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破译文明古城消失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12084500000001

第1章 中亚古城失落之谜(1)

楼兰古国之谜

楼兰王国位于今天中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县北境,西南距若羌县城二百二十公里,东距罗布泊西岸二十八公里。这座古城坐落在东经89~55′22″,北纬40°29′55″处。

楼兰,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在历史舞台上只活跃了四五百年,之后便在公元4世纪神秘消亡。那么,这座古城为什么在今天成为废墟呢?

事情得从头说起。

7世纪时,唐朝僧人玄奘西游归来,看到楼兰国“城廓岿然,人烟断绝”,其萧条之景,使人顿生沧海桑田之感慨!如今,楼兰美女、楼兰古墓、楼兰彩棺……一个又一个楼兰之谜诱惑着所有的人们,去探索楼兰文明的神秘。

楼兰王国最早的外国发现者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1900年3月初,赫定探险队沿着干枯的孔雀河左河床来到罗布荒原,在穿越一处沙漠时才发现他们的铁铲不慎遗失在昨晚的宿营地中。赫定只得让他的助手回去寻找。助手很快找回铁铲,甚至还拣回几件木雕残片。赫定见到残片异常激动,决定发掘这废墟。1901年3月,斯文·赫定开始进行挖掘,发现了一座佛塔和三个殿堂以及带有希腊艺术文化的木雕建筑构件、五铢钱、书信等大批文物。随后他们又在这片废墟东南部发现了许多烽火台,以及一起延续到罗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风沙掩埋的古城,这就是楼兰古城。

百年来,楼兰一直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地探险家、史学家、旅行家研究考察的热点。大批的考古学家、地理、地质学者接踵而至。他们是:1905年美国的亨廷顿探险队;1906年英国的斯坦因探险队;1908至1909年日本的大谷光瑞超探险队;1910至1911日本的大谷光瑞超第二次探险队。

这些探险队在楼兰古城及罗布泊地区发掘出的文物其价值之大震惊世界,其数量之丰富难以数计。除新石器时代的石斧、木器、陶器、铜器、玻璃制品、古钱币等等,文物品种极其繁多。其中以晋代手抄《战国策》和汉锦最为珍贵。这份手抄字纸,仅仅比蔡伦105年发明纸晚一二百年,比欧洲人最古的字纸要早六七百年。发掘出的汉锦,色彩绚丽,相当精致。有的绣有“韩仁绣文丸(纨)者子孙无极(即子孙满堂)”。有的绣“延年益寿”、“昌乐光明”或“延年益寿宜子孙”。制作年代在1至2世纪。另一重大发掘收获是发现了当年任西晋西域长史的李柏给焉耆王的信件,即所谓“李柏文书”,根据李柏文书而发现了“海头”故城,这为研究后期楼兰带走了大量古文物,撰写发表了一系列研究罗布泊古楼兰的专著,交口赞誉说楼兰是一个埋藏在“沙漠中的宝地”,是历史遗落下来的“博物馆”,“东方的庞贝城”。

中外学者相信,楼兰古城是丝绸之路上繁盛一时的古楼兰国。目前被发现的最重要的历史遗迹,它对研究新疆以至中亚的古代史、丝路之路的历史变迁、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相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曾经是谁在楼兰这方神秘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又是谁的聪颖才智创造了灿烂夺目的绿洲文明?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一直都是引人入胜,扑朔迷离。

北大考古系教授林海村说:“楼兰人使用中亚卢文作为官方文字,而楼兰本族语言却是一种印欧语系的语言,学术界称作‘吐火罗语’。”“楼兰人类学研究的结论和楼兰语言学研究结果再一次提醒我们,在遥远的古代,有一支印欧人部落生活在远离欧洲的楼兰。”因而,此书的观点认为,楼兰人是“漂泊东方的印欧人古部落”。

然而,“楼兰人到底源于何处”这一问题并没有取得一致的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楼兰人属于雅利安人。据近期我国某人类学家从基因学、器物学的角度对于楼兰遗址发现的尸体所作的研究表明,楼兰人更接近于古代阿富汗人,这又是一个全新的论点。

另外,发现的保存完好的女尸,浅色头发,眉弓发育,鼻骨挺直的形象,明显具有高加索人种特征。这与人类学家对墓地出土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测量的结果完全吻合。到了汉代楼兰王国时期,楼兰居民的种族构成又有了新的发展。他们与高加索人种共生,其中还有蒙古人种的存在。亚欧旧大陆上的古代居民都曾把这片并非绿草如茵的土地作为过自己的驻足点,希望能够在此营造美好的家园!

楼兰原是一个随水而居的半耕半牧的小部落。通过发现的楼兰古墓及罗布泊地区发现的大量细石器表明,楼兰人本为游牧人,丝绸之路开通后,域外文明尤其是汉文明传入楼兰才加速了楼兰人发展城市文明。

楼兰究竟是怎么消失的呢?

楼兰一直是为中外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们憧憬的神秘之地。

两千年前,那里是丝绸之路上的南北贯通、东西交汇的重要交通枢纽;我国古代西部对外开放最繁华的商城。这里的居民也种植小麦、饲养牛羊。他们的日常用品是胡杨木、兽角、草编类制品。这个显赫一时的古代商城为何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呢?

楼兰在毁灭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破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楼兰曾是个河网遍布、生机勃勃的绿洲。然而声势浩大的“太阳墓葬”却为楼兰的毁灭埋下了隐患。

“太阳墓”外表奇特而壮观,围绕墓穴的是一层套一层的共七层由细而粗的圆木。木桩由内而外,粗细有序。圈外又有呈放射状四面展开的列木,井然不乱,蔚为壮观,整个外形酷似一个太阳,很容易让人产生各种神秘的联想。“太阳墓”的盛行,大量树木被砍伐,使楼兰人在不知不觉中埋葬了自己的家园。据已发现的七座墓葬中,成材圆木达一万多根,数量之多,令人咋舌。

生态的破坏也不能仅仅归结于“太阳墓”,各种因素的合成力量必然会导致生态的失衡。楼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久而久之,原来芳草遍地的绿洲再也留不住一片绿色。在出土的汉文简牍中,可以了解到楼兰士兵口粮减少的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楼兰环境恶化后的困顿。

另外,战争直接导致楼兰古国的消亡也是完全可能的。在海上贸易时代之前,东西方贸易只有一条漫长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尤其是塔里木南边的都善,就成了周边列强掠夺的重要对象。

人类利益的驱动,也是一个导致环境改变的重要力量。公元4世纪时,楼兰逐渐废弃。其主要原因是:公元4世纪后,自敦煌进入西域的古道有了很大的发展,除了通过伊州(今哈密)一途外,还有新开拓、交通更为方便的大海道。交通路线变更,立即使楼兰丧失了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

我国科学家到楼兰考察,开始于1927年。当年随中瑞(典)西北科学考察团来楼兰的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和地理学家陈宗器,曾先后数次到达罗布泊北岸考察,发掘遗址,出土了七十多枚写有明确的西汉纪年的汉文木简,发掘了汉代烽隧遗址,还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铜器、铁器、漆器、木器和骨、石、陶器,以及丝、麻织品残片。黄文弼就他在罗布泊地区的考古工作,发表了专著《罗布泊尔考古记》,楼兰地区的古代文明在中国学者的手中揭开了新的一页。黄文弼是我国解放前惟一到过罗布泊地区进行考察工作的中国考古学家。

新中国的楼兰探险热潮,再次轰动了国际。响应最积极的是日本。日本著名史学家泽和俊先生撰写的《楼兰王国》一书已经两版,在日本小学生读物中,就有关于楼兰古城的介绍,楼兰在日本可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

70年代末,日本NHK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电视片《丝绸之路》。当时的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被邀请协助拍摄电视片。他们组织队伍克服重重困难三次深入罗布泊地区,再次获得了魏晋时期的汉文木简、文书(包括少量的法卢文)及大量的古钱、毛织物、丝织品、皮革制品、漆器等珍贵文物。军区测绘大队配合考察队深入楼兰勘测绘制了楼兰古城地形图。经精确测量,判定古楼兰城位于东经89度55分12秒,北纬40度30分57秒。古城占地十二万平方米,略成正方形,边长约三百三十米,用泥土、芦苇、树枝相间修筑的城墙、至今仍依稀可辨。一条大约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古河道贯穿城中,城内现残存的主要房子依然保存完好,除房顶不翼而飞外,别的部位,如门、窗历历可辨。古城内,盖房用的木梁、檩条、椽子,比比皆是,满目狼藉。这些胡杨木的建筑材料,有的还凿了眼,甚至刻上了花纹,显示出相当的工艺水平,格外引人注目,为研究古建筑提供了珍贵的材料。此外,这里还有古烽火台、粮仓等建筑遗迹。至于陶片、毡片、古铜钱、丝绸碎片等文物,只需在地表和地下稍稍寻找的挖掘,就能让“古董”重见天日。

尼雅之谜

尼雅,同样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可是后来却被楼兰灭亡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从头说起。

现行地图上标作“民丰”的小县,自古以来是一块典型的海角天涯的寂寞绿洲,当地人一直称它为尼雅,据说在维吾尔语中,它的含义是:“遥远的地方”。

汉晋时期古代“精绝国”故地——尼雅。汉书中以“精绝国”登场,被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称作“尼壤城”,此后便消失于历史舞台,直到20世纪初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初探遗迹,从此掳走七百多件出土怯卢文,汉文简牍,精美木雕之后,这座在沙海里掩埋千年的故城才又重新为人所知。尼雅居民日常用的文字就是今天被称为“怯卢文”的文字,这是一种在今天的国际学术界仍是一种极难破译的文字。

早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里,就对这个地方作了记录,把它称之为“尼壤”,自然是尼雅的同名异译。

玄奘记述道:“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泽中。泽地湿热,难以履涉,芦草荒茂,无复途径。惟斯城仅得通行,故往来者莫不由此城焉,而瞿撒旦那(今和田)以为东境之关防”。可见,这里在唐初时是一片沼泽。

那么尼雅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1901年1月,斯坦因抵达了尼雅绿洲,即现在的民丰县城所在地;这是一个对外毫无吸引力的平平常常的偏僻村落。斯坦因忙于从事文字工作,他希望在尼雅逗留期间能整理好自己的探险笔记。有一天,驼夫哈桑在当地偶然发现了两块写着字的木板。看到这两块木板,斯坦因立即目瞪口呆,多亏在印度工作多年,他一眼就认出那上面的字体与公元前盾贵霜王朝使用的碑铭等文字十分相像。斯坦因立即到处询问:谁是两块木板的丢弃者?但是,谁会把两块被木板当回事儿呢?就如同在地上捡了一枚贰分硬币:却无从寻找丢失者!但斯坦因一点儿也不气馁,仍然坚持寻访。也许探险家除了具有勇气果敢之外,另一个重要素质就是“天使般的耐心”,这是斯文·赫定在回答人们提问时说的。苍天不负有心人,斯坦因终于找到了那个丢弃木板的人,原来那是居住在尼雅绿洲的一个名叫伊布拉因的年轻的打馕人,见到伊布拉因,斯坦因获悉了新的关于古城的信息。伊布拉因告诉他,在玛札以北不太远的沙海中,有一处尼雅河干涸的旧河床;河床上分布着一处古遗址。上帝!斯坦因的血液几乎凝固了。其实他早在于阗就听到过这个古遗址。但他开始并未太当真,因为这类沙漠古城的传说,是塔克拉玛干南北两缘居民当中流传最广泛的“民间文学”,大多时候根本无法判断真假。但是:这一回不同了。斯坦因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即雇用伊布拉因为向导,启程前往尼雅河。

尼雅古城由佛庙、官署、住宅群、种植园等古代建筑组成。这些遗址分布于古代尼雅河终点处的沙丘、沙岭间。遗址中心有一佛塔。斯坦因的资料中关于尼雅的文物,只有一组简牍和共出的零星文物均属于汉代,其中在斯坦因1931年2月进行的尼雅考古中发现的一部汉简中有地名“精绝”的汉简。汉简大意是:×年×月×日,负责西域事务的官吏向臣属于汉朝的精绝国王下命令等等。从此汉简得知,尼雅古城即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的精绝国。位于塔什库尔干城南的明铁盖峡谷内。保留至今的古堡废墟,南面为一东西向上墙,长一百五十米,高约十米。堡墙以土石与树枝相间垒筑。堡墙内有居住遗迹13处。从古堡所处地势分析,主要是一处军事性质的工程,与保卫古代丝绸之路交通安全有关。后倚高耸蓝天的皮斯岭达板,突兀高耸,险峻挺拔,有城垣、重门、地穴和石室,当地塔吉克人称它为“克孜库尔干”,意为“公主堡”。

这个尼雅古城当时的社会状况是什么样的呢?

当年尼雅居民对水的管理和使用、树木的保护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办法。水的使用是有偿的,水由专人分管。若因管理不善,导致损失的要受惩罚。如有耕地发生无水干旱的情况,也要求及时调查并处理。如有人放水淹没仇家的田园、住屋要受罚。

当年的尼雅居民还很注意树木的生长和保护,并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沙枣树耐干旱盐碱,既可抵御风沙、美化环境,果实又可食用,是当年精绝人重点栽培的树木之一。

“活树,应阻止任何人将树连根砍断,否则罚马一匹,若砍断树枝,则应罚母牛一头”便是当时这一制度的生动说明。他们还种植桃、苹果、杏、桑之类的果木;芦苇、红柳枝在尼雅河两岸潮湿低洼的地方均有生长,容易获取,作为建造材料。

尼雅王国的经济是以原始农业为主,当年碧绿蜿蜒的尼雅河两岸有大片可供耕作的土地,种植有麦子、糜谷、稗、稷等作物,他们也种植一些树来防风沙的袭击。也正是尼雅河水使两岸水草丰茂,尼雅居民有了原始畜牧业,饲养羊、牛、骆驼和马等。他们在尼雅河水系的孔雀河、且末河河畔的草地上放牧饲养牛、骆驼、羊和马。尼雅居民还兼营手工业,如木器加工、手工毛纺、陶器制作(同其它古代居民一样,尼雅居民也自己烧制陶器供日常生活之用。他们建造窑,烧制陶器,如罐和瓮等,主要用于储藏。)、皮革制造和铁冶等。这些行业相当结合,基本能满足社会日常生活需要。

公主堡之谜

如果你到塔什库尔干旅行,塔吉克人便会如数家珍地向你介绍许多许多名胜古迹。如石头城、香保保古墓群、盖孜河古驿舍、公主堡等等。其中坐落在该县达不达乡南十公里处一坐山峰上的公主堡遗址,是塔吉克人引以自豪的古迹。

克孜库尔干在汉语里就是姑娘城的意思,姑娘也可以引申为公主,城可以叫做堡,所以又可以称为公主堡。

关于公主堡,有一个动人美丽的传说。这个故事至今还在塔吉克族中流传,而且更加细腻生动、更富传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