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动植物百科
12242400000006

第6章 常见动物与分类(4)

极地苔原地区绝大部分时间都处在严寒的冬季,有永久的冻土层,生长着许多苔藓、地衣和矮小灌木,只有耐寒的哺乳动物才能在这里生活。它们一般生殖力较强,如旅鼠每隔20天便可繁殖一代。极地苔原地带终年都覆盖着冰雪,为了适应恶劣的环境,以伪装自己,动物必须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更换皮毛颜色。如北极狐、雪兔和北极狼,冬天毛色便会变白,藏在雪地里,很难被捕食者或猎物发现。夏天来临,大量冰雪都融化了,它们的毛色变成棕色或灰色,与大地合为一体。生活在极地苔原地区的动物都长着一身厚厚的皮毛和脂肪,这是它们的“保暖装置”。有的动物还会在雪中挖洞来生育幼崽,如北极熊、北极狐。还有的动物可以在洞中进行冬眠,如旅鼠。每年冬天,驯鹿都会在极地草原上大会师,共同抵抗饥饿、寒冷和保护幼鹿,并抵御灰熊和野狼的攻击。到了夏天。为了躲避蚊蝇的袭击,它们会向更加寒冷的高山上迁徙。旅鼠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对旅鼠每年可以繁衍出近100万只后代。当它们数量过多时,皮肤便会由灰黑变成鲜艳的橘红,这样的特征易吸引天敌捕杀。每到这时,它们便会不停地奔向大海,纵身跳入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

北极熊生活在地球的最北边,平均体重可达400千克,长2~3米,是北极沿海浮冰与海岸上最大、最凶猛的食肉动物。除了人类以外,北极熊几乎没有对手,它们常常跨地区出海,去远方捕猎海豹。北极熊长了一身雪白的长毛,一直垂到脚底下,看上去非常高贵。脚下的毛具有良好的防滑功能,这使它们在冰上能够穿行自如。这件袍子不仅保暖,还能防止极地大量的紫外线伤害身体。北极熊的体型非常巨大,对付100千克重的海豹,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它们从冰洞中拖出来,肥大的熊掌一下就能把海豹的脑袋拍碎。北极熊可以一口气在北极冰冷的海面上游出40千米。它们的两个大前爪非常适合划水,而且它们的脖子很长,便于在游泳时将头露出水面进行呼吸。北极熊真可谓是一个游泳的能手。北极熊有一个“育婴室”。那就是雪洞。熊妈妈为了不让冰雪沾上小熊的皮肤,便将它们放在自己的大爪子上,用颈部绒毛盖着,不停地向宝宝吹热气,就像一台空调一样。北极熊的玩性很大,即使是打架,也像是在跳“交谊舞”。它们面对面地站立着,前肢互相扭在一起,边跳边旋转,还不时地在对方的脖子上轻咬一口,非常可笑。

北极狐生活在北极地区,那里气候寒冷,终年被冰雪覆盖着。它们主要以旅鼠和田鼠为食,饥饿时也吃些植物果实、浆果等,甚至连动物的尸体也吃。当食物充足时,北极狐会把余下的食物储藏起来,用石头压着、塞在石缝中或者埋在地下,食物摆放得十分整齐,就像货架一样。冬天捕不到食物时,才慢慢享用。

北极狐的巢大都筑于丘陵的土坡上,虽然体积比较小,但人口却不少。在暴风雪降临的天气里,它们留在温暖的家里终日不出门。北极狐很恋家,年年都要维修和扩建自己的“住宅”,以便于长期居住。北极狐也实行“计划生育”,它们能根据食物的多少决定生几个孩子。食物少时,雌北极狐一次只生大约4只幼狐;食物较多时,可以生8~15只;若食物十分丰富,每次可生数十只。

麝牛的体型较大,身高约1.5米,体重可达400千克,身体重量集中在长有肉峰的前半身,属于食草动物。麝牛主要栖居在北美洲靠近极地的冰原地带,主要吃苔藓、地衣和植物根、茎及树皮等。

麝牛的长毛下面还长着一层厚厚的小绒毛,使它们具备了良好的耐寒能力,能忍受北极-70℃的低温。

麝牛又叫麝香牛,它的样子很像牦牛,母兽还长着跟母牛一样的四个乳头。但麝牛的尾巴很短小,头上的角像羊一样长在头顶上,牙齿也与羊的差不多。它们是牛和羊的过渡物种。

夏天,它们常吃一些矮小柳树的叶子;冬季结成由几百只麝牛组成的大军,母子麝牛位于队伍中间,雄麝牛轮流在四周警戒和保卫。麝牛群中总会有一只经验丰富的老麝牛领导群牛。

麝牛喜欢在进食后平躺在地上细嚼慢咽,一会儿就打起瞌睡来。睡醒了再继续进食,它们就这样在吃食物和睡觉的循环中生活。麝牛这样做可大大减少能量消耗。

沙漠哺乳动物

沙漠的气候干燥炎热,布满了大片的流沙和戈壁,地面上很难找到水源,植物也很稀少,环境十分恶劣。生活在这里的骆驼、野驴等动物不仅耐渴、耐饥,还必须具有远距离寻找水源的能力;而鹅喉羚、羚羊和芦鼠则擅长奔跑;沙鼠与跳鼠的毛色会变化成与沙土一致的颜色,而且它们只在相对凉爽的夜间出来捕食。

沙漠跳鼠的后腿比前腿要长很多,还长了一根很长的尾巴,这些特点使它们一下就能平稳地跳出一米多远。在遇到危险时,它们能迅速地逃走。跳鼠几乎终生都不喝水,只依靠食物中的水分维持生存。

蒙古野驴俗称饿驴子。它们一般生活在海拔1000~3800米的开阔荒漠之中,以杂草为食,一般围绕水源生活。它们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不怕风雪严寒和烈日暴晒,能以枯草干料和陌生草料为食,是一种典型的沙漠类动物。

大耳狐生活在撒哈拉沙漠里,它们长了一对奇大无比的耳朵,大小几乎是它们身体的一半。天气炎热时,大耳朵可以散发体内的热量,来维持身体凉爽;在捕猎时,大耳朵则像雷达一样,能辨析出猎物细微的声响。

薮猫生活在非洲,是一种猫科动物。它们很擅长奔跑,可以跨越两倍身长的距离来捕捉飞鸟。薮猫的听觉、嗅觉也非常灵敏,能够先捕捉到猎物的气味和声响,然后立即借助有力的后腿发动攻击,抓住猎物。

长角羚主要生活在干燥的平原、沙漠地区、岩石山边及丛林带。它们长着或直或稍弯曲的长角,这是它们自卫或战斗的武器。长角羚的耐渴能力很强,干旱时可以长期不喝水。

世界上的骆驼分为单峰驼和双峰驼,它们的适应能力都很强,能在昼热夜寒、缺少水和食物的沙漠中生活。野骆驼更是练就了一身生存本领,不仅能够耐饥、耐渴,还能耐热、耐寒、耐风沙。家骆驼是野骆驼经过人类驯化而成的,由于生活条件优越,它们的四肢比野骆驼要短,驼峰比野骆驼的大,但它们更适合在沙漠中长途旅行、驮运货物,因此它们有“沙漠之舟”之称。驼峰是骆驼的营养基地,储存着大量的脂肪,当食物匮乏的时候,可以提供能量。所以即使在干旱的沙漠中长途跋涉,骆驼也可以几天不吃一点儿食物,不饮一口水。单峰驼与双峰驼的区别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单峰驼的背上只有一个驼峰,双峰驼背上则有两个。单峰驼的行进速度要比双峰驼快,但双峰驼的耐力要更持久。骆驼的嗅觉和视觉都非常灵敏,它们甚至在一望无垠的荒漠中就能“嗅”出远距离的水源。骆驼还能预知天气,每当风暴来临之前,骆驼就会伏下不动。常年居住在沙漠附近的人见此情景,就会立即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骆驼有一个特殊的“节水装置”。它们的厚毛及体表上少量的汗腺都能防止水分流失,而且它们血液中的红细胞非常小,但数量很多,能够防止骆驼在体温升高时血液变稠,从而有利于它们在干旱的沙漠地区生活。骆驼的鼻孔里面长有辦膜,能随意开闭;双重的眼睫毛能将沙子挡在眼睛外面;耳朵小而圆,里面长着浓密的细毛,也可阻挡风沙;足趾上富有弹性的肉垫,不仅可以隔热,还可以使蹄子不会陷入沙土中。

海洋哺乳动物

辽阔的海洋,不仅是鱼类的世界,还生活着许多种哺乳动物,人们把它们称为海兽。哺乳动物是动物世界中最高级的一类动物种群,地球上的哺乳动物大约有4600种。

最常见且最有代表性的海洋哺乳动物就是鲸,它们品种繁多,其中的蓝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此外,海豹、海象、海豚、海狗、海狮、海牛等也都是典型的海洋哺乳动物。其中,儒艮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美人鱼”,是海洋哺乳动物的一种。海獭,是最小的海洋哺乳动物。

鲸生活在海洋里,它的外表看起来像鱼,其实它们不是鱼而是胎生的哺乳动物。鲸是温血动物,表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层,能够保持体温。为了适应水中的生活,鲸的后肢已经完全退化,前肢变为鳍,所以鲸已经不能适应陆地生活了。鲸用肺呼吸,用乳汁哺育自己的宝宝。你目睹过“鲸鱼喷潮”吗?鲸不能在水里呼吸,它必须经常上浮到水面来呼吸空气。鲸呼吸不用嘴,而是用头顶上特殊的喷气孔。它们到水面上呼吸时,肺部的空气向空中喷出一团水雾,十分壮观。鲸是喜欢群居的动物,有些族群的数目多达数千头,群居依种类、时间或住处的不同而导致数目上的差异。它们联系相当密切,常常并肩作战,齐心合力围捕猎物,鲸群是个团结的集体。大型的鲸会因摄食和繁殖而进行迁徙,它们冬季待在渔产丰富的两极地区,夏季便迁移到热带海洋避寒及繁殖。有些鲸在每年特定的时间内迁徙;有些则根据当地环境而决定是否迁徙;有些则在生活的海域或附近洄游。鲸是海上天才的“表演家”。它们常追逐在海洋上来往的船只,围在船边跳水、翻腾、冲浪,用尾巴大力拍击海面,有时会将头和身体部分露出海面,侦察四周的环境。它们精湛的表演可谓是海上一大奇观。

座头鲸与其它鲸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就是座头鲸长达5米的巨大鳍状前肢,它们锯齿状的胸鳍上有黑白两色的花纹,而且斑纹各异。座头鲸常生活在海岸附近,以鱼类为食。

座头鲸被誉为“海洋歌唱家”。它在海洋中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如同歌唱家在歌唱。它们的歌声节奏明快、声音悦耳动听、音律非常规则,不愧为海洋中优秀的“歌唱家”。

到目前为止,蓝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在20世纪初,全世界大约有20万头蓝鲸,但经过人类100年的捕杀,蓝鲸的数量逐渐减少,现在只剩下12万头左右。蓝鲸巨大的嘴里竟有几百条鲸须,这些鲸须从上颌垂下来,它们喝进水,然后闭上嘴,这些鲸须便能将水中的鱼虾及其他小动物过滤出来。蓝鲸的食量是非常惊人的。

世界上唯一有长牙的鲸便是雄性独角鲸。这颗长牙是一颗变异的牙,从上颌伸出来足足有三米长。长牙不仅可以用来捕食猎物,还可以作为有利的战斗武器以抗击外来侵略者。个别雌鲸也有长牙,但长度一般都不超过一米。

虎鲸素有“杀人鲸”、“刽子鲸”之称,听了这些名字你也许会不禁心惊胆战起来。它性情凶狠残暴,是一种大型齿鲸。它的嘴很大,上下颌各长着20多颗坚硬锐利的牙齿,天生长着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虎鲸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哺乳动物之一。识别虎鲸的方法很简单,只需看它们的背鳍就行了。雌虎鲸的背鳍与鲨鱼的背鳍相似,雄虎鲸的背鳍有的高达1.8米,高耸呈三角形。有人曾在一只6.4米长的虎鲸胃内,发现了13只海豚和14只海豹的残骸。可见虎鲸食量是多么的巨大。一贯残暴凶狠的虎鲸还敢向蓝鲸发起进攻,成群的虎鲸将一只蓝鲸团团围住,大家一起上阵撕咬,不一会儿蓝鲸便败下阵来,再过一会便一命呜呼了。因此,虎鲸赢得了“海上霸王”的称号。

白鲸生活在北方的寒冷水域,以甲壳动物和鱼类为食。它们大部分时间在海面或者浅海中活动,喜欢群居。白鲸有时依靠回声定位捕食,有时依靠视力。它是一种体形“娇小”的鲸类,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种乳白色的鲸。鲸类世界中,依照发声的种类来说,座头鲸的叫声虽然悦耳动听,但种类不多,虎鲸也只能发出62种不同的声音,而白鲸则能发出几百种不同的声音。所以,白鲸有“语言大师”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