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12081100000002

第2章 序理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2)

在《共产党宣言》里进一步论述了“联合体”的特征及其实现的条件。指出:国家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工具;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手段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了政权,还要利用这个暴力工具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对抗和阶级存在的条件;阶级消灭了,国家也随着自行灭亡。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未来的新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明确提出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概念,明确指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他说:“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的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马克思还认为,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其动机不是使用价值和享受,而是追求更多的交换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不断增殖。这就在客观上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了物质条件。马克思指出,资本家“狂热地追求价值的增殖,肆无忌惮地迫马克思,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可见,在马克思心目中的未来更高级的社会,必须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后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又对“自由人联合体”这个组织性质作了经典性的解释。他说:

“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以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为基础的、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的理论尚未形成,他们所设想的“自由人联合体”不是专指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或高级阶段的组织形式,而是泛指包括这两个阶段在内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组织形式。恩格斯晚年仍然认为,只有这段话能够“概括未来新时代的精神”,准确而又简洁地表达他和马克思关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本质上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未来新社会从初级到高级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共产主义者所采取的一切政策、措施和步骤,都必须努力体现这个基本原则和价值目标,都应当为实现这个基本原则和价值目标而创造条件。

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所有制关系的和谐。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功绩,认为它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开拓了世界市场和开创了世界历史,创造了资本主义文明。但是,马克思恩格斯从不认为资本主义能够实现社会和谐或者能够建立和谐社会,相反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反人道的性质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虽然资本主义文明超过了以往一切社会,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包含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它在社会生产上表现为个别企业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对立。由此,必然造成生产力不断增长的趋势和社会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正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资本主义社会在种种不和谐的矛盾中运行,进而产生各种问题和弊端,比如社会严重不平等和两极分化、人的畸形发展及异化等,这些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绝不是一个和谐社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为到那时,“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

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却受到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

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条件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变革的终极原因;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所以,只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物质财富的源泉涌流,才能为阶级和阶级差别的消灭创造物质基础,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财富,保证社会一切成员有充裕的物质生活,社会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才能实现真正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为此,要把巨大的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变成国家财产,并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这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只有在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人们的思想觉悟得到极大提高的前提下,才能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即“ 由人联合体”。

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人们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的不断提高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逐步实现,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891年4月,恩格斯在为马克思所作的《雇佣劳动与资本》单行本导言中强调:“一个新社会制度是可能实现的,在这个制度之下,当代的阶级差别将消失;而且在这个制度之下—也许在经过了一个短暂的,有些艰苦的,但无论如何在道义上很有益的过渡时期以后—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一切社会成员的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

在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看来,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占有,逐步改造和消灭私有制,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社会和谐程度必将大大提高。

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实行民主原则,也是实现未来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民主已经成了无产阶级的原则,群众的原则。即使群众并不总是很清楚地懂得民主的这个唯一正确的意义,但是他们全都认为民主这个概念中包含着社会平等的要求,虽然这种要求还是模糊的。”恩格斯晚年在《马克思〈法兰西内战〉1891年单行本导言》中又进一步强调了他和他的战友马克思共同提出的观点:为了让人民真正当家做主,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政权必须实行民主原则,他指出:“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的国家都是不可避免的—公社采取了两个可靠的办法。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第二,它对所有公务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公社所曾付过的最高薪金是6000法郎。这样,即使公社没有另外给代表机构的代表签发限权委托书,也能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了。”也就是说:实马克思,行真正民主的普选制,保证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选出各级代表和国家领导人,选民对各级领导人和公职人员拥有充分的监督权和罢免权,反对特权,废除高薪,缩小工资差别,实行民主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要有必要的集中,坚决反对个人专断。总之,人民群众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显著特征。

五、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辩证的和谐关系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马克思认为,人不仅在生产与生存的意义上依赖于自然,“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的资料。”人类来源于自然界,依靠自然界生活,在自然界中表现和实现自我。人类在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中,改造了自然,也创造了自然。但是,人类也往往从自己最直接的利益出发去征服自然,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而违背生态平衡的人类行为就一定要遭到自然界的惩罚。正如恩格斯所揭露的:“在今天的生产方式中,面对自然界以及社会,人们注意的主要只是最初的最明显的成果,可是后来人们又感到惊讶的是:人们为取得上述成果而作出的行为所产生的较远的影响,竟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需要和供给之间的和谐,竟变成二者的两极对立……”

为此,恩格斯告诫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恩格斯还指出:“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比较远的后果。特别从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就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比较远的自然后果。”

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是其生产方式造成的必然结果;只有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整个社会制度,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他们认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和自然的矛盾真正解决”,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人与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在和谐社会中,人实现了自然主义,同时自然界实现了人道主义。社会和谐寓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中,这是对人类未来理想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经典概括。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生态文明时代,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正视我国和世界的生态危机,把人和自然的和谐写入和谐社会思想中。应该说,这既是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的深刻表达;也是生态意识的自觉,是对自然尊严的尊重,是“天人合一”、共生共荣理念的体现。我们要更加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确立新型的自然价值观,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以最小的消耗,实现最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