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守护最后一块湿地(星球保卫战)
12045900000008

第8章 物产丰富—绚丽多彩的湿地瑰宝(2)

内陆湿地亦有许多药用植物。有些植物是群落的优势种,广布种,便于采集和利用。如芦苇、香蒲、睡菜、龙胆、茅膏菜、黄须菜、泥炭藓等。

芦苇为莎草科多年生根茎草本植物,亦是典型的挺水沼泽植物。常形成单优势种,广布于湖滨、河滩及常年积水洼地等湿地环境。芦苇是世界广布种,可见于世界各大洲。在我国亦分布很广,从东北平原到云贵高原,从长江中下游平原到到青藏高原,都有芦苇分布。芦苇的地下根茎,俗称芦根,具有清热解毒、镇呕利尿等功能。

香蒲具有很好的药效作用

香蒲种类较多,有宽叶香蒲、狭叶香蒲等,亦是广布种,生于沼泽、池塘、洼地积水处。采花粉药用,俗称蒲黄,具有良好的消炎、止血、解毒、育伤之功效。

睡菜是各类苔草沼泽的重要伴生种类,在大、小兴安岭和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中分布较广。多年生喜水草本植物,具地下横走根茎,长达数米;根生叶有长柄,三出复叶;总状花序,花白色。全草可入药。有健脾消食,养心安神之功效;主治消化不良,胃炎,心神不安,心跳失眠等症。

龙胆为多年生草本,高 30~60厘米,根绳索状,长约 20厘米;茎直立,叶对生,卵状披针形;花簇生于茎端或叶腋,花蓝紫色。主要生于草甸,东北西部草甸可见。根入药。主治肝热、火眼、黄疸、尿道涩痛等症。

茅膏菜俗称捕草虫,属茅膏菜科,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著名食虫植物。茅膏菜有 10~30厘米高的茎。叶子生长在茎上,多呈圆形或扇状圆形。由于茎部生长者腺毛,所以可分泌腺液引诱昆虫前来觅食。在昆虫触到腺液时,腺毛立即收缩将昆虫捕住,然后将其消化。茅膏菜花呈白色或带红色。它喜欢生长在水边湿地或湿草甸中,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另外,茅膏菜还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可以治疗疮毒、瘰病等疾病。

黄须菜是生长在黄河三角洲盐碱荒滩上的一种无污染、无病虫害、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纯天然一年生草本植物。黄须菜具有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体内脂肪、促进肌肉生长等功能,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和饲料添加剂。此外,从低温脱脂粕中提取分离蛋白,制成蛋白水解物,可作为医药和保健食品的蛋白源,黄须菜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东北、陕西、江苏等地。夏季采摘其幼苗,洗净、开水烫后可凉拌或炒食。

泥炭藓是一种苔藓植物,它主要生长在沼泽地区或森林洼地。一般情况下,它是淡绿色的,但在水分缺少比较干燥的情况下是灰白色或黄白色,丛生成垫状。这种植物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是吸水能力最强的植物。泥炭藓经消毒加工后,可以做敷料或制造急救包。因为泥炭藓含有泥炭藓酚、丁香醛及多种酶,所以作为伤口敷料时,有收敛和杀菌作用,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

§§§第二节湿地动物

湿地中的动物种类很多,可以把湿地动物分为腹足类、瓣鳃类、昆虫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鱼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湿地中的动物种类。

1.腹足类

腹足类动物身体一般不对称,具一螺旋形外壳,腹面为发达的足。种类十分丰富,有 10万种以上,为动物界中第二大纲。在腹足类动物中,绝大多数种类都是在水中生活,很少数在陆地生活。水和气体可以不断地进入其体内,腹足类就靠这种水流(陆生种类是气流)完成身体的某些代谢作用。各种腹足类动物由于外套膜、外套腔及鳃的结构不同,水流(或气流)经过其身体的途径以及气体交换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这种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腹足类的进化水平。螺旋形壳的形态变化较大,有的纵轴短,壳呈扁平状;有的纵轴很长,为长锥形;有的近球形;有的呈螺旋形,状如斗笠;有些种类具内壳或无壳。一般腹足类的身体可完全缩入壳内,壳口有一盖,称为厣,能封闭壳口。有的危害贝类和藻类养殖、农作物,传播吸虫病。其中肺螺亚纲无鳃,以肺囊呼吸,水生者壳无厣;常见的如蜗牛、蛞蝓等,陆生者危害农作物。

2.瓣鳃类

瓣鳃类动物全部生活在水中,大部分海产,少数生活在淡水中,约有2万种,分布很广。一般运动缓慢,有的潜居泥沙中,有的固着生活,也有的凿石或凿木而栖。主要特征:体具两片套膜及两片贝壳,头部消失,足呈斧状,瓣状鳃。主要分为 3目:

①列齿目。绞合齿多,同形,排成一列;闭壳肌两个,均发达;楯鳃或丝鳃。②异柱目。前闭壳肌很小或消失,后闭壳肌发达;绞合齿一般退化或成小结节状,或无绞合齿;鳃丝间以纤毛盘或结缔组织相连接。③真瓣鳃目。绞合齿少或无;前后闭壳肌均发达,大小相等;鳃丝和瓣间以血管相连接;出水孔和入水孔常形成水管。代表动物有无齿蚌,又称河蚌,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体后端的出入水管外露,水可流入或流出外套腔,借以完成摄食、呼吸及排出粪便、代谢产物等机能,河蚌喜欢滤食水中的微小生物及有机质颗粒等。

3.昆虫类

湿地昆虫种类丰富,昆虫及其幼虫是湿地水禽、小型肉食性动物、某些鱼类以及部分其他昆虫的食物来源之一。

湿地昆虫类主要包括蜻蜓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及双翅目 7个主要目。常见的有直翅目的印度痂蝗、亚洲飞蝗、东亚飞蝗;半翅目的横带红长蝽、黑纹仰亚洲飞蝗

蝽;同翅目的宫苍仁蚧;鳞翅目的肾毒蛾;双翅目的环股按蚊、骚扰伊蚊、黄色伊蚊、窄翅伊蚊、斑翅库蚊、蚤库蠓、日库蠓。

4.两栖类

两栖动物是最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大多数的两栖类动物都是湿地动物,它们不仅继承了适应水生生活的功能,而且还能适应陆地生活。多数两栖动物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是在水中产卵,逐渐发育,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变化,其幼体接近于鱼类,而成体后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但有些两栖动物是与之上提到的有所不同,它们不需要产卵,而是进行胎生或卵胎生,在从卵中孵化出来的时候几乎就已经完成了变态,有些终生保持幼体的形态。两栖动物最初出现于古生代的泥盆纪晚期,最早的两栖动物牙齿有迷路,被称为迷齿类,在石炭纪还出现了牙齿没有迷路的壳椎类,迷齿类壳椎类两栖动物在石炭纪和二叠纪非常繁盛,所以也就被称为两栖动物时代。在二叠纪结束时,壳椎类全部灭绝,迷齿类也只有少数在中生代继续存活了一段时间。进入中生代以后,出现了现代类型的两栖动物,其皮肤裸露而光滑,被称为滑体两栖类。

5.爬行类

湿地里栖息的爬行类主要包括龟鳖目、蜥蜴目、蛇目三个主要目。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来防止水分蒸发、防御外部侵害,其中有许多水栖种类,如龟、鳖、鲑及某些水蛇。如珠江三角洲南沙湿地爬行类动物主要有变色树蜥、壁虎;石龙子科的蓝尾石子、四线石龙子、堰蜓,游蛇科的过树蛇、钝尾两头蛇、赤链蛇、王锦蛇、三索锦蛇、黑眉锦蛇、水赤链蛇、渔游蛇、草游蛇、翠青蛇、灰鼠蛇、滑鼠蛇、中国水蛇、水蛇,蝰蛇科的白唇竹叶青等。

6.鸟类

湿地是鸟类栖息繁衍的主要场所,不但种类多样,而且珍稀濒危物种也十分丰富,属于湿地动物类范畴的鸟类主要是涉禽类和游禽类。

常见的涉禽类有朱鹮、绿鹭、夜鹭、黄斑苇、紫背苇、丘鹬、蛎鹬、彩鹬及鹤类等。朱鹮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数量最少的一种鸟类。

鹬科包括种类繁多的中小型涉禽,分布于世界各地,是湿地鸟类的重要组成种类,多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繁殖,有些种类迁徙的距离非常遥远。全世界鹬科有 23属 87种,我国有 14属 38种,其中全世界彩鹬有 2属 2种,我国有 1属 1种,是淡水水域的中小型涉禽。蛎鹬是中型涉禽,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沿海地区,我国只有一种蛎鹬。鹤是大型涉禽,鹤科在南美洲以外的各大陆均有分布,而以东亚和非洲种类最多。鹤科共有4属 15种,我国有 2属 9种,是鹤类最多的国家,有世界 15种鹤的一大半,这 9种鹤全部是我国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鹤科 4属中,鹤属种类最多,分布最广。蓑羽鹤属产于欧亚大陆,冠鹤属和蓝鹤属则是非洲的特产。

游禽类主要在水上或近水处生活,常见的种类有疣鼻天鹅、绿翅鸭、鸿雁、豆雁、天鹅、鸬鹚和鸳鸯……鸭科是游禽类最大的一科,它包括雁形目绝大多数的鸟类,为人们所熟悉。这些游禽类的分布范围比较广,种类繁多,除南极之外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天鹅、雁和其他的鸭类是我们最为熟知的,其中天鹅不仅是体型最大的游禽,而且是体型最大的飞禽之一,而鸭类的体型则要小得多。在雌雄差异方面,天鹅和雁的区别不大,但很多鸭类雌雄相差悬殊,雄鸟体型较大,羽毛艳丽,而雌鸟羽色暗淡,尤以鸳鸯最为明显。在世界上有 5种天鹅,而在这些种类中,中国只有大天鹅、小天鹅和疣鼻天鹅这三种。

7.哺乳类

哺乳类湿地动物主要有食虫目、食肉目、兔形目、啮齿目和偶蹄目。常见的有麋鹿、宽吻海豚、糙齿长吻海豚、江豚、领航鲸、长须鲸、小鳁鲸、白鳍豚、斑海豹、河马、黄鼬、豹猫、刺猬、水獭、猪獾、华南兔、貉及水獭等。

分布于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地的河狸,俄罗斯、朝鲜、日本附近分布的鼠兔科沼地田鼠等都属于湿地哺乳动物。我国上海地区的湿地有适应农田河道生存的、保留有较大种群优势的黄鼬,在崇明东滩,黄鼬和刺猬数量较多。在南非的湿地,栖息在上面的哺乳动物数量占全世界的6%。我国华东分布广泛的湿地哺乳动物种类有食蟹獠、水鹿、白鳍豚。

8.鱼类

鱼类是湿地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生物类群,也是最重要的湿地野生动物资源。

我国湿地面积辽阔,区域差异显著,与此特点相适应,我国湿地鱼类也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在我国境内,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鱼类的分布。

1.湿地之神——丹顶鹤

丹顶鹤是著名的文化鸟类,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距今已有 6000万年历史。

丹顶鹤是大型涉禽,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三长”。即喙长、颈长和腿长,以适应在浅水湿地环境中活动和觅食。体长约 150厘米,体重 15千克;体羽纯白,次级及三级飞羽黑色;头顶皮肤裸露,呈鲜红色。与白鹤的区别是,次级飞羽和颈侧黑色,腿也黑色。

它们需要一定面积的沼泽湿地作为栖息地,由于丹顶鹤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处于食物链顶层,它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中的“关键种”,保护生物学称其为“旗舰种”。当鹤类在这里栖息时,人们就有一种天然的安全感。这使我们自然地联想到那句“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心声多么有哲理,人们称丹顶鹤为“湿地之神”不无道理。

2.活人参——娃娃鱼

娃娃鱼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能活 50~130岁,是中国特有物种。因其叫声很像啼哭的婴儿,四条腿又短又胖,前脚四趾,后脚五趾,很像婴儿的手臂,所以人们俗称它为“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3.秋沙鸭

秋沙鸭是我国特有的鸟类,数量一直非常稀少。它们栖息在东北地区树林附近的溪流、河谷、草甸或池塘里,有时候会看到它们和鸳鸯一起在水面上戏水。

秋沙鸭的体长 68厘米左右,嘴细长有钩,虹膜是褐色,嘴和脚是红色。繁殖期的雄鸟头部及背部是绿黑色,与光洁的乳白色胸部及下体形成鲜明对比。飞行时,翅膀的白色外露并夹杂一些黑色。雌鸟和非繁殖期雄鸟上体为深灰,下体浅灰,头棕褐色,身体的羽毛有些蓬松。 4.我国特有的鲸类濒危物种——江豚

江豚的外形似尚未完全长大的小海豚,体长通常只有 150厘米左右,重 100~200千克。全身铅灰色至灰白色。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较短阔。无背鳍。江豚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日本海和我国沿海等热带至暖温带水域,在我国见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长江等水域。江豚通常栖于咸淡水交界的海域,也能在大小河川的下游地带等淡水中生活,在长江甚至能上溯到宜昌和洞庭湖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