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新与发展
12070200000009

第9章 “海峡两岸会计之比较”分论坛综述

厦门市社科联

一、概述

(一)论坛召开的背景及意义

(1)背景。会计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是两岸经济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无论是世界,或是海峡两岸,其经济处于复杂、敏感和多变时期。始于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就世界的范围而言,至今仍然处于复苏阶段,但复苏的程度不平衡。应该看到,当前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还在增多,全球的经济复苏所面临的形势是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由于会计同社会环境存在着“血缘”关系,经济形势、环境的发展变化,必将对会计工作会直接或间接地提出新的要求。也就是说,要使世界经济顺利复苏,需要我们审时度势,发挥两岸会计工作人员的勇气和智慧,才能应对包括会计在内各种各样的问题。两岸要加强经贸合作,首当其冲的是要通过两岸会计的比较,发现差异,寻求加强两岸会计合作的途径,使会计真正成为海峡两岸和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这次“海峡两岸会计之比较”论坛,就是在上述经济形势、背景之下召开。

(2)意义。召开此次“海峡两岸会计之比较”论坛,旨在进一步了解两岸会计实务的异同,强化两岸会计人员、专业技术、服务领域、管理经验和研究课题等的互动交流,发挥合力作用,推进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与交流,服务海西建设,促进福建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论坛召开的时间、地点

由福建省社科联、厦门市社科联、厦门市社科院主办,厦门市会计学会、厦门市总会计师协会、厦门市中直会计学会承办,集美区财政局、集美区会计学会协办的福建省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厦门市社会科学界第二届学术年会论坛--“海峡两岸会计之比较”论坛,于2011年10月18日在厦门京闽北海湾酒店举行。

(三)论坛规模及嘉宾阵容

(1)论坛规模。出席此次论坛的有来自海峡两岸会计界专家、学者,省市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及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知名人士,行业学(协)会领导,在厦各行业(含台资企业)、各相关部门的理论研究者、实务工作者及部分高校的学生代表共200多人。

(2)嘉宾阵容。出席论坛的领导、嘉宾有福建省社科联副主席谢孝荣,原厦大副校长、厦门市会计学会会长吴水澎教授,“台湾行政院”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专任委员刘启群博士,台湾惠众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所长卢联生博士,厦门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林书春,福建省财政厅处长梁步腾,集美区常务副区长林建,厦门市社科联副主席陈怀群,厦门市财政局会计处处长汪旭萍,福建省社科联学会部主任李道兴,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陈汉文教授,集美区财政局局长王明汉,台湾调和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所长卓传阵,厦门市财政审核中心副调研员王淑霞,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张白玲教授,厦门市社科联学会部部长张钧等领导和嘉宾。

(四)论坛主要议程

(1)开幕式。由厦门市中直会计学会会长刘宗柳博士主持。福建省社科联副主席谢孝荣、市社科联党组书记林书春、集美区常务副区长林建等领导出席论坛并致辞。

(2)论坛演讲。由厦门市总会计师协会会长陈培堃高级会计师主持。刘启群、卢联生、卓传阵、陈汉文、王淑霞等两岸会计界知名专家学者分别就“台湾实施国际会计准则情况与经验”、“从执行层面看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两岸会计师事务所查核(审计)业务评鉴与质量检查制度之比较”和“内部控制研究的国际进展--中国上市公司内控指数(2010)”作了精彩的专题演讲。

(3)专家点评。由张白玲教授和游相华博士分别点评,他们发言中肯、精彩,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4)论坛总结。吴水澎教授主要围绕感想、体会、收获三个方面作了精辟的论坛总结。

二、论坛演讲主要内容

(一)台湾实施国际会计准则情况与经验

卢联生博士在演讲中,首先介绍了台湾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历程:(1)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FAS)为基础;(2)以国际会计准则(IAS)为基础;(3)全面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三个阶段。其次,他提出了台湾与IFRS接轨可能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与现行法规之冲突;(2)企业界之反弹;(3)企业如何导入IFRS;(4)面对Rule-Base转变为Principle-Base之问题。

(二)从执行层面看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王淑霞高级会计师在演讲中,重点分析了会计准则在中国企业的实施现状,并提出了执行层面推动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6点建议,即:(1)会计准则制定多听来自执行层面的声音;(2)会计准则需要理论支撑,让执行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3)执行层面需要长期培训与实践,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力;(4)规范与促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5)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为会计准则实施提供有利环境支撑;(6)着力推广XBRL应用,全面有序推进会计信息化工程,为会计准则实施提供技术环境支撑。

(三)两岸会计师事务所查核(审计)业务评鉴与质量检查制度之比较

卓传阵博士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会计师事务所查核业务评鉴的起源与历程,两岸查核业务评鉴与质量检查制度演变,并对两岸查核业务评鉴与质量检查制度和检查内容进行了逐一比较。

(四)内部控制研究的国际进展--中国上市公司内控指数(2010)

陈汉文教授在演讲中,首先介绍了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及样本;其次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总体状况作了评价;最后对分类数据分析,并展示了研究结论情况。他指出,从各项指标来看,无论是整体分值还是较高等级公司数量均上升,表明我国2010年内部控制水平得到改善。但是,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整体水平仍然处于最低一级VI水平,有待加强。特别是我国上市企业风险评估水平最为薄弱,亟须加强。

(五)台湾会计学术研究想状与展望

刘启群教授在演讲中,首先分析框架,从会计研究对象区分不同的研究主题;第二从样本的选择,把近20年发表文章进行研究并作评价;最后,从研究之触角进行近20年的评价,由此可以看到变化过程和发展过程。

三、论坛特点

(一)主题鲜明

这次论坛的主题十分鲜明。演讲嘉宾紧紧围绕会计准则制定、实施、国际趋同,以及会计监管体系的构建、两岸会计实务比较、内部控制和台湾会计学术研究现状与展望等主题,从实际出发,抓住现实问题,并紧密地配合当前的方针政策,去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如这次论坛所涉及的两岸会计比较、企业理财、企业会计准则的趋同化、内部会计控制、金融工具等问题的研究,很有现实针对性,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二)论坛亮点

(1)两岸会计界精英的对话,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来自实务界的声音,体现了很强的务实精神。

(3)注重学术与实际结合,理论界、企业界齐聚一堂,创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坛模式。

(三)论坛效果

这次论坛是一次高水平的论坛,所取得的成果,对实践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可以预期,演讲嘉宾所提出的各种政策建议,必将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这次论坛在海峡两岸会计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彩重墨,也必然载入福建省会计发展的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