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UFO档案
12224500000003

第3章 神秘的访客(2)

1991年3月18日傍晚,一不明飞行物光临上海市,随即,有关不明飞行物的电话从吴淞、莘庄、外滩等地区纷至沓来。虹桥机场指挥塔值班员金鑫来电称:6时13分,机场西北上空约3000米处发现一椭圆形橙黄色光环,呈垂直状,稍后又转化为一字形。当时,由虹桥机场起飞飞往济南的5556航班正在该光环附近飞行,指挥塔立即与之取得联系。据飞行员观察,光环中有一飞行速度极快的物体在移动,尾部喷射出灼烈的红光。当飞机尾随不明飞行物到达昆山上空时,它突然由橙黄色转为黑色,并分离出圆形和长方形两个小飞行物。两个飞行物互相保持约300米距离,方向变幻不定。在临近苏州上空时,它们突然掉头向飞机高速飞来。正当紧急之际,两个小飞行物合二为一开始急速爬高,转身飞逝。此时,这架“肖特360”小型客机已“警戒飞行”9分钟。据5556航班的朱姓飞行员说,他清晰地看到该物体比飞机大。虹桥机场“3·18”空中奇遇事件轰动一时。

1994年8月25日,UFO出现在新疆某农场的夜空。UFO是比较严肃而且科学的说法,但是在那天晚上,很多人看到那个不明飞行物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叫起来:“飞碟!”

这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辉煌啊!西北面的天空上横着一巨大的光束,它雪亮雪亮的光芒照亮了整片西北天幕,光束由一只唱片大小的碟状飞行器所发出,碟状飞行器快速地自转着,似乎悬在空中。它像白炽灯那样呈现出橙红色的光亮,灼灼耀眼。飞碟快速地顺时针自转,带出了两道明显的白色涡流。它缓慢地朝东南方向移动了一些,似乎又静止下来悬在空中。那橙红色发亮的碟体因旋转带出两绺拂尘般的涡流,那横扫整个西北天空的雪亮的光束太奇特、太震慑人心了。

当飞碟消失之后,有人立刻看了手表,时间是10点35分。由一位司机提供的时间推算,看到飞碟的整个时间至少持续了5分钟,但所有的人感觉那一刻远比5分钟漫长。

1996年5月,当这只UFO在白天大摇大摆地飞越法国马赛市上空时,被一位大胆的男青年用“拍立得”相机摄下。后经法国军方鉴定,予以公开发表。

2002年7月1日,江苏、河南、陕西、四川、重庆等地媒体都不约而同地报道了类似的消息:

6月30日晚10时30分左右,一个神秘的发光体变换着各种姿态掠过天空。

6月30日晚上,一不明发光物体出现在天空中,四川、陕西、河南、辽宁、江苏等地均有人目击。江苏徐州等地的目击者向当地媒体反映:当晚10时20分左右,他们发现西北天空有一形状如初升太阳般的物体,像探照灯一样发出扇形光芒,光线如波浪般涌动。10多分钟后,光亮逐渐消失,空中只剩一团云雾。

河南的众多天文爱好者则称,当晚10时30分许,夜空中北斗七星勺把处突然出现一火箭状不明飞行物,接着“火箭”后面的尾巴成扇状打开,发着亮光,再往后发亮处弯成月牙状,且弯月上面有一颗明亮的圆球,发出耀眼的光芒,5分钟后,不明飞行物消失。

临洮一位叫陈世文的摄影师当天晚上正在葬礼上拍照,突然人们指着天空惊呼“飞碟”,陈急忙将镜头对准天空,“只见夜空中从正东方平行向西缓缓飞来一亮物,身后拖着一条明亮的尾巴。大约两分钟后,飞行物停在空中,亮尾先消失,随后飞行物也变暗、消失。又过了大约一分钟,不明飞行物再次闪亮,亮度更强,并朝偏东南方向螺旋式上升。旋转约十几秒后飞行物呈现为元宝状,后渐渐消失在夜空中。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5分钟。”由于丧主家人笃信佛教,有人认为是佛光呈现,也有人说是飞碟。

成都也有人目击了此物体。他们称,此发光物体光芒呈白间橙色,从东向西缓缓飞行,持续了约3分钟时间,大小有如一张办公桌,并且在飞行过程中不断地变化形状。同时,湖北荆州、内蒙古包头以及黑龙江大庆等地的网友也在网上表示,他们也看到了同样的东西。从各地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目击者所描述的发光体外形、大小、持续时间、飞行方式非常相似。由此可以推断,当时,这个“不明飞行物”光临了从东到西的大半个中国,人们所看到的是同一个“不明飞行物”。

6月30日晚,大足机场。驻渝某航空兵部队组织夜间飞行。22时10分左右,一飞行员驾机返航至机场上空600米高度时,突然发现同高度右边400米左右有一个亮着黄色灯的飞行物与其平行飞行。当时不少机场官兵昂首观望了这一突然而至的“天外来客”。

当他转弯飞回时,该飞行物又紧随至他的左边平行飞行。当时这名飞行员马上向地面指挥员报告:“旁边是否有别的飞机飞行?”指挥员回答:“没有。”该飞行员额头上沁出冷汗:难道旁边有“敌机”?为防止意外,飞行员马上驾机降落。15分钟后,该飞行员仍然为此惊诧时,一幅奇异的景观出现了,大足机场上空,突然出现了一束锥形光柱,像探照灯一样照射地面。

目睹全过程的飞行大队韩教导员事后惊奇地告诉记者:这一幕平时只有在科幻电影中才能看到,机场上空突然出现亮光。亮光刚开始时,像探照灯般向下照射,非常明亮,然后亮光逐渐变淡,最后像一片白云逐渐消失,整个过程共持续了8分多钟。机场官兵们昂首观望到了这一突然而至的“天外来客”。

重庆晚报引述合川市码头镇荆镇长的话说:近一个月来,晚上10时至11时期间,在天空东北方向常有几个银灰色的圆圈(通常是3个)在天上飞来飞去,呈追逐状,每次大约持续十几分钟。

镇上居民开始并不相信,不少居民后来也目击到银色圆圈。6月30日晚上10时28分,荆镇长目睹了“天外来客”出现的全过程。当时,天空中一颗中等亮的星星上忽然一道亮光闪开,形成米筛状的光圈,有洗脸盆一般大小。不一会儿,这道突现的亮光下面又出现一道月牙状的光亮,随后逐渐淡下去,直至消失在夜色中,前后时间持续了五六分钟。有人向合川市气象局报告此情况,气象局称无法解释。

对于6月30日晚出现在天空的神秘物,各种猜测随之而至。

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一次超新星爆发,但对于这种说法,国家天文台没有确认,工作人员认为超新星爆发是天文界的大事,可据他们掌握的消息,国内外并没有哪一家天文台观测到有超新星爆发。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则认为,它极有可能是一个“空间飞行器”。他说,从目击的范围来看,整个中国中北部都能看到,而且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可见这个东西的位置相当高,应该在500公里以外。而大气现象的高度不可能超过只有十几公里的大气层,所以不可能是大气现象。他还认为不可能是飞机,因为从它的高度来看,远比飞机的高度高,而且以其飞行的速度而言,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让这么大范围的人看到是不可能的。

王思潮认为从目击者对它的外形描述,很像一只向外喷射物质的空间飞行器,中间的亮点就是喷口,外面的扇形是喷出的物质。它就好像一只人造卫星为了调整姿态向外喷气。虽然地球上这一地区处于黑夜,但在外太空,太阳光仍能照到这个物体上,所以它的颜色呈现出阳光的颜色(和月亮被太阳照亮的原理完全一样)。

据《华商报》报道,继今年6月30日后,又一次全国范围大面积的UFO目击事件发生在8月28日晚,中间仅隔两个月。

8月28日晚,包括陕西的定边、永寿、三原、临潼、蓝田、户县、西安等地的许多读者,同时反映说他们看到了一个“呈圆形光柱状的东西,从东北向西南缓慢移动,越来越大,随后消失”。

8月29日,互联网上也有人发表评论说自己看到了这个不明飞行物,范围有:山东梁山、内蒙古乌审旗、江苏徐州、河北枣庄,以及成都、兰州、河南等地。时间都是晚上9时10分左右。

此类问题研究专家、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他说,根据目击者的描述来看,这和当年6月30日出现的那一次应该是同一类东西,是一种“空间飞行物”,飞行高度至少在300公里以上。飞行物本身是看不到的,人们看到的应该是它向外喷射出的一种物质,目的是改变自身的飞行状态。在喷射初期,物质比较致密,所以反光强,后期逐渐消散,所以呈现出雾状。王思潮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一个课题小组一直在跟踪研究这类不明飞行物,它的第一次出现是1971年,到8月29日的这回已经是有记录的第16次,却一次也未得到证实是人类发射的飞行器。他建议掌握有关雷达、激光等探空设备的部门,建立快速反应的探测,尽早揭示出其庐山真面目。

有关“仙发”的最早记载,见于18世纪英国作家怀特写的《索尔邦博物志》。怀特在书中说,1741年9月21日黎明前,他走到田野中,发现青草上有一层层的“蜘蛛网”。后来他发现,许多蛛丝从高处落下,连续不断地下至日暮时分。这些蛛丝并不是仅在高空中四散飘拂的细丝,而是联结成片,有些宽约2.5厘米,长约13厘米,下落时相当迅速,显然比大气重得多。

怀特还写道,下降这些丝絮的地区包括布莱特列、索尔邦和艾里斯福。这三处地方构成一个三角形,最短的一边长约12公里,虽然怀特用了“蛛丝”的称呼,但他明确地记录了这些丝絮是从天空中降下来而非蜘蛛吐出的。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天空中降下来的丝状纤维叫做“仙发”。

“仙发”的外形很像蛛丝、蚕丝或棉絮,一般呈白色,闪闪发光,十分柔软,但所有的记载都指出只要人们把它拿在手里,它很快就会融化消失。这是它与蛛丝、棉絮等物质的根本区别。

1952年10月,在法国西南部的奥罗伦圣马利,当地中学总监普利尚正和儿女一起吃午饭,忽然一个孩子叫道:“爸爸,快来看,真奇怪啊!”普利尚抬头望去,只见一排飞碟循着弯弯曲曲的之字形路线从空中飞过。更奇怪的是,那些异物全拖着串串柔丝状物质,柔丝散开后慢慢下降,落在树木、电线和屋顶上。

当天下午5点,在240公里以外的法国盖雅克镇上空,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当时目击者约100余人,他们看到20个飞碟在阳光下缓缓向东南方飞去。飞碟飞过后也有同样的“仙发”落下,但这些“仙发”很快就分解、消失了。有些热中于飞碟的人们据此认为“仙发”与不明飞行物有关。

由于“仙发”总是在发现后很快融化,无法保留,到现在人们掌握的资料只有几幅照片,因此也就难于进行科学的检测。可以说,人们到现在还没有弄清“仙发”到底是什么,以及它与不明飞行物有何关系。

飞碟降落会为人类留下难以解释的现象,有的着陆点竟成为万物难生的怪地。

1969年底,在新西兰发现了三次留下痕迹的飞碟降落事件。9月,在北岛的恩加蒂亚,发现一个圆圈内,野草和荆棘的枝叶全部褪色,并受到放射性污染。奥克兰大学的研究工作者宣称,他们“没有找到任何化学反应的证据,但确实存在放射性杀伤的痕迹”。J.S.门吉斯专家在《宇宙现象》1970年23期上写道:“某种辐射从里向外烧毁了植物的组织。地球上还没有发现能够造成类似现象的能源,一颗陨石或一次闪电都做不到这点。看来,是一个来自外星的物体在这里降落和起飞时放出辐射,伤害了植物。”11月,北岛巴夏图瓦的农场主亨利·安杰里尼发现他的农场地里有一个直径约12米的圆圈,圈内的草全部枯槁。末了,D.哈里斯博士在南岛的布林海姆也发现了一个类似的印迹。所有这些“死亡区”都是圆形的,圆圈内各有三个较小的坑,分布在一个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受放射伤害的土壤一直寸草不生,无论家畜还是野兽都远远地绕开它……

按照J.艾伦·海尼克在《飞碟试验》中提出的分类标准,UFO降落的现场分为两大类:“软”迹象——据说是飞碟坠毁在地面上留下的印迹或其他物理影响;“硬”迹象——通常指飞碟自身遗留下的制造物或碎片。

在现场的“软”迹象中,人们广为知晓的也许是发生在1971年11月2日著名的丹佛飞碟登陆事件。据说在飞碟盘旋飞行过的下方地面上可找到环状印迹。海尼克作为探究组织的发言人表示:“这个环形区域内的土壤明显与其较近的周围土壤不同,不仅化学成分不同,而且其表面也有所不同。该土干透了并形成粉末。此情形发生后一年多,该土仍不能吸收水分,并且任何东西都不能在此生长。”

1975年,杰克斯·威利略写道:“那个看似神秘的圆环的形成最终可由一个法国实验室来明确地识别。它是放射菌类中一种像霉菌的有机体自然生长的结果。来自飞碟的高能量刺激可能触发诺卡氏菌属壮观地生长。”

诸如在丹佛发现的地面圆环都无一例外地报道为来自飞碟的外在影响所导致的。早些时候,在地面上发现的这样的圆环广泛被认为是“仙女”的戒指,这一形象化的称谓是否有一些神化了的色彩呢?

1981年,在巴西的帕纳拉马镇连续发生了几起UFO用强光杀人的事件,使当地居民十分恐惧。

10月17日,里瓦马尔·费雷拉和阿维尔·博罗在森林里打猎时,忽然发现从远处飞来一个发光物。它的形状像个车轮,向四周发出强光。有一束光正射在阿维尔身上,他立刻倒在地上。费雷拉吓得转身就逃。第二天,费雷拉回去找阿维尔时,发现他已死了,他的脸色惨白,身上的血液全都没有了。

10月19日,当地的巴尔沃萨和索萨在树林中打猎时遇到了同样的事。他们发现了UFO后,马上转身逃跑,但一束强光射来,把索萨击倒在地。巴尔沃萨抛下同伴,一个人逃了回去。当人们去找索萨时,发现他已死去,同两天前阿维尔的死状一样,他身上的血也被吸干了。

不久以后,又有两人在类似的情况下死去。这几起事件使当地居民十分恐惧,人们猜测着不明飞行物来临的目的,把UFO用来杀人的强光称为“死光”。

此外,还有UFO发出的各色光轻微伤及目击者的案例。

1968年8月,阿根廷门多萨医院的残疾人阿德拉·卡斯拉维莉从窗口看见一艘圆盘形的飞船降落在医院旁边。几秒钟后,飞船重新起飞,放出一种辐射状的“火花”。残疾人脸部被灼伤,昏迷了20秒钟。这时,飞船已迅速飞走。阿根廷空军情报处和原子能委员会秘密地调查了此事,发现飞船停留过的地方有一个直径50厘米的圆形印迹,土壤呈灰色,放射性程度很高。专家们确认,残疾人被灼伤的原因是强烈而短暂的辐射所致。无论是外伤,还是附带的恶心、剧烈头疼等,都一个月后才消失。法新社断言道:“经过那里的不明飞行物留下了无可争辩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