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宝宝成长必读
12125800000007

第7章 皮肤(3)

是的,这类小孩的个性一般而言都是很好胜的,不服输的心理常会造成紧张、焦虑及过度的敏感,此时皮肤的症状就会加剧,而又更容易焦虑,如此更容易产生恶性循环。

⑤异位性皮肤炎的小孩在神经血管上有些什么特征?

此类小孩的血管比较容易收缩,所以脸色常会发白,手指头摸起来很冰冷,当接触到冷空气时血管会收缩得更持久。常在皮肤上画线时,就会有白色痕迹出现(一般人皮肤画线时是会出现红色痕迹的)。

⑥对于所盖的棉被及枕头也须注意吗?

是的,最好不要盖或睡含有动物性羽毛或纤维的棉被及枕头,如此比较避免皮肤的搔养而产生症状,另外,晚上睡觉也尽量避免盖得太热,否则晚上会容易抓痒而妨碍睡眠,若在此时,就必须服用镇静、止痒效果的药物了。

⑦此类小孩皮肤症状的变化是否和季节有关?

是的,一般而言,在夏季会好些,但在冬季就更加剧,尤其是在季节要转换时更明显,这种现象,尤其以住在高山地区及临海地区的更加明显。

⑧紫外线照射对异位性皮肤炎的小孩有帮助吗?

紫外线光对一部分此类的小孩是会有帮助的,但有些则反而在照射紫外线光后皮肤症状会变得更厉害,所以在使用紫外线时,须特别注意。

14.形形色色的婴儿皮肤病

婴儿的皮肤是极为柔细的,但是由于婴儿本身未成熟的汗腺,使皮肤较敏感,而且整天包着尿布,使得婴儿有他独特的皮肤病。

(1)尿布不净易患尿布疹

尿布疹的特点是在包尿布的地方有红疹,有时有脓疱形成,或破皮的情形。它的成因是因由于尿中阿摩尼亚刺激,尿布的摩擦,或是接触到过敏物质,例如未冲干净的清洁剂,或是纸尿布上的芳香剂而引起的。然而使用塑胶尿套,因尿布被粪便或尿污染后没有马上更换则是最常见原因,尤其台湾的气候大多温热而潮湿,很容易加上霉菌及细菌的感染。此外有些婴儿有脂溢性皮肤炎及湿疹,也容易在包尿布的地方发生相同的病变。

一般治疗尿布疹的原则为勤于更换尿布,不是常换,而是一旦被尿,粪便污染就要马上换,同时避免使用塑胶或橡胶等的不透气尿套,避免使用有刺激的清清洗尿布,而使用没有香味的纸尿布较佳。局部可使用油膏涂来保护皮肤。如果有皮肤的擦伤。可使用含氧化锌的药膏,或是以灯泡烘干,须注意距离(约18寸),以避免烫伤。如果初步的护理仍然没有改善,就要考虑到可能是湿疹,脂溢性皮肤炎,或是尿布疹加上霉菌或细菌感染,应请医师加以诊治。

(2)小婴儿易患脂溢性皮肤炎

脂溢性皮肤炎,通常发生在出生后1-2星期到3个月之间,但是由于和异位性皮肤炎(湿疹),无法明显区分,而且有些后来发展成湿疹,而屡屡再发,直到10个月左右。脂溢性皮肤炎主要发生在头皮,耳后,以及有皱折处有鳞屑的红疹,有时出现沟裂及黄色油脂样的分泌物。也容易发生在包尿布的地方,少数为全身性的,应找出是否有其他免疫上的疾病。

治疗上,大多数会自然好转,较严重者,可请医师诊治,以含磺胺乙酸亚胺的洗剂。清洗换处一星期,大多数会痊愈,如果再发,应考虑是湿疹,而须使用含类固醇的药膏。

(3)衣服穿太多易生痱子

红色粟粒疹,晶状粟粒疹,即一般俗称的痱子。这是由于婴儿的汗腺尚未发育成熟,容易阻塞,在湿热的环境,或是穿太多衣服,很容易发生。治疗的原则,主要是维持一个干燥、清爽的环境,避免穿太多衣物。

(4)湿疹

湿疹,有些在婴儿时期2-3个月时期发生,到了2-3岁5%的病人好转,75%的病人到青春期会消失,有些病人则会拖到长成。湿疹的病因,大多归罪于过敏,和遗传体质有关,有30%-50%湿疹的病人,会成为花粉病及气喘病人。

湿疹的婴儿,皮肤多为干燥,敏感,及有搔痒。治疗方面应避免皮肤过分干燥,避免接触刺激物。有些食物会诱发湿疹的发生,例如牛奶、蛋、麦、橘子等,母亲在照顾这些婴儿时,可学习到婴儿吃了某些食物会引发湿疹。

(5)夏日的脓疱疹

夏日的脓疱疹,这是容易发生在夏天的皮肤疾病。特别是之受伤,被虫叮咬过的皮肤,受到链球菌或葡萄球菌的感染,而有脓痴形成,脓疮破了之后,其内容物会再感染到正常皮肤而扩散。

治疗的原则是保持皮肤清洁并使用含抗生素的药膏。

(6)念珠球菌感染

念珠球菌感染,这是一种霉菌的感染,在台湾湿热的气候下,婴儿很容易在包尿布的地方,颈部,等较不透气的地方发生念珠球菌感染,皮肤上出现星状散布的红色丘疹,有时有脓疮,及脱皮的情形。治疗方面须要以抗霉菌药膏涂抹7-10天,并保持患部干爽,避免再发。

新生儿疮或粉刺,原因不明,但是会自然消失。

(7)粟疹

粟疹,这是一种白色针头大小的丘疹,多发生两颊,鼻梁,前额,这是皮肤上皮细胞的包涵体,约40%的足月儿有这种粟疹,数星期之后会自然消失。

(8)新生儿毒性红斑

新生儿毒性红斑,这是一种良性的毛囊周围的白色或淡黄色丘疹,或脓疱,底部有红疹。在躯干或四肢,脸部都会发生。多生于足月儿生后l-2天,约l-2星期会消失。原因不明,脓疱的内容物染色,可见到许多嗜伊红白血球,没细菌,不必治疗,自然会好。

除了上述皮肤疾病之外,有些婴儿在出生时,或生后不久,皮肤有色素斑,或血管瘤,父母亲看到时大多极为关切,而会寻求解答。

(9)蒙古斑

蒙古斑,一般所谓的胎记,这是无害的,黑蓝色的色素斑,大小不一定多发生在背部、臂部、或生殖器官附近,有时也在四肢出现,大多数会慢慢退掉。

(10)红斑状血管瘤

红斑状血管瘤,约有50%的新生儿有这种血管瘤,为扁平,淡红色的红斑,好发生于颈背部,上眼睑,眉间,不必治疗,一岁之后会慢慢退掉。

(11)草莓样血管瘤

草莓样血管瘤,这是鲜红色的凸起于皮肤上的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这是由较大的静脉血管形成的,颜色为深紫红色,且带有蓝色的血管瘤,这两种血管瘤约在生后3星期左右会出现,之后慢慢变大,到7-8个月左右就不再大,于一岁半之后慢慢会萎缩掉,只有在影响到重要器官,如眼睛、尿道口,呼吸道时,或血管瘤太大,吊起血小板寸太而有出血性疾病时,才需要以外科切除,或以类固醇治疗。

Cafe-au-lait斑

Cafe-au-lait斑,是一种浅褐色,不规则的色素斑,会终身存在,如果有超过5个以上的这种褐色斑且大小超过1.5公分,往往发生在有纤维神经瘤病的病人。

15.尿布疹专治良方

大部分的婴儿,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内,皮肤很嫩,且相当敏感,尤其包尿片的部位,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常新生儿从医院带回家时,可能就发现臀部呈红、长疹子或脱皮,这正说明了新生婴儿的皮肤,更需特别的照顾。

尿布疹常见的症状是一群红色成块状的小丘疹,粗糙、泛红、表面潮湿或顶端产生白点的小脓包。

(1)引起尿布疹的原因如下述:

①长久的潮湿,对于柔嫩皮肤造成刺激的结果。几乎所有婴儿都或多或少有如此。清形。

②腹泻所解出的粪便,刺激肛门周围皮肤而引起。

③尿中含有特殊的"氨制造者"之细菌,它们会聚集在尿布、睡裤、寝具等上面,日常生活中,当你一踏入婴儿之房间内,或当你翻动婴儿被单时,可闻到一股"气"的气味,这也是致使婴儿发生尿布疹的原因之一。

④因过敏引起:

因食物过敏引起,如对乳类,过量的淀粉及糖类或者试着新加的某种副食品。

因接触皮肤的衣物类引起,如羊毛做的衣服,丝绸等被盖类等。

(2)处理方式

针对其发生的原因,其处理方式如下:

①婴儿在最初几个月内,有发生持久性尿布疹的倾向,应考虑暂时用防水裤或尿套,而改用尿布衬垫,以使局部皮肤较能保持干燥,进食牛奶之前后,甚至一湿就更勤换尿片。

②对症下药,找医师治疗腹泻;每次解便后,一定以清水洗净臀部。

③当你发现有"氨"味道时,最重要的是洗尿布、睡裤及寝具,以及所有被尿弄湿的物品时,在最后一次水中,加人少许的尿布消毒剂,平日常用的如次氯酸盐漂白粉,即为一简单又便宜的消毒剂。甚至将所有寝具,暴露于阳光下晾干,也是杀死细菌的好方法。

④茵因食物引起的,可酌情更换奶水。对于过胖的婴儿,在其饮食中,可去大量淀粉、糖类,可能有帮助。如果因新加副食品引起,暂停后,即可试验出,容易发现可能发生过敏的食物。

⑤根据医生所指示的药膏类,于局部清洗干净后,轻巧的涂擦,并保持干燥,将是有效治疗尿布疹的方法。

得尿布疹,宝宝难受

婴儿的尿布疹,轻者如局部皮肤颜色近于晒太阳后的粉红色,但程度变严重,且面变黄时,色也转深红,通常会发痒,小婴儿则哭吵不适,较大的幼儿,甚至躁动不安,又抓又揉;可能造成抓痕,以及组织液渗漏。而当渗漏出来的浆液干燥时,就形成痴皮,甚而当疹子已完全消失时,仍可摸出皮肤有增厚与粗糙的部分。

尿布疹虽非一危险性大的毛病,但常因此困扰者父母,闹得六神无主。奉劝您,根据上述处理方式,随时注意,并同时给予较平时更多更浓的亲子之情,那将更速痊愈的。

16.湿疹良方

(1)婴儿期到青春期都易罹患

婴儿湿疹又称异位性皮肤炎,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皮肤病,好发于婴儿脸颊部,经常两颊泛红、水肿或长小水疮且并有粘液性分泌物,随后出现结痂、落屑。稍长(约8至10月大)病灶会转移至上臂与下肢之伸展面,更长(儿童与青春期)则除脸颈部外,前肘窝与膝胭窝均会出现病灶,皮肤有时如皮革样粗糙且会有苦癣样变色显得不甚美观。这种疾病时好时坏,病发时奇痒难忍,病重经常自己抓得伤痕累累,处处结疤,且烦躁不安使得父母亲也寝食难安。

(2)体质多属过敏性

引发婴儿湿疹的原因目前医学界并不甚明了,但一般均认为与过敏体质有极密切的关联,因为有半数以上的病重均来自有敏感体质的家庭。专家们认为,有敏感体质的婴儿一出生就进食较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牛奶等,很可能从不甚成熟的肠胃道吸收进大分子的外源蛋白质而诱发出过敏抗体(免疫球蛋白E)而出现往后种种的过敏疾病。根据统计约1/4病童,3岁以后会自行痊愈,但却有半数病重随后会伴有过敏性鼻炎或气喘等疾病。

(3)跑遍医院亦难得良方

一旦婴儿怀疑患有湿疹,应找医师先鉴别诊断是否有其他类似疾病如脂溢性皮肤炎(愈后较好)、鱼鳞癣,接触性皮肤炎、葡萄球菌感染,代谢性疾病等等。去除上述疾病之可能后,这种湿疹的治疗亦相当困难,往往让父母亲跑遍大小医院而难得根治良方。通常医师们会想各种办法使用各种药物来阻断皮肤奇痒、搔抓、发炎与感染等恶性循环,但效果一般均不甚理想。

(4)吃母奶减少过敏发病

所谓预防重于治疗,医界认为最佳的预防方法是喂食母奶,以减少外源蛋白过早进入人体诱发过敏,尤其父系或母系有过敏发病的机会。病重平时则要注意皮肤的清洁与适度的油脂润滑,更要注意避免碰触患有简单疮疹的病患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如万一有并发任何感染则一定延医诊治,以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