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心方
12266700000007

第7章 治风病证候方(1)

1风病证候

《黄帝太素经》说:风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首要因素。至于它变化而引起其他疾病,是没有一定的常规。

《素问经》:千万种疾病,没有不是风。

《医门方》说:大凡人性禀承五行,依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然能够长养万物,但是还能为害伤人。如像水能把船浮起,也能把船倾覆。

《病源论》说:中风是风气击中人。风是四季的气,分布到八方,掌管长养万物。从与时节相配的方向来的,人们就少得死病;不从与时节相配的方向来的,人们就多得死病。风造成疾病的原理,在于风隐藏在皮肤之间,向内不能流通,向外不能排泄。风进入经脉,行走到五脏,各随脏腑而产生疾病。

心中风,只能仰卧,不能倾侧,汗水出来,如果皮肤红色汗流的就可医治,急灸心俞穴、百壮穴。如果嘴唇或青或白,或黄或黑,这是心坏成水。面目现出高远的样子,时常悚动的,都不再医治,五六日就死。

肝中风,只能把屁股放在脚后跟上坐,不能低头,如果环绕两眼连结额上微有青色,嘴唇青色,脸黄,就可医治,急灸肝俞穴、百壮穴。如果现出大青黑色,脸一黄一白的,是肝脏已伤害,就不可再医治,几日就死。

脾中风,把屁股放在脚后跟上坐时就腹部胀满,全身黄,吐出咸汗的就可医治,急灸脾俞穴、百壮穴。如果手脚青的,就不可再治。

肾中风,把屁股放在脚后跟上坐时就腰痛,察看病人左右胁,没有如麦饼稻饼大的黄色的就可医治,急灸肾俞穴、百壮穴。如果牙齿黄赤,鬓发直,脸土色的,就不可再医治。

肺中风,仰卧就胸部胀满,气短,冒出闷汗,察看病人眼下鼻子上下两边下行到嘴是白色的,就可医治。急灸肺俞穴、百壮穴。如果是黄色,就是肺已经伤害而化成血,就不可再医治。病人狂妄,摘取天空,手指地上,或者自己拈取衣服。如此几日就死。

《小品方》指出道:风是四季五行的气,分布八方,沿着十二月,行尽三百六十日。各按季节从那方向来的是正风,在天地成为五行,在人成分五脏的气。是万物生成所顺应的,而不是毒害的气。当人们过度接触而不能忍受这气才生病。虽然生病,但是有自行痊愈的,加上治疗就容易痊愈。那风不符合季节而到的,就是毒风。不治疗就不能自行痊愈。现在就列出风病证候如下:

春季,干支属甲乙,五行属木,从东方运行清风。感受风邪的就形成肝风,风邪侵入头颈肝俞穴中。生病就多汗,怕吹风,爱发怒。两胁疼痛而恶血在内,饮食不下行,肢节时时肿大,颜色青苍,喉咙干燥,鼻子堵塞、流涕,出血。

夏季,干支属丙丁,五行属火,从南方运行汤风,感受风邪的就形成心风,风邪侵入胸胁腑脏心俞穴中。生病就多汗,怕吹风,憔悴,爱发怒,颜色赤,腹泻清冷。

仲夏,干支属戊己,五行属土,与夏季同属南方,阳风。感受风邪的就形成脾风,风邪侵入背脊脾俞穴中。生病就多汗,怕吹风,肌肉疼痛,身体疲怠懒惰,四肢不想动,不想吃饭,随着病人虚实的变化而颜色变黄,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的,就内外生热;病在脾中的,使人爱感到饥饿;如果阳气不足而阴气有余的,那么体内似乎有寒气从脾中发出,肠呜叫而疼痛。

秋季,干支属庚辛,五行属金,从西方运行凉风。感受风邪的就形成肺风。风邪侵入肩背肺俞穴中。生病就多汗,怕吹风,作寒作热,咳嗽时抬动肩背,颜色白。汗水多得像生疟疾,白天病愈,晚上病情加重。

冬季,干支属壬癸,五行属水,从北方运行寒风。感受风邪的就形成肾风,风邪侵入腰股四肢肾俞穴中。生病就多汗,怕吹风,腰脊骨、肩背颈项疼痛,不能长久站立,解便困难不利,阻痹(膀胱阻闭),按膀胱也不排小便。腹部胀满,脸臃肿得有光泽,肿,时常眩晕,颜色黑。使人昏厥。

以上是四季正气之风,正常人应当接触,过份接触就生病,证病如此。

又说:四季风物的名称:春季,九十日,名叫清风;夏季,九十日,名叫汤风;秋季,九十日,名叫凉风;冬季,九十日,名叫寒风。这些气分布八方,也各有不同名字。太一神随着季节居在不同方向各四十五日,风云都与它相应。现在列出风名如下:

东北方:艮位的气,立春兴盛,名叫条风,一名叫凶风,旺盛四十五日;

东方:震位的气,春分兴盛,名叫明庶风,一名叫婴儿风。旺盛四十五日;

东南方:巽位的气,立夏兴盛,名叫清明风,一名叫弱风,旺盛四十五日;

南方:离位的气,夏至兴盛,名叫景风,一名叫大弱风,旺盛二十七日,联合仲夏;

仲夏中央的气,是掌握建立八方的,从戊己日兴盛十八日,从夏至起总共四十五日,风名同叫景风;

西南方:坤位的气,立秋兴盛,名叫凉风,一名叫谋风,旺盛四十五日;

西方:总位的气,秋分兴盛,名叫闾阖风,一名叫刚风,旺盛四十五日:

西北方:乾位的气,立冬兴盛,名叫不周的风,一名叫折风,旺盛四十五日;

北方:坎位的气,冬至兴盛,名叫广莫风,一名叫大刚风,旺盛四十五日。

以上八方的风,各从它的方向来,掌管长养万物,人民少患死病。

又说:八方风不从它的方向来,而从向上向后来的,是虚邪,残害万物,人民就多患死病。因此高明医师说:避邪如避箭头。邪。就是风。今人折寿多病,是由于不知避邪。生病证候如下:

凶风的气,向内停留在大肠,朝外就在胁肌骨下、四肢骨节缝隙中间。书中本来遗失它的病证,因此现在没有病证。

婴儿风引起病,使人筋结湿。它的气向内停留在肝中,朝外就在筋中。

弱风引起病,使人身体沉重。它的气向内停在胃中,朝外就在肉中。

大弱风引起病,使人发热。它的气向外停留在心中。朝外就在脉中。

谋风引起病,使人弱,四肢迟缓虚弱。它的气向内停留在脾中,朝外就在肌中。

刚风引起病,使人燥,燥就是枯燥瘦瘠。它的气向内停留在肺中,朝外就在皮中。

折风引起病,就由于人脉尽时而腹泻,脉闭时而郁结不通,容易突然死亡。它的气向内停留在小肠中,朝外就在右手太阳经中。

大刚风引起病,使人寒,寒就是怕冷不能自己暖和。它的气向内停留在肾中,朝外在骨中脊骨筋中。

以上八种风从向上向后来,引起病就如此。

又说:刚饮食完感受风邪,引起胃风。它的症状是怕吹风,颈部多汗,膈下阻塞不通,食饮物不下行,腹部胀满而形体消瘦,腹部胀大,如果少穿衣,腹就填满,如果吃了寒凉的食物,腹就大泻。

由于醉酒感受风邪,引起漏风。它的症状是怕吹风,多汗,少气,口干渴。穿上农就身体热得如火烧,进食就汗流如雨,骨节松懈懒惰而不想劳动。

刚洗头洗澡完毕感受风邪,引起首风。它的症状是怕吹风,脸多汗,头痛。

刚性交完就感受风郛,引起泄风。它的症状怂怕吹风,汗流沾湿衣服。

劳风引起病,容易在肺部。使人喜欢仰头,怕吹风,打寒战,流眼泪口水,诊察结果是,三日之中及五日之中,眼睛看不清;七八日就微有如弹丸大的清黄色脓涕泪从嘴鼻中流出,这是好的症状,如果不流出就损伤肺。

又说:风,它的气喜欢移动而屡次变化。在人肌肤中向内不能排泄,朝外不能散发,由于人的动静就改变它的特性,它的证候如下:

有风邪而遇到寒,就食物不下行;遇到热,就肌肉消瘦,是寒热证。

有风邪而遇到阳盛,就不出汗;遇到阴盛,就汗水自出。

胖人有风邪,由于肌肉厚而难于发泄,容易引起热中,眼黄;瘦人有风邪,由于肌肉薄而风邪常朝外行走,身中寒冷,眼泪流出。

有风邪而遇到实证,皮肤肌肉的纹路就关闭,风邪就在内部埋伏,使人热闷。如果由于吃热食,汗水将通畅,皮肤肌肉的纹路得到开通,风邪自己出来,就觉得肉中如针刺,步行用力要出汗也如此。

有风邪而遇到虚证,皮肤肌肉的纹路开通,风邪就散发出外,病人凄凉得如寒冷状,觉得身中有如水淋的时候,有部位如用竹管吹。

《录验方》说:风是天地山川的气。所产生的远近有两种:其一是天地八方四时五行之气,这是远风。轻微暴烈鼓动振荡的风。就是山川之间的气,这是近风,譬如由肩动手握之间就能得到风,它也能鼓动物体,也能使人生病,但它不是天地的气。

又说:《黄帝内经》说的众多感受的风,不是依时而行的风,也不是山川鼓动振荡的风,这是人间庭巷门户窗子的通道气。天有无风的日子,但是常有通道气。人们长居它们中间,日积月累,这就能使入肌理虚弱,侵入人的百脉,攻击人的五脏六腑,就由此生病。又有在田野大泽都亭形成通道风,也不可居住躺卧。又有睡眠坐着,常叫人打扇,也能生病。只比通道洞穴巾的风稍微轻些。古今有很多亲身验证这事的,现存简略记述三条在后面:

古代雒阳集市有一家上等店铺,最要求卖货加倍获利,但是货主一年中一定得病致死,就成空屋废品,再没有坐店铺的人。有一个乞讨儿,常出去在集市乞讨。每年就见到这店铺的货主不再是原来的人。乞讨儿询问货主多死病因,乞讨儿一分析就看店铺中,只见货主坐的地方,背后约略有一柱子,柱上有一个虫吃的洞孔,因此最有风穿过,洞如针头大,正射向坐人的项部,这里即是风府穴存在的部位。乞讨儿考虑病因,一分析货主坐时都是这样对着,他们项部对的地方,应该由此而致死。乞讨儿就到管理集市的官员处求得店铺,坐在原位而用钉填塞,这洞孔就不存在了,虽然又生病但是平安,永远保持富有。这就是验证。

今有一人家坐北朝南听事,阁在南面架下。主人四月生温病,追求凉爽就打开阁的正面,在阁里卧着就让医生诊脉,脉动过来五六次而离开后,一次脉动过来,到关口上就停住,不进到寸口,或者脉动过来五六次后,而脉动一次就停住,停住在寸口不立即离开。脉既然如此,医生意想久久诊脉,察看脉的变化。病人家里人应该从阁内经过,就暂时关闭阁。阁关闭以后,脉就不再停住在关口上以及停住在寸口中。于是仍然指示病者的家人暂且关闭阁,久久诊脉,就不觉得脉再停住在关口上寸口中。试着再打开阁,一会儿风来得很大,脉又再次停住在关口上寸口中,仍然再次关闭阁,脉立即再次正常。病人叫唤烦躁,永不肯回斋中避风,于是脉冷。用药汤除温病,于是不说话而死了。因此清楚知道通道的风不能长时间地正对着。

有一家建造三间屋,打开中央一间,在中央屋的两北面相对开大门。在屋中央安置一张床,夫妇就坐在床中监看别人做事。经过一年左右,夫妇都中风,口闭不能说话而死。

2治一切风病方

《耆婆方》治疗一切风病日月散方:

秦胶八分独活八分。

二味,切细,捣碎筛过制成散剂,用酒服一方寸匕,每日二次。还可以顺着四时的四季翩作法服用,春季服散剂,夏季服汤剂,秋季服丸剂,冬季服酒剂,四季煎膏。

又说:治疗男女老小一切风病。患风病的症状是,头沉重疼痛,眼睛昏暗,四肢沉重,不遵从别人,头闷心闷烦躁,手脚疼痛,只想睡卧懒于起身,面目丧失正常颜色,性功能转弱,逐渐自然消瘦,不能劳动,劳动时众病就发生,同时主治众病的药方:

人参白鲜防风防己芎艹穷秦胶独活老小各一两,小壮二两。

以上七味,切细,用一斗二升水煮,取二升,分六次服。另一药方是用六升水煮,取一升半,分为三次服,服药间隔时间如步行十里。分六次服的服药间隔时间,就如步行三十里。服后观察药效,如果病人没有不适反应,适宜长久服用,延长寿命,增进智慧。药汤服完,药散服方寸匕,用酒服。用三斗酒浸泡一晚上,少少饮服;煎服,少少服用;药丸服,用蜜调和药而制成丸,服丸后似乎有大气,白天病愈而晚上加剧。风证第八种叫入肝,头部眩晕,眼睛看不清楚;第九种叫入脾,使人肠鸣,舌上长疮,两胁下心部胀满,排便困难;第十种叫入肾,使人耳中如雷响,严重的就流出脓。用防风丸方医治:

芎艹穷四分蜀椒三分,一方无贝母三分防风二分,一方九分当归二分,一方三分白芷二分,一方三分皂荚一分,一方三分术二分,一方三分。

总共八种药物,烘干后过筛子,用蜜调和制成丸,如像弹丸。一次服完一丸。饭前服药,禁吃生鱼、猪肉、生菜。服药十三日后风邪当排出,当在有热的部位随处用水洗,效果很好。

《小品方》治疗突然中风将死,身体绞急,口眼不正,舌头僵破不能说话,奄奄一息,恍恍惚惚,精神闷乱,患多种风证服用都验证,不令人失望的小续命汤方:

甘草一两麻黄一两防风一两半防己一两人参一两黄芩一两桂心一两附子一枚,大者炮芎艹穷一两夕药一两生姜五两。

以上十一种药物,用九升水煮,取三升,分三次服。效果很好。如果病不愈,更总共服二四剂,必然很好。发汗,随着病人风邪的轻重虚实而定。有人脚力弱,服用这药方到六七剂就病愈。有风疹的人家,在天阴季节变化时配合服用,可以防治喉咙失语和癔病(一种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