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谁来修补破损的地球(星球保卫战)
12046200000004

第4章 “破烂不堪”的地球外衣(3)

长江流域扩展耕地和采伐森林要比黄河中下游晚些,初始于东汉时期,到了南宋时,已有了“层层而上至顶”的高山耕耘的景观记载。到 1947年,整个流域的森林面积仅剩下 8.1万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为5%。

我国的常绿阔叶林区是中华民族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主要基地。过去这里是世界上常绿阔叶林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好的区域,在人类开发前,这里常绿阔叶林的分布面积约有 250万平方千米。可是,如今在这里除了大面积的城市用地外,平原和低丘陵上已全部被开垦成以水稻为主的农田,成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产区。而原生的常绿阔叶林却仅残存在一些山地中。

鄂尔多斯高原,这块历经沧桑的区域已为世人所熟知。早在旧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的活动。那个时期的先民们,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河套人,出没于原始森林,以石器为工具从事采集野果和狩猎等活动。由于当时人口稀少,又是以渔猎为生,所以对森林的破坏不大。进入全新世以后,人口渐渐增多,工具也有所改进,农业也开始兴起,拉开了破坏森林的序幕。

森林遭受破坏

这块树木葱茏,水草丰美的土地,在春秋战国之前就已是部族、诸侯的争夺之地。频繁的战争对这里的森林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公元前 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后,战火熄灭,然而由于戍边政策的竭力推行,开始修建万里长城。在修筑该区段的长城时,就地取材,砍伐了大片的森林,所以说,长城拟建之日也是这里森林被破坏之时。鄂尔多斯高原的森林虽几经摧残,但到了汉代,高原的北部和东部的森林仍然很茂密,30~ 40厘米粗的松树比比皆是。唐代初,这里与山西吕梁山的岚州相提并论,是全国重要的木材产地,当时长安修建的豪华宫殿所需巨木都来源于这些地区。在 1887年(清代光绪十三年)在内蒙古伊克昭盟东胜附近的西召碑文上,证明那时鄂尔多斯高原的东部和北部依然残留着以松柏为主的森林。随着历史的推移,战争的焚烧和人类的砍伐,到新中国成立初期,鄂尔多斯高原的森林已经基本绝迹,留给现代人的是高原的土地荒漠化。所庆幸的是僧人们在其庙宇附近,为我们保留下了一些油松、杜松、侧柏等残存的片断。

我们中国,曾经是一个多林的国家,两千年前的森林覆盖率为 50%,而现在加上人工林在内还不足 14%,居世界第 120位,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森林穷大国”。

从历史上看,由于受人类发展活动的影响,地球陆地上温带森林遭到破坏的面积最大,减少的速度最快。北方针叶林由于它的分布区气候条件不适宜耕种农作物,所以这类森林的减少不如温带森林。而热带森林的减少速度要比针叶林还要慢些。

如果说过去人类对热带森林的破坏不如温带森林的话,那么近些年来热带森林的减少速度实在是惊人,每年都有 1700万公顷(这个面积约为瑞士国土面积的 4倍)的热带森林被砍伐。

我们的邻国越南,原本是一个多林的国家,可是在它数百年的发展历史上,人口一直都在由北方移往南方,这样随之而来的是沿海的平原和山谷上森林多被砍光,这种现象一直延伸到湄公河三角洲。到 1943年时,全越南已有 55%的森林被砍光。在法国殖民统治时期,南方的森林进一步被开垦成香蕉、咖啡和橡胶等商业种植用地。另外,自 1945~ 1975年共30年连续不断的战争毁坏了 2.3~ 5.5万平方千米的森林。战争结束后,对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人们大量地采伐木材用作战后的重建,同时不断地开垦土地用以养活从 1945~ 1985年间增长了两倍的人口。据报道,越南在 1980年时森林覆盖面积为 6.165万平方千米,到 1985年这 5年间就降到了 4.862万平方千米,到 1990年降为 3.406万平方千米。

我国的云南省素有“绿色王国”的美称,20世纪 50年代,全省的森林覆盖率达 32%。由于多年来重采轻造,毁林开荒,企业、地方、集体、个人四把斧子一起砍向了森林,造成全省森林面积逐年缩小,有些地区的森林资源已面临枯竭。进入 80年代中期,全省森林覆盖率已降到 24%。年递减率为 0.9%~1.5%。90年代森林覆盖率只有 20%左右,7万多公顷的土地已荒漠化。西双版纳的热带森林是世界三大雨林群落之一的东南亚热带雨林群系的一个组分部分,也是我国大陆上主要的一片热带森林。目前地球上与西双版纳同纬度的地区,如印度半岛、非洲北部和阿拉伯半岛、北美洲南部等,基本上都已是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区,唯有西双版纳还保留着茂密葱茏的热带森林景观。但是由于保存和利用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人们的认识仍停留在较原始的阶段,刀耕火种,乱砍滥伐,使西双版纳的热带森林面积由建国初期的 116万公顷,锐减到 80年代的 51.5万公顷,减少了 55%,平均每年以 1万多公顷的速度在减少。

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最典型的热带雨林,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南美洲 4500种鸟类中绝大部分都分布在这片热带森林中,这里的昆虫种类竟达 1.472万余种,仅蛇就有 150多种。然而,世界上这一非常珍贵的热带雨林,由于人类的贪婪,正在被加速破坏。据资料报道,目前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正在以每年11万 ~15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消失。照此速度发展下去,再有 40~ 50年,也就是在下个世纪中叶前,这片珍贵的热带雨林连同其丰富多样性的生物将从地球上消失。

目前,热带雨林的迅速消失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保护热带雨林的呼声越来越高。由各国政府、林业部门、联合国的有关机构和非政府团体共同制订的《热带林业行动计划》已于 1985年开始实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署,以及一些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已使热带雨林的保护成为希望和现实。

地球愤怒了,因为人类太过于贪婪,于是她那件所“承载”我们的“衣裳”开始震荡:山崩地裂,房倒屋塌……地震毁坏着我们美好的家园。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地震的危害。

地震震级与板块移动产生的断裂长度和深度成正比。通常,断裂越深或越长,地震越激烈。地震的发生总是非常突然,沿着断层不断发生断裂,直到爆发大地震,所有地震在释放巨大的能量之前通常会有缓慢的前震。然而,越大的地震,孕育的时间将越长。影响震级的其他因素包括:断层的摩擦力、沿断层的应力降以及沿断层断裂的速度。沿断层破裂的速度可以高达每秒 1英里(约 1.6千米)。

地球地壳不停移动,在地表产生垂直和水平的偏移。这种运动与地壳中存在的巨大断裂带有关。最大的地震可以在数秒钟内产生数 10英尺(1英尺≈0.3米)的偏移。多数断层发育于板块边界,而且大多数地震发生于大板块之间相互碰撞或剪切。假若板块位于玻质英安岩之上,那么就会突然释放大量地震能量。板块间的相互作用使岩石扭曲变形。如果变形发生在地表附近,就会引发大地震。地震还可能在火山喷发时发生,但是火山导致的地震与断裂相比较为温和。

每年都会发生上千次的地震。有幸的是,只有少数地震是具有破坏性的。在 20世纪,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约 18次震级大于或等于 7.0级的地震,每 10年发生 10次震级大于 8.0级的特大地震。危害程度不仅仅受震级(与断裂的长度和深度成正比)影响,也受地区的地质情况影响。

在相同震级条件下,当地震发生在坚硬的岩石中(如大陆内部)时,其破坏性远大于发生于板块边缘断裂岩石中的地震。这正是美国东部地区的地震影响范围大于西部的原因。在1886年 8月 31日,查尔斯顿(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和南卡罗来纳州的地震,导致 110人死亡,使 750英里(约1200千米)外的芝加哥城墙倒塌,并且在波士顿、密尔沃基(威斯康星州东南部)和新奥尔良市均可感觉到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