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鸟与昆虫
12044600000004

第4章 鸟(4)

蛇雕的跗趾上覆盖着坚硬的鱗片。蛇难以咬透,若咬雕的身体又被那支撑着的翅膀和丰厚的羽毛所阻挡,蛇被擒获之后,很难反击;这就是蛇雕之所以能成为捕蛇能手的主要原因。但现在有人提出了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蛇雕捕捉的大多是无毒的小蛇,不会构成危险,而对于真正有毒的蛇类,蛇雕多本能地予以回避。

我国南部生产蛇雕,栖息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或林间空地。它们背部有着浓重的棕褐色,腹部较淡,具白色斑点。发怒或进行恫吓时,羽冠耸立,形象极为威武。它是一种中等偏小的猛禽,翅长约300毫米,体重为800克左右,动作迅猛矫健,跗趾和趾粗壮有力,一旦抓住蛇体,任其拼命挣扎也万无逃脱的机会。

除上述捕蛇者外,其他吃蛇的猛禽还很多,它们全部属于鹰隼一类。夜间活动的猫头鹰捕蛇确实稀罕。

一只雕枭立于枝头,警惕地监视着地面。一条蛇从草丛中缓缓爬出,想逮只青蛙或小鸟充饥。雕枭见了蛇,兴奋起来,两眼炯炯发光,转动着脸庞,似乎在估算着力量的对比;然后瞄准蛇头,从树上扑将过去。但这一进攻不十分成功,未能抓住要害,只抓住了蛇的中下部。蛇愤怒地扭动着,转过身来卷住雕枭。雕枭展开双翼抗拒蛇体的紧缠,锐利的爪子刺穿了蛇的鱗甲,深人体内。

两者相持不下,大有两败倶伤,同归于尽之势。忽然雕枭找到了破绽,伸过嘴去,猛咬住蛇头的后部相当于心脏的部位。蛇痛苦万状,经过激烈挣扎之后,渐渐不支,终于松开了身体,成了雕枭的一顿美餐。雕枭高昂着头,流露出胜利的骄傲。

捕鱼能手

鹗是猛禽中最著名的“渔夫”,它最大的特点是外侧脚趾能向后反转,使四趾变成二比二;加上脚下的粗壮突起,能帮助它牢牢抓住黏滑的鱼体。

鹗捕鱼时,先飞到离水面30~90米的上空,迅速振动两翼,迎风悬停,以观察水面的动静。假如发现一条可以捕捉的鱼,立即俯冲而下;接近水面时,伸出长H脚爪猛抓,溅起高高的水花。

如果鹗落到水里,就是抓到鱼了,不久就可以看见它提着自己的战利品,腾空飞去,在空中猛地抖去身上的水珠,像精神抖擞的渔夫一样。

有时鹗从远处飞来,突然就向水面冲去,一伸双脚,即刻飞走,而一条鱼就在它的脚下了。当然有时候,警惕的鱼儿,见天空有黑影扑来,慌忙下潜,鹗也不肯示弱,追踪而至,可以深潜到1米以下的水中,只留下一点翅尖在水面,将逃窜的鱼儿从水里抓出。那种场面,真是令人惊奇不巳。

灭鼠大王

枭与一般鸟类不同,它的羽毛柔软而轻,飞起来没有一点声音,头宽大,圆脸盘,一对大眼睛在脸盘上双双向前。有的种类在头顶的两侧有突起的羽毛,像耳朵似的,称耳突,面形似猫,故得名猫头鹰。

猫头鹰整个身体结构非常适于夜间捕捉老鼠,它具有短而尖锐的钩嘴和强健的钩爪,是捕鼠的锐利武器。

它的眼睛与一般的鸟类不同,只有能使瞳孔略微放大的放射状肌而没有缩小瞳孔的环状肌,所以它的眼睛总是张得大大的。

高等动物眼球内部的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一种叫视锥细胞;一种叫视杆细胞。视锥细胞感觉色彩,需要较强的光照,视杆细胞则相反,能感觉光的强度变化,只要微弱的光线就能工作。

猫头鹰视网膜上的视杆细胞特别多,所以在夜间微弱的光线中能看到老鼠的活动。在完全漆黑的环境中,它则能根据声音的方向捕食。因为它们还有一对灵敏的耳朵,耳部里的羽毛可张开,露出非常大的耳孔,能很好地收集四周发出的声波,对8.5千赫以上的高频声波,能准确无误地判断数十米远。

由于猫头鹰的体形结构适于夜间活动,所以它是昼伏夜出的猛禽,白天多伏于树林中,藏匿在多叶的树枝上,晚上出来活动捕食。而且喜欢在晚上鸣叫,繁殖季节几乎整夜不停。所以自古以来,民间传说听到猫头鹰的鸣叫,认为是死人之兆。因此对这种鸟不仅厌恶而且带有恐惧感。

实际上猫头鹰是出色的捕鼠能手,每到黄昏夜晚,它就从树林里飞到田园、山丘、村庄站岗放哨,两只眼睛全神贯注注视着贼鼠的行动,只要老鼠一出动,猫头鹰便无声快速地俯冲而下,用锐利的钩嘴钳住贼鼠的后脑,或用利爪抓住猎物。它能把整只小鼠吞下;遇到较大的老鼠,则衔回树上,先撕开老鼠的颈部,吞吃鼠头,吸取鼠血,掏空肚肠,最后把鼠身连皮带毛全部吞下,前后只不过几分钟就完成,经过一段时间消化,再把毛骨吐出。

在繁殖季节,它的捕鼠活动更为惊人,早雏鸟还未出窝就捕回野鼠,塞在窝内,以备食料不足时取用。即便饱食之后,看到老鼠,仍猛力追捕,而不让老鼠逃跑。

据调查,在上海金山地区越冬的猫头鹰,每只5个月时间可捕食田鼠375只,约占其食物量的90%.以一只猫头鹰每年消灭600只老鼠计算,那么它就从老鼠口中夺回约1吨的粮食。因此,可以肯定地说,猫头鹰不是“报丧鸟”,是益鸟,是灭鼠大王。有捕鼠能手猫头鹰为人们站岗放哨,贼鼠胆敢出来偷盗,将逃不脱猫头鹰的利嘴锐爪。

白猫头鹰

北极常年冰雪覆盖,冬季气温保持在零下50°C,气候严寒,多暴风雪,是个自然条件极为严酷的地区。但是生命是顽强的,各种各样的生物仍然坚守在这个阵地上生活、繁衍着。地面匍匐着灌木,长满了野草,草丛中生活着北极旅鼠和田鼠,北极熊与浮冰为伍,北极狐四处漫游,天空中飞翔着各种鸟类。这些动物中,有的春来秋往,有的长住极地;作为永久居民的猛禽只有雪枭、矛隼等几种。金雕和游隼之类,虽然也在北极生活和繁殖,但一到冬季,就经不住极地的严寒而迁往南方。

雪枭是一种典型的极地动物,它和企鹅、北极熊一样,是极地的象征。它生活的地区大部分是极圈之内的苔原和岛屿,是世界上分布最北的猫头鹰。

雪枭和雕枭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只是由于栖息环境、习性和分布上的差异,在外貌上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北极常年白雪皑皑,生活在这里的雪枭全身洁白,一尘不染,生有一副红红的钻石一样的大眼睛,常蹲在高处四处眺望。

雪枭是猫头鹰中最大的种类之一,然而它和一般猫头鹰全然不同的是,它可以在光天化日下活动,几乎完全成了昼行性猛禽。

极地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夏有极昼,即一天24小时全为白天;冬有极夜,即一天24小时都近似于黄昏的漫漫长夜。在这些地区生活着的猫头鹰,必须学会在大白天或者在并不太黑的时候捕食,为了活下去,别无他法。所以夜猫子白天活动也就见怪不怪了。这种凶猛的动物,可以捕捉除北极熊以外的任何北极动物。

猫头鹰多树栖,但北极没有为雪枭提供这个机会,只能选择多石的山脊、露出地面的岩层和小山丘上修建极其简陋的巢。它是世界少数几种地面营巢的猫头鹰之一。在雪枭数量丰富的年代,苔原上每9~10平方千米就有一对。这个数字听起来似乎不大。但对猫头鹰来说,这个密度巳经很大了;况且,这是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极地。

雪枭繁殖高峰的出现,和当地旅鼠数量增长的周期惊人地吻合。旅鼠每5年出现一次数量高峰,雪枭也随之出现繁殖高峰。这是由于旅鼠多了,雪枭的食物也就丰富了,身体就健壮,生殖的功能也就随着提高。

猎人的助手

利用猛禽捕猎的本性,把它们驯养起来,帮助人们狩猎,可是个得力的助手。

但并不是所有的猛禽都能干这样的工作,例如猫头鹰就不行;鹫类在训练后可以听人类的话,但它不会去捕捉活的动物,只会找尸体吃。而有些猛禽又只吃昆虫,对人感兴趣的猎物它并不感兴趣;而有些小型雕类,捕猎能力很强,但野性难改,一旦放出去,它们就飞得很高、很远,甚至一去不复返了。还有的个体太大、太重,人类难以驾驭。所以真正适于驯化而能捕猎的种类并不多。只有矛隼、游隼、金雕和苍鹰、雀鹰等一些鹰类。

开阔草原上的猎人喜欢喂养金雕,用它可消灭害兽一狼;可以捕捉狐狸,以得到昂贵的毛皮;可以抓各种羚羊,可以获得野味。训练金雕的猎人是非常沉着老练的,他们很懂得这种猎鹰的特长,一定要在距离较近时才将雕放出去,当雕抓住猎物,人才能及时赶上将猎物杀死。金雕虽有抓住或降低猎物奔跑速度的本领,但不一定都能杀死对方,没有人的配合帮助是不行的。

游隼是很好的猎鹰,据记载,时速可达140~360千米c如果后面的数据偏高,那么在俯冲时,时速可达300千米的记载是绝对可靠的。美国的一位飞行员驾着飞机以每小时250千米的速度飞行时,竟被一只疾飞的游隼超过。

它不仅飞得快,个体也大而有力,能抓获从鸟类到兽类的各种猎物。有人曾见到两只游隼凶猛地向一只金雕发起进攻,金雕惊叫着左闪右躲,直飞到300米以上的空中,时速达180千米,才摆脱游隼的纠缠。

还有一位鸟类学家曾见到游隼与几乎比它大1倍的矛隼在北极的空中搏斗。它勇猛进攻,毫不示弱,矛隼最后也不愿恋战,匆忙离去。这位学者认为——它的双翅和飞行用的胸肌,几乎占体重的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游隼是世界上用做猎鹰的最好种类之游隼是一种很美丽的鸟儿。它背部蓝黑色,腹部奶油色,喉部有黑色的条纹。更主要的是,由于它分布广,且能适应各种各样环境,故为世界各地的猎人所普遍饲养。这种最野性、最凶猛的鸟类,一旦养熟了,在人类面前会变得像老母鸡似的温顺。

游隼通常要从幼雏时开始喂养。捕捉幼雏的方法是很特殊的。每年6月份,去到游隼喜欢栖息的悬崖地区,通过其锐利的尖叫可以找到游隼的巢址。巢虽然找到了,但要接近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其巢都是构筑在人们难以到达的绝壁之上的。有经验的猎人用一根长绳,绳子上系着一个用羊毛或破布做成的球,猎人站在高处,将球慢慢甩近隼巢。幼雏受惊后,先是竖起尾巴,然后是以仰卧的姿态,用爪来抵挡圆球的进犯,并用爪狠狠地抓住不放。这时,猎人将球提上来就大功告成了。

野生的游隼常常盘旋于耕地附近,捕捉被惊起的松鸡、鹧鸪、野兔和其他动物,或者追随在某些雕类左右,抢先捕食受惊的猎物。

驯养的游隼,常常可以听从猎人的指挥在空中悬停,以惊扰地面隐藏的猎物;当猎物跑出来或起飞时,就像箭似的冲过,以脚爪进行猛烈的打击。这一击非同小可,一下可以打掉乌鸦的脑袋,还有人见过它一掌狠击在苍鹭的背脊上,打出了一个有鸡蛋大小的洞。有时,它还用另一种方法狩猎,即在空中用爪牢牢抓住猎物,一同落到地面,用一只脚抓住猎物的头,另一脚抓住它的腿,然后迅速扭断猎物的脖子。

假如能配合猎犬在地面进行,把躲藏的猎物赶出来,再由游隼抓捕,效果会更好一些。当游隼抓到猎物,猎人要尽快赶到,否则它会将猎物撕得乱七八糟,失去应有的经济价值。尽管游隼异常凶猛,但也不是万无一失的,猎物有时也借助狡猾的手段和灵巧的行动,逃避那飞行的霹雳。

鸽子常常盘旋飞行,或穿梭于树林之中,松鸡和鹧鸪忽然躲进植物或树根上潜伏起来,使游隼屡屡扑空;鸥鸟有时呈螺旋状飞上云霄,甚至以高超的飞行技巧,占据攻击者的上空,让游隼束手无策;苍鹰有时朝树林逃跑,间或转过身来,用利剑般长嘴刺向对手;潜鸭被迫无奈,会突然头朝下钴进水里,在水面留下一团浪花;而丘鹬在受到攻击时,甚至比游隼飞得还要快。

那些没有足够速度和技巧的鸟类,则用智慧与侵犯者周旋。有人看见过一只喜鹊和游隼斗智的场面:游隼像流星一样朝喜鹊扑去。看来,什么也救不了这个可怜虫了。然而,喜鹊不甘屈服,它半跑半飞地冲向道路上一条深深的车辙,并像拳击手一样,左闪右躲地让开了隼的一次次攻击,终于跳进车辙之内;隼在它头上呼啸而过,但无能为力;喜鹊趁此机会,又匆忙窜过一段距离,最后钻进一片茂密的树林,消失在自由的天地里。

草原歌星

在内冡古东部和东北部荒漠、草原上生活着歌声悦耳的大歌星一百灵。百灵比麻雀大得多,全身呈现深浅不同的栗红色,眼周围、眉纹棕白色;翅黑而具明显的白色;胸具不连接的黑色横带,下腹白色;除这样一对尾羽外,其余部分都具白斑,最外侧一对全为白色;后趾的爪特别长。

百灵鸟的羽衣并不华丽,体色似麻雀,而它那婉转多变、嘹亮悦耳的歌声博得了人们的喜爱,成了有名的笼养观赏鸟。百灵鸟生活在草原上,极善于在草原上奔驰、歌唱,飞行快速,载歌载舞。鸣叫时有各种优美的姿态伴随,如鸣叫时两翅展开,形似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人们称之为“蝴蝶开”;鸣叫时尾巴向上翘起的,叫“元宝开”;鸣叫时两翅向外作飞势的,叫“凤凰展翅“;边飞边鸣叫,叫“飞鸣由于百灵鸟聪明伶俐,善鸣和效鸣,驯养百灵鸟在我国巳有悠久的历史。

经长久驯养和训练的百灵鸟,不仅能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还能模仿人语,并能学会简单的歌曲。喜鹊、画眉、家鸡的叫声,猫、牛、狗、羊的叫声都能学会。还会叫人的名字,叫人吃饭,说简单的词汇。