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三十六计一日一得
12242200000002

第2章 胜战计(2)

第三,我方必须远离胶着状态的战争。一旦陷入旷日持久的对峙,我方兵力势必受到牵制,就无法全力进攻敌军的弱处了。

破解“围魏救赵”计的方法也并不难。首先就是要知己知彼,明白己方的弱点所在,同时对敌方的动向把握得十分清楚,这样就能够伺机而动;其次是要注意弱处的防御,一旦能够首尾兼顾,敌方也就无从下手了;再次,也可以制造出假的弱点迷惑对手,一旦对手用“围魏救赵”的计策来攻击我方的这个“弱点”,就可以马上反击,把弱点变成布满兵力的陷阱。

“围魏救赵”运用到商战中,其战术要点,是不直接跟对方正面接触,而是巧妙地去挖对手的“墙脚”,从而削弱对手的有生力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各国纷纷忙于战争,输入我国的纯碱大幅度减少。一直从事盐业生产的民族资本家范旭东看准机会,积极奔走,于1918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制碱企业——永利制碱公司,填补了中国碱市场的空白。一战结束后,曾经一直独占中国碱市场的英国卜内门公司急忙重返中国市场,但却发现了新的竞争对手。尽管卜内门公司软硬兼施,都无法挤垮永利,甚至连将永利置于自己控制之下都不能做到,这使卜内门大为恼火。

经过一番准备,卜内门调来一大批纯碱,以原价40%的低价在中国市场上倾销,不惜血本,企图挤垮永利。

范旭东为此焦虑万分。他知道,永利和卜内门相比,实力悬殊。最后,他决定“东渡日本”,将产品销往岛国。当时日本工业较发达,是卜内门公司在远东的最大市场。欧战刚停,百废待兴,卜内门公司的产量有限,能运到远东来的碱为数不多。现在,为了对付永利,卜内门把大量的碱运到中国,日本的碱市场必然相对紧张,若趁机进入日本市场,必然奏效。于是,范旭东迅速进军日本市场,通过三井财团遍布全日本的庞大销售网,永利质优价廉的红三角牌纯碱很快在日本造成了碱市场的跌价,这一突变,使得卜内门措手不及,为了保住日本市场,卜内门不得不随之降价。

由于卜内门的碱在日本的销量远大于中国,这一跌价,使其元气大伤。卜内门权衡利弊,发现保住日本市场比在中国进攻永利要重要得多,最后不得不妥协。他表示愿意停止在中国市场上的碱价倾轧。希望永利在日本也相应停止行动。范旭东趁机提出,要求卜内门今后在中国市场上的碱价如有变动,必须事先征得永利的同意。卜内门无奈,只得同意。

第三计:借刀杀人

【原文】

敌已明,友①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②推演。

【原按】

敌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将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

【注释】

①友:指军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敌、我两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一时结盟而借力的人、集团或国家。

②《损》:出自《易经·损卦》:“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孚,信用。元,大。贞,正。意思是只要有诚心,就会有大的吉利,没有错失,合于正道,这样行事就可一切如意。

【译文】

敌人已经明确,而盟友的态度还未明朗,要诱使盟友去消灭敌人,不必自己付出代价,这是根据《损卦》推演出来的。

敌方已经显露,而另一种势力又在发展,将要有所行动,就应该借助这股力量去摧毁敌人。

智慧心得:

计名见《韩非子·内储说下》。讲的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君主郑桓公袭击郐国之前,先打听了郐国有哪些有本领的文臣武将、豪杰、能言善辩之士等,开列名单,宣布打下郐国,将分别给他们封官爵,把郐国的土地送给他们。并煞有介事地在城外设祭坛,把名单埋于坛下,对天盟誓。郐国国君听到这个消息,怒不可遏,责怪臣子叛变,把名单上的贤臣良将全部杀了。结果郑国轻而易举灭了郐国。

“借刀杀人”最初的意思就是郑桓公借郐国国君的刀杀了他的大臣,为自己吞并郐国扫清了障碍。因为,如果要自己动手除掉这些人,不但很难办到,而且即使办到了也将损失惨重。所以,在这个时候,假手他人,除去自己的心腹大患,自己又毫无损失,自然是战略家们最希望见到的。

施行“借刀杀人”计的关键之处,就是先要找到那把“刀”,即善于发现第三者的力量,或利用或制造敌人外部或内部的矛盾。运用时不可拘泥,有“友”的话用“友”,无“友”则要将敌转化。不仅仅是站在敌对方面的力量才是敌人,同一阵营内部也可能有因为利益分配的原因有分歧的敌对力量。那么,在面对一个具体的敌人时,就可以从敌对的势力内部寻找这一敌人的敌对力量。

之后要“借”,“借”的要诀是以利害诱导,以“共同利益”调动盟友,利用这种也许并不属于友方的“未定”力量,诱导其攻击敌方,“不自出力”,从而保全自己的实力,如《兵经十字·借字》中说:“艰于力则借敌之力,难于诛则借刀杀人。”上古时期的阪泉之战中,黄炎两帝大战三场。起初,炎帝兵力占优,并以火攻战胜了黄帝。于是黄帝用“分享天下”之利的手法,诱使各部落参战,并借天候之便,击败炎帝。

借用对方的力量,实现双方力量对比的转化。这样不出己力而实现目的,就可以真正达到“兵不钝而利可全”。“以敌借敌,借敌之借”,这是更高层次的“借”,也是中国战略的精髓。

皇太极计杀袁崇焕,令崇祯帝活生生自毁长城便是此计的极好范例。

明朝末年,生长于东北的女真后裔满族兴起。在其首领努尔哈赤的多年经营之下,满族的力量逐渐壮大,并已经成为一支与明朝政府对抗的强大势力。努尔哈赤父子亲率十数万满兵,声势浩大,锐不可挡,进犯明朝,志在必得。

明天启六年,努尔哈赤父子亲率13万大军进犯明朝,其势锐不可当,大有志在必得之势。努尔哈赤决定先以13万之众围攻军事战略要地宁远(今辽宁兴城)。而宁远守兵只有万余人。十三比一,力量悬殊。宁远守将袁崇焕,身先士卒,奋勇抗敌,击退满兵三次大规模进攻。明军奋勇抵抗,力挫骄横的满兵。袁崇焕乘满军气馁之时,开城反攻,追杀数十里,击伤努尔哈赤,满军惨败。努尔哈赤遭此败绩,身体负伤,攻占明朝的壮志难酬,羞愧愤懑而死。皇太极继位,第二年,又率师攻打宁远。袁崇焕早有准备,皇太极又兵败而回。

又经过几年的准备,皇太极再次攻打明朝。崇祯三年,他为避开袁崇焕守地,由内蒙古越长城,攻山海关的后方,气势汹汹,长驱而入。袁崇焕闻报,立即率部入京勤王,日夜兼程,比满兵早三天抵达京城的广渠门外,做好迎敌准备。满兵刚到,即遭迎头痛击,满兵先锋狼狈而逃。皇太极视袁崇焕为从未有过的劲敌,又忌又恨又害怕,袁成了他的心病。

皇太极为了除掉袁崇焕,绞尽脑汁,定下借刀杀人之计。他深知崇祯帝猜忌心特重,难以容人。于是秘密派人用重金贿赂明廷的宦官,向崇祯告密,说袁崇焕已和满州订下密约,故此满兵才有可能深入内地。崇祯勃然大怒,将袁崇焕下狱问罪,并不顾将士吏民的请求,将袁崇焕斩首。皇太极借崇祯之刀,除掉心腹之患,从此肆无忌惮,再也没有遇到袁崇焕这样的劲敌了。

皇太极“借刀杀人”计的成功之处,在于正确认识到目前最难对付的敌人是袁崇焕,而后在明朝内部寻找矛盾,并最终利用崇祯皇帝的猜忌心理和宦官与边防大将之间的矛盾致袁崇焕于死地。

古代政治中,“借刀杀人”是很普遍的,利用一批人,打击一批人,这在官场中是不变的铁则,明代的张居正就深谙此道。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即位的时候年仅十岁,当时宫中太监冯保执事,说话分量很重。大学士张居正看得明白,要夺取大权,就要依靠冯保的帮助,于是暗中和冯保交好,两人称兄道弟,关系相处得十分融洽。

当时把持朝政的内阁大学士高拱却蛮横无理,专权自用,而且张居正和高拱之间貌合神离,总想找一个机会除掉高拱然后取而代之。

一天,神宗万历皇帝早朝后走出大殿,突然发现一个男子朝自己径直逼近,左右侍卫见状急忙上前将这个男子拿住,结果在他身上搜出了一把利刃,显然说明他有行刺皇帝的意图。神宗不禁吓出一身冷汗,急忙命令冯保审问此事。

经过严刑逼供,这名刺客供认自己是从南方抗击倭寇的著名将领戚继光营中来的。冯保闻言大惊,立即停止审讯,亲自前往张居正的府邸,询问应该如何处理此事,张居正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对冯保说:“冯公公啊,高拱屡次想把你逐出宫门,今日何不乘此机会除掉高拱?你只需要如此这般……”

冯保听后连连点头称妙,即刻派亲信对刺客说:“下次审问你的时候,只要你一口咬定是高拱派你来的,便可赦免你刺杀皇上的死罪,而后重重有赏,如若不然,就将你乱棍打死。”刺客无奈之下就答应了下来。

再次审问的时候,冯保斥问刺客道:“大胆狂徒,竟然行刺当今皇上,还不从实招来?”刺客于是招认是高拱主使他这样做的。

万历皇帝听说了这个消息,龙颜震怒,下令追查高拱的罪责。高拱明明知道有人要陷害自己,但是心里还是怕罪名落实。于是他向万历皇帝请求告老还乡,让出内阁首辅大学士的职位,不久,大权终于落在张居正的手里。

防范“借刀杀人”计的办法是:团结己方的一切力量,形成内部的凝聚力,避免被敌人分化;遇到敌方使用“借刀杀人”计的时候,将计就计,反过来策反对方的内部力量打击对手。

用利害关系诱导他人与己方敌人互相争斗的实例,在历史上已觉不新鲜。三国时诸葛亮献计刘备,联络孙权,用吴国兵力在赤壁大破曹兵的例子就十分典型,再如司马懿为曹操献上的“借刀杀人”计:当时蜀将关羽围困魏国的樊城、襄阳,曹操惊慌,想迁都避开关羽的威胁。司马懿和蒋济力劝曹操说:刘备,孙权表面上是亲戚,骨子里是疏远的。关羽得意,孙权肯定不愿意。可以派人劝孙权攻击关羽的后方,并答应把江南地方分给孙权。曹操用了他们的计谋,孙权果然派吕蒙组织军队秘密渡江攻击关羽,关羽终于兵败麦城,最后被杀。

借刀杀人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让他人替你出刀,这样,手上染血的就是别人了。历史上的杀人者中,秦桧算得宋高宗的一把好刀,成为后世唾骂的奸贼。而实际上,杀害岳飞不外是宋高宗授意,秦桧只是明白君意罢了。对此,明代史评家文衡山写了一首“满江红”词,很是明白,道是“拂拭残碑,谕飞敕,依稀堪读。慨当时,倚飞何重,后来何酷!果是功成身会死,可怜事往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怜,风波狱,岂不惜,中原蹙,岂不念徽钦辱,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康王自怕中原复,叹区区奸桧亦何能,逢君欲。”

第四计:以逸待劳

【原文】

困敌之势①,不以战;损刚益柔②。

【原按】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

【注释】

①困敌之势:迫使敌入处于困顿的境地。

②损刚益柔:语出《易经·损卦》。“刚”、“柔”是两个相对的事物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相对的双方有可能相互转化。“损”,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艮上)。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山下泽,意为大泽浸蚀山根之象,也就是说有水浸润着山,抑损着山,故卦名叫“损”。“损刚益柔”是根据此卦象讲述“刚柔相推,而主变化”的普遍道理和法则。此计正是根据“损”卦的道理,以“刚”喻敌,以“柔”喻己,意谓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可以制胜。

【译文】

使敌人的实力损耗,不需要使用武力;敌方刚强之势消耗了,我方的力量自然就会增强。

这就是调动敌人的方法。兵书上说:“凡是首先在战地等待敌人的人就会安逸而精力充沛,后来赶到战地仓促应战的人就会疲惫不堪。因此善于打仗的人,能够调动敌人而不会被敌人所调动。”兵书上讨论如何应敌的问题,这里只是讨论总的局势。它的要点并不是让人选择一个地方然后一动不动地等待敌人,而在于以简便的方法来驾驭繁杂的问题,以不变应万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付行动,以小动应付大动,以抓中心的枢纽环节来应付周围环境的变化。

例如在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治理齐国内政时,实行了军事训练,实际上是在备战;孙膑在齐国,使用添兵减灶的方式诱使魏国将领庞涓尾随追击,又在马陵道伏击庞涓;战国末期,赵国大将李牧镇守雁门关,一直不和匈奴交战,实际上在积极备战,结果一战就大败匈奴。

智慧心得:

以逸待劳,语出《孙子·军争篇》:“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以逸待劳”,是从实战中得来的铁血教训。《孙子·虚实篇》中讲:“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就是说,两军相遇,先进入阵地的一方占据主动,可以厉兵秣马,修整战力;后到达战场的只能仓促应战,难免措手不及,战力大打折扣。

所以,善战者总会算尽机关,去占这个“在敌之先”的便宜,尽量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力求使敌劳,使己逸,掌握作战主动权。调动敌人前来交战,就会使敌人处于兵势常虚、被动不利的地位;我不受敌人调动,就会使我军处于兵势常实、主动有利的地位。

克制而不盲动,不争一时之勇,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守则敌动我静,动则必耗其力,这是很好的用兵策略。一代名将王翦,灭楚时就是采用的这种手段。

战国末期,秦国因为内部的矛盾,富有多年实战经验的将军王翦因为和秦王嬴政在攻打楚国的问题上意见不统一而被迫告老还乡。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只能委派少年将军李信率20万军队攻打楚国,开始的时候,秦军连克数城,锐不可当。不久,李信中了楚将项燕伏兵之计,丢盔弃甲,狼狈而逃,秦军损失数万。后来,迫于无奈,秦王又起用已告老还乡的王翦。王翦率领60万军队,陈兵于楚国边境。楚军立即发重兵抗敌。老将王翦毫无进攻之意,只是专心修筑城池,摆出一派坚壁固守的姿态。而楚军急于击退秦军,但屡次进攻无果。就这样,两军对垒,相持了一年有余。

在相持阶段,王翦只是鼓励军中将士养精蓄锐,吃饱喝足,休养生息。秦军将士人人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平时操练,技艺精进,王翦心中十分高兴。一年后,楚军绷紧的弦早已松懈,将士已无斗志,将眼前的危机抛到脑后,认为秦军的确防守自保,于是决定东撤。王翦见时机已到,下令追击正在撤退的楚军。秦军将士人人如猛虎下山,只杀得楚军溃不成军。秦军乘胜追击,势不可挡。公元前223年,秦灭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