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英文图书美国学生科学读本(英汉双语版)(套装上下册)
12238800000023

第23章 太阳给地球的礼物(8)

27.热量的传递

实验23:分别切一段15cm长的10号铜丝和10号铁丝,再找一根同样长度和 粗细的玻璃棍。现在依次拿着它们的一端,将另一端放在本生煤气灯上加热, 哪一根会最先将热传递到手上?

实验24:取一支试管,装进其容积四分之三的冷水,握住试管底部小心地 将水的顶部放在火焰上加热,直到其附近部分的水开始沸腾。注意确保火焰不 要烧烤到水面以上的试管,以免其受热炸裂。要是在试管底部加少许小冰块, 整个实验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当然可以将一小块铁丝网或者少许金属丝塞进试 管底部,阻止小冰块浮到水面附近。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来,水的传热能力是 很差的,上半部分热水不会下沉,也说明它们一定比下半部分的冷水更轻。

要是没有太阳给我们的热量,地球上将不会有生命,也不会有潺潺流动的 溪流,不会有纵横驰骋的风,以及流变无穷的能量所造就的这个异彩纷呈的大 千世界。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了解热量是怎样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 热量可以通过固态物质传输,比如金属,热量在其中会传得很快,在其他 物质中比如玻璃,就会传得慢一些。在实验23中我们发现,热量会在其中一根 小棍上传输得比在其他两根上快一些。同时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组成小棍的 微粒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传输移动。在试管加热的试验中,也没有任何征兆显 示,存在水的粒子从沸水部分传递到了试管底部的冷水部分。在这些例子中,热量都只是简单地从一个分子传递给另一个分子。

这样的热量传递过程叫做热传导。物体的热传导能力有好有坏,我们在刚 才使用不同材料的试验中也已经感受到了。我们用钢铁来做散热器就是为了让 热量能更快更容易地被传到屋外,而用石棉来包裹暖气管以保存热量,是因为 石棉是热量的不良导体,可以防止暖气管中热量的散发。

实验25:将一张燃烧的纸放在一个口朝下的钟罩中,注意通过烟雾来观察 空气的流动。纸张在硝酸钾的强溶液中适度浸泡再拿出来晾干,点燃之后将会 有极其浓烈的烟雾。

实验26:给一个500毫升的烧杯装半杯水,然后放到环架上用本生煤气灯 加热,再不断给杯中撒入少量锯末,适当搅拌,让一些木屑沉入杯底。继续给 烧杯缓缓加热,注意观测杯中水的流动。

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以及纸张在钟罩下燃烧的时候,水和空气加剧流动, 加热之后便开始翻腾上升。这时,热量便被加热后的空气和水在翻腾的运动中 进行了传递。这样传输方式也是我们之前提到的热传导。热水与暖气炉给我们 的房间加热的效率关联于热量的对流程度,我们之后还会发现,要是没有对 流,地球上便不会有风,也没有海上的洋流。

打开一盏高温炽热的电灯,然后把手立即置于其下,即使玻璃灯管由于是热 量的不良导体而依然保持冰冷,我们也能立刻感受到热量带来的温暖。白热化的 灯丝外面包裹着一层完全的真空层,它可以排除一切对流,像冷玻璃管一样, 可以阻止热量的快速传递。因此,感觉上似乎觉得,热量并不是由于接触而进 行传导的,因为灯管周围的空气并没有接触到灯丝,何况空气是比玻璃更迟钝 的不良热导体。还有玻璃管,也只是会在刚开始的极小段时间内没有变热。

看来除了传导和对流之外,一定还存在着别的热量传递方式。而且似乎在 这样的热传递方式中,中介物并不是必要的,因为灯丝周围全是真空,没有任 何物质。如今天文学家已经告诉我们,在地球大气层与太阳之间没有任何中介 物质,但太阳的热量依然以光的极大速度,每秒186000英里传输到我们地球, 而且还并没有让中间的巨大空间变热。热的对流、传导和这样的方式比起来就 显得太慢太慢了,这样的热传递方式就叫做辐射。如果热量不能以这样的方式 传递,地球也将会变得不适合人类居住。

如果一个物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而包围它的物体既不能进行热传导,也 不能进行热对流,那该物体的热量就会保存在自身之中。这个原理的应用例子 有无焰灶和保温瓶,前者是将热源物体用毛毡、木质纤维、石棉等类似的不传热物质包裹起来,后者是用玻璃以及一层被抽尽空气的隔热层包裹起来,两种 办法都是为了防止热量从热源物体传递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无焰灶上面 做饭,保温瓶中的液体才能长时间保温,当然如果将冰冷液体放进去,它也会 保持冰冷,因为外部的热量完全不能触碰到它。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还会给保 温瓶一类物体搭上厚重衣物,以防止其热量传递到周围的空气中去。

28.热量的测量

实验27:在两只空烧杯中各装入100克水,给其中一只烧杯缓缓加热并小 心搅动杯中的水,让其均匀加热至90℃,将另一只烧杯降温至10℃。然后将一 只烧杯中的水倒入另一只烧杯中,并将水均匀搅动,最后记录下混合水的温 度。最好用化学温度计来进行测温。

再取两只空烧杯,一只装入100克低度白酒,一只还是装入100克水。将装 有白酒的烧杯放入沸水中加热,保持其稳定并不断搅动白酒直至温度达到90℃, 装水的烧杯还是降温至10℃。确定各自温度后,将白酒倒入另一只装水的烧杯 中,均匀搅动,最后记录下混合液的温度。前后两次混合物哪个温度更高?是 水与水的混合物温度高,还是水与白酒的混合物温度高?

既然热量在地球的各类活动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那我们就有必要知 道如何来测量它。温度与热量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别,一汤匙100℃的水的热量 远远少于一桶10℃的水的热量。让一池水升高1度所需要的热量,也会远远多 于让一壶水升高许多度的热量。这就是为什么巨量的水即使温度改变很小,也 能吸收、消耗超大量的热量。

不仅不同数量的相同物质温度升高所需要的热量不一样,相同数量的不同 物质温度升高所需要的热量也大不相同。如果将同样体积的水与橄榄油各自放 在同样的盘子中一起在烤炉上加热,会发现橄榄油温度上升的速度几乎是水的 两倍。换句话说,温度同样增加1度的话,水需要的热量是橄榄油需要的热量 的两倍。实际上,让一定量的水温度增加1度所需要的热量,比相同重量任何 其他物质温度增加1度所需要的热量都多。

从实验27的结果来看,水与水的混合物的温度远远高于水与白酒的混合 物的温度,白酒对热量的容积要小得多。将一定量物质温度升高1度所需的热 量,相较于将等量的水的温度升高1度所需的热量,我们叫做该物质的比热③。 橄榄油的比热是0.47,白酒的比热是0.03,意思就是,将等质量的三者温度升 高1度,橄榄油需要的热量是水的47%,白酒则只需水的3%。为了比较热量的大小,物理学家引入了一个单位来表示将1克水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这个单 位叫做卡路里。

29.光--太阳不仅是地球几乎所有热量的来源,更是光的渊薮。我们已 经有了人造的发光物体,比如蜡烛、油灯、电灯,但它们的光线相较于太阳发 出的光,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星星也能发出一点微弱的光线,但大多数我们所 知的物体都是暗淡无光的。有时候,某些物体由于自身的光滑表面可以反射发 光体发出的光线,因此看起来好像它们也能发光似的。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黄昏日落之时,阳光反射在房间窗户的玻璃上, 让我们觉得似乎有个光源在窗户玻璃窗后面。任何因光滑表面而反射光线的物 体,看起来像自己能发光一样,这主要是缘于存在真实光源,如果这个真实光 源移走了,它们便黯然失色了。月亮就是如此,农历月末月初的时候,月亮太 偏离于太阳以至于不能反射太阳的光,我们也就看不见它;而当月中满月时, 半个月亮表面都在反射太阳的光,因此这时看起来十分明亮。

30.光的运动方向

实验28:将一个针孔照相机暗室(它由两个大小不同的镜筒盒组成,大的 尾部有一个针孔,小的有一块精致玻璃平板)的成像孔对准一个物体,并且前 后移动其中的玻璃板直至上面出现清晰的物像。在一张纸上绘出该物体以及所 成的像,标示出你认为光线为了通过小孔成像而必须经过的路径方向。

照相机就是用与上面成像设备相同的原理设计制造的,只是在小孔前增加 了一个镜头来增强成像效果,并且可以用照相底片来切换这里的精致玻璃板。 光的许多固有特性已经在日常生活中被我们熟知。我们在黑暗的房间中看 不见任何东西,但若光线照进来,所有的物体便立即呈现。我们能看见它们, 是因为光线被它们反射进到我们的眼睛。除了自己发光的物体以外,所有物体都是因为反射光线才能被我们所见。

若将一支蜡烛置于镜子前面,我们看看镜子便能发现有一支蜡烛在它里 面。我们当然知道蜡烛其实并不在那里,只是它的光线被镜子反射成那样一条 光路,让它看起来就像是从镜子后面发出来一样。我们正是通过镜子反射的光 才看见了里面的蜡烛。

如果我们想看一块木板的边缘是否笔直,我们只需用眼睛沿着边缘瞄上一 眼;如果我们想用子弹射击一个物体,我们会把枪管抬起,用视线瞄准。因为 我们很确定地认为,在像空气一样的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着直线运动的。

实验29:将一枚硬币放置在一个5品脱④的平底锅锅底的正中心,再将锅静 置于桌上。然后你站在顺着锅沿刚好可以看见硬币边缘的地方。让一个人慢慢 往锅里倒水,这时硬币好像有什么变化?

实验30:给一个空电池槽装入三分之二满的水,斜插进一根玻璃棒或者木 棍,棍子看起来还是直的吗?在给水面上倒入两三英寸厚的煤油,棍子看起来 又会有什么不一样?

实验31:取一片普通的远视眼镜片比如老年人的老花镜片,或者凸透镜 片,放在一张纸上面,置于太阳下。变换镜片与纸张的距离,可以看见太阳的 光热被透镜弯曲而集中到一点上。现在用近视镜片,或者凹透镜片做同样的实 验,可以发现光线被发散了。为什么近视眼和远视眼不能用相同的镜片呢?

在上面锅底硬币的实验中,水在一定程度上让光线发生了弯曲,进而让整 个硬币都进入了我们的视线,而没有水的时候我们是看不见硬币全貌的。这个实 验说明,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的时候,它不会沿着同一条直线传播。 我们把那些对光线阻力比较大的物质叫做密集介质,光线在其中经过时所遭受的 阻力比在其他物质中要大得多。正是这样的阻力变化导致了光线的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