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新与发展
12070200000029

第29章 绿色交通之于生态城市的几点思考(2)

(1)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世界上道路交通最繁忙的地区之一香港,人多地狭、高楼林立,弹丸之地,发展交通的条件可谓先天不足,但香港却没有大都会的通病--塞车。“弹丸之地不塞车”,秘诀何在?秘诀就在于其公共交通系统的发达。香港公交种类繁多,别具特色,市民选用公交出行的比例高达90%,在世界各地名列前茅。此足可引以为鉴。我国内地其他城市尤其是福建省的主要城市,应认真学习香港的成功经验。尽快改善现有的路面公交线路和频次,真正做到便捷、舒适、安全、环保,使得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有依赖感、信任感;有条件的城市应尽快上马地铁、轻轨等交通项目(已经开工的福州市的地铁1号线就是个好项目),发达的公共交通是减少私家车大量出行的有效方法,同时应辅以若干措施比如提高停车费用等调控机动车的出行数量。

(2)推广使用环保型公共交通车辆。对原有的老旧车型进行更新,车辆陈旧,技术改造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坚决淘汰更新,改善广大市民的乘车环境,逐步引进和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的公交车辆。在新能源汽车风中,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在商用车行业乃至整个汽车行业里,客车行业是最先沐浴新能源政策阳光的细分领域,也是在各地最早批量上路运营的汽车品种。二是在中央的政策激励下,各地方的新能源公交车采购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结果是有些地方比中央还快了一拍。目前,被四大部委列入“十城千辆”(实际上是13个城市)的各个地市纷纷出台政策,涌现出动辄上百辆的采购大手笔。厦门市将分批次更新300辆天然气公交车,用于主干公交线路的运营。新车全部采购大金龙的国Ⅲ排放标准的压缩天然气客车。在3~5年内,厦门市所有干线公交车都将更新为燃烧清洁能源的车辆,力争达到公交车总数的50%;同时加快天然气加气站的建设,计划在岛内岛外建设12个加气站,满足公交车的加气需求。福州市也出台了相应举措。其他城市理应效仿,建议省市财政能拨出专款,购置一批环保型车辆,切实改善现有的公交车辆尾气污染状态。天然气客车简称CNG客车(CNG英文全称Compressed Natural Gas),是天然气加压后并以气态储存在容器中作为车辆燃料利用。天然气是全球公认最理想的替代燃料之一。与使用汽油、柴油相比,使用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可以减少排放90%的一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72%的碳氢化合物、39%的氮氧化物、24%的二氧化碳,完全没有粉尘排放。

(3)抓好机动车环保年检工作。实施有效的机动车尾气年检工作,是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国家要求,承担机动车排气污染年度检测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现行标准进行检测,并取得省级环保部门的委托。各城市要组织质监、公安、环保等部门,督促年检站更新检测设备,按国家标准进行尾气检测,切实发挥年检的作用;对符合委托条件的,要指导其申请环保委托。其中福州、厦门、泉州3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要切实加快机动车尾气年检委托工作,并建议提高尾气排放国家标准等级,确保符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新要求,保持模范城市的先进性。严格执行《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对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进行限期维修改进,或实施禁止其上路行驶、罚款等处罚。

(4)发展公共自行车使用系统。在城区设置若干公共自行车站,由财政投资提供自行车给市民和旅游者免费或低价租赁使用,以降低私家车在城区的运行数量,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从而既达到推广绿色交通的目的,又降低了能源消耗量,且有助于市民健身,一举多得。据调查,浙江省杭州市在这方面已经成功运行了数年,颇受居民和旅游者的欢迎,福州市鼓楼区在2011年也开始推广这个项目,市民普遍叫好,但范围小、站点少,局限性还比较大。建议福州市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福建省其他城市亦可也参照推广实施,

(5)提效减排。到2010年底,福建省民用汽车保有量达199.65万辆,其中,非私人车辆达45.5万辆,占22.79%,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非私人车辆占有相当比率。据了解,公车大量执行的却是非公务活动,因此,公务车辆“提效减排”既是一个很重要的减少城市机动车尾气的好办法,又是一个提高企业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效能的好办法。建议摆上各级政府重要议程,建立公务车辆的总量核减制度、费用核减制度、轮休制度,促使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在提高效能的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头节能减排。

(6)源头杜污,尽快产出新能源汽车。现在,全球汽车产业都在研发新能源汽车,有的在开发混合动力汽车,有的在开发电动汽车,可以肯定的是,谁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金钥匙”,谁就掌握了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主导权,谁就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低碳经济的主动权。近年来,全球汽车业都在迫切地寻求节油以及替代能源的方案,并且认识逐步趋于一致,即“三步走”:近期,推广柴油,以及非石油产品的天然气、乙醇等;中期,油电混合动力;远期,资源丰富,污染为零的氢动力燃料电池。这其中,柴油发动机以其经济性、耐久性和优异动力性,正成为一种国际新趋势。在欧洲,柴油车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50%以上,柴油车被看做是高效、节能、环保的产品,但是在中国,人们对柴油机的印象还停留在冒黑烟、噪音大、功率低的阶段。原因是人们对柴油机的印象大多来自低端的农用柴油机,而对轿车上搭载的新型清洁柴油机知之甚少。事实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柴油机的性能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众多先进技术的应用,更将柴油机的排放、噪音和动力性能提高到与汽油机相当的水平,同时保留了柴油机大扭矩、低油耗、故障率低等优点。目前世界主流清洁型乘用柴油机大都搭载了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并且减少了爆震引起的振动和噪音。

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前四批已经陆续发布,第五批也即将出炉。据了解,吉林省还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该联盟由一汽集团、吉林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等23家科研、生产单位组成。厦门金龙汽车公司推出的环保型客车亦已投产并已出口新加坡等国。福建省应当顺势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整合本省汽车产业结构,促进本地汽车产业改造,迅速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能力,装备本省城市交通,同时加快城市的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基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完备的新能源汽车运行供应链,便民运用,从源头上杜绝汽车尾气污染量的扩张。

(7)大力发展小排量单排座轿车。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还不能迅速产业化的情况下,尽快利用成熟技术,迅速发展小排量单排座小轿车是一种很好的过渡性措施。根据我们的调查,这是双轮机动车的升级版,可同时取代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是一种资源节约化、空间微型化、污染减量化的好产品,市场潜在需求量很大,即使新能源汽车技术成熟批量生产,这种小排量单排座小轿车肯定还有其细分市场。但是产品利润率可能较低,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可能不高,需要政府从生态环境保护的大局出发,加大优惠政策扶持力度,因此,建议尽快组织研发投产,提供市民使用,从而使汽车尾气污染量的减少,成为政府、企业、市民的共同行动。

(二)着力于发展道路的净化绿化

据了解,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到2012年全省建设公路绿色长廊1万公里,实施园林景观工程1000处,在全国率先实现“绿色交通、生态交通”目标。这是一个很鼓舞人心的计划。除此以外,我们似乎还可以多做些工作,比如:

(1)加大路面及交通附属固定设施的净化管理,加大路面清洁车辆的工作频度和优化路面清洁车辆的工作质量,严格监管大型超载货车的运行,避免其对路面的碾压破坏;防止运沙车运输过程中沙石的泄露,及时处理路面沙石、尘土的堆积。尽量减少路面粉尘飞扬和垃圾飞扬。

(2)消除城市建筑施工扬尘,施工过程中按规范要求进行清运和堆放工地清扫出的建筑垃圾,工地上易产生粉尘的设备安置在相对封闭的操作棚内,产生的木屑、废料等及时清理。工地在清扫时应采取防尘、吸尘措施。

(3)消除裸地,不断增加绿化面积,除建筑物、硬路面和林木之外,其余裸地全部草坪覆盖。

(4)大面积发展立体绿化,在高架桥边和桥梁柱上,在路边建筑物楼面楼顶,都是可以发展立体绿化的有效空间。

(5)大力发展城市森林,有数据显示,6棵大树可以吸收一辆汽车行驶4小时所排放的气体量。在路边或距离路边较近的空地上,大面积种植树林,使之可以有效地吸附道路车辆扬起的粉尘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净化道路空气。

(三)着力于提升城市居民的交通行为文明

首先,要提升城市交通管理者的行为文明。一是要通过科学的交通管理与控制,提升其管理行为的文明度。采用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手段和现代管理方式,具有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作用,而且具有低能耗、占用资源少、环境污染小的优点。二是要通过不断完善合理规划,提升其管理行为的文明度。完善城市路网,妥善处理路网交叉口、建筑物出入口、公共交通的衔接点等,减少交通拥堵隐患;要有“和合”意识,自行车与公共汽车,人行道与机动车,驾驶员与行人,绿化与交通,广告与交通等都要协调规划;发展多模式交通,尤其是公共交通在通行比例上占压倒性趋势,真正落实“公交优先”原则,提高其运行效率,并进行交通需求控制,引导适度的消费需求,把交通流量转移到公共交通上来,使资源消耗小,交通更有效;要充分发挥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作用,即利用连接主次干道的各种小支路、小街、胡同里弄等这些“微循环”道路资源,以缓解交通拥堵,达到绿色交通的目的。三是要通过城市交通管理者执法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提升其管理行为的文明度。城市交通管理者是其他交通行为者的行为文明楷模。其执法用语、身体行为用语的文明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其他交通行为者的文明程度,因此,城市交通管理者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合意识,通过自身的文明行为,影响其他交通行为者的思维和行为,使之在拥堵的出行路上,能因之舒缓急躁的情绪,提升其行为的文明自觉。

其次,要提升城市精英市民的交通行为文明。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城市里有能力买车开车的,基本上都是城市里的精英市民或曰市民精英。这些精英市民都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都有着较好的职业地位,他们理应成为倡导交通行为文明、践行交通行为文明的主体。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其不断提升践行交通行为文明的自觉性,不要在行车路上打开车窗随地吐痰,随便抛物;不要在行车途中违规行驶,随便变道塞车,不要在遇到摩擦时就停车找茬,随便骂人,造成人为堵车……。其实,随着机动交通载体的增加,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际交往圈是越来越大了,今天的路人很可能就成了明天的亲朋好友或职业交流对象,行在路上,中规中矩,遇到问题,微笑以对,很可能就会为今后的人际交往或职业交流积累下可以加分的筹码。此类事绝不仅仅在影视作品中才会出现的。

市民交通文明度的提升,肯定会给城市交通的人畅其流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也肯定会给城市绿色交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方方面面都应当为之鼓励,为之加油。

注:严弋、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教师严子杰,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人,福建省城市经济研究会会长,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