特送了几色金珠簪环,哄得王夫人心花怒放,满意而归。

却都无人在意,宝钗大了贾环五岁,只觉得荣华富贵前,万事可抛却。

薛姨妈送王夫人离开,回到房里却见到宝钗擎着一枝红榴花倚窗而立。

薛姨妈见状,不禁一阵心酸,坐在榻上道:“钗儿,你年纪大了,不能蹉跎了。环儿虽然比宝玉还小了两岁,到底年少有为,是堂堂的正四品带刀侍卫,你过去便是明堂正道的诰命夫人,原是极体面的事情。况且,倘若环儿成了你的大舅子,他是皇上跟前的红人儿,少不得替你哥哥周旋打点一番。”

两手打算吗?待选不成便是金玉良缘,宝玉生死未卜,便与贾环结姻。

自己又算是什么呢?一腔争荣夸耀之心,为何此时如此酸涩?

宝钗侧过脸,默不作声,暖暖的阳光照耀,却是清冷如月,像珍珠断线一样的泪,缓缓划过柔嫩的面颊,写满了对世事的别无选择。

榴花艳,榴花泪,美人凝泪似榴花,花如血,血似泪。

素手如玉,轻轻扯下每一片的榴花花瓣,像是鲜血一样,落在脚边。

宝钗仰起脸,骄傲地不让别人看到自己懦弱的眼泪,风吹泪干,才回过头来看着薛姨妈,轻轻地道:“妈,女儿不甘心,也不想让人笑话。那贾环母子,本就是与姨娘不和,先别说愿意与不愿意,便是愿意这门亲事了,日后相处,倘若有一星半点的不悦,岂不是将气都撒在了女儿头上?那赵姨娘万般猥琐,心又狠毒,能将贾府的财物转移到了她娘家里,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若是侵吞了咱们的嫁妆,可怎么好?”

依靠着王夫人,她怎能有上青云的云梯?

“钗儿!”薛姨妈闻言先是愕然,随即不悦,后又恍然,愁容满面地道:“话虽然如此说,可是,你到底已经不能蹉跎了啊!”

宝钗神色平静,容姿矜持,扔下没有花瓣的榴花枝,款步走到薛姨妈跟前跪坐在地上,将头轻轻地放在她膝上,柔声道:“妈,正四品的恭人再怎么体面,又怎么能比得上北静王府侧妃的尊贵?况且北静王妃多年无子,女儿身强体壮,倘若生了一儿半女,不就与正妃平头了?与此想必,一点年华蹉跎不算什么。”

丰美的脸,开得像榴花一般,浓翠的眉峰,带着坚定的刚强。

薛姨妈微微一怔,失声道:“你说你想做北静王府的侧妃?”

“庶出的三丫头都能做上郡主,女儿模样生得比她好,才气比她高,况且,”宝钗说话的时候,脸上泛着一抹淡淡红晕,“北静太妃当日里就是看中了我和三丫头,如今三丫头走了,岂不正是女儿时来运转的时候?”

薛姨妈满面愁容,道:“话虽然如此说,只怕不易。”

宝钗胸有成竹地道:“女儿心中有数,若没有十二分的把握,不会轻举妄动。妈,你就等着做北静王爷的丈母娘罢!”

一句话喜得薛姨妈心花怒放,登时便将与王夫人的约定抛到了九霄云外。

不过喜悦也是一闪而过,薛姨妈忙道:“钗儿你有什么打算?往日里因贾府之故,也能在权贵中周旋,如今咱们怎么与北静王府生些瓜葛?”

云鬟斜斜,翠眉青青,宝钗低声道:“那就从清和郡主那里下手罢!”

薛姨妈不解地道:“那清和郡主是个草包,让三丫头利用,又让别人利用,得罪了林丫头,不过仗着是太后的侄女,才免了罪过,荷香殿上又给林丫头磕头请罪,可见已经没什么体面了。你找她,能帮上什么忙?”

宝钗轻柔一笑:“妈,你说清和郡主最喜欢什么?”

一抹浅笑浮上了脸颊,薛姨妈心中明白。

清和郡主对徐若凡一往情深,谁不知晓?

不管是探春也好,别人也罢,利用水清,不都是利用这一点?

宝钗续道:“况且北静王妃与清和郡主不和,清和郡主心中必定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