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闽赣万重山:向莆铁路建设纪实
12083100000001

第1章 建设篇(1)

升锚起航向大海

--向莆铁路建设全景扫描

王召杰林春华黄和平

“凡舟行遇风难泊,则全身系命于锚”--这是明代学者宋应星在其著作《天工开物》中关于锚的一句精辟论断。有船就有锚,普遍而不普通。

向莆铁路宛如一条无限延长的钢缆,将我国蜿蜒曲折的弓形东南沿海海岸线与多姿多彩的闽赣大地串联起来,形状上构成一副浮出水面的硕大无比的巨轮船锚。正是这条铁路,拉起了承载着又一个“中国梦”的巨轮船锚,向着大海的方向蓄势待发……

引子

在福建省绵延三千多公里的东海海岸线上,星星点点散布着众多大大小小的港湾,其中有一颗闪烁着耀眼光芒的“明珠”--湄洲湾。

湄洲湾位于台湾海峡西岸,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南宋进士廖鹏飞在其所著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中记载:“世传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屿人,能预知人祸福……”文中提到的“通天神女”,便是古往今来无数船工、海员、渔民和游子、商贾共同信奉的神灵妈祖。如今,越来越多的船只进出这片海域,乘风而来,破浪而去,无不得到这位慈悲而善良的“通天神女”的护佑。

在紧靠湄洲湾的宽阔陆域,一条建设中的港口铁路支线已展露出它的优雅身姿,静候2013年9月底与向莆铁路同步开通运营。向莆铁路由西向东一路跋涉,跨赣江,穿武夷山、戴云山,追随闽江投入大海的怀抱,即将奏响“海铁联运”、“河铁联运”的新乐章。

来自浩瀚东海的海风挟裹着太平洋的水汽扑面而来,滋润着闽赣大地,沐浴着长江南北,更唤醒了向莆铁路建设者近5年的记忆……

万众期盼铁路梦想终实现

2008年国庆节刚过,依然沉浸在节日气氛中的闽赣两省8200多万民众又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向莆铁路正式开工建设。从此,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又增添了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那个收获的季节里,向莆铁路近10万名建设者却开始“躬耕播种”,踏上了穿越闽赣万重山水的漫漫征途。

全长635.861公里(建设里程)的向莆铁路,西起南昌市,经江西省抚州市及所辖南城县、南丰县,再经福建省三明市所辖建宁县、泰宁县、将乐县、沙县、尤溪县至“福州的后花园”永泰县分支,一支通往福州市与(横)峰福(州)铁路福州站连接,一支通往湄洲湾畔的莆田市引入福(州)厦(门)铁路莆田站。向莆铁路是连接闽赣两省的第一条设计时速200公里,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的山区快速铁路,由原铁道部、福建省、江西省及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兴建,初设批复总投资为516.58亿元。

向莆铁路正式开工建设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开,闽赣两省沿线民众无不欢欣鼓舞、笑逐颜开。福建省泰宁县许多行政村的村民们自发地涌向村头,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声彻四野。“这锣鼓声、鞭炮声,声声都是‘民声’啊!”泰宁县政协副主席兼县铁路办主任蒋汉敏发出由衷的感慨。与此同时,在江西省抚州市,当地群众对向莆铁路正式开工建设也是一片赞誉。这一有着“才子之乡”美誉的临川文化生成地,曾经与京九铁路“擦肩而过”,这一次没有再“错过”向莆铁路。

向莆铁路开工建设,引起闽赣两省沿线民众如此大的反响,视为“全身系命”之举,有其厚重的历史渊源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福建省的版图上,层峦叠嶂的武夷山脉、戴云山脉横亘其中,山高岭峻,云深林茂,山地丘陵占全境面积的80%,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自古以来,“东来云雨仰止,西至风雪却步”的武夷山脉阻挡了内地人出海的步伐,也隔断了福建与内地的沟通与交流。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行路难、筑路难的福建省只能依靠闽江和东海发展单一的水运交通。同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福建省的交通状况却明显落后于山东、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等省市,甚至落后于湖南、湖北等中部省份。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境内越来越多的铁路、公路穿越“天公也低头”的高山峻岭,鹰厦、赣龙、横南、福厦、厦深、峰福等铁路及数条国道、高速公路先后建成,先民们迁徙、贸易的古道逐渐成为历史的记忆。然而,现有的铁路、公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福建省交通落后的状况,无论是质还是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尤其是1957年建成通车,曾长期作为进出福建省唯一铁路通道的鹰厦铁路,像一位步履蹒跚的残烛老人,历尽沧桑,几经改造,如今仍超负荷地承担着进出省的运输重任,不仅勉为其难,且因洪水、路害时常断道。

随着福建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转变,越来越认识到交通发展的重要性,对高等级、大能力、快速度铁路的渴望和期盼愈加强烈。于是,纵横闽中、闽西的向莆铁路应运而生。“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建!”时任福建********卢展工的这句话,表达了福建省人民修建向莆铁路的决心。

向莆铁路在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而易见。

以素有“交通死角”之称的福建省三明市为例:向莆铁路在福建省境内全长近400公里,其中三分之二左右的线路经过三明市各下辖县。三明市工业基础雄厚,福建省最大的钢铁、化肥、水泥企业均集中于此。向莆铁路从三明市腹心地带穿行而过,不仅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巨大促进作用,也串起了颗颗被遗落的“明珠”--“闽江正源第一城”建宁县、当年中央苏区县之一泰宁县、“闽山第一洞”玉华洞所在地将乐县、闻名全国的“小吃城”沙县以及朱子理学文化发源地尤溪县。细心的人们得出一组数字:从三明到福州,没有铁路需12小时,有了铁路需6小时,有了高速公路需3小时,而向莆铁路建成通车后仅需1.5小时。从这组数字倍数的递减中可以看出,向莆铁路的作用不言而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诗句,出自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之手。而尤溪县正是这位理学大师的出生地。尤溪县将与福建省内其他沿线市县一道,借助向莆铁路这条“渠”,吸引更多的“活水”来。

同在向莆铁路沿线,相比福建省,地处赣抚平原地区的江西省各市县交通条件要好得多。在向莆铁路西端的南昌市及拥有江南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向塘西货运编组站的向塘镇,浙赣铁路牵系东西,京九铁路连通南北,沪昆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紧锣密鼓,多条国道和高速公路穿行而过。因八一南昌起义而闻名于世的“红色城市”南昌是赣江上的著名河港城市,自古因水而生、缘水而兴、借水发达,以“七门九州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赣鄱”著称。然而,长期以来,南昌的水运却无法直接与福建的海运衔接,进出海客货流只能依靠鹰厦、峰福两条低等级铁路,且需要绕行鹰潭、上饶,运输成本较高。“海铁联运”,“河铁联运”,打造“无水港”--南昌一直在寻求更加便捷的出海通道。就目前而言,无论是东进上海、宁波,还是南下广州、深圳,铁路货运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加上到港装卸,时间超过24个小时。内陆城市都在借船出海,对于南昌来说,莆田就是这艘“船”。向莆铁路建成通车后,由向塘到莆田再经港口铁路支线至湄洲湾只需三个半小时,南昌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无水港”。

“路通则不痛!”江西省抚州市政协副主席廖建辉话语简短,却道出了全市400万民众的心愿。目前,除了一条地方工业支线向乐铁路外,抚州再无铁路,是全省唯一一个没有铁路干线通过的地级市。向莆铁路建成通车后,抚州通过铁路可北至南昌、武汉,南达福州、莆田,消除了曾与京九铁路“擦肩而过”的“痛”。此外,向莆铁路还途经抚州市下辖的国家商品粮基地南城县和“中国蜜橘之乡”南丰县。现代诗人左河水在一首题为《忆江南·南丰蜜橘》的词中吟道:“秋风起,遍野荡浓香。似赤且黄橙复色,扁珠玉韵透金光。一见欲先尝。”可以想见,用不了多久,越来越多的旅客将通过衔接全国路网的向莆铁路亲临这个年产3.5亿斤蜜桔的蜜橘之乡先品为快,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南丰蜜橘通过这条铁路运往全国、销往海外。

关于向莆铁路,南昌铁路局党委书记王秋荣给出了两个数字:向莆铁路建成通车后,年货运能力为2000万吨,日开行旅客列车可达到100对。这必将促使沿线地区经济特别是旅游业呈井喷式发展,全国各地的旅客可“一站式”游览南昌、抚州、将乐、沙县、莆田等地。

向莆铁路,圆了闽赣两省沿线民众的“铁路梦”。

心诚石开千呼万唤始出来

经过近5年的艰苦奋战,进入联调联试阶段的向莆铁路再一次吸引了国人关注的目光。

毋庸置疑,向莆铁路必将给闽赣两省乃至周边省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个又一个奇迹。其实,向莆铁路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人们知道,从争取立项到开工建设,以工程艰巨著称的宜万铁路历经了整整10年时间。而工程同样艰巨的向莆铁路,最初都没有被列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从争取立项到批准开工却仅用了4年时间,这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向莆铁路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特别关注和大力支持,更得到了沿线各级地方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千呼万唤和执著争取。

此间的一份资料翔实地记录下向莆铁路从争取立项到批准开工的全过程--

2004年上半年,抚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先提议修建一条连接抚州市和三明市的铁路,之后得到了莆田市的积极响应;同年8月,抚州市、三明市和莆田市召开三市政府联席会议,达成了建设向莆铁路的共识,并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前期方案研究。

200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上述三市联络44名全国人大代表向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交了《关于要求将向莆铁路列入国家铁路“十一五”规划并尽早开工建设的建议》,议案很快得到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铁道部等有关国家部委的积极回应。2005年12月6日,铁道部组织召开“江西至福建快速铁路通道预可行性研究审查会”,确定了项目名称、线路走向、建设标准和设计时速。

2006年3月,前景被广泛看好的向莆铁路正式列入国家铁路“十一五”规划,铁道部、福建省、江西省联合向国家发改委报送《关于新建向塘至莆田铁路项目建议书》;8月25日,向莆铁路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立项。

2007年3月30日,国家环保总局批复《关于新建铁路向塘至莆田(福州)段环境影响报告书》;6月20日,国土资源部出台《关于新建向塘至莆田铁路建设用地预审意见》,通过了建设用地预审;8月29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关于报送新建向塘至莆田铁路可行性研究的报告》;9月,铁道部正式批复了向莆铁路重点工程的初步设计,并对先行开工的重点工程进行招投标。

2007年11月23日,向莆铁路开工建设动员大会隆重召开。当天,向莆铁路福建段重难点工程破土动工;翌日,江西段重难点工程破土动工。

至此,从酝酿、论证、勘测到报送、批复、立项……向莆铁路前期准备工作宣告完成。

2008年8月16日,正当我国运动健儿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摘金夺银的时候,向莆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在福州正式挂牌成立,管理团队由南昌铁路局和其他股东抽调精干人员组成。10月1日,向莆铁路全线动工建设,来自中国中铁一局、二局、三局、四局、五局、十局集团和中国铁建十二局、十四局、十八局、十九局、二十一局、二十三局、二十四局集团以及中国中铁隧道、大桥局等施工单位的近10万筑路大军迅速行动,跑步进场,拉开了全线会战的帷幕。

与其他铁路相比,向莆铁路有其独特的魅力。

杭州、温州、福州、厦门、深圳……正当串起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东南沿海快速铁路大通道建设如火如荼之时,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出现了:如何把东南沿海快速铁路大通道与内地中西部路网联系起来?向莆铁路解决了这个问题,弥补了我国东南路网的不足和缺陷。这,正是向莆铁路的魅力所在。

说到魅力,向莆铁路最大的魅力莫过于通向大海。

向莆铁路东端的湄洲湾,具有港阔水深、岸线长、陆域大、航道宽、风浪小、不淤不冻等诸多优势,造就了“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多泊位天然深水良港群。然而,由于受到交通的掣肘,这些天然良港却长期“待字闺中”。正是向莆铁路的修建,让湄洲湾从此走出“闺房”,掀起了自己的“红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