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无公害蛋鸡高效饲养技术
12045200000007

第7章 蛋鸡的饲喂与营养(4)

麦糠育虫法:把麦糠堆成堆,然后和上碎草与稀泥。等几天就有虫子可以生出来。

黄粉虫培养法:首先做一个宽40厘米、高10厘米、长60厘米、底为硬纸板或者三合板的盒子,把卵箔放在底部。放置在相对湿度65%、温度为25~30摄氏度的环境中,3~5天后卵孵化为幼虫,再将幼虫从卵箔上取出,放置在另一个盒子中喂养。大约10天后,幼虫一般经过几次蜕皮就长成了老龄幼虫,这时候鸡就可以吃了。虽然人工育虫可以作为鸡生态养殖的补充饲料,但是要注意尽量不要大量使用,更不能将虫子作为鸡群的唯一饲料。

§§§第五节饲料与鸡群健康

饲料的安全包括很多部分,它不仅需要研究对畜禽产品品质的影响,以及对宏观生态和微观生态不同层次所产生的影响,还要注意研究饲料对动物自身健康、生产效率的影响。饲料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动物性食品和饲养动物的安全性,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安全和人类生存环境。饲料的安全性也就成为当前饲料工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因为兽药的滥用,饲料中农药和重金属元素的大量残留,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环境的污染,导致畜禽产品质量降低,有害残留物超标,甚至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如中国的“瘦肉精事件冶、英国的“疯牛病事件冶等,无一不与畜禽饲料有关。还有一些有害添加剂目前虽然对家禽及人未产生明显的影响,但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对环境的污染,抗生素的耐药性等。因此,安全饲料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广泛认识到滥用兽药、饲料添加剂和农药对畜禽及其产品产生的负面作用以及人类健康的影响,没有残留、没有公害、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

各国政府对饲料和兽药管理法规进行多次修订,主要内容有:更全面评价饲料添加剂和兽药安全性,例如增加残留毒理、免疫毒理学和环境毒理学等,检测细菌耐药性;可以开发研制出更加有效果、安全的新的兽药,同时淘汰不安全的兽药;研究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方法;对生产食品的动物限制使用兽药的品种;对批准的兽药规定动物性食品中最高残留剂量、停药期;在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工厂和养殖场规定良好的生产规则等。我国为了提高畜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高食品安全性,颁布了《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兽药管理条例》,从生产到使用各个环节都强调了饲料的安全性。

影响饲料卫生安全的主要因素有饲料原料本身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饲料添加剂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饲料原料在储存、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的霉变砷污染;所有这些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必须严格控制。

一、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及其控制

现在有很多的化学物质,如某些有机或无机化合物,毒金属和非金属等都可以污染饲料,严重影响饲料安全性。危害较大的化合物有铅、汞、砷、镉等金属元素。常用的鸡饲料原料中,常常还含有一种或多种天然有毒有害物质,如动物性饲料中的抗硫胺素、组氨及抗生物素;植物性饲料中的植酸、棉酚、单宁、蛋白酶抑制剂、生物碱、有毒硝基化合物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可对动物体造成多种影响和危害,毒性比较轻的可能会降低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直接影响动物中的生产性能,严重的会引起动物的慢性或者急性中毒,诱发癌症,甚至死亡。

1.铅

(1)存在位置

饲料中,目前家禽使用的饲料中,有个别矿物质饲料和鱼粉、肉骨粉中含量较高,其他饲料含量较小,但因矿物质和动物性饲料使用量小,所以一般的配合饲料中的含量很低。

土壤中,一般情况下,植物中含铅量非常低,不足以对家禽产生危害,但若土壤被含铅较高的工业废水或废物污染后,饲料中含铅量也随之增加,其增加程度随土壤中含量的高低而变化。

(2)使用量

我国规定,鸡的混合饲料中铅含量不超过5毫克/千克,其他家禽可参考这一标准。

(3)中毒现象

家禽铅中毒后,主要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器官、肾脏等。表现为神经机能紊乱、兴奋和抑制不能自行调节、溶血性贫血、肾脏变性或坏死、消化道出现病变。

(4)控制方法

减少汽车尾气铅的含量,如使用无铅汽油;对含铅污水经过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再排放;对高铅土壤使用石灰、磷肥,以降低铅的活性;对家禽使用的饲料原料严格检测,禁用高铅饲料。

2.汞

(1)存在位置

在工业废水污染严重的水域生产的鱼粉,汞含

量是非污染区的5倍。(2)使用量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汞允许量标准选择原料,保证配合饲料中汞的含量低于0.1毫克/千克。

(3)中毒表现

我国沿海地区有用鱼、虾或鱼粉饲喂家禽的,可见到汞污染引起的中毒现象。对动物的毒性很大,家禽对其非常敏感。中毒后的家禽常表现为神经症状,如运动不协调、盲目行走、呆滞、昏睡等。雏禽表现为消瘦、厌食、生长发育受阻,有些家禽脱毛。在食入高汞量家禽所生产的家禽产品中,汞的含量增高,被人食用后,危害人体健康。

(4)控制方法

预防汞中毒的方法是少用或禁用含汞的消毒剂;工业污水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对已经被汞污染的土壤,尽量使用有机肥料。

3.砷

常用的是3-硝基苯胂酸和4-硝基苯胂酸。

(1)优势

在家禽生产中,经常使用砷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

以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提高代谢速率,使家禽冠和肉髯鲜红。

(2)使用量

家禽饲料中的含砷量低于2毫克/千克。

(3)中毒表现

家禽主要表现为慢性中毒,砷中毒后的家禽常出现胃肠炎,健康不佳,生长受阻,羽毛粗乱,易脱落,食欲反复无常,可视黏膜发红,皮肤感觉降低,四肢无力、以致麻痹、砷易于在体内蓄积,它对家禽和人可产生毒性和致癌性的作用。有人推测鸡饲料中使用90毫克/千克阿散酸(有机砷允许剂量),约20年后人将难以在养殖场周围生存。

(4)控制方法

对烟尘、废水、废渣进行回收处理;多使用有机肥料;在作物收获前禁止使用含砷农药;严格按国家规定的砷含量标准选择原料;对含砷较高的日粮添加碘、锌、硒可缓解砷的危害;饲料中减少砷制剂的添加量。

4.镉

(1)存在位置

皮革蛋白粉生产过程中须有严格的去镉工艺,否则残留镉将严重污染饲料,对动物和人的毒性很强。

(2)使用量

保证家禽配合饲料中镉的含量不超过0.5毫克/千克。

(3)中毒表现

一般游离镉对家禽无毒害作用,但当其与硫蛋白结合后,表现其毒害作用。急性中毒的家禽表现为呼吸困难,流鼻液,食欲降低,腹泻;慢性中毒的表现为食欲降低,生长发育缓慢,羽毛缺乏光泽,骨质疏松或患软骨病,运动障碍,母禽繁殖率降低。

(4)控制方法

严格控制镉的排放,治理“三废冶,提高饲料中锌、铁的含量,补充足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D3,选择无污染饲料。

5.棉酚

(1)存在位置

棉籽饼(粕)中含有的有毒物质主要是棉酚。

(2)使用量

配合饲料中棉酚含量低于20毫克/千克。

(3)中毒表现

对家禽的毒害作用表现为破坏胃肠的正常机能,导致胃肠炎;损害心、肝、肾等实质性器官,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多种器官出现出血性炎症;破坏公禽的睾丸生精上皮,引起精子畸形、死亡,甚至无精子,导致种蛋受精率降低,死胎增加。因此,种用家禽严禁饲喂未经脱毒的棉籽饼(粕)。蛋品质降低,使经一定时间保存的蛋黄变绿或红褐色,有时出现斑点。

(4)控制方法

种植无毒棉。对棉籽饼(粕)进行脱毒处理。

常用的方法是加入硫酸亚铁或加碱处理;还可用加热方法,如蒸、煮、炒等。控制棉籽饼(粕)在配合饲料中的用量,商品家禽不超过5%,种用家禽禁用。

6.植酸及植酸盐

(1)存在位置

植酸广泛存在于植物饲料中,以禾谷类籽实及豆类中含量最高,特别是在种皮中含量特别高,如麸皮、米糠等。

植酸的主要储存形式是植酸磷。

(2)利用率

植酸磷的利用率极低,家禽食入后大部分被排出体外,造成环境的污染;植酸还可与钙、铁、锌、锰、铜、钴等螫合后形成不溶性的螫合物;植酸与蛋白质螫合后,使蛋白质的溶解度大大降低;此外,植酸还可与多种营养物质结合,从而降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