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动植物百科
12242400000019

第19章 动物明星(6)

其他一些骆驼穿过当时连接着美洲和亚洲的白令海峡,到了一个很寒冷的地带,它们聪明地在背上长起驼峰,用来储藏脂肪。当缺乏食物时,脂肪就可以供给消耗。与此同时,骆驼也练就了长时间不喝水的本领。经过又一段时期的进化,它们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双峰骆驼。其中一部分骆驼留在了这片寒冷荒凉的地区,长出长长的驼毛当作御寒的大衣;其余的继续向南迁,进入阿拉伯和非洲的温暖地带。在这里它们既不需要长毛大衣,也用不了两个驼峰来储存脂肪,所以一些人认为他们渐渐演变成单峰驼或单峰骆驼。因为在温暖的气候里,一个驼峰的储藏量已经足够了。

曾有一段时期,人们认为双峰骆驼和它们的北美祖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大约4000年前,人们驯服了野骆驼,并教会它驮东西和载人。然而另一种双峰野骆驼仍存大自然里,那就是人们说的Bactrian野骆驼。

根据从戈壁考察中取来的死野骆驼皮样,科学家正在进行DNA也就是基因测试。测试结果表明,Bactrian野骆驼与其他双峰骆驼有3%的不同,看到这里你一定在想这没什么意思,可是我们人类与猩猩也只有5%的区别。

显然那些以驮着货物,成群结队由人们牵引着,走过丝绸之路和亚洲其他驼道的家骆驼,实际上和野骆驼是很不相同的物种。这就是这种动物的第二个奇特之处。

野骆驼住在哪里

人类把野骆驼逼近了戈壁沙漠,事实证明几世纪前它们住在更富饶的中亚大草原上。甚至今天一些沙漠里的骆驼还要冒着炎夏的酷热走到山中,去喝一喝清凉的冰雪融水,啃一啃新鲜的嫩草。

在野骆驼住的蒙占戈壁,不是所有的水都是咸的,但在中国戈壁的中心地带。嘎顺戈壁,也称苦戈壁,却只有盐水。盐水从地下沽沽地冒上来,看上去像雪一样。野骆驼就喝这种水,吃生长在盐泉周围的一些草。这些草都能忍受夏季55摄氏度的高温,也能靠盐泉生长。与此相反,冬季气温会降到零下30摄氏度。难怪骆驼有它的长毛大衣了。可是这样的大衣在夏天显然又太热了,因此,四五月份野骆驼就要脱毛。脱毛后的野骆驼样子变了很多,不过到9月份它们又重新长毛以备冬天的来临。

戈壁滩就是石头沙漠,嘎顺戈壁的许多地方遍布着小小的黑石子,而在戈壁滩的其他地方,大山和丘陵上到处都是色彩斑斓的石头,看上去就像某个巨人曾经走过这里,在山上撒了大把大把的彩色石头。清晨和傍晚的时候,阳光照在山上,景色美极了。和甘肃戈壁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个沙漠34万平方公里都覆盖着沙丘,一些骆驼则生存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部边缘,靠近塔里木河的地带。“塔克拉玛干”的意思是“进去出不来”。

这些沙漠每年都在不断扩大,人们一直在与沙漠侵吞农田作斗争。沙漠边缘地带的人们已经学会引高山融化的雪水来灌溉农田。几个世纪来,沙漠居民已在沙漠边沿地带开辟了丰饶的农牧场,但在别的一些地方。人们并未能战胜沙漠。有许多古代城市埋葬在沙漠底下。现在沙漠仍在越变越大,这被称为“沙漠扩大化”。虽然植树种草有利于人们控制沙漠,但对沙漠居民来说这会是一场持久的战斗。假如像有些人说的,世界正在越变越暖,那么沙漠里的风也会变得越来越大,所以防止沙漠扩大化的斗争也会变得更加艰巨。

骆驼既不喜欢沙漠的美景也不爱它的荒凉,它只是想远离人类,因为猎人捕杀它们,而且近来一些非法开矿者也把骆驼肉当作食物。有一些非法开矿者趁骆驼停在盐水泉边喝水的时候,用自制的土炸弹去炸它们。骆驼被炸死后,这些人就割去一些骆驼肉当食物。

在蒙古和中国阿尔金山的野骆驼则有另一个威胁——狼。这些地区有充足的淡水,所以狼也能生存。在蒙古,牧人们被劝告迁移出野骆驼居住的地区,但同时住在那里的狼就不能捕捉牧人老弱病残的羊来充饥,它们就开始捕食骆驼。现在这已变成威胁骆驼生存的一大问题。

其他一些珍稀动物,象野羊、野驴、藏野驴和戈壁熊,也住在沙漠附近有淡水的地方。这些动物住在沙漠的边缘,每到夏季,高山的雪水就会潺潺地流进这里。但这些动物也受到人类猎杀的威胁。只有Bactrian野骆驼能生存在沙漠的中心,假如你去这种地方看看,就会发现根本没有其他的动物,甚至连只鸟也没有。这是因为这里完全没有淡水的缘故。只有一种吸血的大71CK住在盐水泉边专等着野骆驼来喝水,到时它就爬到它们的腿上吸血。

一只雄性野骆驼往往带着一群十多只雌骆驼和它们的小骆驼。1999年的一次考察中,在阿尔金山附近,人们惊讶地看到一只强壮的雄骆驼竟然带了17只雌骆驼和16只小骆驼,这是很不一般的情况。为了争夺雌骆驼,雄骆驼们会打架,打败的那只有时会走上150公里去找别的雌骆驼。可能它会和家骆驼交配,生下的小骆驼就成了“杂交种”。无沦中国还是蒙古的牧人都不喜欢这种“杂交种”,因为它们长大以后很难驯服。所以这种小骆驼往往会被杀掉。在科学家们看来这样有利于保持Bactrian野骆驼的基因纯正,此外野骆驼和家骆驼的不断交配也会使纯种Bactrian野骆驼渐渐灭绝。

在交配期后,雄骆驼会离开驼群。二、四月间你会看到一些孤单的野骆驼独自四处游荡,但他们不会离它们的家人太远,一旦有危险就会跑回去保护雌骆驼和小骆驼。过了13个月,雌骆驼也会悄悄地离开驼群去生小骆驼。1995年科学家在库姆塔格沙丘附近曾幸运地目睹了一只刚刚生完幼仔的雌骆驼。小骆驼出生还不到一天,科学家们设法拍下了唯一的一张野骆驼幼仔的照片。

野骆驼的第三个有趣之处就是它能够几百年来沿着同一条道路迁徙。在嘎顺戈壁中,野骆驼的脚印重重叠叠地从一个盐水泉延伸向另一个。当盐水泉边的植物被吃完时,它们就迁向别处。有趣的是这些野骆驼总是排成一队沿着老路走。由于它们个个紧紧跟随,所以在沙漠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从库姆塔格沙丘就有一条非常明显的骆驼踩出的小路一直伸向阿尔金山。嘎顺戈壁的野骆驼每年都要经过这里,它们到阿尔金山的阴凉山谷里,躲避夏季沙漠的高温;冬天,它们又走回到沙漠的中心地带。

春天的气温稍温和,但野骆驼还有另一个威胁,那就是说来就来的沙漠风暴。当地人称为黄沙暴和黑沙暴。黄沙暴刮起时能挡住太阳,使周围的东西看上去都是金黄色的。更强大更可怕的是黑沙暴,当它来临时,遮天蔽日,把白天变成黑夜。黑沙暴里不仅有沙子,而且石头也随风乱飞。这时可怜的骆驼只能伸着长脖子躺在地上。

1997年的考察中,20只野骆驼有18只在黄沙暴中逃散;1999年,一次黑沙暴中,17只野骆驼失踪,有一只竟然跑了150公里去躲避这场及其可怕的沙暴。

骆驼的第四个惊人之处就是它会哭。骆驼都会掉眼泪,泪水从它的长睫毛下顺着脸颊流下来。虽然它在沙暴里一定很不快活,但它不是因为难过而哭,而是它在用这一绝妙本领来冲洗出眼里的沙子。它还有长长的鼻翼保护着鼻腔,所以在沙暴中也能呼吸。

因为骆驼具备了这些了不起的本领来适应沙漠生活,所以我们称它为“沙漠之王”。

为了保护Bactrian野骆驼,中国政府已批准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原来1.5万平方公里的阿尔金山野骆驼自然保护区。扩大为15万平方公里的阿尔金山——罗布泊自然保护区。这一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一部分筹建工作将由英国一个慈善机构——野骆驼保护基金会负责。这一基金会已为保护中国和蒙古的野骆驼努力工作了好几年。

海狮

海狮分类属于哺乳纲、鳍足目、海狗科。四肢呈鳍状,后肢能转向前方以支持身体;有耳壳;尾甚短;体被粗毛,细毛稀少。雄的体长2.5~3.25米,随种类而异;雌的较小。有的种类颈部有长毛似狮,故名。生活在海洋中,以鱼、乌贼及贝类等为食。繁殖时期到海岛上产仔。年产一胎,每胎一仔。主要有北海狮,分布于北太平洋;南海狮,亦称黑海狮,主要分布于美国西北部沿海;南美海狮,分布于南美洲沿海;灰海狮,分布于澳大利亚西南部沿海。

生物学家认为鳍足类动物和胡狼源自同一个祖先。大约在三千万年前,海洋里的食物资源大大增加,在那时有些像犬类的肉食性动物开始慢慢转移到海洋里来寻找食物,为了能适应在水中觅食,他们的身体和生理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的四肢演化成鳍状以方便在水中游泳,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进化,就形成了现在的鳍足类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