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巧言能善辩游刃皆有余
12170100000004

第4章 培养学说家的风彩(1)

一个人的眼睛是现在的他,一个人的嘴巴是将来的他。

——高尔斯华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如果一个人的脸上长有疤痕,可以从镜中看见,可以使用化妆品或药品加以治疗弥补。同样,谈吐方面的缺陷也可以改变,只要治疗之前,自己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这些缺陷。如果不清楚自己说话的缺陷,也可以试着拿一面镜子对照自己说话的姿态:是否手势过多,是否翘起嘴角,是否表情难看,是否过于冷漠、紧张、僵硬,是否强抑声调……

哈佛口才教育专家经过调研,总结出以下几点说话中常有的缺陷,我们可以对照检查,并加以改正。

1.说话用鼻音

用鼻音说话是一种常见且影响极坏的缺点,当你使用鼻腔说话时,就会发出鼻音。如果你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你所发出的声音就是一种鼻音。如果你说话时嘴巴张得不够,声音也会从鼻腔而出。在电影里,鼻音是一种表演技巧,如果演员扮演的是一种喜欢抱怨、脾气不好的角色,他们往往爱用鼻音说话。如果你使用鼻音说话,鼻音对于女人的伤害比对男人更大,你不可能见到一位不断发出鼻音,却显得迷人的女子。如果你期望自己在他人面前具有极大的说服力,或者令人心荡神移。那么你最好不要使用鼻音,而应使用胸腔发音。正确的方法是,平时说话时,上下齿之间最好保持半寸的距离。

2.声音过尖

一个人受到惊吓或大发脾气时,往往会提高嗓门,发出刺耳的尖叫。一般女性犯此错误居多,要多加注意。因为尖锐的声音比沉重的鼻音更加难听。你可以用镜子检查自己有无这一缺点:脖子是否感到紧张?血管和肌肉是否像绳索一样凸出?下颚附近的肌肉是否看起来明显紧张?如果出现上述情形,你可能会发出刺耳的尖声。这时你就要当机立断,尽快让自己松弛下来,同时压低自己的嗓门。

3.说话忽快忽慢

一般来讲,说话的速度很难掌握,即使是一些职业演说家或政治家,有时也不容易把握好自己说话的速度。说话太快,别人就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而且听得喘不过气来。说话太慢,人们就会根本不听你说,因为他们缺乏一种耐心。据专家研究,当我们朗读时,其速度要比说话快,但说话不能像朗读,而且说话的速度不宜固定,你的思想、情绪和说话的内容会影响你表达的快慢。说话中把握适度的停顿和速度变化,会给你的讲话增添丰富的效果。

为了测量自己说话的速度,你可以按照正常说话的速度念上一段演讲词,然后用秒表测出自己朗读的时间。如果你说话的速度每分钟不到上面那个标准,就可以试着调整说话速度,看是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4.习惯语过多

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语,如“那个”、“你知道不”、“是不是”、“对不对”“嗯”等。如果一个人在说话中反复不断地使用这些词语,一定会损害自己说话的形象。习惯语的种类繁多,即使是一些伟大的政治家在电视访谈中也会出现这种毛病。

当然,谈话中“啊”、“呃”等感叹声音过多,也是一种习惯语的表现,著名演说家奥利佛·霍姆斯说:“切勿在谈话中散布那些可怕的‘呃’音。”如果你有录音机,不妨将自己打电话时的声音录下来。听听自己是否有这一毛病。一旦弄清了自己的毛病,那么以后在与人讲话的过程中就要时时提醒自己注意这一点。

下面介绍几种克服习惯语的方法:

默讲。出现习惯语的原因之一,是对所讲的内容不熟悉。讲了上句,忘了下旬,此时就要用习惯语来获得一点思考的时间,以便想起下句话。事前默讲几遍,对内容、措辞十分熟悉,正式讲话时就能减少或不出现习惯语了。

朗读。克服习惯语的朗读法,就是将自己的口语,从不清楚变为清楚、流利的语言。如果内部语言流畅贯通,就不会出现习惯语。出声朗读一些语言大师的作品,有助于用规范的语言来改善自己不规范的语言。

耳听。广播员、演员的语言,一般都较为规范,没有习惯语。平时听广播、看电影时,可边听边轻声跟着说。久而久之,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口语精练了,习惯语少了,连说话水平也会提高。

练习。听听自己的讲话录音,会对自己讲话中的习惯语深恶痛绝。这样,往往能使自己讲话时十分警惕,口头禅也会随之变少。

慢语。在一段时间内,尽量讲慢些,养成从容不迫地思维和说话的习惯,一句句想,一句句说,对克服习惯语有很好的效果。

5.讲粗话

讲粗话是说话的恶习。随便什么事情,只要成了习惯,就会自然地发生。讲粗话也是如此,一个人一旦养成了讲粗话的习惯,往往出口不雅,自己却意识不到。讲粗话是一种坏习惯,是极不文明的表现,但要克服这种习惯也并不是一件易事。比较有效的办法是,找出自己出现频率最高的粗话,集中力量首先改掉它。首先是改变讲话频率,每句话末停顿一下;其次讲话前提醒自己,改变原有的条件反射。出现频率最高的粗话改掉了,其他粗话的克服也就不难了。

请别人督促也很重要。当然,这里的“别人”最好是了解自己的人,这样督促起来可以直截了当。由于有时自己讲了粗话还不知道,请别人督促就能起到提醒、检查的作用。督促还有另一层心理意义,那就是造成一种不利于原有条件反射自然发生的外界环境。以促进旧习惯的终止。

6.结巴

“结巴”是口吃的通称。

“结巴”对于极个别的人来说是一种习惯性的语言缺陷,是一种病态反应,他们也被称为口吃患者。口吃就是说话时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的现象。要想治愈说话“结巴”的毛病,除药物治疗外,更重要的是去除心理障碍。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少年时代就是口吃患者,为了克服这个缺陷,他常常朗诵课文,为了发音准确,就对着镜子纠正嘴形,后来他成了一个著名的政治家、演说家。有口吃的人不妨试一试这个方法,坚持朗读文章,只要坚持不懈并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

7.手脚动作过多

手脚动作过多,意即说话时动作过于频繁。可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在说话时不断出现以下动作:坐立不安、蹙眉、扬眉、歪嘴、拉耳朵、摸下巴、搔头皮、转动铅笔、拉领带、弄指头、摇腿等。这都是一些影响你说话效果的不良因素。当你说话时,动作过于频繁,听者就会被你的这些动作所吸引,根本不可能认真听你讲话。

要有自己的说话砚格

培养自己讲话的风格,使其独树一帜,对你的讲话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个人说话有自己的风格,说话才容易吸引别人,并产生应有的魅力。同样,如果你想成为说话高手,那么,你的说话风格必须有某种独特的地方,以便引起人们的注意,或者使人们容易记住你。你可以利用自己的长相,或身体某种特殊之处,来引起别人注意,但这只是暂时的能帮助你引起人们的注意,不能真正吸引人们。除非你有伟大人物的那种超凡的魅力,否则你必须培养自己说话的风格,这才是让别人信服和不忘的最好方法。

美国的依阿华州锡格尼市的凯欧库克旅馆是方圆几十里的流动推销员最爱去的地方,他们不管远近都想到那里去投宿。为什么呢?因为那里的店老板,人称“快乐的韦勒”,是一位笑口常开的人。他对谁都能说上几句好听的话,自从人们认识他这么多年以来。从来没有听到他对谁说过一句不顺耳的话。韦勒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说话有他自己独特的风格。后来他成功了,成为当地有名的富翁。

记住你谈话的风格,你与别人交谈的方式,都能为你的名声和你的成功做出重大的贡献。如果你对下级讲话趾高气扬,甚至有鄙视的口吻。那下级就会怨恨你。如果你对上级讲话过于谦恭,他们就可能认为你缺乏能力或者没有骨气,不敢委你以重任。你讲话的风格,不仅仅是你使用词汇的问题,而且是你使用词汇的方式方法的问题,从中也能反映出你的态度和修养。因此要想树立自己的讲话风格,说话就不能忽左忽右变化无常,更不要试图去模仿别人,表现出不属于自己风格或不适合自己风格的东西。虽然学习别人是件好事,但不要故意去模仿别人的风格或者说话的口吻。这种道理很简单,不用多解释谁都会明白,谁都不想遇到一个装腔作势的谈话者。学别人说话,就像那种喝了大量酒的人,他隐瞒不了自己喝了酒的事实,因为人们一闻就明白了,“他把自己当成了别人”。

在谈话的时候。表现出自己自然的风格是上策,但要努力发展你自己的独特风格,而不是去发展别人的独特风格。有些人,当他们与别人谈话时,认为自己有必要装腔作势,或者戴上一副假面具;有些人试图表现得很友善,有的时候甚至表现出媚态;有些人急功近利,就像做电视商业广告一样。这些人的失误在于他们表现的都不是他们自己的本色,自然得不到别人的信服。要有自己的个性,你看到的我是什么样,我就是什么样,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但你总会相信同你谈话的那个人是真实的,不是假冒的。无论对也好,错也好,都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因此,只要把握好说话的分寸、原则,总会受到别人的喜欢,从而慢慢养成自己说话的风格,因为你用真诚的自我与别人交流,你用自己的风格和别人说话。

揪住每个人的心

“印象”,是一个人的某些特征在他人头脑中留下的迹象。这里面“第一印象”最为重要,“第一印象”是在与人初次接触时给对方留下的形象特征,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著名演讲家谭尔·贾耐基说:“最近,我在纽约参加过一个宴会,中间有一位少女,她在不久之前得到了一笔巨额的遗产,所以她就花了大量的金钱,把自己从头到脚装饰得十分华丽。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无疑地,她是想使宴会中的宾客,每个人对她都有一个好印象。可是,不幸得很,她的衣饰是足够富丽了,但是,她的一副面孔,十分的深沉,好像是有着一股凌人的傲气,令人看了无论怎么也不会生出愉快的感情来。她只知道在自己的服饰上用工夫,而忘掉了人最要紧的是面部的表情。”

确实,一个人有着一张笑脸,那是谁都欢迎的,如果老是一张哭丧脸,那么无论服饰怎么华丽,也会使人讨厌。这情形不单只关于女人,凡是男女老幼,都是一个样的。两个孩子,一个是天真烂漫,十分快乐的,一个愁眉蹙额,老是一副哭丧相,试问你喜欢哪一个孩子呢?

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成功交往、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良好开端。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所产生的定势效应有很大的稳定性,一个人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就好像深刻的烙印,很难改变。因此在与人的初次交往过程中,要注意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该怎么做呢?

首先,礼貌待人,主动热情。礼貌待人要求用语礼貌,使用“请”、“谢谢您”、“对不起”等日常礼貌用语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另外还要举止得体,坐有坐相,站有站姿,不忸怩作态。也不随意放肆。主动热情要求在交往中表现为喜欢、赞美和关注他人。同时良好的卫生习惯、机灵勤快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积极求同,缩短距离。人际交往中有个重要的原则:相似性原则。双方只要在兴趣、爱好、观点、志向,甚至年龄、爱好、服饰等方面有相同之处,往往可以缩短彼此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初次交往积极寻求接近的共同点,会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最后,了解对方,记住特征。与人初次交往之前,如有可能要尽量了解对方的情况,作为相识和交谈的基础。譬如你了解到对方喜欢养花,那你就可以在谈话时说些有关养花的逸闻趣事,对方一定对你的谈话感兴趣。

给每一个人都留下好印象,是使你谈话获得成功的第一步,这一点至关重要。

说的自然讲的流利

说话不仅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内在形象,更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