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12152100000003

第3章 学习的脚步不能稍有停歇(2)

为什么提出要读点名著?这是基于教育工作者的现状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就目前中小学的教师队伍看,存在着教育观念陈旧、专业与文化知识的底蕴不足、教育教学的能力与新课程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等问题。一些教师忽视对教育理论进行深度地研究,这些教师停留在“教书匠”的层面上,缺乏成为名师的后劲。经验型教师要想成长为学者型、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就应当研读几本教育名著,拥有更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这也是教师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读书的范围应该大一些,读书的起点应该高一些。有人说,要想提高自己的本领,就得与高手过招,这句话很有道理。

第六,读书要有科学的态度。

怎样读书不但是学习的方式与方法问题,而且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智慧。孔子是大学问家,但在“学问”上他仍持“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态度。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教师不可能是“万事通”,不可能什么都懂。可为什么总是不愿正视这个问题?是对自己定位不准确,也是虚荣心理在作怪,这些都是不科学的态度。

总而言之,学习,要做有心人,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学习,要从实际问题出发。学习,要有感悟、要进行反思、要善于质疑。学习,要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学习,要做到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

让学习成为终身的需要

曾在媒体上看到过两则消息:

一则是,2005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江苏省参加考试的考生中竟然出现多名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还有一则消息,也是2005年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湖南长沙的考场上出现了一名81岁的大龄考生。据老人介绍,之所以参加考试,一方面是享受学习的乐趣,一方面是为了给年轻一代做个榜样。

两则新闻中一方是处在社会知识最高层的精英人才,一方是正在颐养天年的老者,而他们都选择了再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可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学习必将变成一种生活需要,必将成为丰富人的生命内涵的自觉活动、教师更应该将学习作为自身成长的第一需要。教师作为一个与知识、学习相关的群体,本身就需要不断了解和掌握科技的发展,理解和传播新理念、新思想,它需要不断地学,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让每一个教师认识自己的不足,认识自己与发展的差距,认识到学习的需要。

张思明,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特级教师。1990年赴日本研修留学一年。1993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张思明老师从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努力开拓自己的知识领域。他结合自己的数学专业学习了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方法等大量知识,并于1989年同时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和日本文部省资助的赴日教师研修生。在日本一年多的时间里,张老师放弃了假期,努力学习,完成了用英文撰写的专业论文,并以全班总成绩第一,通过日语水平测试。在日本的那段时间,张老师深深感到,一个民族要想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是说说就行的,必须建立在民族整体素质的真正提高之上,必须要付出超常的努力才有可能。在国外的见闻更加坚定了张思明在基础教育的平凡岗位上做一个好教师的决心。

在教学上,张思明发现将计算机工具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是一个科研的“富矿区”,他结合自学的计算机知识,参加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设计,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进行了“计算机辅助函数、数列、直线束的教学”实践。在课外活动及在日本学习期间,张老师还进行了一些利用短程序对学生进行发现、探索能力训练的教学实践,完成的两篇论文分别入选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研讨会论文集和日本岗山大学留学生论文集。在竞赛辅导和数学研究中,张思明以计算机为工具探索自然数集上的迭代所产生的“旋涡同期轨道”规律,并给出了判定定理,否定了发表在《自然杂志》1993年第4期上的有关猜想。

从1993年开始,张思明参加了市数学会主办的数学建模讨论班,主要从事初、高中应用数学、数学建模教学的探索和实践。结合课堂教学和选修课,在初二、高三分别进行了磁带问题等应用探索,主持了校内首届“数学知识应用竞赛”,还为市课题组做了应用数学的公开课。为了寻求好的应用数学问题,张思明和学生一起去商店调查、去银行咨询、去工地测量,再上机编程演算,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写下了几万字的资料笔记和求解报告。先后在《数学通报》、《学科教育》、《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等专业期刊上发表10余篇建模和应用文章。

1996年张思明辅导的三位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了“新苗特等奖”。1998年5月,他参与辅导的学生参加了“北京市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在总共30个一等奖中取得了11个一等奖和三个论文一等奖。

1995年4月,张思明完成的论文《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与认识》获1995年全国数学教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作为主要编写者他参与编写了《初中应用数学教材》出版并投入使用。1998年完成的北京教育丛书之一的《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被指定为北京市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张思明老师在基础教育的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奋力拼搏、倾洒心血二十余载,从未停止过汲取知识的脚步,远赴日本进修,获得硕士学位,自学计算机知识,无不体现着他那“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为人师的准则与信条。

张思明老师的事迹值得我们的年轻教师学习。

那么,今天的教师该学习哪些内容呢?

教师自我终身学习的内容有很多方面。学习是无止境的,学习的内容也当然是广阔的。作为教师,一般的学习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学习职业道德。要不断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第二,学习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更新。目前特别是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掌握与运用。

第三,学习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注意搜集专业发展的新动向、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

第四,了解教育学、心理学发展的新成果。

第五,加强外语和信息技术的学习。运用国内外教育信息资源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备课等信息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的教学整合到一起,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信息技术能力。

第六,丰富跨学科的知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当今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技术的相互交叉与融合,即国际上倡导的“大科技”的概念,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多元化、全方位的。教师应有选择地学习一些人文、社会、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新兴的尖端的科学技术,并恰当地与自己的专业相融合。

教师自我终身学习的方式有很多,一般有以下几种:

1.向书本学习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语)。阅读教育书刊、报纸是教师学习最主要的方式,也是操作方便,简易实用,运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学习手段。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其最主要的阅读性学习就是阅读教育文献,包括教育专著、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实验研究报告、检索性文献和参考性文献。

2.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

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学习变得无界域,给教师提供了一个猎取不尽、千姿百态、内容丰富的学习图景。利用网络可以不断地吸收相关的知识内容,用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网络学习已成为当今最佳的自学途径。

3.向同仁学习

向同仁学习,学习他们的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巧妙移植,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4.教育观摩和考察学习

当前,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层出不穷,先进的教改策略和教学技能不断出现。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学水平,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成果为参照系,善于汲取有益的东西,为自己的教学科研所用。效仿优秀教师,吸纳先进教育理念,采用高超的教学策略,这是教师学习的重要方面。因此,广大教师应利用教学观摩和教育考察的有利时机,认真学习,寻求启发。教育观摩和考察学习要注重学习的实效,要更多注意他人的优势与闪光点,并从中得到启示。

5.向学生学习

新课程改革使我们又有了新的认识:师生之间是互动的。这种互动的开放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它们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给教师创设了无限的研究空间,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发展的动力。学生也是教师的学习资源,要向学生学习。

6.行动研究

通过教学反思和科研创新,要进行行动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财富,提高教育教学本领。

7.合作交流

与同事或兄弟学校教师合作,比如集体备课、互相观摩、合作教学等,吸取他人的经验来提高自己。

8.进修或接受培训

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已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学习的重要策略之一。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教师进修与培训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外出进修学习或参加校外教育机构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也可以采取邀请专家作学术讲座,参加学术交流研讨,到高等学校进修学习等形式。二是校本培训,有专题受训、教学反思、行动研究、区域合作、闲暇教育、备课培训等多种操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